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21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人根尖囊肿和肉芽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胡菊花 李倩 +1 位作者 王艳青 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根尖周病中的关系,探讨IL-21在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根尖囊肿23例和根尖肉芽肿32例作为实验组,记录...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根尖周病中的关系,探讨IL-21在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根尖囊肿23例和根尖肉芽肿32例作为实验组,记录相关病例的病损大小及有无叩痛表现;10例健康牙龈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样本中IL-21和RANKL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IL-21的表达水平与RANKL表达、根尖病灶大小及叩痛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变组织均可检测到IL-21阳性细胞,而健康牙龈组织则未检测到IL-21的表达。根尖囊肿和肉芽肿中IL-21的表达强度分别为59.92±6.57和36.80±6.81,RANKL的表达强度分别为68.81±18.59和36.12±14.87。根尖囊肿组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肉芽肿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L-21的表达水平与RANKL及根尖病灶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IL-21存在于人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RANKL的表达量及病损大小呈正相关关系;IL-21可能通过促进RANKL蛋白的表达参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根尖囊肿 根尖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颖健 李常虹 +3 位作者 邢瑞 孙琳 赵金霞 刘湘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21(IL-21)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1、以不同浓度IL-21(0,1,10,20,40 ng/ml)处理RAW264.7细胞,培养5天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Western B...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21(IL-21)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1、以不同浓度IL-21(0,1,10,20,40 ng/ml)处理RAW264.7细胞,培养5天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降钙素受体(CTR)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CTR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mRNA表达水平。2、以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LY294002和PD98059作用30min后再加入IL-21,培养5天后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以Western Blot检测IL-21作用不同时间点时信号通路分子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水平,探讨IL-21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结果 1、在无RANKL作用的情况下,随着IL-21浓度增加TRAP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20 ng/ml作用最强,40ng/ml时减弱。IL-21能够诱导破骨标志分子CTR和Cathepsin-K mRNA水平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证实,与阴性组比较,IL-21能促进CTR蛋白水平表达增高。2、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以显著抑制IL-21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IL-21刺激5~15 min时p-AKT表达增强。结论 IL-21可不依赖RANKL直接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该作用可能由PI3K-AKT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破骨细胞 RAW26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姚佳燕 晁康 +3 位作者 李敏睿 吴艳琴 叶俊钊 钟碧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和25例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微球技术检测血清IL-21蛋白水平,并用real-t...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和25例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微球技术检测血清IL-21蛋白水平,并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L-21及IL-21受体(R)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病例组分为免疫耐受期组(25例)、免疫清除期组(25例)、低复制期组(26例)及再活动期组(25例)。(2)病例组血清IL-2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免疫清除期组及再活动期组血清IL-2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免疫耐受期组及低复制期组(P<0.001);低复制期组血清IL-2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免疫耐受组(P=0.036)。(3)IL-21R m RNA水平在各组间没有差异。(4)血清IL-21蛋白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72,P=0.001)。(5)血清IL-21蛋白与ALT水平无关(r=0.024,P=0.868)。结论 :IL-21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表达上调,且与免疫活动有关,可能是机体控制HBV复制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自然史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21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系统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胜权 陈兵 +1 位作者 罗欣 徐从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 :克隆人细胞因子IL 2 1全长cDN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进一步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功能。方法 :抽取外周血 ,分离淋巴细胞 ;抗CD3抗体刺激后 ,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获得两个部分重叠的IL 2 1cDNA片段 (分别为 5′端 2 4 2bp ,3′端... 目的 :克隆人细胞因子IL 2 1全长cDN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进一步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功能。方法 :抽取外周血 ,分离淋巴细胞 ;抗CD3抗体刺激后 ,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获得两个部分重叠的IL 2 1cDNA片段 (分别为 5′端 2 4 2bp ,3′端 4 2 5bp) ,重组PCR扩增出IL 2 1全长cDNA。DNA测序正确后 ,将成熟IL 2 1cDNA的编码框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中。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及PCR鉴定 ,挑出阳性克隆进行扩增、转化大肠杆菌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 PAGE、Westernblotting鉴定 ,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Mr 为 186 0 0的带有组氨酸标签重组人IL 2 1融合蛋白。透析法重折叠复性 ,MTT法测定其对T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成功获得人IL 2 1全长cDNA ,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中。重折叠后的rhIL 2 1融合蛋白具有与抗CD3抗体共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IL 2 1细胞因子 ,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il-21) 克隆 包涵体 重折叠 T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及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丽霞 张英 +2 位作者 杨志诚 王玉洲 罗伟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57-255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观察IL-21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IL-21在Raji细胞周期的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观察IL-21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IL-21在Raji细胞周期的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L-21对C-myc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L-21对Raji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IL-21使G0/G1期细胞数目增多,而S期细胞数减少。