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9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联合白细胞介素-25抗囊型包虫病的药效作用研究
2
作者 赵一聪 巩月红 +4 位作者 潘美驰 郑辉 朱莉娜 罗春林 王建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HM)与白细胞介素(IL)-25联合使用对继发感染细粒棘球蚴小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选取40只8周龄体重(20±2)g的KM雌性小鼠,其中6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小鼠采用细粒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构建囊型包虫病动物模型。将...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HM)与白细胞介素(IL)-25联合使用对继发感染细粒棘球蚴小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选取40只8周龄体重(20±2)g的KM雌性小鼠,其中6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小鼠采用细粒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构建囊型包虫病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阿苯达唑(ABZ)组、IL-25组、HM组及HM+IL-25组,每组6只。ABZ组灌胃ABZ 50 mg/kg;IL-25组腹腔注射IL-25100μg/kg;HM组灌胃HM 50 mg/kg;HM+IL-25组灌胃HM 50 mg/kg,腹腔注射IL-25100μg/kg,共14 d,1次/d。治疗结束取出腹腔内的囊泡,并统计囊湿重;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CD206、CD64及iNOS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腹腔上清液中IL-10与CCL-12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M组囊湿重减少(P<0.05);与HM组、IL-25组比较,HM+IL-25组囊湿重减少(P<0.05)。对照组小鼠肝脏结构正常,肝细胞边界清晰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肝脏结构异常,大部分肝细胞胞核固缩,肝汇管区炎症细胞大量浸润;HM组、IL-25组、HM+IL-25组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CD206、CD64、iNOS表达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HM组、IL-25组肝组织CD206表达量升高,CD64、iNOS表达量降低(P<0.01)。与HM组、IL-25组比较,HM+IL-25组肝组织CD206、CD64、iNOS表达量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0、CCL-12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M组、IL-25组IL-10、CCL-12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IL-25组比较,HM+IL-25组IL-10、CCL-12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HM与IL-25联合应用对继发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小鼠囊泡生长表现出抑制效果,并增强了小鼠对细粒棘球蚴的免疫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白细胞介素-25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魏岗 魏计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常规指标及IL-6、CRP、SAA水平,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效能。结果:对照组PLT水平>健康组>观察组,健康组MPV水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观察组>健康组,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IL-6、CRP、SAA水平>对照组>健康组,观察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健康组>对照组(P<0.001)。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较高(AUC=0.920)。结论:血常规指标联合血清IL-6、CRP、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血常规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白细胞介素-17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艳 莫馨霈 熊秋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36-41,共6页
白细胞介素(IL)-17主要源自辅助性T细胞17,IL-17家族包含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的广泛表达同时受IL-17受体调节。IL-17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 白细胞介素(IL)-17主要源自辅助性T细胞17,IL-17家族包含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的广泛表达同时受IL-17受体调节。IL-17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与IL-17特异性结合后。本文旨在综述IL-17细胞因子家族及其受体、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及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IL-17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回顾目前的研究可更好地把握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丹 王莉莉 彭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88-2392,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并随访至2023年5月的124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检测患者血清IL...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并随访至2023年5月的124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检测患者血清IL-10表达,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血清IL-10表达和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T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0表达对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2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26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0.97%。不同术后复发情况的EMT患者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痛经程度、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清IL-10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r-AFS分期高、痛经程度高、血清CA125和IL-10表达升高是EM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A125、IL-10、r-AFS分期、痛经程度单独及血清CA125、IL-10二者联合、以及四者联合预测EMT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757、0.641、0.642、0.860、0.860;血清IL-10单独预测与二者联合、四者联合的预测价值相近(Z=1.297、1.297,P=0.195、0.195)。结论血清IL-10表达与EMT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且对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与血清CA125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复发 白细胞介素-10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降钙素原检测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庞德 陈寅凤 向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住医院新生儿科、日龄≤7 d的败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产科出生的45例无感染中毒症状新生儿作...