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变化与屈光飘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勇 严宏 +1 位作者 张少波 牛丽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记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探讨它们的变化和屈光漂移的关系。方法在术前,术后第1天、1周、2...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记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探讨它们的变化和屈光漂移的关系。方法在术前,术后第1天、1周、2周、1个月,使用Pentacam系统测量40例(40眼)白内障患者的ACV、ACD等,同时使用自动验光仪记录它们的角膜地形图及屈光状态。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显示患者白内障术后2周屈光度为(-1.13±1.00)D、术后1个月为(-1.34±1.20)D、术后3个月为(-1.23±1.10)D,近视度均比术后第1天显著增加(均为P<0.05)。Pentacam系统检查显示,白内障术后2周患者ACD为(3.12±0.23)mm、ACV为(131.00±45.57)mm^3,术后1个月ACD为(2.37±0.22)mm、ACV为(129.00±41.33)mm^3,术后3个月ACD为(2.70±0.33)mm、ACV为(131.00±43.27)mm^3,均比术后第1天显著减少(均为P<0.05)。患者术后屈光度变化和ACD变化呈正相关(r_(1周)=0.76,r_(2周)=0.78,r_(1个月)=0.79,r_(3个月)=0.75,均为P<0.05)。但是,患者术后屈光度变化、ACD变化和术前ACD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42、-0.56,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存在屈光飘移的可能,影响术后视功能。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屈光飘移与ACD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PENTACAM 晶状体 屈光飘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开建 叶剑 +2 位作者 袁容娣 陈小璠 郑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5d检查视力,IOL-master仪测量水平角膜曲率(...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5d检查视力,IOL-master仪测量水平角膜曲率(K1)、垂直角膜曲率(K2)、角膜散光和前房深度。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分析角膜散光,前房深度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术后1、3、7、15d角膜散光分别为-0.87±0.40,-1.92±1.38,-1.69±1.13,-1.45±0.79,-1.36±0.74D;前房深度分别为3.08±0.35,4.04±0.38,4.28±0.29,4.22±0.17,4.22±0.16mm;视力分别为0.18±0.10,0.44±0.14,0.59±0.12,0.61±0.11,0.62±0.14。术前与术后比较,角膜散光、前房深度及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与15d角膜散光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与3d比较,前房深度和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视力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0.42,P<0.05);术后3d,视力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0.35,P<0.05),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29,P<0.05);术后7d,视力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0.35,P<0.05),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43,P<0.01);术后15d,视力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不仅与角膜散光有关,而且与前房深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视觉 双眼 角膜 散光 前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复发恶性青光眼激光治疗5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军 由新英 +2 位作者 郑秀丽 王广慧 杨丽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恶性青光眼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红 田芳 冯文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顺利进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的变化.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50眼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33眼合并糖尿病或葡萄膜炎或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2、4、6、8周及3个月的黄斑部变化及60只正常眼的... 目的观察白内障顺利进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的变化.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50眼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33眼合并糖尿病或葡萄膜炎或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2、4、6、8周及3个月的黄斑部变化及60只正常眼的黄斑部.结果正常人中心注视点厚度为(151.5±11.1)μm,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心注视点厚度增加,但单纯白内障组仅于术后4~6周有显著性差异;单纯白内障组10眼(20%)出现术后黄斑水肿,均发生于术后2~6周,包括8眼中心凹增厚及2眼黄斑囊样水肿,其中9眼(90%)于6个月内自愈;合并症组13眼(43.3%)出现术后黄斑水肿且消退缓慢;术后各期中心凹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呈现厚度增加的趋势,造成一定程度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糖尿病、高度近视等易患黄斑水肿者,少数人会出现黄斑囊样水肿,但绝大多数人可自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黄斑水肿 中心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微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冰 黄丽娜 +1 位作者 赵军 古洵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早期诊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眼黄斑微小病变的作用。方法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排除眼前节和光学通路等并发症、眼底镜检查怀疑黄斑...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早期诊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眼黄斑微小病变的作用。方法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排除眼前节和光学通路等并发症、眼底镜检查怀疑黄斑病变的患者31例31眼行黄斑OCT检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黄斑OCT检查:16眼为黄斑水肿,其中并发视网膜前膜形成者7眼;13眼为黄斑板层裂孔;2眼为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结论在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各种因素中,以视网膜特别是黄斑区视网膜微小病变为主,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成像技术,对于白内障术后造成低视力的黄斑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病情追踪和治疗效果观察均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白内障超声乳化 黄斑 微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的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宋绪华 陈梨萍 +1 位作者 郑振优 陈小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及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96眼)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252例(2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老年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及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96眼)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252例(2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老年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术后1周、4周、8周糖尿病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老年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稳定性、基础泪液分泌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这些眼部体征更加显著,术中及术后加强保护角膜内皮及眼表面组织,控制术后组织反应是减少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泪膜 角膜内皮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正申 孙静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术中无并发症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术中无并发症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例(138眼)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对所有术眼行视力和黄斑区OCT检查,观察术眼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8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7~0.40,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形态结构均无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fovea thickness,CFT)为(239.72±12.31)μm;138眼成功施行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部无明显炎症反应,眼底镜下未见黄斑区异常;术后1周和1个月OCT检查均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CFT分别为(248.33±10.87)μm和(241.29±9.68)μm,较术前均略有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成功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内平均CFT较术前有所增加,术后OCT检查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最大曲率方向切口与传统术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薛愚愚 成仲夏 刘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31-2633,共3页
