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张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术后视力下降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00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发生术后...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术后视力下降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00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发生术后视力下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术后视力下降的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建模组共纳入4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有62例患者发生术后视力下降,其发生率为14.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屈光不正、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丝状角膜炎成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P<0.05),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交叉关系,相对彼此独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屈光不正、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丝状角膜炎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更易发生术后视力下降(P<0.05)。验证组预测术后视力下降发生的C-index为0.866,95%CI(0.583,0.91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16,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71.3%。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高龄、糖尿病、屈光不正、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丝状角膜炎成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开展轨迹研究,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动态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护士动态预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后视力下降发生提供可靠工具,以期减少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视力下降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手术前角膜散光特点:一项10年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谭叶辉 邵毅 +4 位作者 刘良平 裴重刚 彭梦颖 吴园园 邓应应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手术前角膜散光特点。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眼生物学参数,将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组[定义...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手术前角膜散光特点。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眼生物学参数,将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组[定义为眼轴长度(AL)≥26.00 mm]和对照组(正常AL,22.00 mm≤AL≤25.00 mm)。比较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分布特征。结果在17325例白内障患者(17325眼)中,高度近视组患者2206例(2206眼),对照组患者13429例(13429眼)。在高度近视组中,有1822眼(82.6%)角膜散光≥0.50 D,1138眼(51.6%)角膜散光≥1.00 D,623眼(28.2%)角膜散光≥1.50 D和314眼(14.2%)角膜散光≥2.00 D,这些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9%、35.9%、15.9%和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在高度近视组中,有1340眼(60.7%)合并中度散光,147眼(6.7%)合并高度散光,922眼(41.8%)合并顺规型散光,这些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9%、3.3%和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高度近视组中女性患者角膜散光大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斜向型散光所占比例为19.3%,高于男性患者(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同时逆规型散光的比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度近视组患者顺规型、逆规型及斜向型散光眼的角膜散光分别为(1.26±0.85)D、(1.28±0.81)D和(0.89±0.71)D,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0.82±0.71)D、(1.06±0.68)D和(0.67±0.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在高度近视组斜向型散光眼中角膜散光≥1.00 D、≥1.50 D及≥2.00 D的比例分别为31.8%、12.3%和4.1%,均低于其他2型散光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这一趋势也与对照组一致。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负担沉重,超过50%患者角膜散光≥1.00 D;同时其角膜散光明显大于正常AL患者,而且中、高度散光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角膜散光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像差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剑秋 杨晖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949-951,956,F0004,共5页
白内障的形成主要源于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视力衰退,而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了满足患者对于更加清晰视觉的期望,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逐步向屈光性手术转变[1]。近期,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持续改良,公众... 白内障的形成主要源于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视力衰退,而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了满足患者对于更加清晰视觉的期望,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逐步向屈光性手术转变[1]。近期,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持续改良,公众对于白内障手术后视觉恢复的期望也逐渐提高,目前的白内障手术更注重实现优质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 晶状体混浊 屈光性手术 视觉效果 复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新一代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中使用和不使用可选变量对白内障手术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李晨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应用新一代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Emmetropia Verifying Optical(EVO)、Kane公式评估晶状体厚度(LT)和中央角膜厚度(CCT)这两个可选变量对白内障术后目标屈光度预测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7~12月在苏州大学附... 目的应用新一代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Emmetropia Verifying Optical(EVO)、Kane公式评估晶状体厚度(LT)和中央角膜厚度(CCT)这两个可选变量对白内障术后目标屈光度预测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7~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203例(203只眼)连续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仪进行眼部生物参数的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应用EVO和Kane公式进行计算,首先使用所有变量进行计算,然后将可选变量逐个删除后进行计算。