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住医院新生儿科、日龄≤7 d的败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产科出生的45例无感染中毒症状新生儿作为无感染组。所有患儿均于入院4 h、12 h、24 h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IL-6、PCT水平,同时在入院时进行血培养,检测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对IL-6、PCT检测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结果:感染组入院4 h、12 h及24 h时IL-6、PCT水平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IL-6、PCT水平均于入院12 h达到峰值,之后IL-6水平逐渐降低,24 h检测其水平显著低于12 h结果(P<0.05)。入院4 h时IL-6、PCT联合检测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75.5%;入院12 h时IL-6、PCT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96.5%;入院24 h时IL-6、PCT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75.6%;三个时间节点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958、0.891。IL-6、PCT联合检测,入院12 h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到峰值,与入院4 h及24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45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2%(10/45)。结论:IL-6及PCT检测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效果的Meta分析
8
作者 赵惠敏 李秀业 +3 位作者 刘领 杨霁 吴文杰 薛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36-38,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中心检索有关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截至2024年3月,对数据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 目的:系统评价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中心检索有关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截至2024年3月,对数据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共8717例患者,试验组4593例,对照组41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FEV1、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5 哮喘 单克隆抗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费忠化 于江 +2 位作者 蔡国强 蔡腾 刘宏生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的关系,评价其预测心衰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我院住院AMI患者10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发病后12h内血清IL-32、白细胞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的关系,评价其预测心衰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我院住院AMI患者10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发病后12h内血清IL-32、白细胞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等临床指标,并测量AMI患者发病后6月B型钠尿肽(BNP)表达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根据LVEF分为心衰组(LVEF<50%,35例)和对照组(LVEF≥50%,65例),比较两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IL-32对HF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患者高血压占比、IL-32表达水平、BNP、LVE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IL-32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LVEDD、BN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_(1)=0.249,P_(1)=0.016;r_(2)=0.286,P 2=0.010;r_(3)=0.448,P_(3)=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5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32(OR=1.077,95%CI=1.028~1.127,P=0.002)、BNP(OR=1.002,95%CI=1.000~1.004,P=0.024)是AMI后HF的独立危险因素;IL-32预测H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738~0.926,P<0.05),敏感度69.7%,特异度91.8%,最佳截断值50.219pg/mL;IL-32联合BNP预测HF的AUC提升至0.894(95%CI=0.825~0.964,P<0.05),敏感度66.7%,特异度95.4%。结论AMI后HF IL-3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32对预测AMI后HF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2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
10
作者 冯杰 文茂胜 +1 位作者 肖谭彬 唐铁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23受体基因相关位点的多态性,分析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为早期识别上尿路结石易感人群及后续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易感性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炎症中白细胞介素-17调节单核细胞功能和分化的研究
11
作者 刘梦余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7-241,247,共6页
目的 探讨牙髓炎症中白细胞介素(IL)-17募集单核细胞并调节其分化的作用。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牙髓细胞,模拟炎症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7的表达;IL-17重组蛋白刺激牙髓细胞,收集... 目的 探讨牙髓炎症中白细胞介素(IL)-17募集单核细胞并调节其分化的作用。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牙髓细胞,模拟炎症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7的表达;IL-17重组蛋白刺激牙髓细胞,收集培养基上清,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IL-17或受IL-17刺激的牙髓细胞培养基上清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和吞噬实验分别检测IL-17或受IL-17刺激的牙髓细胞培养基上清对单核细胞贴壁和吞噬的影响;IL-17刺激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TNF-α、IL-1β的表达,流式细胞检测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子簇80(CD80)的表达变化。结果 牙髓炎症中IL-17表达上调,IL-17使单核细胞贴壁增多,吞噬功能增强,TNF-α、IL-1β及CD80表达上调。结论 IL-17在牙髓炎症中高表达,其本身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并可通过刺激牙髓细胞产生趋化因子2(CCL2)放大趋化作用;IL-17可以调控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白细胞介素-17 单核细胞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过表达巨噬细胞的极化和靶向成像研究