目的:对比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的透明角膜切口与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58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从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从传统颞上侧(右眼)或鼻上侧(左眼... 目的:对比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的透明角膜切口与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58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从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从传统颞上侧(右眼)或鼻上侧(左眼)行3.0 mm透明角膜切口。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用CT200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散光度和轴向并计算手术源性散光度。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度和裸眼视力。结果:A、B两组术前和术后各阶段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的矢量分析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手术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选择角膜最大曲率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能够使患者术后的角膜散光度和手术源性散光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散光 源性散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破裂应用干吸法吸取残留皮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彦才 刘久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破裂 干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酚酸钠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党永霞 张文凤 毛东方 《护理研究》 2005年第3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术后反应 双氯酚酸钠 滴眼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病人 预防 关心 效果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恶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5例16眼,均于5 d^3个月(平均10 d)前行患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5例16眼,均于5 d^3个月(平均10 d)前行患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1例12眼经Nd:YAG激光治疗,6例6眼经透明角膜周边虹膜切开联合周边囊膜悬韧带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其中包括Nd:YAG激光治疗后复发的2眼)。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等,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1例12眼经Nd:YAG激光治疗,其中治疗有效10眼(83.3%)。治疗后7 d患眼视力为0.34±0.08,较治疗前的0.08±0.03显著提高(P=0.00)。激光治疗后7 d患眼前房深度和眼压分别为(2.30±0.21)mm和(15.50±1.96)mmHg(1 kPa=7.5 mmHg),与治疗前的(0.83±0.18)mm和(35.10±5.78)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手术治疗后7 d患眼前房深度和眼压分别为(2.15±0.22)mm和(14.50±2.17)mmHg,与治疗前的(0.47±0.08)mm和(39.83±4.40)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末次随访时,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眼前房深度与眼压与治疗后7 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率高。经透明角膜周边虹膜切开联合周边囊膜悬韧带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解除房水逆流,手术效果肯定,可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复杂恶性青光眼包括无Nd:YAG激光治疗条件或治疗失败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 ND:YAG激光 前部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囊袋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威 吴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2-453,共2页
患者,男,52岁,因左眼视物重影2个月余,于2016年9月15日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双眼先后于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2周验光... 患者,男,52岁,因左眼视物重影2个月余,于2016年9月15日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双眼先后于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2周验光:右眼为0.8(-1.50 DS/-0.75 DC×160°),左眼为0.7(-2.25 DS/-1.5 DC×25°),术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脱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患者 囊袋 超声乳化摘出 上海交通大学 术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广宇 黄又莉 周丽钧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将80例排除其他眼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 目的观察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将80例排除其他眼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第1组患者无糖尿病,第2、3、4组患者均有糖尿病,第2组不伴有DR,第3组伴有单纯期DR,第4组伴有增生期DR,各组间年龄及性别相匹配。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囊袋内植入同一类型人工晶状体,术中术后处理均一致。随访(32±6)月后,对每位患者PCO程度进行分级(0级~4级)。各组间作多样本的秩和检验并两两比较。结果多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组患者间PCO程度有统计学差异(H=18.264,P=0.0004),进一步作两两比较,除第2组与第3组(t=0.0076,P=0.990)外,第1组与第2组(t=2.047,P=0.044),第1组与第3组(t=2.040,P=0.045),第1组与第4组(t=2.032,P=0.046),第2组与第4组(t=4.080,P=0.0001),第3组与第4组(t=4.072,P=0.0001),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伴有DR或伴有单纯期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PCO程度较无糖尿病者轻,伴有增生期DR的糖尿病患者PCO程度较无糖尿病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糖尿病 后囊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全息立体视觉检查图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应用
14
作者 彭秀军 颜少明 +3 位作者 刘海峰 杨明迪 李刚 石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37-838,共2页
