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胁迫对白榆无性系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
25
1
作者
苏丹
李红丽
+2 位作者
董智
张晓晓
贾淑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6,共8页
为了促进滨海盐渍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引种栽培与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以3个白榆无性系Y65225、Y46和Y51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分析白榆无性系在不同浓度(0.0%、0.3%、0.5%、0.7%和0.9%)Na Cl处理下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
为了促进滨海盐渍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引种栽培与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以3个白榆无性系Y65225、Y46和Y51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分析白榆无性系在不同浓度(0.0%、0.3%、0.5%、0.7%和0.9%)Na Cl处理下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白榆无性系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各盐浓度胁迫下,Y51能够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最强;Y46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大,抗氧化能力最差,Y46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受到的盐害最大;Y51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受到的盐害最小。3个白榆无性系的SOD活性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SOD活性、POD活性相关性不显著,CAT、POD活性与MDA含量相关性不强,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SOD活性的增加,可显著减少MDA的积累,增强其抗盐性。综合各项指标,Y51抗盐能力最强,Y65225次之,Y46最差。建议在滨海盐碱地区造林时,优先采用Y51无性系。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白榆无性系在盐碱地的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抗氧化酶
丙二醛
耐盐性
滨海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榆无性系叶片N、P、K含量及与材积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苹
孙明高
+3 位作者
赵海军
陈吉虎
张金凤
李国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该文以 2 0个 1 0年生白榆无性系为材料 ,采用凯氏常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叶片N、P、K的含量 ,并对叶片N、P、K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材积生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N、P、K含量在 2 0个无...
该文以 2 0个 1 0年生白榆无性系为材料 ,采用凯氏常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叶片N、P、K的含量 ,并对叶片N、P、K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材积生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N、P、K含量在 2 0个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 ,变异系数较高 ,重复力达 0 97以上 .N、P、K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与材积呈正相关 .材积与N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与P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氮
磷
钾
遗传变异
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榆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离子分布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丹
殷小琳
+3 位作者
董智
慕德宇
张晓晓
贾淑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7,共10页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布与积累特征及其对NaCl的响应,比较2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白榆无性系在滨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盐胁迫条件下,白榆无性系叶片黄化、干枯等盐害症状会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在155 mmol/L的高盐浓度胁迫下,EC7植株死亡而EC51无死亡现象,且在相同NaCl浓度下EC7的盐害症状较EC51严重;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白榆无性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上部位的抑制现象更加明显,在大于5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7各部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EC51的生物量变化更加稳定,适应性更强。2)EC7和EC51各器官Na^+和Cl^-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的分布特点为根>茎>叶。Cl^-的分布特点为根>叶>茎。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51各器官的Na^+含量增加幅度较EC7小;EC51根中的Cl^-积累较叶中多,而EC7在叶中积累较多。EC51的离子分配模式减少了盐害离子在光合器官的积累。Cl^-含量在茎中最少,由此推断,茎器官可能只是一种传输通道。3)K^+在各器官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EC7的降幅较大,在根和叶中尤为明显,EC51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下K^+含量变化较稳定,且EC51各器官中K^+含量均高于EC7。EC51在茎和叶中K^+/Na^+离子比值高于同浓度下EC7,表明EC51更能适应盐胁迫的高渗环境。研究表明,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均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能够在小于85 mmol/L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在盐浓度大于85 mmol/L的胁迫条件下,EC51较EC7有更强的适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盐害症状
生物量
离子分布
适盐能力
滨海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对盐分响应的差异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慕德宇
董智
李周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6,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响应,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耐盐机制,为白榆耐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筛选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试验筛选出的3个耐盐型(30号、51号、65225号)白榆无性系...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响应,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耐盐机制,为白榆耐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筛选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试验筛选出的3个耐盐型(30号、51号、65225号)白榆无性系与3个非耐盐型(7号、46号、68号)白榆无性系组培盆栽苗进行盐胁迫对比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0.3,0.5,0.7,0.9%)及水分(土壤水分过充足)的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对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树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干物质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钠离子与氯离子含量、光合特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表观叶内导度、气孔限制百分率、叶绿素)的影响。【结果】1)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SOD,POD)随Na Cl浓度的升高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随NaCl处理浓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减少Na^+与Cl^-向地上部位的运输,使Na^+与Cl^-在根系内大量积累。2)通过对耐盐型、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对比研究发现,在高浓度NaCl处理条件下,耐盐型白榆无性系通过在体内大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并提高SOD酶活性的方式提高自身耐盐能力。【结论】白榆无性系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决定白榆无性系耐盐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白榆无性系耐盐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白榆无性系
耐盐
盐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榆无性系对比试验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玉忠
张曼
+1 位作者
张全锋
刘泽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0,共7页
在对29个3年生白榆无性系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单株材积大于总体均值的无性系有13个,最大的是12号,为0.049 8 m^3,是最小的...
