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与丹参酮ⅡA配伍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促进血管新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蕾 蔺琳 +1 位作者 武继彪 李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9-1289,共11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对黄芪、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与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配伍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效应,探索其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对黄芪、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与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配伍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效应,探索其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建立OGD损伤模型,实验设置对照组、模型组、AS-Ⅳ组、TanⅡA组和配伍组。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AS-Ⅳ与TanⅡA配伍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VE-cadherin、TGF-β1、VEGFA、eNOS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eNOS的蛋白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氧剥夺使HUVECs增殖、迁移与成管功能受损,诱导细胞凋亡,降低VEcadherin、TGF-β1、VEGFA、CD31、eNOS的蛋白表达以及NO含量(P<0.01)。药物配伍组与模型组相比能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和成管,抑制糖氧剥夺诱导的细胞凋亡,提高VE-cadherin、TGF-β1、VEGFA、CD31、eNOS的蛋白表达以及NO含量(P<0.05)。结论AS-Ⅳ与TanⅡA配伍具有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激活血管新生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激活eNOS,促进内皮细胞NO的生成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氧剥夺损伤 黄芪 丹参酮A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总苷中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 被引量:29
2
作者 高建 夏泉 +2 位作者 黄赵刚 许杜娟 李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当归补血总苷(黄芪、当归)中的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的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7.5∶62.5);体积流量0.8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N2气流体积流量2.60 L...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当归补血总苷(黄芪、当归)中的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的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7.5∶62.5);体积流量0.8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N2气流体积流量2.60 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0.85~6.76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50%。黄芪皂苷Ⅱ在1.05~8.4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2.70%。结论该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当归补血总苷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总 HPLC-ELSD 黄芪 黄芪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建 李德林 +5 位作者 赵萍 李留成 许亮 牛海军 齐炼文 张玉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方法色谱柱为岛津VP-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2%的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体积流量1 mL/min;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10℃,N2体积流量3.10 L/mi...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方法色谱柱为岛津VP-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2%的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体积流量1 mL/min;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10℃,N2体积流量3.10 L/min。结果黄芪皂苷Ⅱ在0.62~19.2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1.48%(n=6)。黄芪甲苷在0.36~11.50μg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1.76%(n=6)。结论本法简单易行,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适用于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总 HPLC-ELSD 黄芪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逆转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7
4
作者 路遥 徐晋妉 +4 位作者 卞智萍 吴恒芳 顾春荣 陈相健 杨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5-980,共6页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逆转作用。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低血清培养液饥饿处理后分为24 h对照组、...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逆转作用。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低血清培养液饥饿处理后分为24 h对照组、AngⅡ24 h处理组、48 h对照组、AngⅡ48 h处理组、As-Ⅳ治疗组。24 h对照组和AngⅡ24 h处理组使用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仪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线粒体ATP含量检测;48 h对照组、AngⅡ48 h处理组和As-Ⅳ治疗组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线粒体ATP含量检测、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Mn-SOD活性检测。结果:AngⅡ24 h处理组与24 h对照组相比,线粒体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s,OCRs)出现下降,线粒体ATP含量减少(P≤0.05);AngⅡ48 h处理组与48 h对照组相比,线粒体OCRs显著下降,线粒体ATP含量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出现嵴模糊、肿胀、空泡,线粒体内ROS水平升高(P<0.05),Mn-SOD活性下降(P≤0.05);As-Ⅳ治疗组较AngⅡ48 h处理组线粒体OCRs和线粒体ATP含量明显回升(P<0.05),线粒体形态结构损伤减轻,线粒体内ROS水平降低(P<0.05),Mn-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 :As-Ⅳ可以通过增强线粒体Mn-SOD活性,降低线粒体内ROS水平,进一步减轻线粒体结构损伤并提高线粒体OCRs和ATP含量,从而逆转AngⅡ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黄芪 线粒体功能障碍 活性氧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 被引量:14
5
