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杆菌介导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9
1
作者 姚方印 李广贤 +3 位作者 杨磊 李中华 翟红梅 杨海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38-1043,共6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2 1转入黄淮稻区主栽品种豫粳 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 ,获得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和 PCR分析证明 Xa2 1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其自交 T1代植株经 GUS染色和白叶枯病接种鉴定呈...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2 1转入黄淮稻区主栽品种豫粳 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 ,获得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和 PCR分析证明 Xa2 1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其自交 T1代植株经 GUS染色和白叶枯病接种鉴定呈现 3∶ 1分离。研究为培育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 水稻 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候选抗性基因SHNLR的RGAs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 王长春 +3 位作者 胡海涛 张维林 严成其 杨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7,共7页
旨在从含有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新种质SH5、SH76基因组中克隆抗病基因。利用RGAs法得到1个NBS-LRR类同源基因,暂命名为SHNLR(登录号为JF934724)。结果表明,SHNLR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3 105 bp,编码1 034个氨基酸,含有CC、NB-ARC与... 旨在从含有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新种质SH5、SH76基因组中克隆抗病基因。利用RGAs法得到1个NBS-LRR类同源基因,暂命名为SHNLR(登录号为JF934724)。结果表明,SHNLR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3 105 bp,编码1 034个氨基酸,含有CC、NB-ARC与LRR结构域,具备CC-NBS-LRR类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BLASTn和BLASTp比对显示SHNLR是单拷贝基因,未发现同源性较高且功能已知的基因,仅NBS保守域序列与番茄Prf基因的相似度最高。对SHNLR基因电子定位,发现其位于水稻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但与11号染色体上已定位或克隆的8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具有不同序列或处于不同的位置。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SHNLR在抗病新种质叶片中的表达明显受到白叶枯病菌Zhe173的诱导。因此推测SHNLR可能是1个与抗白叶枯病相关的R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As法 水稻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过程及抗病育种新思路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如梦 李冬月 +3 位作者 刘秀丽 严成其 陈剑平 王栩鸣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14-120,123,共8页
近年来,由于气候、耕作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水稻白叶枯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发掘新种质、创制抗病新材料、培育抗性新品种,被认为是提高粮食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抗性... 近年来,由于气候、耕作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水稻白叶枯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发掘新种质、创制抗病新材料、培育抗性新品种,被认为是提高粮食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抗病基因的鉴定、克隆及其抗病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Xoo主要是通过分泌具有专化性的效应因子来逃避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而植物则是通过触发PTI和ETI反应来阻止或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本文综述了Xoo侵染水稻的过程,以及在侵染过程中水稻抵御Xoo的免疫反应,着重分析了ETI反应中的一些抗性基因的抗病机理,以期为水稻抗病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病害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OO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病机制 ETI P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