12
作者 王铭仪 程洋 +4 位作者 蔡星璇 陈捷 周珊珊 张硌 陈韵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离体组织成像技术探讨过表达白细胞介素(IL)-10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靶向能力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过表达IL-10的巨噬细胞(IL-10M),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差异基因分析,通过RT-qPCR和流...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离体组织成像技术探讨过表达白细胞介素(IL)-10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靶向能力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过表达IL-10的巨噬细胞(IL-10M),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差异基因分析,通过RT-qPCR和流式细胞术验证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的表达变化。通过尾静脉注射,将IL-10M和ConM注入西方饮食造模后的ApoE-/-小鼠,利用主动脉大体和病理荧光成像观察细胞对主动脉斑块的靶向能力。结果转录组分析显示,IL-10M与对照组(ConM)有12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多个关键基因差异显著。IL-10M中,M1型标志物Cd86、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下调,Il-1beta表达上调;M2型标志物甘露糖受体1(Mrc1)表达上调,精氨酸酶2(Arg2)表达下调。RT-qPCR验证发现IL-10M Mrc1、Tnf-alpha和Il-1beta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ConM相比,IL-10M组中CD86表达水平较低(P<0.05)。尾静脉注射后,小鼠主动脉斑块处可分别观察到IL-10M和ConM的荧光信号。结论过表达IL-10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并且可以不改变巨噬细胞对斑块的靶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巨噬细胞 极化 靶向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玲 徐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哮喘分为哮喘组(30例)和肺炎组(6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6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MCP-4、s ICAM-1、IL-33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支气管壁厚度(WT)、支气管腔直径(LD)、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粘连蛋白1(FN1);分析血清MCP-4、ICAM-1、IL-33与FEV_(1)、PEF、FVC、WT、LD、Col-Ⅰ、FN1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肺炎组血清MCP-4、s ICAM-1、IL-33、Col-Ⅰ、FN1水平高于对照组,FEV_(1)、FVC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血清MCP-4、s ICAM-1、IL-33、Col-Ⅰ、FN1水平高于肺炎组,FEV_(1)、FVC低于肺炎组(P<0.05)。血清MCP-4、s ICAM-1、IL-33与FEV_(1)、FVC呈负相关(r<0,P<0.05),与Col-Ⅰ、FN1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MCP-4、s ICAM-1、IL-33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白细胞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长江 许卫国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联合检测在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健康的80名健康体... 目的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联合检测在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健康的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CEA、IFN-γ、IL-8水平;对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预后的肺癌患者血清CEA、IFN-γ、IL-8水平进行比较;所有患者随访5年,记录其生存情况,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6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比较不同血清CEA、IFN-γ、IL-8水平患者的5年生存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IFN-γ、IL-8对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IFN-γ、IL-8水平变化。结果肺癌组血清CEA、IL-8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Ⅲ期患者比较,TNM分期Ⅳ期患者血清CEA、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高水平患者相比,CEA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与IFN-γ高水平患者相比,IFN-γ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与IL-8高水平患者相比,IL-8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血清CEA、IFN-γ、IL-8评估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17(95%CI:0.713~0.921)、0.818(95%CI:0.727~0.910)、0.781(95%CI:0.654~0.907),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7(95%CI:0.843~0.990)。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CEA、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CEA、IL-8水平比治疗前低,IFN-γ水平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EA、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胚抗原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白细胞介素-22、肝素结合蛋白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梅 郭宗琳 任婷婷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白细胞介素(IL)-22、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第...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白细胞介素(IL)-22、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CRF患者113例,均行血液透析治疗,根据透析6个月内是否并发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无感染组(87例)。比较2组血清CRP/ALB、IL-22、HBP水平,分析血清CRP/ALB、IL-22、HBP水平对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CRP、CRP/ALB、IL-22、HBP水平高于无感染组(t=3.880、5.228、5.454、5.246,均P<0.001),ALB水平低于无感染组(t=5.291,P<0.001);血清CRP/ALB、IL-22、HBP与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呈正相关(r=0.811、0.791、0.826,均P<0.001);血清CRP/ALB、IL-22、HBP预测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95%CI:0.662~0.828)、0.811(95%CI:0.727~0.879)、0.800(95%CI:0.714~0.869);血清CRP/ALB、IL-22、HBP阳性表达的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4.232倍(95%CI:2.158~8.299,P<0.001)、5.854倍(95%CI:2.558~13.395,P<0.001)、6.049倍(95%CI:2.803~13.056,P<0.001);血清CRP/ALB、IL-22、HBP联合预测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AUC为0.927(95%CI:0.863~0.968),大于CRP/ALB、IL-22、HBP单独预测(Z=2.565、2.435、2.079,P=0.010、0.015、0.038),敏感度为88.46%,特异度为80.46%。结论血清CRP/ALB、IL-22、HBP与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可能性显著相关,能有效预测感染风险,且联合预测价值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白细胞介素-22 肝素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表达水平分析