作者 聂佩 孟凡静 +1 位作者 张金国 尉希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42-1950,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Ang Ⅱ及ASⅣ处理心肌H9c2细胞,CCK-8法检测Ang Ⅱ及ASⅣ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Ang Ⅱ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μmol/L,ASⅣ浓度梯...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Ang Ⅱ及ASⅣ处理心肌H9c2细胞,CCK-8法检测Ang Ⅱ及ASⅣ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Ang Ⅱ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μmol/L,ASⅣ浓度梯度设为25、50和100μmol/L。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ASⅣ组、Ang Ⅱ组、Ang Ⅱ+ASⅣ (25μmol/L)组、Ang Ⅱ+ASⅣ (50μmol/L)组和Ang Ⅱ+ASⅣ (100μmol/L)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生长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标记法检测活性氧簇(ROS)的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用negative control shRNA(NC)或Nrf2-shRNA(shRNA)质粒转染H9c2细胞,转染后实验分为8组,NC+control组、NC+AngⅡ组、NC+ASⅣ组、NC+AngⅡ+ASⅣ组、shRNA+control组、shRNA+AngⅡ组、shRNA+ASⅣ组和shRNA+AngⅡ+ASⅣ组,检测各组ROS水平及Nrf2和H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ng Ⅱ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心肌H9c2细胞的活力,ASⅣ能逆转Ang Ⅱ对心肌H9c2细胞活力降低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ROS水平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Ang Ⅱ组相比,ASⅣ可呈浓度依赖性逆转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情况,降低ROS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转染shRNA后,ASⅣ降低Ang Ⅱ诱导的ROS产生及上调Nrf2和HO-1表达的作用被消除。结论:ASⅣ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这一保护作用与其降低ROS水平、介导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血管紧张素 细胞凋亡 活性氧簇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激活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抑制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兰婷 徐庆萍 +4 位作者 彭欢 沈千惠 贾康 卿丽媛 周四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0-1456,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并体外培养大鼠CFs,用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并体外培养大鼠CFs,用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的沉默基因SiRNA1186预处理CFs 12 h后,加入Ang Ⅱ和AS-Ⅳ共同处理36 h。Western blot检测SCAD、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SCAD、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组CFs中SCAD酶活性、ATP、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Ang Ⅱ作用CFs 36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 Ⅱ组CFs增殖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均<0.01),SCAD表达和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P<0.05),ATP生成减少(P<0.01),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P均<0.01);AS-Ⅳ给药处理后,CFs增殖和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SCAD表达和酶活性明显升高(P均<0.01),ATP生成增加(P<0.01),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减少(P均<0.01);然而,与Ang Ⅱ+NC组相比,Ang Ⅱ+SiRNA1186+AS-Ⅳ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在SCAD SiRNA1186的干扰下,AS-Ⅳ对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保护作用被取消。结论AS-Ⅳ可能通过激活SCAD,从而抑制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 心肌纤维化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通降胃灵Ⅱ号片黄芪甲苷的含量研究
7
作者 袁先雄 易生富 +1 位作者 张昌文 陈俊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1期2050-2050,2061,共2页
目的:建立通降胃灵Ⅱ号片中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方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λs=530nm λR =700hm)。结果:黄芪甲苷在2.0-1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γ=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56%。3批样 品每片平均含量为0.419mg。结论:本法简便、准确,... 目的:建立通降胃灵Ⅱ号片中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方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λs=530nm λR =700hm)。结果:黄芪甲苷在2.0-1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γ=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56%。3批样 品每片平均含量为0.419mg。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通降胃灵Ⅱ号片中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降胃灵号片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冬梅 秦英 +2 位作者 牛福玲 朱陵群 王硕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967-96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CFB,采用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RT-PCR法半定量检测Ⅰ胶原mRNA表达。结果:AngⅡ10-7mol/L有促进...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CFB,采用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RT-PCR法半定量检测Ⅰ胶原mRNA表达。结果:AngⅡ10-7mol/L有促进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osartan10-6mol/L可降低AngⅡ引起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分泌增加,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黄芪甲苷100μg/mL有降低AngⅡ引起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分泌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直接促进CFB分泌Ⅰ型胶原,并能显著增加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黄芪甲苷对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分泌增加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提示,黄芪甲苷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的产生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的合成增加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肌成纤维细胞 Ⅰ胶原 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SIRT1/PGC-1α通路促进退变的髓核细胞增殖 被引量:9
9
作者 冯仲锴 孙永强 +2 位作者 刘汝银 岳宗进 王新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α)的表达及其乙酰化和磷酸化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β-galactosidase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髓核细胞相比,退变髓核组织中坏死细胞更多,且collagenⅡ表达降低;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处理后,40μg/mL黄芪甲苷不仅能显著提高退变髓核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且能上调细胞中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和PGC-1α磷酸化水平,下调PGC-1α乙酰化水平,增加SOD和ATP含量,降低MDA和β-galactosidase含量。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细胞 增殖 凋亡 型胶原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白术汤下调miR-31-5p/STAT3环路抑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进程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邓颂 王爱萍 +2 位作者 陈曦 巫燕莉 李燕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探讨miR-31-5p/STAT3在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ancer,CA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黄芪白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建立C57BL/6小鼠CAC模型,并检测对照组和CAC模型小鼠中mic... 目的探讨miR-31-5p/STAT3在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ancer,CA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黄芪白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建立C57BL/6小鼠CAC模型,并检测对照组和CAC模型小鼠中microRNA的差异表达。