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QTL-Seq结合分子标记定位粳稻垩白粒率控制位点qChalk8
1
作者 杜彦修 孙文玉 +4 位作者 袁泽科 张倩倩 李富豪 李俊周 孙红正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5-671,共7页
[目的]垩白是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利用QTL-Seq和分子标记作图定位粳稻垩白粒率调控相关的QTL。[方法]利用高垩白粒率粳稻材料拉木加和低垩白粒率粳稻品种水晶3号构建F_(2)分离群体,将两份独立的F_(2)群体分别种植于... [目的]垩白是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利用QTL-Seq和分子标记作图定位粳稻垩白粒率调控相关的QTL。[方法]利用高垩白粒率粳稻材料拉木加和低垩白粒率粳稻品种水晶3号构建F_(2)分离群体,将两份独立的F_(2)群体分别种植于河南原阳和海南三亚,两个群体单株垩白粒率考种后分别选取极端个体混池进行QTL-Seq分析,然后使用分子标记作图对稳定的QTL进行验证。[结果]两个F_(2)群体的QTL-Seq分析发现8号染色体存在一个较为稳定的QTL位点qChalk8。进一步通过分子标记作图将该QTL定位于17.6-18.5Mb,该QTL位点的LOD值为7.08,表型贡献率为15.9%。[结论]利用QTL-Seq和分子标记作图定位了粳稻垩白粒率相关QTL-qChalk8,为粳稻垩白调控基因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 白粒 QTL-Seq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酸(ABA)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益洪 汤日圣 +1 位作者 叶晓青 童红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3-507,共5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源ABA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白粒小麦宁麦11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ABA浸种处理研究了微生物源ABA对小麦籽粒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0~100mg/L的ABA溶液浸种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均... 为了研究微生物源ABA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白粒小麦宁麦11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ABA浸种处理研究了微生物源ABA对小麦籽粒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0~100mg/L的ABA溶液浸种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ABA浓度愈高籽粒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愈强。当ABA浓度为80~100mg/L时,能延缓白粒小麦萌发2d以上;ABA浸种处理后5d龄的幼苗,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上升,SOD酶活性增高,MDA含量下降,同时抗坏血酸(As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这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逆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粒小麦 脱落酸(ABA) 穗发芽 种子萌发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QTL及其互作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周立军 江玲 +4 位作者 刘喜 陈红 陈亮明 刘世家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61,共7页
产量因子千粒重和稻米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密切相关。本研究以越光/Kasalath//越光BIL群体为材料,分析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相关性、QTL、上位性互作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相关分析表明,群体千粒重和垩白粒率在2005年和2006年均呈极显著正相... 产量因子千粒重和稻米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密切相关。本研究以越光/Kasalath//越光BIL群体为材料,分析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相关性、QTL、上位性互作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相关分析表明,群体千粒重和垩白粒率在2005年和2006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和0.35(P<0.001)。2年共检测到千粒重QTL11个,其中5个在2年重复检测到,5个具有环境互作效应;千粒重上位性互作8对,7对与环境存在互作。垩白粒率QTL6个,3个具有环境互作效应;上位性互作9对,其中4对具有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比较分析发现3个主效QTL同时控制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表现,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同一亲本;1对上位性互作同时对千粒重和垩白粒率有相同的影响。一些与垩白粒率不相关的千粒重主效QTL,如qTGW-3c、qTGW-4a和qTGW-6b,可为育种所利用。对利用QTL定位结果进行千粒重和垩白粒率分子辅助选择育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千粒重 白粒 QTL 上位性互作 QTL×环境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品种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1 位作者 朱永川 王贵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2-437,共6页
以 2 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品种齐穗期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精米率与源库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垩白粒率与源库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在于 ,随着杂交组合每穗着粒数的增加 ,单位颖花的... 以 2 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品种齐穗期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精米率与源库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垩白粒率与源库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在于 ,随着杂交组合每穗着粒数的增加 ,单位颖花的源占有量减少 ,稻穗籽粒灌浆速率降低 ,灌浆历期延长 ,籽粒容重增大 ,整精米率提高 ;当籽粒灌浆速率降低时 ,淀粉粒间空隙减小 ,稻米垩白面积也减小 ,垩白粒率下降。川东南高温伏旱区生态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高温伏旱区 杂交中稻 库源结构 稻米整精米率 稻米垩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相关性分析及其QTL定位 被引量:10
