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荣昌猪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琪 郭万柱 +1 位作者 黄亚平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446-4447,4459,共3页
根据GenBank收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0(PIL-1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刀豆蛋白素A(conA)诱导猪淋巴细胞并提取总RNA,RT-PCR方法首次扩增出荣昌猪PIL-10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IL-10全长771 bp。设计1对引物亚克隆荣昌猪IL-10基因成熟蛋... 根据GenBank收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0(PIL-1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刀豆蛋白素A(conA)诱导猪淋巴细胞并提取总RNA,RT-PCR方法首次扩增出荣昌猪PIL-10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IL-10全长771 bp。设计1对引物亚克隆荣昌猪IL-10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77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PET32a(+)-PIL-10融合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SDS-PAGE,重组菌的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白细胞介素-10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巨大儿脂代谢、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0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蕾 任雪云 +2 位作者 王瑜 牛峰海 蔡文仙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0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GDM)母亲所生巨大儿脂代谢、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为临床上减少GDM对子代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例GDM孕妇所分娩的巨大儿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出生...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GDM)母亲所生巨大儿脂代谢、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为临床上减少GDM对子代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例GDM孕妇所分娩的巨大儿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出生的无妊娠并发症产妇所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于生后24小时内采血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RP、IL-10及IL-6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新生儿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IL-6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母亲所生巨大儿存在脂代谢紊乱,GDM对新生儿CRP、IL-6及IL-10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新生儿 巨大儿 血脂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511C/T、IL-10-819C/T、-592C/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旎珺 倪培华 +2 位作者 蔡昌枰 王士礼 张美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12期653-65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基因、IL-10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3例CRS患者(CRS组)和239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基因、IL-10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3例CRS患者(CRS组)和23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两组的IL-1β基因-511位点多态性和错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10基因-819位点、-592位点多态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对发病危险度的影响。结果 IL-1β基因-511位点在两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6.943,P=0.031;χ2=5.167,P=0.023)。-511TT基因型对CRS具有独立的影响(P=0.011,OR=1.693)。IL-10基因-819位点在两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35,P=0.209;χ2=1.641,P=0.200)。-592位点在两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35,P=0.209;χ2=1.641,P=0.200)。IL-10基因-819和-592位点之间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D’=1.0)。结论 IL-1β基因-511TT基因型可能是CR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IL-10基因-819和-592位点与CRS的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0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过表达巨噬细胞的极化和靶向成像研究
4
作者 王铭仪 程洋 +4 位作者 蔡星璇 陈捷 周珊珊 张硌 陈韵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离体组织成像技术探讨过表达白细胞介素(IL)-10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靶向能力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过表达IL-10的巨噬细胞(IL-10M),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差异基因分析,通过RT-qPCR和流...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离体组织成像技术探讨过表达白细胞介素(IL)-10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靶向能力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过表达IL-10的巨噬细胞(IL-10M),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差异基因分析,通过RT-qPCR和流式细胞术验证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的表达变化。通过尾静脉注射,将IL-10M和ConM注入西方饮食造模后的ApoE-/-小鼠,利用主动脉大体和病理荧光成像观察细胞对主动脉斑块的靶向能力。结果转录组分析显示,IL-10M与对照组(ConM)有12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多个关键基因差异显著。IL-10M中,M1型标志物Cd86、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下调,Il-1beta表达上调;M2型标志物甘露糖受体1(Mrc1)表达上调,精氨酸酶2(Arg2)表达下调。RT-qPCR验证发现IL-10M Mrc1、Tnf-alpha和Il-1beta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ConM相比,IL-10M组中CD86表达水平较低(P<0.05)。尾静脉注射后,小鼠主动脉斑块处可分别观察到IL-10M和ConM的荧光信号。结论过表达IL-10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并且可以不改变巨噬细胞对斑块的靶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巨噬细胞 极化 靶向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马丹 王莉莉 彭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88-2392,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并随访至2023年5月的124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检测患者血清IL...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并随访至2023年5月的124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检测患者血清IL-10表达,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血清IL-10表达和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T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0表达对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2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26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0.97%。不同术后复发情况的EMT患者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痛经程度、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清IL-10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r-AFS分期高、痛经程度高、血清CA125和IL-10表达升高是EM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A125、IL-10、r-AFS分期、痛经程度单独及血清CA125、IL-10二者联合、以及四者联合预测EMT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757、0.641、0.642、0.860、0.860;血清IL-10单独预测与二者联合、四者联合的预测价值相近(Z=1.297、1.297,P=0.195、0.195)。结论血清IL-10表达与EMT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且对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与血清CA125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复发 白细胞介素-10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替宁介导PI3K-Akt通路调控IL-10对ARDS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6