qPCR验证筛选差异microRNA;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IL-6R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一次性腹腔注射AOM,结合3%DSS自由饮用3个循环造模,8周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出现中、重度异型增生,并伴随大量炎细胞浸润,经检测,CAC小鼠结肠组织中miR-31-5p及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黄芪白术汤干预后,miR-31-5p及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下调。体外研究表明,RAW264.7细胞转染miR-31-5p precursor后,STAT3蛋白明显增高;促炎因子IL-6、TNF-α刺激RAW264.7 24 h后,miR-31-5p水平也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可引起miR-31-5p/STAT3的正相关上调。同时,白术内酯Ⅱ+黄芪甲苷混合物可明显下调IL-6刺激引起的miR-31-5p、STAT3、IL-6Rα增高。结论miR-31-5p/STAT3在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可能形成一个正反馈的环路,在CAC病理微环境中发挥持续放大炎症效应,最终导致结肠上皮的异型增生,甚至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1-5p STAT3 IL-6 黄芪白术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 白术内酯+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芪连白术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巧玲 王迅 +1 位作者 张扬 寿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优选芪连白术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胡黄连苷I、胡黄连苷II、总生物碱、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测定各指标成分的含量,用L9(34)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8倍量水,每次煮沸提取1.5h,再加入黄... 目的:优选芪连白术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胡黄连苷I、胡黄连苷II、总生物碱、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测定各指标成分的含量,用L9(34)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8倍量水,每次煮沸提取1.5h,再加入黄芪提取物。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连白术颗粒 正交设计 胡黄连 总生物碱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法同时测定增免抑瘤颗粒中5种成分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灿 钱麟 +2 位作者 杨红 齐聪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增免抑瘤颗粒(黄芪、党参、白芍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黄芪甲苷、野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UPLC-MS方法。方法采用Waters公司UPLC—Micro2000仪器ESI+离子模式下选择离子监控,以柳胺酚为内标;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U...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增免抑瘤颗粒(黄芪、党参、白芍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黄芪甲苷、野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UPLC-MS方法。方法采用Waters公司UPLC—Micro2000仪器ESI+离子模式下选择离子监控,以柳胺酚为内标;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含5mmol/L的乙酸铵)(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黄芪甲苷、野黄芩苷、汉黄芩素分别在12.63—1616ng/mL(r=0.9998),12.44—1592ng/mL(r=0.9999),12.53。1604ng/mL(r=0.9994),12.94~1606ng/mL(r=0.9997),2.5—160n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RSD为2.40%),98.84%(RSD为2.75%),97.89%(RSD为1.49%),98.34%(RSD为2.03%)和97.13%(RSD为1.73%)。结论所建立UPLC—MS方法简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增免抑瘤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免抑瘤颗粒 UPLC—MS 芍药 芍药内酯 黄芪 野黄芩 汉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栓通络片中主要药效成分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晓萍 骆小伟 +1 位作者 吴仲夏 罗韬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2,共4页
建立了消栓通络片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黄芪、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消栓通络片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药效成分在0.2-4.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4%.... 建立了消栓通络片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黄芪、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消栓通络片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药效成分在0.2-4.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4%.本法简便且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生产的质量标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栓通络片 丹参酮A 黄芪 三七皂R1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军 虞丽芳 +2 位作者 王莉莉 李婷 陆伟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建立奇丹颗粒(丹参,黄芪,没药,莪术,五灵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莪术、没药和五灵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 目的:建立奇丹颗粒(丹参,黄芪,没药,莪术,五灵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莪术、没药和五灵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均能检出莪术、没药和五灵脂;丹参酮ⅡA在2.98-953.6 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0.5%;黄芪甲苷在2.05-40.9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为1.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奇丹颗粒的质量标准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丹颗粒 TLC 丹参酮A 黄芪 HPLC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活血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晓川 邓芬 +1 位作者 熊建平 方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 :建立了通督活血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处方中丹参、延胡索进行鉴别 ;用HPLC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丹参、延胡索 ;丹参酮ⅡA 和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线... 目的 :建立了通督活血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处方中丹参、延胡索进行鉴别 ;用HPLC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丹参、延胡索 ;丹参酮ⅡA 和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4~ 0 .8μg(r =0 .99998,n =7)和 0 .3~ 6 .0 μg(r =0 .9991,n =7)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 % (RSD =1.1% ,n =5 )和 97.7% (RSD =1.8% ,n =5 ) ,含量限度丹参酮ⅡA 不少于 0 .4 0mg·片-1,黄芪甲苷不少于0 .18mg·片 -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 ,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活血片 丹参酮A 黄芪 HPLC 薄层扫描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活血化瘀方中7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琳 张新新 +3 位作者 党旋 张天龙 李振志 赵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活血化瘀方(blood-invigor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prescription,BSP)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葛根素、阿魏酸、丹参酮ⅡA及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 C18(150mm×4.6m...