随着IL-21浓度升高,C-myc的表达水平逐步下降(P<0.05)。结论:IL-21可以抑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my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白细胞介素-21 淋巴瘤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6 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常晓萍 陈宏 温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在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湿疹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IL-21和Bcl-6 mRNA的... 目的:探讨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在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湿疹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量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01),与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的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急性湿疹组低于亚急性湿疹组和慢性湿疹组,亚急性湿疹组低于慢性湿疹组(P<0.05)。经过综合治疗2周及4周后,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湿疹患者中存在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异常,提示这2个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湿疹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白细胞介素-21 B细胞淋巴瘤因子6 Tfh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E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与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IgE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杜崑 郑铭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研究在中国人IgE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术后复发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与复发性鼻息肉局部IgE产生相关的免疫分子。方法回顾性选取73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并进行鼻... 目的研究在中国人IgE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术后复发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与复发性鼻息肉局部IgE产生相关的免疫分子。方法回顾性选取73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并进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术后随访3年以上,比较随访期间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IgE、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21和CD40配体(CD40 ligand,CD40L)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L-4、IL-21和CD40L与疾病复发和IgE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患者合并哮喘的比例(30.3%)显著高于未复发组(10%)(P<0.05),且IgE浓度[257.40(143.00~776.05)]KU/L显著高于未复发组[98.89(43.56~255.20)KU/L](P<0.01),CD40L、IL-4和IL-2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例患者的IL-21与CD40L(r=0.440,P<0.001)和IgE(r=0.290,P=0.01)均呈正相关,CD40L和IL-4在两组间均与组织IgE无相关性。在未复发组,IL-21与组织IgE无相关性,在复发组与IgE呈正相关(r=0.374,P=0.029)。结论鼻息肉组织中升高的总IgE浓度与术后疾病的复发相关,IL-21可能参与到了复发患者局部IgE产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CD40配体 IGE 白细胞介素-21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21基因重组腺病毒可控制慢性HBV感染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雪萍 周扬 +4 位作者 郑新春 易璇 唐利波 侯金林 李咏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6-1441,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白细胞介素-21基因重组腺病毒(Ad-GFP-mIL-21)在慢性HBV感染小鼠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病毒清除和HBV特异性抗体产生的作用。方法 Ad-GFP-mIL-21体外感染HepG2.2.15细胞后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上清和细胞mIL-21的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白细胞介素-21基因重组腺病毒(Ad-GFP-mIL-21)在慢性HBV感染小鼠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病毒清除和HBV特异性抗体产生的作用。方法 Ad-GFP-mIL-21体外感染HepG2.2.15细胞后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上清和细胞mIL-21的表达;尾静脉注射rAAV8-1.3HBV至野生型C57BL/6小鼠体内建立HBV持续表达模型,12周后实验组尾静脉注射Ad-GFP-mIL-21,以注射空载GFP重组腺病毒或PBS为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Ad-GFP-mIL-21在小鼠体内各器官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HBsAg、HBsAb、HBcAb和mIL-21的水平。结果 Ad-GFP-mIL21可在体外感染HepG2.2.15细胞,且上清mIL-21水平与重组载体的滴度和感染时间相关。注射Ad-GFP-mIL21至HBV持续表达小鼠后第4天观察到绿色荧光主要在肝细胞表达;与处理前相比,注射第4天血清mIL-21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HBsAg滴度则明显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注射第13天血清HBsAb均为阴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HBcAb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AdGFP-mIL-21在HBV持续感染小鼠体内可表达mIL-21,并能下调血清HBsAg滴度和促进HBcAb产生,提示其在体内具有控制慢性HBV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小鼠白细胞介素-21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瑞 王郡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免疫调节 B细胞 NK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21基因转染的Sp2/0瘤苗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褚莉莉 窦骏 +4 位作者 赵枫姝 唐权 张爱凤 王永仿 顾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用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瘤苗细胞膜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上调。瘤苗接种组小鼠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病理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并检测到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上调。结论:肿瘤细胞瘤苗Sp2/0-mIL21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T细胞的增殖、活化,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以及增强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瘤苗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 7-氨基放线菌素D(7-AAD) 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IL-8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文静 王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7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实验组给予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接受治疗4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免疫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以上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值改变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能明显降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力扑素 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 癌胚抗原(CE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 糖类抗原125(CA125) 白细胞介素-8(il-8)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对SHIV感染的恒河猴外周血CD8~+ T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影响