作者 贾宝辉 李江 +2 位作者 黄敏 陶星宇 张洪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可替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普通级SD大鼠经适应性饲养3 d后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RDS组、可替宁组和可替宁+LY294002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 目的探讨可替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普通级SD大鼠经适应性饲养3 d后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RDS组、可替宁组和可替宁+LY294002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尾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大鼠模型。模型构建后,可替宁组腹腔注射可替宁,可替宁+LY294002组腹腔注射可替宁+LY294002,对照组和ARD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24 h后,检测四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组织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免疫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blotting)测定肺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PaO_(2)为(106.8±6.3)mm Hg(1 mm Hg=0.133 kPa),ARDS组为(81.6±2.3)mm Hg,可替宁组为(106.2±6.2)mm Hg,可替宁+LY294002组为(84.0±1.7)mm Hg。可替宁组高于ARDS组和可替宁+LY2940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10为(54.80±5.55)pg/ml,ARDS组为(45.82±3.32)pg/ml,可替宁组为(54.23±5.64)pg/ml,可替宁+LY294002组为(44.55±1.46)pg/ml。可替宁组高于ARDS组和可替宁+LY2940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pAkt灰度值与内参比值的均数:对照组为(0.74±0.05),可替宁组为(0.75±0.05),可替宁+LY294002组为(0.62±0.04),ARDS组为(0.61±0.06)。可替宁组较ARDS组及可替宁+LY294002组灰度值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替宁对ARDS大鼠肺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有效地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替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谢彩梨 吴金海 赵菊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Nod样蛋白受体蛋白3(NLRP3)、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脓毒症患者,...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Nod样蛋白受体蛋白3(NLRP3)、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比较3组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析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3组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水平比较: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病死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高于生存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病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高于上述指标的单独检测。结论:入院时血清NLRP3、HMG-1、IL-10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其早期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Nod样蛋白受体蛋白3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预后与脑脊液IL-6及IL-10水平的关联分析
8
作者 唐娟娟 余朝萍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AE)预后与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1至12月68例重症A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4周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38例和预... 目的分析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AE)预后与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1至12月68例重症A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4周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38例和预后不良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30例。另外选取45例轻中症AE患者作为轻中症组。纳入患者均进行脑脊液IL-6、IL-10水平检测并比较。分析脑脊液IL-6、IL-10水平与重症AE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脑脊液IL-6水平高于轻中症组,IL-10水平低于轻中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脑脊液IL-6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IL-10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AE患者预后不良与脑脊液IL-6水平呈正相关(r=0.831,P<0.001),与脑脊液IL-10水平呈负相关(r=-0.755,P<0.001)。结论重症AE预后与脑脊液促炎因子IL-6及抗炎因子IL-10紧密相关,临床需注意脑脊液IL-6、IL-10水平的检测及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 预后 脑脊液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及IL-10水平检测在SCH发病风险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9
作者 卢沛超 蔡小桃 郑赛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绒毛膜下血肿(SCH)发病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东莞市大朗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SCH孕妇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入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绒毛膜下血肿(SCH)发病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东莞市大朗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SCH孕妇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入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孕妇TNF-α、IL-10水平。比较两组孕妇TNF-α及IL-10表达及SCH孕妇治疗前后TNF-α及IL-10表达,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对TNF-α、IL-10表达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TNF-α及IL-10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CH孕妇TNF-α及IL-10表达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早产率及流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足月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胎盘早剥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TNF-α、IL-10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CH孕妇普遍存在TNF-α、IL-10表达升高的情况,TNF-α、IL-10表达过高可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检测TNF-α、IL-10表达有助于为临床明确诊断SCH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下血肿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肺部感染的关系
10
