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对绵羊脾脏中Toll样受体2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霞 陈智丽 +3 位作者 马焕交 李讨讨 刘婷 马友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9-38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对绵羊脾脏中Toll样受体2(TLR2)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27.43±3.61)kg]接近的3月龄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公羔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7只羊...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对绵羊脾脏中Toll样受体2(TLR2)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27.43±3.61)kg]接近的3月龄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公羔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7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2%组)、4%(4%组)、6%(6%组)的黄芪副产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绵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组羔羊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和6%组(P<0.05),而4%组、6%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2%组绵羊脾脏中TLR2和IRAK4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和6%组(P<0.05)。3)免疫组化染色发现TLR2蛋白主要定位在饲喂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绵羊脾脏红髓的脾窦中,IRAK4蛋白主要定位在饲喂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绵羊脾脏红髓的脾索中。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黄芪副产物不仅可以增加绵羊的脾脏指数,还可以上调脾脏中TLR2和IRAK4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副产物 TOLL样受体2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脾脏 表达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家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6
2
作者 文海平 周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调节异常有关。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L-1 receptor-associatedkinase,IRAK)作为TIR(Toll/IL-1 recepto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连接体,通过调节相关信号转导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在自免疫性疾病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调节异常有关。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L-1 receptor-associatedkinase,IRAK)作为TIR(Toll/IL-1 recepto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连接体,通过调节相关信号转导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在自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中综述IRAK的分子特点、作用机制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 TLR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大鼠神经元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的表达变化
3
作者 李江涛 胡胜利 +6 位作者 杜鹏 郑江 缪洪平 吴国材 唐卫华 刘智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4-797,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元B35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1,IRAK-1)mRNA及蛋白在缺氧后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神经元中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培养的B35细胞置于低氧(3%O2、5%CO...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元B35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1,IRAK-1)mRNA及蛋白在缺氧后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神经元中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培养的B35细胞置于低氧(3%O2、5%CO2、92%N2)条件下培养1、3、6、12、24、48、72 h,应用RT-PCR方法检测IRAK-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RAK-1蛋白含量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IRAK-1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与IRAK-1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35细胞IRAK-1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1 h开始增加[(0.786±0.042),P<0.05],3 h增加明显[(0.947±0.055),P<0.05],6 h达到高峰(1.245±0.077),P<0.05],1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0.911±0.041),P<0.05],24 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但无明显差异[(0.596±0.047),P>0.05],48 h以后进一步减少[(0.520±0.049),P<0.05]。IRAK-1蛋白表达变化也呈类似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的变化与IRAK-1蛋白表达变化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神经元内存在TLR/IL-1R家族信号转导系统的关键因子IRAK-1,缺氧损伤可诱导其表达,与TNF-α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缺氧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脂磷壁酸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2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靳路远 罗小良 +1 位作者 姜艳 谢晓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在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TA)刺激下表达Toll样受体2(TLR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1、1、10μg.mL-1粪肠球菌LTA刺激24h后HPDLCs表面T...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在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TA)刺激下表达Toll样受体2(TLR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1、1、10μg.mL-1粪肠球菌LTA刺激24h后HPDLCs表面TLR2表达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24、48 h后IL-1β的分泌情况,并用相同质量浓度的大肠杆菌内毒素作为对照;用TLR2中和抗体预处理HPDLCs 1 h,观察1μg.mL-1 LTA刺激24 h后其IL-1β的分泌量。结果 LTA可致HPDLCs表面TLR2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粪肠球菌LTA可致HPDLCs分泌IL-1β增加(P<0.05),刺激12 h后可检测到IL-1β,48 h内呈上升趋势。TLR2中和抗体对粪肠球菌LTA诱导HPDLCs分泌IL-1β无明显封闭作用。结论粪肠球菌LTA可引起HPDLCs表面TLR2表达及IL-1β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脂磷壁酸 TOLL样受体2 白细胞介素- 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同平 白力 张文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6-258,263,共4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s M,IRAK-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LE组和... 