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桦茸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池冰清 孙路平 +3 位作者 刘若菡 张樱瀚 席勇 刘红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白桦茸别名桦褐孔菌,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及乔木树皮上的药用真菌,分布于全世界北纬40°~50°的部分地区。早在16世纪的欧洲各国以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白桦茸就作为药食两用真菌广泛应用于癌症和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20世纪以来白... 白桦茸别名桦褐孔菌,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及乔木树皮上的药用真菌,分布于全世界北纬40°~50°的部分地区。早在16世纪的欧洲各国以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白桦茸就作为药食两用真菌广泛应用于癌症和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20世纪以来白桦茸的现代化研究蓬勃发展。目前从白桦茸中提取分离到的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类、甾类、多糖类、多酚类、黄酮类、木质素类等,其中主要成分为四环三萜类、五环三萜类。白桦茸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等方面。白桦茸经体内毒性实验证实无急性毒性或长期毒性。基于白桦茸的多药理活性和无毒性,开发出一系列保健营养产品。本文对近十年来白桦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评价、保健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桦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茸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安全性评价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茸中总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焱辉 王志强 +2 位作者 徐阳纯 许泽群 吴凌涛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53-55,59,共4页
本研究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茸中总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样品用15 mL浓盐酸置于沸水中水解3 h,在浓硫酸作用下,与苯酚反应,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葡萄糖线性良好(y=0.0104x+0.00401,R^(2)=0.9997),精密性、稳定性和... 本研究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茸中总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样品用15 mL浓盐酸置于沸水中水解3 h,在浓硫酸作用下,与苯酚反应,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葡萄糖线性良好(y=0.0104x+0.00401,R^(2)=0.9997),精密性、稳定性和重复性RSD均小于1%,样品回收率均能大于90%。对不同产地的白桦茸测定结果显示,俄罗斯产的白桦茸中的总糖含量较高,达到253mg/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适用于白桦茸中总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茸 总糖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西伯利亚白桦茸走进中国项目正式启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16年第3期52-53,共2页
1月17日,由中国保健协会、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等单位支持,中俄两国白桦茸企业共同发起主办的"一带一路,健康中国"西伯利亚白桦茸走进中国项目在京启动。原俄联邦哈卡西共和国部长联席会副主席,原俄联邦总统驻哈卡西共和国代... 1月17日,由中国保健协会、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等单位支持,中俄两国白桦茸企业共同发起主办的"一带一路,健康中国"西伯利亚白桦茸走进中国项目在京启动。原俄联邦哈卡西共和国部长联席会副主席,原俄联邦总统驻哈卡西共和国代表(共和国主席级别)安德烈·谢拉菲莫维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茸 中国保健协会 卡西 服务协会 维奇 安德烈 米哈伊尔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卫生监督 副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与其固体发酵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欢 王丽莹 +3 位作者 刘俊泽 唐敏 陈长宝 王淑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28-333,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桦褐孔菌菌核、固体发酵物和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糖尿病大鼠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大鼠体重、口服糖耐量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 目的:研究比较桦褐孔菌菌核、固体发酵物和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糖尿病大鼠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大鼠体重、口服糖耐量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桦褐孔菌IO 3.08、6.16 g/kg剂量组、桦褐孔菌水提物WIO 0.4 g/kg剂量组、桦褐孔菌固体发酵物水提物WSFIO 0.8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体重;固体发酵物SFIO 1.3、2.6 g/kg剂量组能显著地改善大鼠口服糖耐量(P<0.05,P<0.01);WIO 0.4、0.8 g/kg剂量组、WSFIO 0.4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的水平;IO 3.08、6.16 g/kg剂量组、WIO 0.4 g/kg剂量组、SFIO 1.3、2.6 g/kg剂量组和WSFIO 0.8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桦褐孔菌各给药组在不同程度上均可显著提高血清中SOD的水平(P<0.05,P<0.01或P<0.001);桦褐孔菌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清中MDA的水平(P<0.01或P<0.001)。结论:桦褐孔菌固体发酵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直接以菌粉、固体发酵物或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不一,总体来说,固体发酵物代替野生桦褐孔菌改善2型糖尿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茸 食药用菌 固体发酵产物 2 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