为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立体视觉功能 ,采用激光全息立体视觉检查图对 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 4 3例 ,女性 37例 ,年龄 5 2~ 81岁。双眼手术 6 2例 ,单... 为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立体视觉功能 ,采用激光全息立体视觉检查图对 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 4 3例 ,女性 37例 ,年龄 5 2~ 81岁。双眼手术 6 2例 ,单眼手术 18例。患者术后双眼矫正视力均在 0 4以上。在 80例患者中 ,有近立体视觉者 6 7例 (83 7% ) ,无近立体视觉者 13例 (16 3% )。有远立体视觉者 71例 (88 8% ) ,无远立体视觉者 9例(11 2 % )。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程凯尧 赵云娥 +1 位作者 晋秀明 孙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术后早期 眼压变化 白内障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 临床观察 低眼压 眼组织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及张力环脱位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项鹂 刘谊 张军军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后发性白内障 玻璃体流失 病例报道 偏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角膜规则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章成芝 徐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比较1.8 mm和3.0 mm两种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后泪膜及角膜规则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8例(62眼),根据患者对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分为:A组24例(30眼)行1.8 mm透明角膜微... 目的比较1.8 mm和3.0 mm两种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后泪膜及角膜规则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8例(62眼),根据患者对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分为:A组24例(30眼)行1.8 mm透明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24例(32眼)行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FLS)、干眼主观症状评分、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结果术后1 d、7 d B组BUT均短于A组(均为P<0.05)。术后1 d B组SⅠt低于A组(P<0.05)。术后1 d、7 d、1个月B组FLS均高于A组(均为P<0.05)。术后1 d、7 d B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高于A组(均为P<0.05)。术后1 d、7 d、1个月B组SAI、SRI均高于A组(均为P<0.05)。A组BUT、FLS、干眼主观症状评分、SAI于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SⅠt和SRI于术后7 d恢复至术前状态;B组各项结果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 1.8 mm切口较3.0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更轻,泪膜功能及角膜规则性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泪膜 干眼 角膜规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尤飞 温跃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8-881,共4页
正常对照组黄斑区厚度(144.5±15.3)μm,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区厚度(143.9±16.8)μm,术后1周厚度(156.8±35.6)μm,术后1个月厚度(150.5±34.1)μm,超声高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71.6±31.5)μm,术后1个月厚度(169.8&#... 正常对照组黄斑区厚度(144.5±15.3)μm,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区厚度(143.9±16.8)μm,术后1周厚度(156.8±35.6)μm,术后1个月厚度(150.5±34.1)μm,超声高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71.6±31.5)μm,术后1个月厚度(169.8±30.5)μm,低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55.5±19.2)μm,术后1个月厚度(153.6±18.8)μm。13只眼出现房水中度闪光,术前厚度(142.8±10.5)μm,术后1周(196.4±35.7)μm。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导致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及黄斑水肿;术中高超声能量可明显影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的厚度;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是预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眼轴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沙沙 宋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1-865,共5页
目的观察长眼轴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收集拟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8例68眼,将其分为长眼轴组(28例34眼)和正常眼轴组(30例34眼),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 目的观察长眼轴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收集拟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8例68眼,将其分为长眼轴组(28例34眼)和正常眼轴组(30例34眼),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两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及长眼轴组第二压平时间和最大形变幅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两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明显增大,长眼轴组最大形变幅度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1个月正常眼轴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均恢复到术前水平(均为P>0.05),而长眼轴组最大形变幅度较术前减小,矫正眼压、眼压较术前均增高(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两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均有减小趋势(均为P<0.05)。长眼轴组术后1周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及最大形变幅度的变化量与眼轴长度均存在正相关性(r=0.493,P=0.003;r=0.575,P<0.001;r=0.587,P<0.001),而正常眼轴组的相关参数的变化量与眼轴长度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影响角膜生物力学,且长眼轴患者较正常眼轴者术后更易引起角膜生物力学改变,在白内障术后应注意其用药时间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防止伤口愈合不良导致迁延感染及高眼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变化与视觉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邱煜焱 康刚劲 +4 位作者 徐曼华 王妍茜 李茂娇 陈映 刘长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术后是否使用人工泪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的泪膜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术后是否使用人工泪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的泪膜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4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术后常规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21例),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2组受试对象均于术前及术后7 d、30 d、90 d分别进行OSDI评分,运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并采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获取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基础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及总OSI,通过计算得出泪膜客观散射指数(tear film 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TFOSI)。分析不同时间组间、组内各指标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OSI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7 d OSI较术后30 d、90 d增加,术后30 d、9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FOSI均较术前增大,治疗组术后7 d(1.35±0.71)大于术前(0.79±0.56),术后30 d(0.73±0.40)、90 d(0.70±0.4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术后30 d(1.33±0.81)较术后7 d(1.83±0.85)小,而较术前(0.62±0.46)值大,术后90 d(0.75±0.53)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MTF cutoff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7 d较术前大,较术后30 d、90 d小,而术后30 d和90 d无明显差异;两组TFOSI、OSI与MTF cutoff均存在负相关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泪膜稳定性与视觉质量具有相关性,泪膜稳定性的恢复有助于视觉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泪膜 视觉质量 聚乙二醇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