按照眼轴长度(AL)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情况下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对术后目标屈光度预测误差的影响。结果EVO、Kane公式显示出与BUII公式相似的预测误差分布范围。无论是EVO公式还是Kane公式,在忽略LT和同时忽略LT、CCT的情况下计算获得的目标屈光度平均绝对误差(MAE)值,与使用全部变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可选变量CCT在上述两个公式中几乎没有价值(当忽略CCT与全部变量相比平均绝对差异:EVO公式为0.01 D;Kane为0.03 D)。当忽略LT和同时忽略LT、CCT时,可选变量对长AL眼(AL≥26 mm)的影响最小(平均绝对差异:EVO公式均为0.07 D;Kane公式均为0.05 D),而对短AL眼(AL≤22 mm)的影响最大(平均绝对差异:EVO公式均为0.24 D;Kane公式也均为0.24 D),当忽略LT和同时忽略LT、CCT时,在AL≤22 mm组中,MAE值≥0.50 D的眼百分比最高(66.7%)。结论可选变量CCT在EVO、Kane公式的计算后对白内障手术预后的影响几乎没有价值。使用部分可选变量或不使用可选变量对EVO、Kane公式进行计算时,对于较短AL的眼(AL≤22 mm),与使用全部可选变量相比,白内障手术后目标屈光度预测误差存在临床显著差异。相比之下,对于AL超过22 mm的眼睛,可选变量对术后目标屈光度的预测误差的影响并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计算 EVO公式 Kane公式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鹏 万修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0-474,共5页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使患者重见光明,现代手术已经由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跨越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由于术前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术中高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的广泛...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使患者重见光明,现代手术已经由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跨越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由于术前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术中高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白内障手术在使患者复明的同时,对近视、远视、散光、老花、青光眼等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状体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燕妮 刘姗姗 王继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54-1259,共6页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的应用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安全性与精准性已得到验证。近年来FLACS已逐步应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尤其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因其独特的解剖特点使得常规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摘除难度与潜在...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的应用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安全性与精准性已得到验证。近年来FLACS已逐步应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尤其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因其独特的解剖特点使得常规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摘除难度与潜在并发症增加,FLACS用于PACG患者优势明显。新近报道FLACS联合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联合房角分离术(GSL)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甚至用于抗青光眼术后存有滤过泡的患者,其适应证日趋拓展。FLACS可导致术中短暂眼压升高,眼部参数对术中眼压可产生一定影响,对眼压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FLACS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应引起重视。文章就FLACS在各类青光眼中的应用、对眼压和视功能的影响、特殊并发症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青光眼 眼压 视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与应用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配合中的效果探析
7
作者 徐玺凌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6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析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与应用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7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对所选患者皆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按就诊前后... 目的:探析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与应用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7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对所选患者皆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按就诊前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作参照组与标准组,每组各38例。前者实施常规手术操作流程,后者实施手术标准操作程序。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手术备物齐全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标准组手术备物齐全率(100.00%)高于参照组(78.95%),差异显著(χ^(2)=6.846,P﹤0.05);标准组患者手术时间(17.29±2.98)min明显短于参照组(35.08±3.41)min,(t=24.216,P﹤0.05);标准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63%)比参照组(21.05%)低(χ^(2)=4.537,P﹤0.05);标准组患者满意度(94.74%)比参照组(76.32)高(χ^(2)=5.208,P﹤0.05)。结论: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标准操作程序,效果理想,能确保手术备物的齐全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标准操作程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白内障手术的现状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家林 刘斌 +2 位作者 朱增钦 欧武 严静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42-1146,共5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在升高,白内障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致盲眼病,在发展中国家中,盲和视觉损伤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虽然白内障手术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提供白内障手术...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在升高,白内障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致盲眼病,在发展中国家中,盲和视觉损伤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虽然白内障手术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提供白内障手术服务仍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在过去10a中一些国家在治疗白内障时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这种手术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制定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的防盲模式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挑战。