12
作者 赵长城 高锡强 +4 位作者 吴芳新 张伟伦 薛婧 魏强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对SHIV感染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从SHIV/恒河猴模型外周血中分选出CD8+T细胞,加入IL-21诱导培养,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RT-PCR...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对SHIV感染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从SHIV/恒河猴模型外周血中分选出CD8+T细胞,加入IL-21诱导培养,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CD8+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10 ng/mL IL-21明显促进CD8+T细胞分泌IFN-γ(P<0.05),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4 h为刺激CD8+T细胞胞内IFN-γ合成的最佳时间。结论 IL-21对CD8+T细胞分泌IFN-γ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干扰素-Γ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构建及其在肝癌中的溶瘤机制
13
作者 曹蕊 曾桂能 +5 位作者 田昱莹 李聪 肖瑞雪 徐永茹 杨鹏辉 康毅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36-2744,共9页
目的拯救嵌合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评价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抗体增强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IL-21基因片段插入... 目的拯救嵌合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评价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抗体增强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IL-21基因片段插入流感病毒PR8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序列,利用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RG)技术,拯救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采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和血凝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和毒力;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验证外源基因是否成功插入NS序列;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特征及大小,采用CCK-8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肝细胞癌皮下荷瘤模型,将45只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6~20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每组9只):PBS组、PR8组、PD-1抗体组、rOV-IL-21-NS组和rOV-IL-21-NS联合PD-1抗体治疗组,以评价单药和联合疗法抗肿瘤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单药和联合疗法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结果利用RG技术成功拯救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经测序验证了IL-21成功插入目的序列,其可稳定传代,第6代病毒血凝效价达211,病毒滴度达106 TCID50/mL。rOV-IL-21-NS选择性降低肝癌细胞活力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相对于PBS组,rOV-IL-21-NS联合PD-1抗体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01),增加脾脏组织中CD4+CD69+T及CD8+CD69+T细胞的比例(P<0.05)。结论嵌合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可有效、安全地靶向杀伤肝癌细胞,协同PD-1抗体进一步增强T细胞活化,改善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反向遗传学技术 联合治疗 白细胞介素-21 PD-1抗体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中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及IL-21对HaC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思彤 王傲 +1 位作者 白彦萍 王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42-2348,共7页
目的 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性细胞因子IL-2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HaC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纳入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分... 目的 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性细胞因子IL-2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HaC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纳入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分选出外周血CD4~+CXCR5~+的Tfh细胞,与HaCaT细胞以1∶1进行共培养。加入IL-21或IL-21中和抗体干预72 h后收集HaCaT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运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HaCaT细胞周期及Ki-67表达特征。结果 IL-21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P <0.05),使G_0/G_1期HaCaT细胞减少、S期HaCaT细胞增多(P <0.05)。HaCaT细胞与Tfh细胞共培养时,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HaCaT细胞增殖活性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00 1),且银屑病组较健康对照组促进作用更强(P <0.05);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加入IL-21组均比加入IL-21中和抗体组的HaCaT细胞增殖活性高(P <0.05);此外,在银屑病组细胞共培养中,IL-21中和抗体组同单纯共培养组相比,可将HaCaT细胞阻滞于G_0/G_1期,减少S期细胞数量,进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性(P <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Tfh细胞及其主要功能性细胞因子IL-21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且中和IL-21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因此,Tfh细胞可能通过IL-21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 HaCaT细胞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稳平 李云岗 王会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74-77,共4页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与IL-2有高度同源性,可调控T细胞、B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的活性,并促进机体由先天性免疫向适应性免疫的转变。已有人、鼠、牛、猪等的IL-21分子被克隆。IL-21有希望在免疫缺陷病以及肿瘤的...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与IL-2有高度同源性,可调控T细胞、B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的活性,并促进机体由先天性免疫向适应性免疫的转变。已有人、鼠、牛、猪等的IL-21分子被克隆。IL-21有希望在免疫缺陷病以及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就IL-21的生物学作用、信号传导机制、分子结构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1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和IL-2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苏梅芳 王昌锋 +2 位作者 赵咏梅 吴继雄 张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43-11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和IL-21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9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41例)分为未缓解组(A组,24例)和缓解组(B组,36例),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 本研究旨在探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和IL-21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9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41例)分为未缓解组(A组,24例)和缓解组(B组,36例),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又分为合并感染组(32例)和不合并感染组(28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1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NC中CD4+IL-17+细胞的比例。