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钨锡矿田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震 陈衍景 +2 位作者 邓小华 岳素伟 陈红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1352,共12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钨锡矿田是认识中国西北地区钨锡矿床成矿规律的重要窗口。作者对采自含矿石英脉的2个白云母样品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其坪年龄分别为(422.7±4.5)Ma和(421.8±2.7)Ma。2个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与反等时...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钨锡矿田是认识中国西北地区钨锡矿床成矿规律的重要窗口。作者对采自含矿石英脉的2个白云母样品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其坪年龄分别为(422.7±4.5)Ma和(421.8±2.7)Ma。2个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与反等时线年龄也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分别为(424±15)Ma和(418±24)Ma,表明分析数据可信。获得的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指示成矿作用发生在晚志留世,与原特提斯洋闭合事件密切相关,闭合后的陆陆碰撞使富含成矿物质的变质沉积物重熔而形成花岗岩浆;花岗岩浆侵入并析出含矿热液,导致钨锡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白云母 白干湖钨锡矿 祁漫塔格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漫塔格西段白干湖钨锡矿区巴什尔希花岗岩序列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9
2
作者 黎敦朋 肖爱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3-61,共9页
祁漫塔格西段白干湖钨锡矿区的巴什尔希花岗岩由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序列由早到晚包括6个单元,其侵位时代约为458~432 M a;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巴什尔希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通过讨论,认为阿尔金断裂南侧的奥陶纪—早... 祁漫塔格西段白干湖钨锡矿区的巴什尔希花岗岩由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序列由早到晚包括6个单元,其侵位时代约为458~432 M a;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巴什尔希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通过讨论,认为阿尔金断裂南侧的奥陶纪—早志留世偏铝质—过铝质A2(PA)型花岗岩区是钨锡矿的重点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西段 白干湖钨锡矿 岩石序列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西段白干湖超大型钨锡矿田地质特征及其矿化交代岩分类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大新 丰成友 +4 位作者 周安顺 李洪茂 李鑫 刘建楠 肖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54,共18页
白干湖钨锡矿田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西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笔者通过对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4处矿床实地剖析,认为这些矿床已构成一个集矽卡岩型、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交代、充填叠加复合... 白干湖钨锡矿田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西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笔者通过对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4处矿床实地剖析,认为这些矿床已构成一个集矽卡岩型、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交代、充填叠加复合的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钨锡矿田。矿田内矿化类型显示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或分带性:即产于花岗岩边部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在金水口群浅变质岩系大理岩内;产于花岗岩小突起内侧及其顶部外接触带伸枝脉岩的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钨锡矿体,前者呈厚板状透镜体面型分布,后者则呈脉状线型分布于围岩地层中;产于隐伏花岗岩突起上部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充填交代型锡石黑钨矿矿体,其因受区域NE向白干湖深大断裂构造限制,多呈低缓角度的平行脉状充填于金水口群浅变质岩系的绢云石英片岩中。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等特征,矿田内的矿化蚀变可划分为3种:即矽卡岩化、云英岩化(包括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等)和硅化。研究表明,矿田内矽卡岩型白钨矿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钨锡矿化和石英脉充填交代型锡石黑钨矿化构成一个与加里东期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活动有成因联系的矿田成矿系列,属于岩浆期后高温-气化热液交代和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形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质特征 交代、充填矿化类型 白干湖钨锡矿 祁漫塔格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含钨锡矿花岗岩: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35
4
作者 高永宝 李文渊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4-336,共13页
白干湖钨锡矿床发育大量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LA-ICPMS 锆石U-Pb 年代学研究表明含矿更长花岗岩形成于(429.5±3.2) Ma, 二长花岗岩形成于(430.5±1.2) Ma。锆石Hf 同位素组成表明, 二长花岗岩的εHf(t)为–2.31-5.57... 白干湖钨锡矿床发育大量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LA-ICPMS 锆石U-Pb 年代学研究表明含矿更长花岗岩形成于(429.5±3.2) Ma, 二长花岗岩形成于(430.5±1.2) Ma。锆石Hf 同位素组成表明, 二长花岗岩的εHf(t)为–2.31-5.57, T2DM 主体为1188-1390 Ma; 含矿更长花岗岩εHf(t) 为–2.17-1.19, T2DM 主体为1338-1552 Ma, 两者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在地球化学特征上, 二长花岗岩稀土总量高, 重稀土相对轻稀土明显亏损, 具中等—强烈Eu 负异常, 富集Y、Zr、Hf、Th、U, 亏损Rb、Nb、Ta, 属于弱准铝质或弱过铝质A 型花岗岩; 更长花岗岩受结晶分异以及后期岩浆热液影响, 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两者均为早志留世造山后局部拉张环境下地幔底侵重熔古老长英质地壳所形成。综合研究认为, 矿区钨锡成矿作用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早志留世, 地幔底侵重熔古老长英质地壳形成的含钨花岗质岩浆侵入过程中, 形成了岩体顶边部以及接触带中夕卡岩型、云英岩型钨矿体; 第二阶段, 岩浆期后热液淋滤围岩钨锡等金属, 沿裂隙充填形成了石英脉型钨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 定年 Hf 同位素 白干湖钨锡矿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白干湖-戛勒赛矿带成岩成矿时代及钨锡成矿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永宝 李文渊 +7 位作者 李侃 钱兵 张照伟 周安顺 吴玉诗 张江伟 郭周平 王亚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29-241,共13页
白干湖—戛勒赛一带钨锡成矿与岩枝、岩珠状更长花岗岩等小岩体密切相关。戛勒赛矿床含矿更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9.5±3.3)Ma,εHf(t)为-11.05~7.40,平均为-1.26,T2DM为944~2111Ma,平均为1492Ma;地球化学特征上,富... 白干湖—戛勒赛一带钨锡成矿与岩枝、岩珠状更长花岗岩等小岩体密切相关。戛勒赛矿床含矿更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9.5±3.3)Ma,εHf(t)为-11.05~7.40,平均为-1.26,T2DM为944~2111Ma,平均为1492Ma;地球化学特征上,富集Rb、Cs、Nb、Sn,亏损Ba、Zr、Hf、Th、Sr、Ti、V、La等。该带与钨锡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均为早志留世局部拉张环境下地幔底侵重熔古老长英质地壳所形成,更长花岗岩小岩体为富含流体的残余岩浆所形成。综合研究认为,钨锡成矿作用主要有2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加里东期地幔底侵重熔古老长英质地壳形成的含W花岗质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了深部二长花岗岩岩基、浅部更长花岗岩小岩体,在小岩体顶边部及与地层接触带中形成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钨矿体;第二阶段,岩浆期后热液淋滤围岩W、Sn等金属,形成含钨锡成矿流体,沿裂隙充填形成了石英脉型钨锡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矿床成因 白干-戛勒赛锡矿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