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敲降β-catenin后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杨忠明 伍文豪 +2 位作者 施泓 黄智豪 阮灵伟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5,共12页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病原体之一,给对虾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通路在宿主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病原体之一,给对虾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通路在宿主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Lvβ-catenin为研究对象,采用RNA干扰技术敲低其转录水平,结合转录组学分析WSSV感染过程中Lvβ-catenin介导调控的响应分子。通过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析与qRT-PCR验证,发现105个基因与WSSV感染过程中Lvβ-catenin介导的调控相关,其中免疫相关分子cGMP依赖蛋白激酶、血蓝蛋白F链、岩藻糖基转移酶8在受到WSSV刺激后转录水平下调,而在敲降Lvβ-catenin之后,血蓝蛋白F链、岩藻糖基转移酶8的转录水平会有所上调。利用GO、KEGG等数据库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到代谢过程的基因数目最多,并且富集的通路主要集中于新陈代谢,表明WSSV侵染过程中β-catenin主要调控宿主的代谢过程,并可能通过调控宿主代谢过程来参与宿主的抗病毒过程。此外,分析还发现β-catenin可以调控下游抗菌肽的表达,从而帮助宿主抵御病毒侵染。综上所述,糖/氨基酸代谢和抗菌肽调控可能与宿主-病毒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凡纳滨对虾响应WSSV感染时Lvβ-catenin介导的分子调控特征,将有助于深入认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宿主-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功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Β-CATENIN 转录组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对虾parkin共调基因和parkin在抗白斑综合征病毒中的表达分析和SNP开发
2
作者 薛倩 李旭鹏 +5 位作者 李洋 栾生 罗坤 孔杰 邢群 孟宪红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9,共16页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筛选到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候选基因:parkin共调基因(PACRG)。PACRG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共用一个双向启动子,二者共同参与细胞自噬过程,从而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筛选到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候选基因:parkin共调基因(PACRG)。PACRG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共用一个双向启动子,二者共同参与细胞自噬过程,从而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PACRG和parkin在抗WSSV中的功能进行探讨,对其mRNA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特征分析,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对虾感染WSSV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PACRG和parkin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空间定位。利用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进行抗WSSV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ACRG开放阅读框(ORF)全长600bp,编码199个氨基酸,预测包含一个ParcG结构域。parkinORF序列全长1653bp,编码550个氨基酸,预测包含UBQ、IBR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结构。与多物种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凡纳对虾PACRG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同源性高达89.70%;凡纳对虾parkin氨基酸序列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同源性高达93.45%。PACRG和parkin蛋白的保守性较高。感染WSSV后,PACRG和parkin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和眼柄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眼柄中PACRG和parkin表现出极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在肌肉中,PACRGmRNA和WSSV在空间位置上呈现高度重叠状态。结合上述结果,推测PACRG和parkin在凡纳对虾与WSSV的互作中发挥功能。在PACRG中筛选到2个SNP位点,在parkin中筛选到15个SNP位点,其中位于parkin非翻译区(UTR)的5个SNP位点与抗WSSV性状显著相关。本文为研究凡纳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白斑综合病毒(wssv) parkin共调基因(PACRG) PARKIN基因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宿主调查 被引量:53
3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2 位作者 史成银 张立敬 俞开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8,共9页