作者 袁聪 井梦昕 常欢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依照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依照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30例)与无肺部感染组(108例),对IL-10启动区域-1082、-819、-592基因分型进行检测,比较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基因型频率,分析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溶栓后继发肺部感染风险的关联性。结果3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71.43%)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10株,23.81%)、真菌(2株,4.76%)(P<0.05)。肺部感染组IL-10-1082位点AG基因型、-592位点中AA基因型比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819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10-1082 AG与GG型基因型是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基因型,OR值为1.806(95%CI:1.106~2.948);IL-10-592 AA基因型是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基因型,OR值为1.637(95%CI:1.176~2.280)。结论IL-10启动区域-1082 AG与GG型基因型以及-592 AA基因型是脑梗死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效果 肺部感染风险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6、10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强 王庆胜 +6 位作者 鲁鹏程 成映霞 李兰珍 段云燕 段永强 杜娟 刘雪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CAG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予10 m L/(kg·d)蒸馏水灌胃,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24、12、6 g/(kg·d)香砂六君子汤药剂灌胃,阳性对照组予0.30 g/(kg·d)维霉素药剂灌胃,连续120 d。检测各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和HSP70 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明显改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香砂六君子汤高、中剂量组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CAG大鼠胃窦黏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萎缩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热休克蛋白70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口蹄疫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TNF-α、IFN-γ和IL-2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紫晶 陈飞 +3 位作者 张志雄 柏玲 张志东 李彦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4-705,共12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增高是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过程中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IL-10对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和T细胞表达效应功... 白细胞介素-10(IL-10)增高是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过程中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IL-10对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和T细胞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结果显示,与对照小鼠相比,FMDV感染小鼠(感染12、24、36和48 h)外周血T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FMDV感染小鼠的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TNF-α和IL-2均显著下降(均P<0.01),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也显著下降(P<0.01或P<0.0001)。体内阻断IL-10/IL-10R信号或者敲除IL-10均能显著恢复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但不影响CD4^(+)和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本研究首次揭示FMDV能抑制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TNF-α、IFN-γ和IL-2,其有助于FMDV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尽管体内阻断IL-10/IL-10R信号或者敲除IL-10不影响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TNF-α、IFN-γ和IL-2,但其有助于恢复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能力,该结果为FMD新型防控产品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白细胞介素-10 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0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白细胞介素33表达
13
作者 赵亚娟 玄丽佳 +2 位作者 谢希然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息肉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33的表达水平,及外源性IL-10刺激对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eosinophilic CRSwNP,ECRSwNP)中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手术获取ECRSwNP 12例、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息肉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33的表达水平,及外源性IL-10刺激对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eosinophilic CRSwNP,ECRSwNP)中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手术获取ECRSwNP 12例、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non-eosinophilic CRSwNP,nECRSwNP)8例及12例正常鼻黏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组织中IL-10及IL-33表达水平。另收集10例ECRSwNP样本,以含或不含100 ng/ml IL-10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同一患者样本24 h后,ELISA及免疫组化检测IL-33表达量。结果IL-10在ECRSwNP组、nECRSwNP组、对照组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IL-33在ECRSwNP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在ECRSwNP组中,IL-10与IL-33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470,P=0.0052);在nECRSwNP组及对照组中两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相比于空白对照组,IL-10刺激组中IL-33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97)、免疫组化观察到IL-33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83)。结论在ECRSwNP中IL-33的表达量显著增高,IL-10与IL-33负相关。外源性IL-10可以抑制ECRSwNP中IL-3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介素-33 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症对中晚期妊娠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辉 翁志强 +5 位作者 毛钊 金磊 尹英 唐成忠 李益材 冷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母体牙周病与一些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一定联系,其具体关联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拟从牙周病对孕妇全身炎性状态的影响,探讨牙周炎症对中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根据牙周健康状况选... 目的母体牙周病与一些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一定联系,其具体关联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拟从牙周病对孕妇全身炎性状态的影响,探讨牙周炎症对中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根据牙周健康状况选择84例中晚期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牙龈炎组(n=30)和牙周炎组(n=24),分别记录牙龈指数(ginginval index,GI)、探诊牙周袋(probing depth,PD)深度、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loss,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牙龈炎或牙周炎阳性位点率等。