在对29个3年生白榆无性系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单株材积大于总体均值的无性系有13个,最大的是12号,为0.049 8 m^3,是最小的3.2倍;除第1大侧枝基部到地面高度外,其他指标在白榆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较大,遗传性好,形质性状相对较差,受环境效应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从11个指标中提取3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25%,可实现对所有指标信息的反映,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F=a_1F_1+a_2F_2+a_3F_3,评价结果以YY1(11号)、YY2(12号)、古20(21号)、YY3(13号)这4个无性系的综合性状最优,同时应用主成分分类法将无性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型和慢生型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良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王云云
熊艳
+4 位作者
肖宇
高宇
孙力
聂迪
张兴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方法]以山东省金乡县白洼林场的白榆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观测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各项指标,分析白榆无性系形态变异频率及其多样性指数。[结果]结果表明,各表型数量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
[目的]分析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方法]以山东省金乡县白洼林场的白榆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观测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各项指标,分析白榆无性系形态变异频率及其多样性指数。[结果]结果表明,各表型数量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值在0.286 04~1.878 99,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714 43~1.878 99,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286 04~0.887 32,说明数量性状的多样性要比质量性状的多样性丰富。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995 346,说明白榆无性系的表观性状变异类型较为丰富且均匀度较高。[结论]为研究白榆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变异频率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胁迫对白榆无性系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
25
1
作者
苏丹
李红丽
董智
张晓晓
贾淑友
机构
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泰山森林生态定位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6,共8页
基金
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SEAP-JC-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于含钙废弃物的盐碱土改良技术研究(泥基本科研1575)
文摘
为了促进滨海盐渍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引种栽培与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以3个白榆无性系Y65225、Y46和Y51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分析白榆无性系在不同浓度(0.0%、0.3%、0.5%、0.7%和0.9%)Na Cl处理下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白榆无性系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各盐浓度胁迫下,Y51能够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最强;Y46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大,抗氧化能力最差,Y46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受到的盐害最大;Y51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受到的盐害最小。3个白榆无性系的SOD活性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SOD活性、POD活性相关性不显著,CAT、POD活性与MDA含量相关性不强,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SOD活性的增加,可显著减少MDA的积累,增强其抗盐性。综合各项指标,Y51抗盐能力最强,Y65225次之,Y46最差。建议在滨海盐碱地区造林时,优先采用Y51无性系。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白榆无性系在盐碱地的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抗氧化酶
丙二醛
耐盐性
滨海盐碱地
Keywords
elm clones
antioxidant enzyme
MDA
salt resistance
coastal saline area
分类号
S725.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榆无性系叶片N、P、K含量及与材积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苹
孙明高
赵海军
陈吉虎
张金凤
李国雷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农业科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金
原林业部与山东省林业厅合作项目"白榆优良杂交无性系的选育"( 1989)资助
文摘
该文以 2 0个 1 0年生白榆无性系为材料 ,采用凯氏常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叶片N、P、K的含量 ,并对叶片N、P、K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材积生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N、P、K含量在 2 0个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 ,变异系数较高 ,重复力达 0 97以上 .N、P、K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与材积呈正相关 .材积与N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与P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氮
磷
钾
遗传变异
材积
Keywords
white elm clones, N, P, K, genetic variation, volume
分类号
S792.1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榆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离子分布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丹
殷小琳
董智
慕德宇
张晓晓
贾淑友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7,共10页
基金
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SEAP-JC-2)
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SE0145C112015)
文摘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布与积累特征及其对NaCl的响应,比较2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白榆无性系在滨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盐胁迫条件下,白榆无性系叶片黄化、干枯等盐害症状会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在155 mmol/L的高盐浓度胁迫下,EC7植株死亡而EC51无死亡现象,且在相同NaCl浓度下EC7的盐害症状较EC51严重;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白榆无性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上部位的抑制现象更加明显,在大于5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7各部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EC51的生物量变化更加稳定,适应性更强。2)EC7和EC51各器官Na^+和Cl^-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的分布特点为根>茎>叶。Cl^-的分布特点为根>叶>茎。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51各器官的Na^+含量增加幅度较EC7小;EC51根中的Cl^-积累较叶中多,而EC7在叶中积累较多。EC51的离子分配模式减少了盐害离子在光合器官的积累。Cl^-含量在茎中最少,由此推断,茎器官可能只是一种传输通道。3)K^+在各器官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EC7的降幅较大,在根和叶中尤为明显,EC51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下K^+含量变化较稳定,且EC51各器官中K^+含量均高于EC7。EC51在茎和叶中K^+/Na^+离子比值高于同浓度下EC7,表明EC51更能适应盐胁迫的高渗环境。研究表明,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均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能够在小于85 mmol/L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在盐浓度大于85 mmol/L的胁迫条件下,EC51较EC7有更强的适盐能力。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盐害症状