结果发现,①A组和B组产生1L-17、IL-21的水平及Th17比例均低于C组(p<0.05);②与B组相比,A组IL-17、IL-21的水平及Th17比例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IL-17及Th17比例均低于不合并感染组。结论:Th17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17和IL-21参与了急性白血病发生及病情发展,其表达水平高低部分反映了白血病的疾病状态,并可用于评价白血病患者感染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1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4、IL-9、IL-2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宇红 申卫红 +2 位作者 姜东林 苏强 龚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9、IL-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急性发作期、4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4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9、IL-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急性发作期、4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4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测定血清中IL-4、IL-9、IL-21表达和单个核细胞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IL-4、IL-9、IL-21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缓解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缓解组血清IL-4、IL-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IL-4、IL-9 m 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IL-21以及m RNA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患者血清IL-9与IL-4水平呈正相关(P<0.05),IL-21与IL-4,IL-9与IL-21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血清IL-4、IL-9水平均与患者FEV1%成负相关(P<0.05),与总Ig E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IL-21水平与FEV1%、血清总Ig 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h2、Th9、c Tfh细胞特征细胞因子IL-4、IL-9、IL-21均参与了哮喘发病,检测IL-4和IL-9水平可评估哮喘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9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患者血清IL-2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8
作者 袁双龙 蒋莉 +3 位作者 张晓莉 李舒帆 段宏梅 王晓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pSS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关系以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pSS国际分类标准的40例初诊pSS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pSS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关系以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pSS国际分类标准的40例初诊pSS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该组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情况包括FT3、FT4、TSH、TgAb、TPOAb。抗SSA和抗SSB抗体、ESR、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分别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魏氏法、全自凝胶法。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S患者血清IL-21水平为(1051±33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466±90)ng/L,P<0.05]。特别是pSS患者中抗体阳性组、有腮腺肿痛组、皮疹组、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血清IL-21水平均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pSS患者中IL-21水平与γ-球蛋白及血沉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5,P<0.05;r=0.740,P<0.05)。结论pSS患者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γ-球蛋白及血沉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IL-21可能参与pSS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慧云 马文静 何韶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33-1535,1542,共4页
目的:检测TNF-α对P815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TNF-α单独或联合用TNF-α单克隆抗体激发肥大细胞,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0,IL-12和组胺... 目的:检测TNF-α对P815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TNF-α单独或联合用TNF-α单克隆抗体激发肥大细胞,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0,IL-12和组胺水平。结果:单独作用时,TNF-α促进P815肥大细胞IL-12分泌,而对IL-10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TNF-α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可以阻断TNF-α引起的肥大细胞IL-12分泌。结论:TNF-α可以通过促进肥大细胞分泌IL-12参与肥大细胞相关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NF-Α 白细胞介素(il)-10 il-12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mIL-21的溶瘤痘苗病毒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超 王继伟 +5 位作者 王鹏举 张忠献 褚永超 吕鹏威 谷元廷 王尧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2-477,共6页
目的:观察溶瘤痘苗病毒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JC、TUBO和4T1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比较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的体外... 目的:观察溶瘤痘苗病毒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JC、TUBO和4T1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比较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用TCID_(50)法检测病毒在三株乳腺癌细胞株中的复制能力,用ELISA法检测两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上清液中m IL-21的水平。建立三阴性乳腺癌4T1和Her-2扩增型乳腺癌TUBO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两种病毒的治疗作用。结果: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中均具有复制能力,低剂量的病毒就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VVΔTKΔN1L-m IL-21感染的细胞上清中检测到高表达的m IL-21蛋白。在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中,病毒治疗无明显效果(P>0.05);在TUBO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中,两种病毒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或P<0.01),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P<0.01)。结论: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乳腺癌细胞中具有特异性增殖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在体内两种病毒对Her-2扩增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 乳腺癌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