用地高辛 (DIG)标记的WSSVDNA探针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技术 ,在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体内检测到了WSSV ,它们是WSSV的天然宿主 ;在经人工感染的哈氏美人虾、短脊鼓虾、克氏原螯... 用地高辛 (DIG)标记的WSSVDNA探针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技术 ,在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体内检测到了WSSV ,它们是WSSV的天然宿主 ;在经人工感染的哈氏美人虾、短脊鼓虾、克氏原螯虾、肉球近方蟹、滕壶体内检测到了WSSV ;在球形侧腕水母、病虾池的桡足类等浮游生物、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浸泡感染卤虫成体体内没有检测到WSSV。经原位杂交检测 ,虾类的甲壳下上皮、胃上皮、附肢、造血组织、鳃等组织器官均可被WSSV侵染 ,其中甲壳下上皮和鳃对WSSV敏感 ;蟹类的甲壳下上皮和鳃对WSSV敏感 ;在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注射感染的克氏原螯虾的精巢中 ,精荚的结缔组织细胞和血细胞呈阳性 ,在中国对虾、脊尾白虾以及注射感染的短脊鼓虾的卵巢中 ,结缔组织细胞和滤泡细胞被WSS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探针 宿主 南美白对虾 中国对虾 斑节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被引量:24
4
作者 雷质文 史成银 +3 位作者 黄倢 杨冰 俞开康 战文斌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用 PCR法成功制备了 DIG标记探针 ,探针长度为 547bp,探针的产量为 2 1.6 ng/ μL。此探针与随机引物合成探针检测样品灵敏度相近。用此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 54尾中国对虾。结果表明 :此探针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核酸探针 白斑综合症病毒 中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囊膜蛋白VP28基因的克隆及在蓝藻中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春莉 施定基 +2 位作者 黄倢 张海霞 彭国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6,共5页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设计并合成引物 ,提取WSSV中国株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 ,通过PCR ,扩增克隆出VP28基因 ,利用BamHI和EcoRI切点将VP28基因插入克隆载体 pUC19的多克隆位点上 ,得到VP28基因的重组克隆...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设计并合成引物 ,提取WSSV中国株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 ,通过PCR ,扩增克隆出VP28基因 ,利用BamHI和EcoRI切点将VP28基因插入克隆载体 pUC19的多克隆位点上 ,得到VP28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对其进行双向DNA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615个核苷酸 ,与GenBank中已有不同来源的WSSV的序列片段同源性为100 %。利用BamHI切点将VP28的基因插入到穿梭表达载体启动子PpsbA的下游 ,EcoRI酶切鉴定 ,得到正向连接的可在蓝藻表达的重组穿梭表达载体 ,命名为 pRL VP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囊膜蛋白VP28 蓝藻 表达载体 构建 对虾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草药的筛选及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WSSV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志勋 李卓佳 +2 位作者 管淑玉 冯娟 文国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9-131,共3页
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比较了11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致病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番石榴叶水提取物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WSSV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11种中草药提取液中,仅有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WSSV有显著的杀灭作... 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比较了11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致病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番石榴叶水提取物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WSSV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11种中草药提取液中,仅有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WSSV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处理时间超过12 h可使WSSV失活,消毒效果与药物和病毒的相对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水提取物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传播途径的调查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萍 孔杰 +2 位作者 孟宪红 刘志鸿 李健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9-12,共4页
为探讨人工养殖条件下池塘中对虾是如何感染暴发性流行病 ,作者通过对人工养殖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的池塘进行生物调查和取样 ,经 PCR检测 ,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发现 :在暴发白斑病的池塘中 ,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以及池中的脊尾白虾... 为探讨人工养殖条件下池塘中对虾是如何感染暴发性流行病 ,作者通过对人工养殖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的池塘进行生物调查和取样 ,经 PCR检测 ,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发现 :在暴发白斑病的池塘中 ,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以及池中的脊尾白虾均可检测到阳性 ,阳性率大小与发病的程度有关 ;蟹类未检测到阳性个体 ;鱼类和底栖的沙蚕亦未检测到阳性 ;浮游动物的糠虾类未检测到阳性 ;桡足类检测为阳性 ,说明桡足类是对虾白斑病毒中间宿主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传播途径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向赟 王刚 +4 位作者 叶国锋 陈兆明 杨世平 王成桂 孙成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7-435,共9页