生物量
离子分布
适盐能力
滨海盐碱地
Keywords
elm clone
salt damage symptom
biomass
ion distribution
salt tolerance capability
coastal saline soil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S792.1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对盐分响应的差异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慕德宇
董智
李周岐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6,共11页
基金
世界银行贷款支援项目(SEAP-PY-3)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响应,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耐盐机制,为白榆耐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筛选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试验筛选出的3个耐盐型(30号、51号、65225号)白榆无性系与3个非耐盐型(7号、46号、68号)白榆无性系组培盆栽苗进行盐胁迫对比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0.3,0.5,0.7,0.9%)及水分(土壤水分过充足)的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对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树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干物质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钠离子与氯离子含量、光合特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表观叶内导度、气孔限制百分率、叶绿素)的影响。【结果】1)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SOD,POD)随Na Cl浓度的升高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随NaCl处理浓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减少Na^+与Cl^-向地上部位的运输,使Na^+与Cl^-在根系内大量积累。2)通过对耐盐型、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对比研究发现,在高浓度NaCl处理条件下,耐盐型白榆无性系通过在体内大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并提高SOD酶活性的方式提高自身耐盐能力。【结论】白榆无性系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决定白榆无性系耐盐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白榆无性系耐盐性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白榆无性系
耐盐
盐分响应
Keywords
in vitro culture
elm clones
salt-tolerance
salt response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榆无性系对比试验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玉忠
张曼
张全锋
刘泽勇
机构
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0,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404214)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273203D)
河北省林业厅重点科研项目(1110403)
文摘
在对29个3年生白榆无性系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单株材积大于总体均值的无性系有13个,最大的是12号,为0.049 8 m^3,是最小的3.2倍;除第1大侧枝基部到地面高度外,其他指标在白榆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较大,遗传性好,形质性状相对较差,受环境效应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从11个指标中提取3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25%,可实现对所有指标信息的反映,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F=a_1F_1+a_2F_2+a_3F_3,评价结果以YY1(11号)、YY2(12号)、古20(21号)、YY3(13号)这4个无性系的综合性状最优,同时应用主成分分类法将无性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型和慢生型3类。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良种选育
Keywords
Ulmuspumila clon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reeding selection
分类号
S792.1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王云云
熊艳
肖宇
高宇
孙力
聂迪
张兴
机构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研究
黑龙江省科学院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7期41-44,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方法]以山东省金乡县白洼林场的白榆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观测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各项指标,分析白榆无性系形态变异频率及其多样性指数。[结果]结果表明,各表型数量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值在0.286 04~1.878 99,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714 43~1.878 99,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286 04~0.887 32,说明数量性状的多样性要比质量性状的多样性丰富。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995 346,说明白榆无性系的表观性状变异类型较为丰富且均匀度较高。[结论]为研究白榆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变异频率
多样性指数
Keywords
Ulmus pumila L
cv
sp
Variation frequency
Diversity index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胁迫对白榆无性系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影响
苏丹
李红丽
董智
张晓晓
贾淑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榆无性系叶片N、P、K含量及与材积生长的相关性
刘苹
孙明高
赵海军
陈吉虎
张金凤
李国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白榆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离子分布对NaCl胁迫的响应
苏丹
殷小琳
董智
慕德宇
张晓晓
贾淑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对盐分响应的差异性
慕德宇
董智
李周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榆无性系对比试验及综合评价
王玉忠
张曼
张全锋
刘泽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白榆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王云云
熊艳
肖宇
高宇
孙力
聂迪
张兴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