用Whatman I号滤纸条采集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并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ELISA法测定GCF和血清IL-10水平。结果牙龈炎组GI、PD、阳性位点率、GCF和血清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周炎组与对照组和牙龈炎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不仅在各牙周指数上差异显著(P<0.05),GCF和血清IL-10水平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GI、PD、CAL和阳性位点率分别与血清IL-10之间呈负相关(r=-0.333,-0.376,-0.322,-0.293)。回归分析发现,GCF的IL-10对血清IL-10的回归贡献较大(R2=0.71)。结论①牙龈炎和牙周炎与中晚期妊娠的血清IL-10水平下调存在显著关联。②GI、PD、CAL和阳性位点率分别与血清IL-10之间呈负相关。③GCF的IL-10对血清IL-10的回归贡献较大,表明局部牙周炎症与孕妇全身血清IL-10水平的表达减弱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妊娠 炎性细胞因子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宝军 唐星明 +2 位作者 李志宇 乔安意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00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组(81例),以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IL-1基因上+3 953T、IL-10基因上-592A和-1082A,共3个SNP。在诊断为SIRS或脓毒症24 h内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法检测IL-1和IL-10 mRNA的表达;同时取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结果:SIRS组和脓毒症组中,+3 953T、-592A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脓毒症早期,I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3 953C/T组明显高于C/C组;而IL-10两个SNP对脓毒症早期的IL-10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影响作用。结论:该研究显示,IL-1及IL-10基因上SNP差异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易感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发生机制中,有促炎介质和抑炎因子的共同参与,其表达水平与SIRS及脓毒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小颖 秦立志 +4 位作者 施丽娟 王文洲 李挺 李碧春 吴信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8-795,共8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IL-10基因,以制备兔IL-10多克隆抗体。运用RT-PCR技术从新西兰白兔脾脏总RNA中扩增IL-10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IL-10基因,以制备兔IL-10多克隆抗体。运用RT-PCR技术从新西兰白兔脾脏总RNA中扩增IL-10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豚鼠制备多克隆抗体,最后分别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克隆得到了兔IL-10基因,大小为537bp,经核苷酸测序与GenBank已登录的基因序列(NM_001082045)相似性为99%;重组载体pET-IL-10构建成功;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56 000,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成功实现了兔IL-10基因的原核表达,并制备了豚鼠抗兔IL-10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兔IL-10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基因 克隆 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灸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章婷婷 何天有 王念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铺灸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 (IL-1)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铺灸组,每... 目的观察铺灸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 (IL-1)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铺灸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于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形成AA大鼠模型,造模3d后,药物组给子尪痹颗粒治疗,铺灸组给予铺灸治疗。观察大鼠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足趾肿胀度(趾围)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股静脉采血,以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IL-1、 TNF-α及IL-10含量。结果铺灸可减轻AA大鼠足趾肿胀程度,效果优于尪痹颗粒组(P<0.05);显著提高AA大鼠血清IL-1 0水平(P < 0.05),降低血清IL-1、TNF-α水平(P < 0.05)结论铺灸对AA大鼠具有一定疗效,抑制IL-1、 TNF-α的产生,提高IL-10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铺灸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启动区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俊涛 刘正稳 +1 位作者 韩群英 张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IL- 10)启动区- 592 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方法检测 85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 75 名健康对照者 IL-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IL- 10)启动区- 592 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方法检测 85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 75 名健康对照者 IL- 10基因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血清 HCV RNA> 105拷贝/mL组和HCV RNA≤105拷贝/mL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 ALT≥80U/L组中A/A基因型出现的比率高于ALT<80U/L组,两组之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 10基因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IL- 10 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烨 王宗仁 +3 位作者 解娟 王跃民 李军昌 马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恬尔...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恬尔心组及芪丹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 h,采全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含量,用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芪丹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均可增加血清IL-10含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其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且与恬尔心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可促进内源性IL-10大量释放,减少炎症反应,改善受损的心肌超微结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通脉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10 心肌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祥汝 陈义龙 卢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共4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抑制T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和效应功能,其主要功能是限制或终止炎症反应。除此之外,IL-10还能调节B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T细胞、肥大细胞、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角...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抑制T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和效应功能,其主要功能是限制或终止炎症反应。除此之外,IL-10还能调节B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T细胞、肥大细胞、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角化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或分化。文章综述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多种疾病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生物学功能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