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文倩 董成亚 刘向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3,共5页
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是一种分泌型氨基酸氧化酶,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可将苯丙氨酸氧化为苯丙酮酸。IL4I1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并限制B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参与机体感染防御;作为肿瘤不良预后相关基因,参与肿瘤免疫逃... 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是一种分泌型氨基酸氧化酶,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可将苯丙氨酸氧化为苯丙酮酸。IL4I1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并限制B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参与机体感染防御;作为肿瘤不良预后相关基因,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在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中,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促进髓鞘再生,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总结了IL4I1在机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以期为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 免疫调节 肿瘤免疫逃逸 自身免疫性疾病 髓鞘再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白鼠垂体雌激素受体和白细胞介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玉 罗启慧 +1 位作者 祝春梅 陈正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中表达的影响,对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SIF(分别皮下注射1.5、1.0、0.5 mg/kg的SIF)和无水乙醇,另设假手术组,注射等量无水乙醇。待SIF处理...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中表达的影响,对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SIF(分别皮下注射1.5、1.0、0.5 mg/kg的SIF)和无水乙醇,另设假手术组,注射等量无水乙醇。待SIF处理至第2、6周时,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进行剖杀,分别对大鼠垂体中ERα和IL–2的蛋白及m RNA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去除卵巢后,垂体各叶中ERα和IL–2的蛋白及m RNA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下降,补充SIF后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高剂量SIF作用6周后,各指标的表达基本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其他各组随SIF的剂量增加及作用延长也有部分恢复,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内ERα和IL–2蛋白及m 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豆异黄酮 垂体 雌激素受体(ERα) 白细胞介素–2(il–2)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慧云 马文静 何韶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33-1535,1542,共4页
目的:检测TNF-α对P815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TNF-α单独或联合用TNF-α单克隆抗体激发肥大细胞,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0,IL-12和组胺... 目的:检测TNF-α对P815肥大细胞IL-10,IL-12分泌和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TNF-α单独或联合用TNF-α单克隆抗体激发肥大细胞,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0,IL-12和组胺水平。结果:单独作用时,TNF-α促进P815肥大细胞IL-12分泌,而对IL-10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TNF-α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可以阻断TNF-α引起的肥大细胞IL-12分泌。结论:TNF-α可以通过促进肥大细胞分泌IL-12参与肥大细胞相关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NF-Α 白细胞介素(il)-10 il-12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中IL-10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蔺晨雨 陈文 +5 位作者 马锡慧 孔祥瑞 樊文梅 韩永 肖漓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3-570,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IR-AKI)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和BMSC治疗组(BMSC组),每组6只。检测...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IR-AKI)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和BMSC治疗组(BMSC组),每组6只。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及病理学改变;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将小鼠BMSC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复氧组(IRI组),检测各组细胞上清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正常,IRI组肾组织结构损伤严重,BMSC组损伤较轻。与对照组比较,IRI组和BMSC组肾组织损伤评分较高;与IRI组比较,BMSC组小鼠肾组织损伤学评分较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IRI组小鼠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BMSC 组BUN 水平升高;与IRI 组比较,BMSC 组小鼠Scr 和BUN 水平下降(均为P<0.05)。IRI 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量多于BMSC 组和对照组,BMSC 组凋亡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IRI 组小鼠血清IL-10 和TNF-α 水平均升高,BMSC 组小鼠血清TNF-α 水平下降,IL-10 水平升高;与IRI 组比较,BMSC 组小鼠血清IL-10 和TNF-α 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IRI 组细胞上清IL-10、TNF-α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0、0.627)。结论 BMSC 输注可降低肾IRI 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 表达,而非促进IL-10 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il)-10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血清肌酐 血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基础日粮添加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血液IL-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峰 江芸 +4 位作者 周光宏 韩正康 朱旭东 周卫华 杨若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酶制剂 ,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血液IL 2水平的影响。