5
作者 边建民 贺浩华 +7 位作者 石桓 朱昌兰 彭小松 傅军如 贺小鹏 陈小荣 胡丽芳 欧阳林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3,共8页
千粒重和垩白粒率是水稻重要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本研究以粳稻Sasanishiki为受体、籼稻品种Habataki为供体构建的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群体(Introgression Lines,ILs)为材料,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了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 千粒重和垩白粒率是水稻重要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本研究以粳稻Sasanishiki为受体、籼稻品种Habataki为供体构建的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群体(Introgression Lines,ILs)为材料,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了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相关分析表明,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下,群体千粒重和垩白粒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两个环境共检测到9个稻谷千粒重QTL、5个糙米千粒重QTL和6个垩白粒率QTL,分布在水稻的10条染色体上。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下重复检测到其中的5个QTL,即影响稻谷千粒重的qPTGW3、qPTGW8.2和qPTGW11.1及控制垩白粒率qPGWC1.1和qPGWC1.2。其所对应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的相应性状与背景亲本Sasanishiki的表现型差异在连续两个环境中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这些材料为优良粒重和垩白粒率QTL的克隆及水稻产量和外观品质的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利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千粒重 白粒 相关性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千粒重与垩白粒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贤勇 何永歆 +1 位作者 李顺武 王楚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研究选用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一些主要的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为材料,测定了千粒重、垩白粒率以及二者的相关性。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垩白粒率与千粒重都极显著正相关,降低千粒重是减少垩白粒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研究选用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一些主要的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为材料,测定了千粒重、垩白粒率以及二者的相关性。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垩白粒率与千粒重都极显著正相关,降低千粒重是减少垩白粒率的一条有效途径。提出了在重庆生态条件下选育垩白粒率符合新国颁标准的杂交水稻,其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千粒重应分别小于21 2、26 1、23 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千粒重 白粒 相关性 籼型 杂交 不育系 恢复系 杂交组合 重庆 生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兆夏 蒋国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传特点。白粒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性以多基因遗传为主,但亦有主基因的作用。多数组合的穗发芽敏感性呈部分显性。抗穗发芽性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偏高,平均6307%。用抗性亲本回交可提高其后代的抗穗发芽性。在小麦白粒抗穗发芽新品种选育中,早、中代选择及回交育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粒种质 抗穗发芽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结构对杂交水稻产量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贤勇 李顺武 +1 位作者 王楚桃 何永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717-719,共3页
用杂交水稻新组合Q优7号为材料,通过改变密度和窝植苗数来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群体结构对个体优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垩白粒率的影响。增强个体优势可增加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但会降低有效穗。群体优势的发挥体现在有效穗的增加,... 用杂交水稻新组合Q优7号为材料,通过改变密度和窝植苗数来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群体结构对个体优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垩白粒率的影响。增强个体优势可增加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但会降低有效穗。群体优势的发挥体现在有效穗的增加,群体结构对有效穗和穗着粒数的影响较大,但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反;片面强调个体或群体都不利于群体产量提高和垩白粒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群体结构 个体优势 产量 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粒小麦穗发芽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21,共3页