研究盐度渐变和突变对WSSV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由起始盐度(23±1)往高盐度(32±1)和低盐度(14±1)突变在整个实验中对凡纳滨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和对虾体内病毒增殖的影响显著(P&... 研究盐度渐变和突变对WSSV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由起始盐度(23±1)往高盐度(32±1)和低盐度(14±1)突变在整个实验中对凡纳滨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和对虾体内病毒增殖的影响显著(P<0.05),先感染WSSV实验,高盐度、起始盐度、低盐度累积死亡率分别为(61.1±10.7)%、(48.9±1.9)%、(63.3±12.0)%,病毒含量分别为6.0×107、3.7×106、5.3×107 copy/g;后感染WSSV实验,分别为(75.6±3.8)%、(52.2±13.4)%、(63.3±3.3)%;病毒含量分别为5.7×107、2.3×106、2.8×107 copy/g。盐度渐变实验各组至24h对虾死亡率低于18.9%,48h出现死亡高峰,72—96h存在显著差异(P<0.05),先感染WSSV实验,高盐度、起始盐度、低盐度最大死亡率分别为(75.6±5.1)%、(38.9±5.1)%、(69.3±6.9)%,病毒含量分别为7.6×107、5.3×106、2.4×106copy/g;后感染WSSV实验分别为(46.7±10)%、(45.6±18.9)%、(74.4±13.9)%;病毒含量分别为5.1×106、4.8×105、1.0×107 copy/g。因此盐度变化会影响对虾的抗病能力,可造成对虾体内WSSV快速增殖;对携带WSSV对虾,盐度变化会大大提高WSSV从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的可能,盐度是引起WSSV从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的关键影响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中国对虾卵及各期幼体人工感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萍 孔杰 +1 位作者 李健 阎振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用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中国对虾头胸甲 ,对健康的仔虾进行人工投喂感染实验 ;同时从病虾中分离出病毒悬液作为毒种 ,对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人工浸浴实验。结果表明 ,卵和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 用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中国对虾头胸甲 ,对健康的仔虾进行人工投喂感染实验 ;同时从病虾中分离出病毒悬液作为毒种 ,对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人工浸浴实验。结果表明 ,卵和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对病毒悬液不敏感 ,病理切片观察未见特征性病变。仔虾均采用人工投喂感染方式 ,电镜和光镜病理切片结果为 :电镜观察发现了大量的病毒粒子 ;光镜病理切片可观察到鳃上皮、前肠上皮有包涵体样病变 ,同时在肝胰腺组织中发现了肝胰腺细小病毒 ( HPV)包涵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幼体 白斑综合症病毒 人工感染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消毒剂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DNA作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冰 黄倢 +2 位作者 宋晓玲 史成银 王秀华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将中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病毒液与万福金安含氯消毒剂、高锰酸钾、甲醛、过氧化氢、甲酚皂、酒精、氯仿作用。不同浓度消毒剂与病毒液作用不同时间后提取 DNA作病毒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经分析比较表明 ,上述消毒剂中含氯消毒剂... 将中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病毒液与万福金安含氯消毒剂、高锰酸钾、甲醛、过氧化氢、甲酚皂、酒精、氯仿作用。不同浓度消毒剂与病毒液作用不同时间后提取 DNA作病毒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经分析比较表明 ,上述消毒剂中含氯消毒剂在有效氯含量高于 2 .975× 10 -3、高锰酸钾浓度高于 5 .0 0 0× 10 -3 ,5 min内 ;有效氯含量高于 1.190× 10 -3、高锰酸钾浓度在 5 .0 0 0× 10 -3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v 消毒剂 斑点杂交 病毒DNA 实验物品 对虾白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同源重复区结合蛋白WSSV021的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艳冰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wssv021是与病毒基因组同源重复区中一个包含高度保守结构域的小重复片断DNA结合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可能参与病毒复制或调控.时相转录分析发现,wssv021属于病毒感染的早期基因.将wssv021基因克隆到pQE-30表达载...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wssv021是与病毒基因组同源重复区中一个包含高度保守结构域的小重复片断DNA结合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可能参与病毒复制或调控.时相转录分析发现,wssv021属于病毒感染的早期基因.将wssv021基因克隆到pQE-30表达载体,在E.coliXL1-Blue中进行融合表达.凝胶阻滞分析显示,体外表达的(His)6-WSSV021蛋白可以和同源重复区中小重复片断DNA特异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同源重复区 wssv021基因 蛋白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LAMP-TaqMan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昱 柳梦思 +3 位作者 董振国 焦义然 时国强 石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一种LAMP-TaqMan检测方法,进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核酸检测。本研究以WSSV基因组中保守序列构建测试质粒并设计筛选LAMP引物组,以荧光淬灭集团修饰的环引物作为TaqMan... 