目的:研究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s M,IRAK-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LE组和健康对照组单核细胞中IRAK-M的mRNA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 DNA)和抗单链DNA抗体(ss DNA);采用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3(C3)、补体4(C4)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使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IRAK-M与SLEDAI评分、ds DNA、ss DNA、C3、C4、CRP和ESR的相关性。结果:1SLE组IRAK-M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期SLE组IRAK-M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稳定期SLE组(P<0.05)。2SLE组ds DNA、ss DNA、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3和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活动期SLE组ds DNA、ss DNA、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P<0.05),C3和C4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SLE组(P<0.05)。3相关分析显示:IRAK-M的mRNA表达量与C3成正相关(P<0.05),与SLEDAI评分、ds DNA、CRP、ESR呈负相关(P<0.05),与ss DNA和C4无相关性(P>0.05)。结论:IRAK-M在SLE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定量检测IRAK-M的mRNA表达量可监测SLE疾病活动度和判断预后。同时,对SLE患者ds DNA、ss DNA、CRP、C3、C4和ESR水平的常规检测和定期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 SLEDA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邓晓 王朝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1,F0004,共7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作为在Toll样受体(TLR)及白介素-1受体(IL-1R)介导的信号通路的重要连接体,在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炎症反应起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RAKs参与了炎症性肠病、酒精性肝病、炎症相关...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作为在Toll样受体(TLR)及白介素-1受体(IL-1R)介导的信号通路的重要连接体,在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炎症反应起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RAKs参与了炎症性肠病、酒精性肝病、炎症相关性结直肠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IRAKs家族的分子特点、作用机制及其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 TLR IL-1R 消化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46a-IRAK轴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瘘管型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作用
7
作者 倪健 朱晓文 于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6a和IRAK的关系。将成功制备的CD瘘管病变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Con)、ADSC干预组(ADSC)、ADSC+miR-146a-antagomir干预组(ADSC+antagomir)、ADSC+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干预组(ADSC+antagomir+si),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1 h,ADSC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ADSC+antagomir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ADSC+antagomir+si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Con组大鼠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每组每日定时处理2次,连续处理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的血管新生;Western blot检测瘘管创面组织中IRAK、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miR-146a表达在CD瘘管病变患者术后的血清中明显降低,IRAK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146a能靶向调控IRAK表达;与Con组相比,ADSC组、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的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与ADSC组相比,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升高,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DSC+antagomir组相比,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SC促进CD模型大鼠瘘管病变术后的瘘管愈合,这可能与调控miR-146a/IRAK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克罗恩病 瘘管病变 创面愈合 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对人肾癌细胞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家菁 胡志全 叶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了解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为赫赛汀)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肾癌细胞在体外的杀伤抑制作用,同时检测肾癌细胞在药物作用前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情况。方法:肾癌细胞系通过细胞... 目的:了解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为赫赛汀)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肾癌细胞在体外的杀伤抑制作用,同时检测肾癌细胞在药物作用前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情况。方法:肾癌细胞系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培养,用单四唑(MTT)法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IL-2对该细胞系的抑制杀伤效果,进而运用链霉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S-P)法对HER2、MRP1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曲妥珠单抗联合IL-2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耐药性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药物处理后,HER2、MRP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能有效地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对瘤细胞的耐药性也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癌细胞 白细胞介素-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R-1通过阻断JAK2 V617F突变的人HEL细胞JAK/STAT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2
9