白粒小麦品种群体中存在着高抗穗发芽的材料,水层纸巾穗发芽7天的发芽率为0。穗发芽性状表现为适续性变异,在品种群体和杂种群体都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度,GCV(%)=26.9~54.4。且具有母性遗传的特点,广义遗传力较高,h_B^2(%)=80.8~86.9。
关键词 白粒小麦 穗发芽 遗传变异 遗传力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粒种质资源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国梁 陈兆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抗性亲本对杂种抗穗发芽性表现的作用显著大于敏感亲本,其平均穗发芽率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相关较高,平均相关系数为0.816。穗发芽抗性遗传力较高,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平均分别为83.30%和58.96%,可以在杂种早代-中代对其进行选择。涪陵须须麦、万县白麦子、遂宁坨坨麦、万雅M120E6、丰产3号等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可作为优良白粒抗源在育种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白粒种质 穗发芽抗性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IL群体定位水稻垩白粒率QTL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孟莉 刘艳红 +2 位作者 江玲 雷恩 卢丙越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41,共5页
以粳稻品种南粳35和籼稻品种N22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为研究材料,于不同年份对控制水稻垩白粒率的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BIL群体中,垩白粒率在不同年份均为偏向高垩白亲本的连续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利用Win QTLcart 2.... 以粳稻品种南粳35和籼稻品种N22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为研究材料,于不同年份对控制水稻垩白粒率的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BIL群体中,垩白粒率在不同年份均为偏向高垩白亲本的连续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利用Win QTLcart 2.5软件共检测到6个控制垩白粒率的QTL,分别位于第2、2、3、6、8和12染色体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96%~12.51%,加性效应值介于8.38%~14.36%,除qPGWC-6增加垩白粒率的基因来自N22外,其余QTL增效基因均来自南粳35。利用QTLNetwork 2.0软件2a共检测到3个QTL,分别位于第5、6和8染色体上,其中qPGWC-6和qPGWC-8与Win QTLcart2.5检测的位点相同,没有检测到上位性QTL对垩白粒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粒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白粒食用型向日葵品种晋葵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鹏冬 杨新元 +2 位作者 张学武 贾爱红 张捷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7期16-16,共1页
高产白粒食用型向日葵品种晋葵 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从农家品种广灵白中采用单株选择结合混合选择法育成。该品种产量高、籽粒大 ,抗旱、耐盐碱 ,较抗菌核病 ,出仁率 5 8.5 % ,子实含油率 2 8.9%。1991- 1992年 2 a11点次的生产试... 高产白粒食用型向日葵品种晋葵 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从农家品种广灵白中采用单株选择结合混合选择法育成。该品种产量高、籽粒大 ,抗旱、耐盐碱 ,较抗菌核病 ,出仁率 5 8.5 % ,子实含油率 2 8.9%。1991- 1992年 2 a11点次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 2 0 91.0 kg/ hm2 ,较对照品种晋葵 3号增产 13.5 2 % ,适于华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白粒食用型 向日葵 品种 晋葵4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粒小麦品种选育与展望
13
作者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0901-10904,10940,共5页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农艺性状优异为中心"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新目标新方向。在30多年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作中,将传统的育种理论与自创的选择方法相结合,阐述了白粒小麦品种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育种成果。在目前小麦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不太成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育种 创新目标 白粒品种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思考与实践系列报道之六 不管白粒还是红粒 能为农民增收才是好的
14
作者 何祖才 任正隆 +1 位作者 张怀琼 蒋华仁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9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四川 专用小麦 产业化 白粒 红粒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思考与实践系列报道之五 白粒小麦就是优质小麦吗
15
作者 何祖才 任正隆 +1 位作者 张怀琼 蒋华仁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8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白粒小麦 优质小麦 品质 市场需求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白粒玉米杂交种的栽培
16
作者 张清海 谢风超 +2 位作者 闫国安 赵凤英 王寿平 《河南农业》 1997年第6期8-8,共1页
