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抑制剂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希 孙旭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L^(-1)7、IL-22、IL-23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们针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靶向抑制药物的研发及一系列临床研究。本文对抗TNF-α制剂、IL抑制剂应用于NIU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生物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向联合治疗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
3
作者 崔寅玲 曹珊 +4 位作者 薛晓彤 赵晴 周桂芝 刘红 张福仁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报告1例应用双靶向联合治疗的对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患者。患者男,35岁。全身红斑和鳞屑17年,加重2年。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和四肢弥漫分布红斑片,覆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诊断:银屑病。治疗:患者曾成功使用IL-17A... 报告1例应用双靶向联合治疗的对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患者。患者男,35岁。全身红斑和鳞屑17年,加重2年。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和四肢弥漫分布红斑片,覆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诊断:银屑病。治疗:患者曾成功使用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治疗,实现皮损清零。然而,在维持期间患者病情复发。再次应用IL-17A抑制剂后,病情未改善。评估病情后,患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帕替尼的双靶向联合治疗方案使病情达成平稳过渡,成功转换为口服乌帕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靶向联合治疗 乌帕替尼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 Janus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小燕 刘欣欣 +1 位作者 卞亚伟 李钦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功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型 泛发性 幼儿 基因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IL)-12/23、IL-17和IL-23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明洙 钟伟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对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选用银屑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2... 目的:对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选用银屑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公开发表的IL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Ⅱ或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Cochrane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和偏倚风险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对疗效和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随机对照研究,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PASI 75和PASI 90及医师的全面评估(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 s PGA)0/1或研究者的全面评估(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 sIGA)0/1的Meta分析共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依奇珠单抗疗效最佳,其次是司库奇尤单抗、优特克诺和布罗达单抗,古塞奇尤单抗、替拉珠单抗和瑞莎珠单抗疗效略差;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 AE)的Meta分析表明替拉珠单抗最安全,其次是优特克诺和古塞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的风险最高。结论:IL-17抑制剂相对选择性IL-23抑制剂更有效,选择性IL-23抑制剂比IL-17抑制剂更安全,IL-12/23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效能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小扬 蔡林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选择性拮抗IL-17A及IL-17A受体的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及柏达鲁单抗,已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7抑制 白细胞介素-17A受体拮抗 生物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庆童 张玲玲 +2 位作者 孙妩弋 吴丽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探讨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A组、AA+RhIL-1Ra(2·5、10、40mg/kg,tid,sc)和AA+anakinra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探讨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A组、AA+RhIL-1Ra(2·5、10、40mg/kg,tid,sc)和AA+anakinra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足爪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T、B细胞增殖度、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TNF-α和PGE2水平及关节滑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RhIL-1Ra(2·5、10、40mg/kg,tid×7d)改善了AA大鼠踝关节的炎性肿胀和病理学改变,RhIL-1Ra(40mg/kg,tid×7d)显著提高了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RhIL-1Ra(2·5、10、40mg/kg,tid×7d)抑制了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RhIL-1Ra使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TNF-α和PGE2减少。结论RhIL-1Ra对AA大鼠有治疗作用,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和T、B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抑制 关节炎 实验性/免疫学 关节炎 实验性/药物疗法 巨噬细胞 腹膜/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中表达HSA/IL1ra融合蛋白的产物不均一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寿沣 沈其 +1 位作者 陈静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索HSA/IL1ra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产物不均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去糖基化和抑制糖基化实验验证不均一产物的由来,并考察了不同融合方式、不同克隆菌株、不同表达宿主对产物不均一现象的影响。结果:糖... 目的:探索HSA/IL1ra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产物不均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去糖基化和抑制糖基化实验验证不均一产物的由来,并考察了不同融合方式、不同克隆菌株、不同表达宿主对产物不均一现象的影响。结果:糖基化不均一引起产物不均一现象,且在SMD1168中没有此类现象,个别毕赤酵母GS115克隆中也没有此现象。结论:HSA/IL1ra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产物不均一现象,是由于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时糖基化不均一引起的,且不同融合方式、不同克隆、不同宿主对该现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抑制 融合蛋白 介素1-受体拮抗 产物不均一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IL1ra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9
作者 沈其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检测其对IL1引起的对A375 S2的杀伤保护作用。结果:获得的HSA/IL1ra融合蛋白HPLC纯度在98%以上,并且具有与天然IL1ra... 目的: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检测其对IL1引起的对A375 S2的杀伤保护作用。结果:获得的HSA/IL1ra融合蛋白HPLC纯度在98%以上,并且具有与天然IL1ra相似的、对IL1杀伤A375 S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获得高纯度的HSA/IL1ra融合蛋白并且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抑制 血清白蛋白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分离和提纯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