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行为因素对白大衣性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菊贤 蔡文玮 +2 位作者 陈朝婷 吴恒举 叶志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白大衣性高血压 (W C H )患者合适的方法。方法 对W C H 和非W C H 患者应用非药物方法 (降压仪和生物反馈技术 )和药物方法进行对比观察 ,分析不同方法和疗程的效果。结果 康森降压仪治疗W C H 和非W C H 患者均有效 ... 目的 探讨治疗白大衣性高血压 (W C H )患者合适的方法。方法 对W C H 和非W C H 患者应用非药物方法 (降压仪和生物反馈技术 )和药物方法进行对比观察 ,分析不同方法和疗程的效果。结果 康森降压仪治疗W C H 和非W C H 患者均有效 ,延长疗程后其效果增加 ,对第Ⅰ~Ⅱ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 ,与生物反馈技术合用后效果最佳。结论 康森降压仪和生物反馈技术治疗W C H 与非WCH患者的近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大衣性高血压 降压治疗仪 心理行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中白大衣性高血压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海莱 卞金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50-1350,135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 成年人 大学生 疾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武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MH)及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H患者58例,WCH患者62例。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NT组...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MH)及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H患者58例,WCH患者62例。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NT组)60例,对上述四组进行24h动态血压、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从而计算出HRT的参数--初始震荡TO(%)、震荡斜率TS(ms/RR)、SDNN(ms)、SDANN(ms)及RMSSD(ms),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EH组、MH组及WCH组)血压(24hSBP、24hDBP、dSBP、dDBP、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较N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组内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组较NT组TO明显增大、TS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血压组内TO、T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较NT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组内SDNN、SDANN、RMSSD及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与WCH患者同原发性高血压一样,HRT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应对HRT各参数值进行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 心率震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产后血压恢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吕莉娟 王芳 +1 位作者 张静 温济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00-1604,共5页
目的运用诊室血压(chinic blood pressure,CBP)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ying,ABPM)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产后6周左右的血压恢复情况.方法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本院分娩且在产后6周左右回院... 目的运用诊室血压(chinic blood pressure,CBP)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ying,ABPM)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产后6周左右的血压恢复情况.方法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本院分娩且在产后6周左右回院复诊的96例PE产妇和55例正常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后代谢状况及血压水平等.结果PE组CBP和ABPM的收缩压、舒张压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BP检测发现PE组患者产后有26例(27.08%)仍患有高血压.ABPM检测发现PE组产后有33例(34.38%)患有白天高血压,43例(44.79)%患有夜间高血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E组合并隐匿性高血压的患者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16例(16.67%)vs.2例(3.64%),x2=4.482,P=0.034].PE组血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的患者也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47(49.96%)vs.16例(29.09%),P=0.025].结论PE患者产后6周血压并非完全恢复,相对CBP,ABPM可显著提高产后血压患病率及隐匿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及合并异常昼夜血压节律患者的检出率.建议产后应提高对该类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动态血压 隐匿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