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3例输入性白喉棒状杆菌感染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
1
作者 李曲文 梁雪晨 +3 位作者 高亚东 翁顺太 高源 邵祝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0-594,598,共6页
目的对福建省发现的3例输入性白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方法对3例疑似皮肤白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皮肤破损的分泌物样品,进行白喉棒状杆菌分离培养。对纯培养的疑似白喉棒状杆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质谱分析,检测白喉... 目的对福建省发现的3例输入性白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方法对3例疑似皮肤白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皮肤破损的分泌物样品,进行白喉棒状杆菌分离培养。对纯培养的疑似白喉棒状杆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质谱分析,检测白喉棒状杆菌(Diphtheria toxin repressor,dtxR)、(Toxin A,toxA)、(Toxin B,toxB)等毒力相关基因,进行MLST序列分型。结果3例病例有典型的皮肤白喉临床表现,皮肤破损部位均分离到白喉棒状杆菌。2例病例分离到的2株白喉棒状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dtxR(+)、toxA(-)、toxB(-),MLST型别均为ST-703;1例病例分离的白喉棒状杆菌菌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dtxR(+)、toxA(+)、toxB(+),MLST型别为ST-248。结论福建省存在白喉输入性风险,非毒原菌亦可引起皮肤白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杆菌 毒力基因 皮肤白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壁缺陷对白喉棒状杆菌致病性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易旭 王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检测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对动物的致病性,探讨细胞壁缺陷对白喉棒状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氨苄青霉素在非高渗培养基内诱导并获得产毒性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收集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 检测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对动物的致病性,探讨细胞壁缺陷对白喉棒状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氨苄青霉素在非高渗培养基内诱导并获得产毒性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收集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将收集的高于细菌型10 000倍浓度的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皮内注射家兔,观察局部注射部位皮肤或全身的病理改变。分别采用对流免疫电泳(CIEP)和SDS-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可溶性代谢产物中的白喉毒素蛋白质。结果显示,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不能引起动物局部或全身发生异常表现,在其可溶性代谢产物中并未检测到白喉毒素蛋白质。提示细胞壁缺陷变异可影响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蛋白质,从而使其丧失了产生外毒素致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杆菌 细菌L型 致病性 外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白喉棒状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3
作者 辛秀俊 《山西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171-172,共2页
假白喉棒状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及护理TreatmentandNursingCareofCor-ynebacteriumPseudodiphtheriticumConjuctivitis辛秀俊XinXiujun(No.... 假白喉棒状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及护理TreatmentandNursingCareofCor-ynebacteriumPseudodiphtheriticumConjuctivitis辛秀俊XinXiujun(No.251HospitalofP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 白喉杆菌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肠致医院假白喉棒状杆菌急性侵袭性肠炎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亚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灌肠 白喉杆菌 医院感染 侵袭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喉毒素-(Gly_4 Ser)_2-α促黑素重组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泽鸿 张国利 +3 位作者 岳玉环 邱业峰 吴广谋 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4,共1页
白喉毒素(DT)是由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 kD的外毒素,它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A和B两个片段, B片段能与敏感宿主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并能将A片段转位到胞浆,A片段具有核糖体依赖的酶活性,它通过灭活真核细胞的肽链延长因... 白喉毒素(DT)是由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 kD的外毒素,它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A和B两个片段, B片段能与敏感宿主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并能将A片段转位到胞浆,A片段具有核糖体依赖的酶活性,它通过灭活真核细胞的肽链延长因子Ⅱ来阻断细胞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重组蛋白 黑素 白喉杆菌 胰蛋白酶 受体结合 宿主细胞 蛋白合成 延长因子 真核细胞 分子量 外毒素 可降解 B片段 酶活性 核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喉毒素越膜机理研究进展
6
作者 白向阳 吕安国 吴文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60,64,共5页
白喉毒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在受体个导的内吞作用下进入胞内体。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有关白喉毒素在胞内体的酸性环境中的特性研究。在酸性环境下,白喉毒素发生变构,T区疏水基团暴露并插入膜中,形成粘性孔道。T区形成的... 白喉毒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在受体个导的内吞作用下进入胞内体。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有关白喉毒素在胞内体的酸性环境中的特性研究。在酸性环境下,白喉毒素发生变构,T区疏水基团暴露并插入膜中,形成粘性孔道。T区形成的粘性孔道与白喉毒素结合,象分子伴侣一样,保持C区的线性结构,并使C区进入细胞膜。由于对白喉毒素作用机理的理解深入,逐渐产生一些新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免疫毒素 越膜机理 白喉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治疗传染病的先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首次奖 被引量:1
7
作者 傅杰青 《医学与哲学(A)》 1983年第1期42-43,共2页
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金,其生理学或医学部分授予了德国微生物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1854~1917),奖励他"在血清疗法方面的王作,特别是应用于白喉方面,他以这一项工作开辟了医学科学... 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金,其生理学或医学部分授予了德国微生物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1854~1917),奖励他"在血清疗法方面的王作,特别是应用于白喉方面,他以这一项工作开辟了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条新路,从而给医生们一种和疾病与死亡作斗争的胜利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贝林 白喉杆菌 白喉棒杆菌 杆菌 白喉抗毒素 传染病 传染性疾病 疾病 生理学 基础医学 诺贝尔 医学 现代医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erle-Pranis嗜血菌B结合疫苗获准扩大使用范围
8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6期19-19,共1页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给2月、4月和6月龄的婴儿使用Biologics公司的流感嗜血菌b型疫苗,15月后再加强注射一次.Praxis是于去年被美国Cyanamid公司接管的.Cyanamid的Lederle-Praxis Biologicals机构协调Praxis和Cyanamid’S Le...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给2月、4月和6月龄的婴儿使用Biologics公司的流感嗜血菌b型疫苗,15月后再加强注射一次.Praxis是于去年被美国Cyanamid公司接管的.Cyanamid的Lederle-Praxis Biologicals机构协调Praxis和Cyanamid’S Lederle Division之间的疫苗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疫苗 Lederle-Pranis 加强注射 流感嗜血菌 结合物 白喉棒杆菌 化学限定培养基 变异体 白喉毒素 核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周淑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导尿管 抗菌药物 因素分析 白喉棒杆菌 预防性使用 脑血管疾病 病原菌种类 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物用北里霉素研制成功
10
作者 郑礼恭 傅万学 张素梅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3年第4期19-22,共4页
北里霉素原产于日本,美国、德国也开始使用;我国农业部于1985年外兽药准字001号批准的第一个从日本进口的畜禽用药。八年来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的使用,在猪、鸡的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均有促进生长、改善饲料转化率和在临床上防治鸡的慢性呼... 北里霉素原产于日本,美国、德国也开始使用;我国农业部于1985年外兽药准字001号批准的第一个从日本进口的畜禽用药。八年来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的使用,在猪、鸡的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均有促进生长、改善饲料转化率和在临床上防治鸡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猪的肺炎、痢疾均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里霉素 饲料转化率 日本进口 平原制药厂 柱晶白霉素 试验结果 感染对照组 仔猪黄痢 鸡败血霉形体 白喉棒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