试验将 4 8头杜洛克×大约克×二花脸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玉米基础日粮组 (Ⅰ )、小麦基础日粮组 (Ⅱ )和小麦基础日粮添加 0 0 17% (质量分... 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酶制剂 ,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血液IL 2水平的影响。试验将 4 8头杜洛克×大约克×二花脸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玉米基础日粮组 (Ⅰ )、小麦基础日粮组 (Ⅱ )和小麦基础日粮添加 0 0 17% (质量分数 )酶制剂组 (Ⅲ )。预试期 4d ,正试期 2 8d。结果表明 ,Ⅰ组较Ⅱ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4 0 % (P>0 0 5 ) ;Ⅲ组较Ⅱ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7 6 % (P <0 0 5 ) ,但对仔猪饲料转化率无明显影响。Ⅰ组与Ⅱ组相比 ,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 (P <0 0 1) ,T4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 ;而Ⅲ组较Ⅱ组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T4和IL 2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血糖和T3 含量有上升趋势 ,胰岛素 (Ins)含量却略有下降。结果提示 ,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甚至超过玉米日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小麦 断奶仔猪 生长 代谢 白细胞介素2(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陶维元 文芳 +1 位作者 姚汉云 孙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脑保护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1例脑瘫患儿(脑瘫组)和20名健康儿童(脑瘫对照组)及37例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EPO、肿瘤坏死... 目的探讨脑保护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1例脑瘫患儿(脑瘫组)和20名健康儿童(脑瘫对照组)及37例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E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新生儿病例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和脑瘫组(P<0.01),脑瘫组血清EPO水平与脑瘫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脑瘫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新生儿病例组(P<0.05),但两者间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脑破坏作用在与EPO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抗衡中占据优势,促进或导致脑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促红细胞生成素 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介素(il)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免疫抑制剂对Tfr细胞和Breg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涛 陈文 +3 位作者 刘志佳 黄海燕 肖漓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0-364,404,共6页
目的探讨常用免疫抑制剂对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的作用。方法收集6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每例5 mL),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入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组(250 ng/mL... 目的探讨常用免疫抑制剂对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的作用。方法收集6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每例5 mL),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入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组(250 ng/mL)、他克莫司组(10 ng/mL)和西罗莫司组(10 ng/mL),分别用相应免疫抑制剂刺激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中Breg细胞和Tfr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孢素组、他克莫司组和西罗莫司组淋巴细胞中Breg细胞的比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环孢素组和他克莫司组淋巴细胞中Tfr细胞比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西罗莫司组淋巴细胞中Tfr细胞比例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环孢素组和他克莫司组上清液中IL-21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西罗莫司对IL-21分泌的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具有抑制B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 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 他克莫司 西罗莫司 白细胞介素(il)-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兵兵 李世朋 +2 位作者 宋浩森 季敏 赵龙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2-420,共9页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分析小鼠肝脏IRI过程中PGAM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的表达情况。建立肝细胞IRI模型(IRI组),采用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预处理后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抑制剂组),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抑制Caspase-1活性对细胞焦亡的影响。采用脂质体3000将PGAM5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siRNA组)和siRNA阴性对照(siRNA-NC)(siRNA-NC组)转染至AML12细胞,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PGAM5调控细胞焦亡对肝细胞IRI的影响。结果 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中部分肝细胞水肿,肝窦区变窄,中央静脉充血,偶见点灶状坏死等,且12 h组较6 h组病变加重。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IL-1β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P<0.01~0.05)。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PGAM5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P<0.01~0.05);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PGAM5、Caspase-1蛋白表达增多。IRI组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裂解Caspase(cleaved Caspase)-1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GSDMD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强;抑制剂组NLRP3、cleaved Caspase-1及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IRI组下降,GSDMD荧光强度较IRI组减弱(P<0.01~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NC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0.05);与siRNA-NC组比较,siRN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0.05)。