16
作者 邹光美 黄朝任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博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为SLE稳定期组与SLE活动期组,各100例,另选取同期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8%、SA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LE稳定期组SAA、IL-6水平低于SLE活动期组,SLE稳定期组CD4%高于对照组与SLE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对照组,且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SLE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SLE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SLE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低于稳定期患者,对于SLE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7
作者 陈汝迪 陈泽山 邓鑫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9期89-92,共4页
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严重的肝损伤状态,其特点是大量肝细胞坏死,多伴有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ALF常伴有严重的炎性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在ALF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IL-6在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严重的肝损伤状态,其特点是大量肝细胞坏死,多伴有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ALF常伴有严重的炎性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在ALF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IL-6在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白细胞介素-6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家族基因多态性在牙周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闫雨娟 吴志杰 张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97-101,共5页
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主要包括IL-1α、IL-1β、IL-18及IL-1Ra等,参与调控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牙周炎是一种由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慢性疾病。IL-1家族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IL-1家族常见的基因多态... 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主要包括IL-1α、IL-1β、IL-18及IL-1Ra等,参与调控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牙周炎是一种由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慢性疾病。IL-1家族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IL-1家族常见的基因多态性包括IL-1A-889C/T多态性、IL-1B-511C/T和+3954/3953C/T多态性、IL-18-137G/C和-607C/A多态性、IL-1RN VNTR和IL-1RN+2018等。IL-1A基因-889C/T多态性可通过促进IL-1α表达,增强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炎的发生。IL-1B基因-511C/T和+3954/3953C/T多态性可促进骨吸收;IL-18基因-137G/C和-607C/A多态性则通过破坏调控位点和改变启动子结合,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然而,IL-1RN+2018基因多态性表现出对牙周炎的保护效应。此外,IL-33基因多态性通过调节NF-κB通路和上调关键炎症因子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以及IL-37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IL-1β的表达来影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多态性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6、10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强 王庆胜 +6 位作者 鲁鹏程 成映霞 李兰珍 段云燕 段永强 杜娟 刘雪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CAG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予10 m L/(kg·d)蒸馏水灌胃,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24、12、6 g/(kg·d)香砂六君子汤药剂灌胃,阳性对照组予0.30 g/(kg·d)维霉素药剂灌胃,连续120 d。检测各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和HSP70 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明显改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香砂六君子汤高、中剂量组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CAG大鼠胃窦黏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萎缩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热休克蛋白70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25
20
作者 辛晓峰 赵明 +3 位作者 张方 李子玲 宋勇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和用诱导痰检查方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IL-17、IL-6和IL-8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和IL-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71,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65,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64,P<0.05),与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0.58,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6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增高的IL-17水平与其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且可能是通过IL-8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气流受限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