本文就近年发展中国家的白内障手术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覆盖率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刘征利 杨新岩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10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临床观察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患者 显微手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引导下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万蓉 谢招犇 +3 位作者 唐爱东 王辉 曾祥云 于亚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引导下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FSL组(45例60眼)和传统组(43例60眼)。FSL组采用计... 目的探讨计算机引导下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FSL组(45例60眼)和传统组(43例60眼)。FSL组采用计算机引导下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疗效、散光度、眼压,以及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_1)、6个月(T_2)、12个月(T_3)和24个月(T_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SL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传统组76.67%(P<0.05)。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均为P<0.05)。与T0比较,两组T_1、T_2、T_3、T_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均为P<0.05);与传统组比较,FSL组T_1、T_2、T_3、T_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均为P<0.05)。FS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传统组的25.00%(P<0.05)。结论计算机引导下FSL辅助手术治疗白内障疗效佳,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视力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飞秒激光 白内障手术 视力 远期预后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对白内障手术结膜囊消毒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封艳 潘玲 +2 位作者 吴欲晓 顾蓓青 吴仲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对白内障手术结膜囊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08/2017-10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600例600眼,术前、开睑后两次采用聚维酮碘冲洗法对结膜囊消毒,根据聚...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对白内障手术结膜囊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08/2017-10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600例600眼,术前、开睑后两次采用聚维酮碘冲洗法对结膜囊消毒,根据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所使用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Ⅰ组320例、Ⅱ组280例,浓度分别为0.025%、0.05%。两组一次、二次冲洗后获取结膜囊拭子标本进行细菌鉴定,二次冲洗时评定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及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并统计术后眼内炎发生情况。结果:Ⅰ组、Ⅱ组聚维酮碘一次、二次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Ⅰ组结膜囊二次冲洗时异物感、痒感、畏光、眼红等主观感觉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结膜囊二次冲洗后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程度较Ⅱ组显著低(P<0.05)。Ⅰ组、Ⅱ组术后分别有2眼(0.6%)、1眼(0.4%)发生眼内炎(P>0.05)。结论:0.025%聚维酮碘已有高效的消毒作用,与0.05%聚维酮碘相比,其对于改善患者主观舒适度及减轻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更有优势,更适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聚维酮碘 白内障手术 结膜囊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手术模拟器提高眼科青年医师白内障手术技能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航 戴惟葭 +1 位作者 刘大川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58-2159,共2页
如何提高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目前医学临床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端医学模拟技术在医学临床教育中应用为解决这一困难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我们专门介绍眼内手术模拟器的组成、使用方法、在眼科临床白内障手术培训中的优缺点、作为一种... 如何提高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目前医学临床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端医学模拟技术在医学临床教育中应用为解决这一困难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我们专门介绍眼内手术模拟器的组成、使用方法、在眼科临床白内障手术培训中的优缺点、作为一种新的眼科临床手术培训模式,在提高青年眼科医师白内障手术技能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模拟器 眼科医师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晓莉 张然 +1 位作者 李倩 丁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49-2151,共3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与常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差异。方法:将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60例60眼,按随机自愿原则分为飞秒组及常规组。飞秒组将患者术前角膜散光陡峭轴、平坦轴轴向及屈光度数...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与常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差异。方法:将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60例60眼,按随机自愿原则分为飞秒组及常规组。飞秒组将患者术前角膜散光陡峭轴、平坦轴轴向及屈光度数输入在线矢量计算器,得出相关切口位置、切口宽度后,利用飞秒激光做角膜松解切口、主切口及辅助切口,再按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es,IOL)植入术。常规组利用角膜穿刺刀于角膜散光陡峭轴向上做角膜全层松解切口、辅助切口,然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非球面多焦点IOL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d,1wk,1mo观察两组术眼的角膜散光情况及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DVA)、裸眼近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CNV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飞秒组和常规组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且飞秒组远、近视力均高于常规组;而各时期角膜散光飞秒组均低于常规组。结论:飞秒激光辅助下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较传统白内障手术术后角膜散光更小、视力更好,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角膜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爱民 刘芳艳 伍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924-925,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7-02/2010-08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482例,其中241例患者采取手术室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其余241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患者对手术室的个性化护...