结论 PGAM5可加重小鼠肝脏IRI,其机制可能为通过PGAM5/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焦亡,加速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进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18-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白细胞介素(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68例同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白细胞介素(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68例同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者的上述统计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对照组,且其中发作频率较高及持续时间较长者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发作频率较低及持续时间较短者,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发作频率较低及持续时间较短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呈现较差的状态,且不同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者之间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溶血磷脂酸(LPA)、白细胞介素(il) 神经功能 甲襞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朝荣 吕海金 +3 位作者 孙瑶 安玉玲 范明明 易慧敏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25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control组和MSC组,每组75只。其中MSC组和control组均为HIRI模型小鼠,MSC组通过下腔静脉注射HUC-MSCs,cont...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25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control组和MSC组,每组75只。其中MSC组和control组均为HIRI模型小鼠,MSC组通过下腔静脉注射HUC-MSCs,control组通过下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sham组仅进行开腹、关腹等操作,不行血管夹闭。分别于术后6、12、24 h,每组随机取15只小鼠,用于眼球取血法采血及取肝组织样本,每组剩下的30只小鼠用于肝内单核细胞的提取。比较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肝内单核细胞数量,CD4+T细胞比例、数量和阳性率;比较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和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及肝组织内共刺激分子B7-1和B7-2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2、24 h,control组的肝内单核细胞数量明显高于sham组,而MSC组的肝内单核细胞数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0.05)。术后6、12、24 h,control组的CD4+T细胞比例、数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1),MSC组的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0.05);术后12、24 h,MSC组的CD4+T细胞数量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0.05)。术后6、12、24 h,control组血清和肝组织中的IL-17含量均高于sham组(均为P<0.01),而MSC组血清和肝组织中的IL-17含量均低于control组(均为P<0.01)。术后6 h,control组B7-2的m RNA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0.05);术后12、24 h,control组B7-1和B7-2的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均为P<0.01),而MSC组B7-1和B7-2的m 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均为P<0.01)。结论 HUC-MSCs抑制HIRI后肝内CD4+T细胞的数量和IL-17的分泌,同时减少肝内单核细胞数量及B7-1和B7-2 m RNA表达,减轻H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il)-17 单核细胞 共刺激分子 流式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早期胚胎的全胚原位杂交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銮娟 谢琪璇 +7 位作者 高桥祐司 秋山泰身 董少男 黄卉卉 罗峰 叶绍恩 张春雪 秦俊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型检测的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收集小鼠囊胚、固定;制备VASP、IL1R2基因特异性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囊胚进行杂交前处理、全胚原位杂交、抗体处理、显色以及显色后处理与镜检。结果:VASP、IL...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型检测的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收集小鼠囊胚、固定;制备VASP、IL1R2基因特异性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囊胚进行杂交前处理、全胚原位杂交、抗体处理、显色以及显色后处理与镜检。结果:VASP、IL1R2特异性表达在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中。结论: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原位杂交技术适用于早期胚胎基因时空表达型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早期胚胎 全胚原位杂交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 白细胞介素1受体2(il1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在白塞综合征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华芳 管剑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8-595,共8页
白塞综合征(Behçet’s syndrome,BS)机制不明,多系统损害及内脏受累患者预后差。α干扰素和单克隆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可以改善内脏受累BS患者的预后,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为难治性BS。其他生物制剂治疗BS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阿那... 白塞综合征(Behçet’s syndrome,BS)机制不明,多系统损害及内脏受累患者预后差。α干扰素和单克隆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可以改善内脏受累BS患者的预后,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为难治性BS。其他生物制剂治疗BS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阿那白滞素和康纳单抗可改善BS葡萄膜炎和皮肤黏膜症状;司库奇尤单抗可能对皮肤黏膜和关节表型BS患者有效;托珠单抗对BS葡萄膜炎、中枢神经受累和血管受累患者疗效较好,但对皮肤黏膜、关节和肠道受累患者疗效较差;优特克单抗似乎对BS难治性皮肤黏膜症状和葡萄膜炎有效。上述药物治疗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BS) 生物制剂 白细胞介素(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