几个白粒玉米杂交种的栽培今年我省白粒杂交种价格比黄粒杂交种高1倍以上。主要原因是白粒杂交种数量奇缺,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淀粉厂和有些制药厂收购白色玉米价格比黄粒玉米每公斤多2角以上,增加了农民对种植白色玉米的积极性。现... 几个白粒玉米杂交种的栽培今年我省白粒杂交种价格比黄粒杂交种高1倍以上。主要原因是白粒杂交种数量奇缺,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淀粉厂和有些制药厂收购白色玉米价格比黄粒玉米每公斤多2角以上,增加了农民对种植白色玉米的积极性。现就我省选育出的几个高产稳产白色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白粒玉米 杂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导入系碾磨品质和垩白粒率的QTL定位及其与土壤水分的互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周 付春阳 李自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1-838,共8页
以优质水稻品种越富为遗传背景,具有旱稻品种IRAT109导入片段的271份导入系为材料,在水、旱田2个土壤水分环境下调查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4个品质性状,研究旱田栽培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QTL定位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 以优质水稻品种越富为遗传背景,具有旱稻品种IRAT109导入片段的271份导入系为材料,在水、旱田2个土壤水分环境下调查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4个品质性状,研究旱田栽培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QTL定位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易受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对稳定。适当水分胁迫能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减少垩白粒率。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在水、旱田条件下共检测到4个品质性状的10个加性QTL和2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别位于第3、4、7、8和9染色体。3个加性QTL(qMR9、qHMR7和qHMR9)和一对上位性互作QTL(qHMR3~qHMR9)的贡献率大于10%。7个QTL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第4染色体RM1112~RM1272和第9染色体RM1189~RM410是QTL集中分布的区域。根据不同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特点,分别选择水、旱田条件下贡献率大、稳定的QTL或者具有旱田特异性的QTL,进行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培育抗旱、优质稻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碾磨品质 白粒 QTL与环境互作 导入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耐热性QTL的定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志斌 李瑶 +4 位作者 曾博虹 毛凌华 蔡耀辉 吴晓峰 袁林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为亲本构建的栽培稻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5-23为材料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采用垩白粒率高温钝感值为评价指标,对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进行检测。【结果】在BC6F2分离群体,利用单标记分析,发现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与垩白粒率耐热性状极显著正相关(P=0.0005)。进一步利用BC6F3和BC6F4分离群体,采用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RM5796区间重复检测到一个灌浆期垩白粒率耐热性QTL,命名为qHTCGR5,分别解释11.4%和17.5%表型变异。根据BC6F4分离群体的纯合重组体表型分组,利用置换作图方法将目标QTL同样定位在SSR标记RM1200-RM5796之间,遗传图距为1.3 cM,物理图距约为333.4 kb。【结论】控制垩白粒率耐热性的qHTCGR5是一个能够用于稻米外观品质育种的新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粒 耐热性 数量性状位点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库源关系和穗型对稻米垩白粒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隗华军 王楚桃 《南方农业》 2012年第10期61-63,共3页
对50个杂交水稻组合库源关系与稻米垩白粒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穗型品种总的看来与垩白粒率无相关性,但不同穗型品种的垩白粒率与库源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大穗型品种库源关系与稻米垩白粒率成正相关,小穗型品种库源关系... 对50个杂交水稻组合库源关系与稻米垩白粒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穗型品种总的看来与垩白粒率无相关性,但不同穗型品种的垩白粒率与库源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大穗型品种库源关系与稻米垩白粒率成正相关,小穗型品种库源关系与稻米垩白粒率成负相关,而中穗型品种库源关系与稻米垩白粒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库源关系 穗型 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白粒玉米新品种康白50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世成 陈明清 +2 位作者 陈思建 曹和燕 彭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119,共4页
康白508是用自育自交系WZ-1作母本,WZ-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白粒、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玉米区域试验,201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1021号)。该品种含有地方优质... 康白508是用自育自交系WZ-1作母本,WZ-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白粒、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玉米区域试验,201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1021号)。该品种含有地方优质种质血缘和国外优质种质血缘,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与耐寒性强、耐粗放栽培之特点,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粮饲兼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粒 玉米单交种 康白50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