作者 樊翠 张娅薇 +3 位作者 杨蕊 吴肖婕 周嘉迪 薛江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对Janus激酶2(JAK2)V617F突变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EL细胞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对Janus激酶2(JAK2)V617F突变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EL细胞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基因测序鉴定JAK2 V617F突变;应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法鉴定LAIR-1募集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种类;采用CCK-8法检测HEL细胞的增殖;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HEL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STAT和PI3K/AKT/mTOR通路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在JAK2 V617F突变的HEL细胞中,LAIR-1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结合后可募集含Src同源域2磷酸酶2(SHP-2);LAIR-1可以下调HEL细胞JAK2、STAT1、STAT3、STAT5、AKT和mTOR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并能够显著抑制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而对BAX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影响;LAIR-1能够明显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促进HEL细胞凋亡。结论在JAK2 V617F突变的人白血病HEL细胞中,LAIR-1可通过募集SHP-2抑制JAK/STAT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 JAK2 V617F突变 Janus激酶(JAK)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周炎渗出液中IL-1β、PGE_2的检测及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卫红 于金华 +4 位作者 俞未一 孙卫斌 朱庆萍 朱玲 蒋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比较急、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 ,PGE2 )的浓度 ;确定IL 1β、PGE2 浓度与临床、X线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标准纸尖法用于测量根管渗出液体积 ;ELISA法和... 目的 :比较急、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 ,PGE2 )的浓度 ;确定IL 1β、PGE2 浓度与临床、X线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标准纸尖法用于测量根管渗出液体积 ;ELISA法和RIA法分别用于检测根管渗出液中的IL 1β、PGE2 浓度。结果 :急性根尖周炎组IL 1β、PGE2 浓度、渗出液体积明显高于慢性根尖周炎组 (P <0 .0 0 0 1) ;IL 1β浓度与临床自发痛、根尖区肿胀、脓性渗出、渗出液臭味和阴影面积密切相关。结论 :IL 1β、PGE2 主要参与根尖周炎急性期炎症反应 ,并在其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渗出液 IL-1Β PGE2 前列腺素E2 检测 临床相关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炎症和嘌呤能2X7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钱丹颖 闫煜杭 +3 位作者 刘肖儿 鲁晓涵 白桦 卢圣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70-1975,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炎症以及嘌呤能2X7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P2X7R/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的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电针组...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炎症以及嘌呤能2X7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P2X7R/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的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电针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造模后30 min进行1次双侧内关穴电针干预,在第2、3天同一时间进行1次干预,共3次。干预结束后,采用心电图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各组小鼠心肌损伤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左心室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ELISA评估各组小鼠心肌炎症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各组小鼠心脏P2X7R/NLRP3信号通路的相对表达。结果:电针显著改善AMI小鼠的病理性Q波,降低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收缩率(FS),减少心肌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降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降低P2X7R、NLRP3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减轻AMI小鼠的心肌炎症反应并改善心功能,该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P2X7R/NLRP3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炎症反应 电针 内关穴 嘌呤能2X7受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对早期角膜移植小鼠Th1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12
作者 吴静 张瑾 +3 位作者 侯光辉 崔裕波 王超 陈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6-2231,共6页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干预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大豆油。在裂隙灯活组织镜下观察角膜移植物的透明情况,评估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取角膜移植物做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周血中RORγt及IL-17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和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α,25-二羟维生素D3显著地抑制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同时减少了角膜移植物的炎性渗出。应用1α,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后,小鼠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降低;外周血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被下调。结论:1α,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小鼠同种异体角膜排斥反应的作用与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RORγt细胞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α 25-二羟维生素D3 角膜移植术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调控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
13
作者 王从成 孙霞 +2 位作者 盛越 张校宁 平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pcDNA组、糖尿病+pcDNA-IRAK1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通过高糖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隔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及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RAK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inhibitory protein,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电针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pcDNA-IRAK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相比,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屏障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糖尿病 肠屏障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miR-502-5p/TRAF2通路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国梁 王跃文 +3 位作者 普日布苏荣 王鹏 林业 孙艳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3-1290,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502-5p(miR-502-5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和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p53和miR-502-5p的表达;分离培养软骨,并分组处... 