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早白垩世登娄库-泉头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俞昊 林春明 +2 位作者 周健 张霞 徐深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早白垩世登娄库—泉头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不高,为超低孔超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登娄库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早白垩世登娄库—泉头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不高,为超低孔超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登娄库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Y81井区。以YB4—Y8102—Y8101井一线为界,西部孔渗值较高、物性较好,东部孔渗值较低、物性变差。泉头组储层孔渗值总体上由南向北递减,其中渗透率值递减速率较快。研究区目的层段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胶结、溶蚀、交代以及次生加大五种作用;成岩演化处于晚成岩A期和B期,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其中压实、胶结、交代和次生加大作用使储层原生孔隙迅速减少、渗透率降低,是导致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则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研究区砂岩的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泉头 白垩 腰英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白垩系登娄库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占东 李阳 +3 位作者 刘云利 胡慧婷 马凤荣 张小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1-409,共9页
为了查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开展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研究。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物源具有四周向中央汇聚的继承性特征,沉积相分布受盆地构造演化控制明显,主要发育了5种沉积相——冲积扇... 为了查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开展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研究。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物源具有四周向中央汇聚的继承性特征,沉积相分布受盆地构造演化控制明显,主要发育了5种沉积相——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层序Ⅳ-d1为断-坳转换期的早期,沉积受断陷控制明显,致使沉积物快速卸载,各沉积体系向盆地内部进积的距离受到了限制,共发育了5个规模较大的分割式断陷和2个小型断陷。断陷周缘古凸起为冲积扇沉积体系的主要发育区,扇三角洲沉积分布于断陷的四周,扇三角洲前缘延伸到入湖处。沉积相主要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相为主;层序Ⅳ-d2为断坳转换期的末期,研究区基本上形成了统一沉积物卸载区域,湖泊范围扩大,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以泛滥平原与滨浅湖的接触带为界,该界限以西主要发育来自西部和北部物源高地的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该界限以东湖泊相大面积发育,伴随高地物源区碎屑沉积物陆续注入湖盆,构成了规模不等的退积式扇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是今后该区登娄库组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白垩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石油勘探突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超 付晓飞 +9 位作者 李扬成 王海学 孙立东 陆加敏 李军辉 孙友海 施立冬 胡慧婷 袁红旗 杨子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6,共12页
基于钻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生产测试资料,采用含油气系统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含油组合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特征以及烃类生成、圈闭演化和石油充注过程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分... 基于钻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生产测试资料,采用含油气系统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含油组合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特征以及烃类生成、圈闭演化和石油充注过程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分布在营城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丰度达到优质生油岩级别;原油具有轻质、高凝固点和高蜡的特征,与营城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储集层包括登娄库组砂岩和营城组砂砾岩两套;直接盖层为登四段泥岩。石油于姚家组—嫩江组沉积期生成,分别于嫩江组沉积期和古近纪—新近纪聚集成藏。圈闭经历了营城组沉积末期、泉头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沉积末期3期演化,形成构造和构造-岩性两类油藏。稳定的构造背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近距离运移、晚期充注为油藏形成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 白垩营城 白垩 烃源岩 储集层 石油成藏 双城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徐家围子凹陷登娄库组三段层序地层旋回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国连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4期35-41,共7页
本文从沉积相、岩性和测井相入手,分析了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三段岩性发育及相类型,并划分了层序旋回,识别出各旋回体系域归属。并对上述划分用Fischer点图进行检验,证明上述分析是合理的。同时,本文指出,Fischer点图... 本文从沉积相、岩性和测井相入手,分析了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三段岩性发育及相类型,并划分了层序旋回,识别出各旋回体系域归属。并对上述划分用Fischer点图进行检验,证明上述分析是合理的。同时,本文指出,Fischer点图在旋回识别上有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徐家围子 沉积相 层序地层 白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科二井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上部孢粉组合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月娟 陈树旺 +1 位作者 张德军 黄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5-1246,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松科二井,获取了从基底—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下部连续完整的原位岩心。本文对松科二井沙河子组上部的孢粉化石进行研究,为研究白垩纪地球温室气候和环境变化,建立服务“百年大庆”目标和基础地... 1研究目的(Objective)松科二井,获取了从基底—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下部连续完整的原位岩心。本文对松科二井沙河子组上部的孢粉化石进行研究,为研究白垩纪地球温室气候和环境变化,建立服务“百年大庆”目标和基础地质研究的“金柱子”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研究 沙河子 火石岭 温室气候 营城 白垩 孢粉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白垩系的分布论古松辽盆地的东南边界 被引量:5
6
作者 莽东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2期85-90,共6页
白垩纪松辽盆地的范围,目前一般以松辽平原的边缘为界,即以现代平原的地貌边界,作为古盆地的边界。实际二者并不完全吻合。从松辽平原东南部及其东侧山区白垩系的分布来看(图1),白垩纪松辽盆地的东南边界,跨越了松辽平原的东南边缘——... 白垩纪松辽盆地的范围,目前一般以松辽平原的边缘为界,即以现代平原的地貌边界,作为古盆地的边界。实际二者并不完全吻合。从松辽平原东南部及其东侧山区白垩系的分布来看(图1),白垩纪松辽盆地的东南边界,跨越了松辽平原的东南边缘——吉林省舒兰北西、九台、长春、怀德、四平一线,而位于东侧吉林山地之内,约距该地貌分界线50—70公里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相 古松 嫩江 泉头 青山口 松辽平原 孤店子 古盆 不整合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高航 王璞珺 +4 位作者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526.6~1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279.6~1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 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 陆相地层界线潜在金钉子 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