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7-02/2010-08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482例,其中241例患者采取手术室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其余241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患者对手术室的个性化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等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对个性化护理的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白内障手术患者患者对一般护理的满意度为89.6%。结论:采取个性化护理管理对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个性化护理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明 毛国良 +1 位作者 郑秀华 党光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35-837,共3页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利用飞秒激光进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核裂解、角膜切口制作及散光性角膜缘松解切开,有效地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是对白内障手术技术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利用飞秒激光进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核裂解、角膜切口制作及散光性角膜缘松解切开,有效地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是对白内障手术技术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已发表文章的综述,就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价值及优缺点与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 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轴长度与白内障手术年龄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昌凡 徐进 +2 位作者 蔡瑞玲 黄宝玲 郎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4共1004例初次白内障患者手术的年龄、眼轴长度,按眼轴长度分A、B、C3组,比较各组手术年龄,并对手术年龄和眼轴长度作相关分析。结果:眼轴长度为C组,白内障患者手...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4共1004例初次白内障患者手术的年龄、眼轴长度,按眼轴长度分A、B、C3组,比较各组手术年龄,并对手术年龄和眼轴长度作相关分析。结果:眼轴长度为C组,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平均为(64.25±8.0)岁,而眼轴长度为A组,手术平均年龄仅为67.44±9.16岁,差异显著(P=0.002)。手术年龄与眼轴长度有较弱的负相关,r=-0.25,P=0.015。结论:随眼轴长度的增加,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患者 年龄 眼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切口对眼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司 李一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719-1721,共3页
白内障术后部分患者出现术眼角膜知觉的减退、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眼部不适症状,以及手术切口对泪膜产生的影响。我们就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及处理进行系统的分析,期待对临床上白内障手术方法的选择,降低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指... 白内障术后部分患者出现术眼角膜知觉的减退、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眼部不适症状,以及手术切口对泪膜产生的影响。我们就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及处理进行系统的分析,期待对临床上白内障手术方法的选择,降低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角膜知觉 干眼症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冬梅 刘正峰 +1 位作者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0-292,共3页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引起许多眼科医生的关注,可能是今后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在眼前节高质量成像的指导下,医生借助计算机的精确控制进行透明角膜主切口和辅助切口制作、前囊膜切开和碎核等操作。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飞秒...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引起许多眼科医生的关注,可能是今后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在眼前节高质量成像的指导下,医生借助计算机的精确控制进行透明角膜主切口和辅助切口制作、前囊膜切开和碎核等操作。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飞秒激光辅助治疗白内障能减少超声乳化的时间,制造更好的角膜切口,术后患者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屈光状态。我们就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白内障手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选择性切口矫正术前散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和忠 张美莎 李一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中根据角膜散光轴位选择不同切口位置矫正术前散光的疗效。方法:对角膜散光>1.00D的39例3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患者,术前根据患者散光轴位行12∶00(顺规)及9∶...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中根据角膜散光轴位选择不同切口位置矫正术前散光的疗效。方法:对角膜散光>1.00D的39例3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患者,术前根据患者散光轴位行12∶00(顺规)及9∶00(逆规)位的角膜切口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19例患者行常规上方角膜切口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记录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屈光度及散光轴位,比较两组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术后A组视力平均提高0.66,B组平均提高0.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平均矫正散光1.10D,B组矫正0.40D,两组差异显著。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根据术前散光轴位,在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选择不同位置的切口,可安全有效地矫正术前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惠颖 帅开地 +3 位作者 孔玲 李平 安国兰 张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 观察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 ,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方法  10 2例 (10 2只眼 )白内障 ,术中表面麻醉后 ,采用圈垫式劈核技术 ,手法碎核 ,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观察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 ,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方法  10 2例 (10 2只眼 )白内障 ,术中表面麻醉后 ,采用圈垫式劈核技术 ,手法碎核 ,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中 :虹膜脱出 12只眼 ,虹膜根部离断 1只眼 ,晶状体后囊破裂 7只眼。术后 :角膜内皮条样浑浊 30只眼 ,片状浑浊 10只眼 ,前房纤维素样渗出 10只眼 ,继发青光眼 1只眼。结论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避免了球周、球后麻醉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对晶状体核的处理较关键 ,亦是易产生并发症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表麻 白内障手术 术中 虹膜根部离断 核技术 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