目的:探究微小RNA-502-5p(miR-502-5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和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p53和miR-502-5p的表达;分离培养软骨,并分组处理细胞,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萤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502-5p对p53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OA患者软骨组织中miR-502-5p的水平显著降低,p53和TRAF2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IL-1β处理软骨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IL-6、IL-8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和MMP-13等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iR-502-5p mimic转染反转了IL-1β对软骨细胞的这些作用。此外,p53与miR-502-5p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同时miR-502-5p能够靶向抑制TRAF2的水平。TRAF2沉默同样反转了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以及ECM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调节p53/miR-502-5p/TRAF2通路能够减轻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02-5p 白细胞介素 骨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与Th1/Th2免疫平衡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于力 罗清礼 吕红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1-977,共7页
背景 甲状腺相关眼病(GO)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1/Th2型免疫平衡反应的失调是导致GO的主要原因. 目的 采用脂质体包裹的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hTSHR)胞外段基因重组质粒免疫同系雌性BALB/c小鼠... 背景 甲状腺相关眼病(GO)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1/Th2型免疫平衡反应的失调是导致GO的主要原因. 目的 采用脂质体包裹的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hTSHR)胞外段基因重组质粒免疫同系雌性BALB/c小鼠以建立GO动物模型,研究关于在GO小鼠模型血清Th1/Th2型免疫反应平衡状态,探讨GO的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同系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32只分为重组质粒注射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注射组和脂质体注射组.重组质粒注射组分别于实验的0、3、6周采用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cDNA3.1 +/hTSHR289各30 μg行双胫前肌内注射,再于腹腔内注射40 μg以免疫小鼠,空质粒注射组和脂质体注射组分别采用pcDNA3.1+和脂质体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免疫,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注射前及各次注射后第4天及第17周末处死小鼠行心脏采血,采用ELISA法检查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及IL-4质量浓度,计算IL-2/IL-4值.于初次免疫后17周末处死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取甲状腺及眼眶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标本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对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计算B细胞特异标志物CD20阳性细胞(B)与T细胞特异标志物CD3ε阳性细胞(T)的比值,B∶T>1.0者为Th2反应,相反者为Th1反应.结果 在第2次和第3次注射后,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血清中IL-2质量浓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脂质体注射组、空质粒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组间小鼠血清IL-4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在第2次、第3次免疫后血清IL-2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免疫前及第1次免疫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前:P=0.009、0.019;第1次注射后:P=0.002、0.004),而处死时小鼠血清IL-2质量浓度有所回升,明显高于第3次免疫后IL-2质量浓度[(44.31±1.77) pg/ml与(42.43±2.2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空白对照组、空质粒注射组、脂质体注射组、重组质粒注射组第2次、第3次注射后血清IL-4质量浓度及IL4/IL2值均明显高于注射前和第1次注射后,其处死时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血清IL-4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第3次注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处死时重组质粒注射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有炎性细胞浸润的7只小鼠12个眼眶标本中4个眼眶B∶T值>1.0. 结论 采用脂质体包裹的TSH受体胞外段基因重组质粒免疫同系雌性BALB/c小鼠可成功建立GO动物模型,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在初次免疫后17周内以Th1型反应为主,小鼠第2次免疫后免疫平衡开始向Th2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Th1/Th2免疫平衡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动物模型 近交系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IL-1β、IL-1RA、L MP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仲生 胡品津 +1 位作者 崔毅 李初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52-854,865,共4页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 (UC)病人的IL 1β、IL 1RA、LMP2基因多态性 ,并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 CA)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用PCR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和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PCR SSP)方法分别对 81例UC病人和 ...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 (UC)病人的IL 1β、IL 1RA、LMP2基因多态性 ,并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 CA)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用PCR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和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PCR SSP)方法分别对 81例UC病人和 114名健康者进行IL 1β、LMP2和IL 1RA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UC病人和健康者之间IL 1β、IL 1RA和LMP2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当UC病人分为ANCA(+)组和ANCA(- )组后 ,发现ANCA(+)组IL 1RA等位基因 2频率高于ANCA(- )组 (13 7%对 3 3 % ,P <0 0 5 ) ,其它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比较 ,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中国汉族UC病人与IL 1β、IL 1RA、LMP2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但ANCA(+)UC病人IL 1RA等位基因 2频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L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5对哮喘大鼠IL-17/IL-23炎症介质的影响及人参皂苷Rg1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亚兵 蒋思韵 +1 位作者 王利维 华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基于气道IL-17/IL-23炎症介质轴,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M2.5哮喘大鼠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交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利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再给予PM2.5气管滴注建立PM2.5哮喘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 目的:基于气道IL-17/IL-23炎症介质轴,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M2.5哮喘大鼠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交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利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再给予PM2.5气管滴注建立PM2.5哮喘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含量,RT-PCR检测RORγt mRNA表达,并行肺组织病理和电镜分析。