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头翁总皂苷结肠定位固体分散体制备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力 刘红宁 +4 位作者 管咏梅 朱卫丰 金晨 陈丽华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19-2623,共5页
目的制备白头翁总皂苷结肠定位固体分散体。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白头翁总皂苷固体分散体,以体外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制备工艺及处方,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对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分析。结果 SEM... 目的制备白头翁总皂苷结肠定位固体分散体。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白头翁总皂苷固体分散体,以体外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制备工艺及处方,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对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分析。结果 SEM和IR分析结果显示白头翁总皂苷和Eudragit S100形成了固体分散体。体外释放度结果显示载药量在20%时指标成分在p H 1.0溶液中2 h基本不释放,在p H 6.8溶液中4 h累积释放度小于16%,在p H 7.8溶液中2 h累积释放大于86%。结论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达到了结肠定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总皂苷 结肠靶向 固体分散体 体外释放度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总皂苷对日本血吸虫糖原、蛋白质及酶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岩勤 诸葛洪祥 +2 位作者 许琼明 杨世林 李笑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白头翁总皂苷(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 saponins,PRS)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糖原、蛋白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 目的观察白头翁总皂苷(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 saponins,PRS)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糖原、蛋白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42d,尾静脉一次性注射25mg/kg PRS药液,24h后灌注冲虫收集虫体,检测糖原、蛋白质的含量及AKP、ACP、SOD、GR的活性。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给药24h后,体内雌虫和雄虫的糖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45.52%、23.2%,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减少9.84%、10.66%,药物作用后,AKP、ACP、SOD、GR的活力均明显下降,雄虫的抑制率分别为33.89%、29.25%、17.15%、60.77%;雌虫的抑制率各为43.5%、47.78%、36.68%、63.24%。结论 PRS对日本血吸虫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白头翁总皂苷 糖原 蛋白质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总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生物利用度研究
3
作者 管咏梅 刘红宁 +3 位作者 杨明 陈振华 陈丽华 张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研究白头翁总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单剂量口服给药白头翁总皂苷和白头翁总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200 mg/kg),采用LC-MS法测定大鼠血药浓度,根据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 目的:研究白头翁总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单剂量口服给药白头翁总皂苷和白头翁总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200 mg/kg),采用LC-MS法测定大鼠血药浓度,根据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白头翁总皂苷和白头翁总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AUC分别为574.82和1776.32μg/(L·h)。结论:白头翁总皂苷制成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丸后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总皂苷 包合物 微丸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