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活血化瘀方(blood-invigor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prescription,BSP)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葛根素、阿魏酸、丹参酮ⅡA及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 C18(150mm×4.6mm,3.5μm)色谱柱,以甲醇-0.25%(体积比)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柱温30℃。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葛根素、阿魏酸和丹参酮ⅡA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nm;黄芪甲苷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飘移管温度90℃,气流量2.8L/min(压缩空气)。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葛根素、阿魏酸、丹参酮ⅡA和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80μg(r=0.999 8),0.005~0.4μg(r=0.999 7),0.05~4μg(r=0.999 8),0.005~0.4μg(r=0.999 7),0.006~0.5μg(r=1),0.005~0.4μg(r=1),0.031~2.46μg(r=0.999 3);加样回收率均在97.0%~101.0%之间,且RSD均小于2%。测定了3批样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葛根素、阿魏酸、丹参酮ⅡA和黄芪甲苷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5、0.13、4.48、0.80、0.72、0.31、3.12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为测定BSP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 丹参素 原儿茶醛 芍药 葛根素 阿魏酸 丹参酮A 黄芪 高压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芪丹方中9种主要有效成分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焕焕 高巧巧 +3 位作者 王艳 李士远 金粟 王秀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9-304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芪丹方中9种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丹参酮ⅡA、白藜芦醇、大黄素、阿魏酸、藁本内酯、甘草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系统,UPLC ACQUITY HSS T3色谱柱;0.5%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芪丹方中9种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丹参酮ⅡA、白藜芦醇、大黄素、阿魏酸、藁本内酯、甘草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系统,UPLC ACQUITY HSS T3色谱柱;0.5%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4 m L·min^(-1),梯度洗脱:0~4 min,77%~83%A,4~7.5 min,46%~77%A,7.5~12.5 min,0%~46%A;检测波长:201 nm,256 nm,275 nm,324 nm。结果:建立的方法在12.5 min内可完成一次色谱分析,9种成分均有较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2.0%,各成分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回收率96.15%~98.33%,RSD<2.0%。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芪丹方中9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较全面地控制芪丹方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方 UPLC 黄芪 丹酚酸B 丹参酮A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益肠胶囊中5种成分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建兵 汪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46-244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益肠胶囊(党参、黄芪、延胡索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0. 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5 m L/min;检测波长218、53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益肠胶囊(党参、黄芪、延胡索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0. 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5 m L/min;检测波长218、531 nm;柱温30℃。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Ⅰ分别在16. 7~200. 2、20. 0~240. 2、5. 3~64. 1、10. 0~120. 1、12. 7~152. 2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 9%、100. 3%、97. 1%、95. 9%、95. 4%,RSD分别为2. 52%、2. 85%、3. 92%、3. 54%、3. 2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固本益肠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益肠胶囊 芍药内酯 芍药 黄芪 黄芪II 黄芪I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肾排毒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19
作者 潘荣华 杨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考察养肾排毒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阐明缓释片中多种活性成分的体外释药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制剂处方与成型工艺参数,优选的制剂处方为:70%中药提取物,25%HPMC,4%乳糖和1%硬脂酸镁,采用湿颗粒压片法。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以相... 考察养肾排毒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阐明缓释片中多种活性成分的体外释药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制剂处方与成型工艺参数,优选的制剂处方为:70%中药提取物,25%HPMC,4%乳糖和1%硬脂酸镁,采用湿颗粒压片法。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以相似因子比较法、释放模型拟合法以及Peppas方程研究肾排毒缓释片中4种代表性成分的释放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养肾排毒缓释片中的丹酚酸B、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和大黄总蒽醌等4种成分的体外释放曲线高度相似。提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和多成分均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片 丹酚酸B 丹参酮A 黄芪 大黄总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晓林 李娟 +5 位作者 张德柱 马钊 梁承远 凌梅 乔乖萍 惠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541-1546,共6页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对照药材、阿魏酸、藁本内酯以及黄芪甲苷为对照,建立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以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对照药材、阿魏酸、藁本内酯以及黄芪甲苷为对照,建立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以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采用NewmateTM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16 nm和260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良好,斑点清晰。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进样量为10~200μg、5~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4%和92.6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15批样品中阿魏酸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在0.068%~0.109%和0.057%~0.092%范围内。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阿魏酸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 藁本内酯 黄芪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