结果:成功建立PM2.5气管滴注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大鼠模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表达量增大(P<0.01),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量增加(P<0.01);经PM2.5气管滴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含量进一步增加,RORγt mRNA表达量进一步上升(P<0.01);经皂苷Rg1干预后,呈现剂量依赖性下调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水平,下调RORγt mRNA表达量。结论:人参皂苷Rg1呈剂量依赖性改善PM2.5致哮喘大鼠肺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大气颗粒物2.5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人参皂苷R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对Aβ_(25-35)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卓 金英 +1 位作者 隋海娟 闫恩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小脑颗粒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联合培养及腹腔巨噬细胞单独培养,损伤组加入Aβ25-35(20μmol/L),保护组同时加...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小脑颗粒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联合培养及腹腔巨噬细胞单独培养,损伤组加入Aβ25-35(20μmol/L),保护组同时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知母皂苷(10、30、100μmol/L)。联合培养的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和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单独培养的巨噬细胞用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一氧化氮(NO)。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知母皂苷组可使MAP-2表达阳性的小脑颗粒细胞数目较Aβ25-35组明显增加,LDH漏出量减少;巨噬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NO生成量减少以及巨噬细胞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B203580也能抑制Aβ25-35引起的IL-1β和NO生成量增加。结论 知母皂苷通过抑制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p38MAPK通路,使IL-1β和NO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对小脑颗粒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 淀粉样β蛋白25-35 炎症 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介素- 微管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M-1在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继鹏 王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经气管导管抽吸物(EA)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方法,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VAP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VAP28...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经气管导管抽吸物(EA)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方法,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VAP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VAP28例,同时设对照组23例,测定抗生素治疗前EA中sTREM-1、血清CRP、IL-6,并计算CPIS评分。结果:VAP患者EA中sTREM-1、血清中CRP、IL-6和CPI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VAP组(均P<0.05),且重症VAP组EA中sTREM-1、血清中CRP、IL-6和CPIS评分显著高于非重症VAP组(均P<0.05)。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VAP时,EA中sTREM-1﹥68.7pg/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和87.0%,预测重症VAP时,EA中sTREM-1﹥109.3pg/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3%和87.5%,较CRP、IL-6及CPI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结论:EA中sTREM-1浓度可作为VAP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其亦可作为预测重症VAP的指标,可与其他炎症因子联合检测,以提高对VAP及重症VAP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经气管导管抽吸物 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永升 魏巍 +5 位作者 宗小川 周锐 陈夜茜 王帅 姚东东 贾英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109,共6页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NF-κB)、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NF-κB)、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组)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干预组(D组),每组再根据大鼠伤后的生存时间,随机平均分为5个亚组,每组均为6只,即术后2、6、12、24和48 h 5个亚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改良Longa法制造。S组仅做线栓,不做其他处理。D组栓塞成功后于缺血后2 h拔线,至颈外动脉残端内再灌注,在缺血前30 min经腹腔注射α2-AR激动剂右美托咪定100μg/kg(4μg/mL)。C组给予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在伤后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免疫印迹分析测定NF-κB,酶联免疫法测定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水平。在模型制备以后24 h、48 h时,分别取出6只大鼠,将其随机放到一个象限之内,测定逃避潜伏期,即大鼠都面向池壁,记录它们在60 s之内找到平台的时间,如果90 s内大鼠未还未找到平台,则认定逃避潜伏期为90 s,每只大鼠测定5次,并取平均值;在模型制备之后24 h、48 h时,分别取6只大鼠,测试警觉性、反应以及协调运动能力。结果脑组织NF-κB、TNF-α及IL-1β含量S组在伤后2、6、12、24、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组间比较,C组以上指标比S组高(P<0.05),D组比S组高(P<0.05),比C组低(P<0.05)。模型制备后24 h、48 h,C组、D组高于S组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P<0.05),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且D组的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NF-κB、TNF-α及IL-1β的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脑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