为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一种LAMP-TaqMan检测方法,进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核酸检测。本研究以WSSV基因组中保守序列构建测试质粒并设计筛选LAMP引物组,以荧光淬灭集团修饰的环引物作为TaqMan探针,建立LAMP-TaqMan检测方法。结果显示:LAMP-TaqMan法在WSSV检测中,具备良好的特异性,最适检测温度为63℃,测试质粒线性相关性系数R^(2)为0.990,最低检出限为0.76×10^(1)copies/μL,重复性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值均小于3%,稳定性良好;以市售检测试剂盒为对照,对60份对虾样品进行平行测试,LAMP-TaqMan检测准确率为96.67%,敏感性为100.00%。建立的LAMP-TaqMan恒温核酸检测方法具备精准快速,检出限低,有效避免LAMP非特异性扩增造成的“假阳性”等优势,在水产疫病精准快速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 TAQMAN探针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内源性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EjsWSSV的克隆与鉴定(英文)
13
作者 解文利 李鹏 +1 位作者 靳芳草 周开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72,共10页
基于已获得的表达序列标签序列,应用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基因组中获得了一个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EjsWSSV)的全长cDNA序列,全长为3 864 bp并包含一个3 7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138.25 kDa的含1 243个氨基酸的多肽,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基于已获得的表达序列标签序列,应用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基因组中获得了一个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EjsWSSV)的全长cDNA序列,全长为3 864 bp并包含一个3 7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138.25 kDa的含1 243个氨基酸的多肽,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VWA结构域.通过序列比对、序列结构比较和一些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表明EjsWSSV蛋白序列与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的ORF16具有高同源性,它不含有信号肽和跨膜区,为非分泌型和α-螺旋型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通过PCR检测验证,EjsWSSV基因可能为内源性病毒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白斑综合症病毒 CDNA末端快速扩增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与宿主细胞结合的荧光素标记法
14
作者 冯书营 黄倢 张仕璀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8-101,共4页
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方法提取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用荧光素对病毒进行标记。标记的病毒同原代培养的日本对虾组织细胞进行结合试验。在4℃结合1h,洗板去除未结合的病毒成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培养的血细胞和鳃细胞带有... 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方法提取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用荧光素对病毒进行标记。标记的病毒同原代培养的日本对虾组织细胞进行结合试验。在4℃结合1h,洗板去除未结合的病毒成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培养的血细胞和鳃细胞带有绿色荧光,而肌肉细胞和卵巢细胞没有荧光产生,荧光的产生说明病毒与细胞已经结合。该方法与过去所用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消耗试剂少、比较经济等优点,可成为研究白斑综合症病毒和细胞结合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荧光素标记 细胞培养 蔗糖梯度离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对虾的途径及滴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俊逸 李文婷 杨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途径及染病最低病毒浓度的研究.用病毒分别感染对虾的口腔、鳃、背部甲壳和腹部软壳24 h后,利用qPCR测定血液中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病毒主要通过口腔和鳃入侵宿主,并通过血... 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途径及染病最低病毒浓度的研究.用病毒分别感染对虾的口腔、鳃、背部甲壳和腹部软壳24 h后,利用qPCR测定血液中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病毒主要通过口腔和鳃入侵宿主,并通过血液循环进行全身感染,但病毒不能穿过对虾的体表引起感染.此外,将对虾分别放在含不同病毒粒子浓度(101、102、103、104、105个/dm3)或含核衣壳的海水中培养,发现当海水中病毒粒子浓度低于102个/dm3时,对虾没有感染病毒,当浓度达到103个/dm3以上时能引起对虾感染.结果暗示103个/dm3是引起对虾感染的最低病毒粒子浓度,而核衣壳则不具有感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定量PCR 感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ORF147片段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16
作者 薛宇醒 曹广力 +6 位作者 王晓兰 贡成良 魏育红 沈卫德 陈辉 张伟明 薛仁宇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根据已知南美白对虾WSSV ORF147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疑似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增得到1特异性片段。将该...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根据已知南美白对虾WSSV ORF147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疑似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增得到1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进pET-28a(+)载体,测序表明该片段全长1475bp.最大开放式阅读框为1380bp,编码459个氨基酸,预计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1.9kDa;与GenBank登录的WSSV ORF147序列(登录号AF369029)进行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99%,证实为WSSV ORF147片段。将该片段在大肠杆菌Ecoli中进行表达,能获得相应的特异多肽条带。根据测序结果推导WSSV ORF147多肽在N端有信号肽序列,并且在氨基酸序列的122~144区间形成跨膜螺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白斑综合症 wssv ORF147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哈维氏弧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向赟 吴宇学 +3 位作者 王刚 陈兆明 张锐 孙成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不同温度[(19±1)、(25±1)、(31±1)℃]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8.12 cm±0.83 cm)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温度为(19±1)℃时... 在不同温度[(19±1)、(25±1)、(31±1)℃]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8.12 cm±0.83 cm)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温度为(19±1)℃时,整个试验过程中对虾死亡率均低于8.9%,各组病毒携带量低于3.9×104copy/g;温度为(25±1)℃时,病毒单独感染组对虾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71.1%,1.9×105copy/g)和高浓度继发感染组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77.8%,3.2×106copy/g)从试验中期开始明显高于其他组,死亡加快,病毒携带量迅速增加,单独感染细菌组死亡率随感染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值为21.1%);温度为(31±1)℃时,病毒单独感染组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47.8%,2.2×104copy/g)从试验中期开始明显低于继发感染组(最大值80.0%,6.1×106copy/g),单独感染细菌组的累积死亡率随细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值24.4%)。研究表明,温度对WSSV和哈维氏弧菌的致病力影响显著,继发感染和细菌单独感染随温度的升高致病力升高,高温和低温对WSSV的致病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凡纳滨对虾 温度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的感染途径和宿主种类 被引量:91
18
作者 何建国 周化民 +2 位作者 姚伯 杨晓明 邓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9,共5页
利用生物检测、PCR、组织病理和电镜技术,通过投喂和浸泡感染方式,结果表明口和消化道是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的主要途径;宿主经口摄食携带WSBV媒介生物是WSBV传播的主要途径;确定了21种较大型... 利用生物检测、PCR、组织病理和电镜技术,通过投喂和浸泡感染方式,结果表明口和消化道是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的主要途径;宿主经口摄食携带WSBV媒介生物是WSBV传播的主要途径;确定了21种较大型的WSBV宿主种类,其中以虾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 杆状病毒 感染 宿主 对虾 WSBV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单链抗体A1的表达和生物化学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晓华 戴玲芬 戴和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了抗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单链抗体A1。该抗体在30℃培养条件下诱导表达20h后,其蛋白表达量可达总菌体蛋白的3.67%。用亲和层析柱和SephadexG-100层析柱可将单链抗体A1纯化为一条单电泳条带,其分子量约为31.... 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了抗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单链抗体A1。该抗体在30℃培养条件下诱导表达20h后,其蛋白表达量可达总菌体蛋白的3.67%。用亲和层析柱和SephadexG-100层析柱可将单链抗体A1纯化为一条单电泳条带,其分子量约为31.5kD。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其等电点为pH5.8。ELISA测定表明冻干的单链抗体A1在室温储藏4年后与WSSV结合仍具有较高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促使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凡纳滨对虾发病及其血细胞、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邱德全 杨士平 邱明生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得到携带WSSV病毒的凡纳滨对虾,它们由0.05 mg/L氨氮水体进入不同氨氮浓度水体,在7 d内,1.75 mg/L,2.25 mg/L,3.00 mg/L氨氮水体内个体发生病毒病,并产生死亡。在14 d内,0.75 mg/L氨氮以及大于这一浓度水... 通过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得到携带WSSV病毒的凡纳滨对虾,它们由0.05 mg/L氨氮水体进入不同氨氮浓度水体,在7 d内,1.75 mg/L,2.25 mg/L,3.00 mg/L氨氮水体内个体发生病毒病,并产生死亡。在14 d内,0.75 mg/L氨氮以及大于这一浓度水体内个体发生病毒病,并产生死亡,其中3.00 mg/L氨氮水体内死亡100%,2.25 mg/L氨氮水体内死亡80%,1.75 mg/L水体内死亡60%。在0.35 mg/L氨氮水体,7-14 d内对虾开始发病,没产生死亡。发病个体血细胞数量下降迅速,血清酚氧化酶先增高再迅速下降,其中3 mg/L氨氮水体中的携带病毒对虾只有下降。同时氨氮浓度越大,携带病毒凡纳滨对虾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越快,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凡纳滨对虾 酚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