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8
1
作者 向前 许雪亮 +3 位作者 谭浅 吴小影 闵晓珊 许惠卓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3例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另一组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对该两组病例... 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3例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另一组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对该两组病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小切口组明显高于常规大切口组。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好 ,恢复快 ,且该术式无需昂贵仪器 ,手术费用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光洪 杨德才 +5 位作者 李妍 肖德华 靳朝 孙大丹 王哲 周昌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76-3676,3712,共2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晶体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3例3眼患糖尿病老龄犬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视力检查,手术后1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恢复。1例由于术前散瞳不够,取晶状体时导致虹膜损...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晶体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3例3眼患糖尿病老龄犬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视力检查,手术后1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恢复。1例由于术前散瞳不够,取晶状体时导致虹膜损伤。1例由于术中未吸净残余皮质,导致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差。术后14 d内,2例出现角膜水肿,21 d后消失。[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晶体摘除术经济实惠、简便易学、易于掌握,可在动物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信金 蔡军 +1 位作者 徐红娟 郜建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09-810,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 5 3例 (5 4只眼 )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设对照组 2 7例 (2 7只眼 ) ,采用常规现代囊外技术 ,改进组 2 6例 (2 7只眼 ) ,...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 5 3例 (5 4只眼 )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设对照组 2 7例 (2 7只眼 ) ,采用常规现代囊外技术 ,改进组 2 6例 (2 7只眼 ) ,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结果 :改进组和对照组术后 1 d最佳矫正视力≥ 0 .5者分别为 2 0只眼 (74 .1 % )和 1 0只眼 (37.0 %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1 )。改进组比对照组术眼术后炎性反应轻 ,瞳孔圆 ,角膜散光轻。 结论 :应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操作安全、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小切口 手法碎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前囊开窗合并一次性塑料输液器滴注冲洗在白内障囊外摘除中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徐国志 薛丽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晶体前开窗 一次性塑料输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申海翠 李佳 +2 位作者 张雪彤 夏鑫 王继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Ⅳ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 目的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Ⅳ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个·mm^(-2)的白内障患者共92例9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46眼采用双切口ECCE治疗设为A组,46例48眼采用单切口ECCE治疗设为B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六边形细胞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术源性散光度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780.73±110.14)个·mm^(-2),显著多于B组的(706.15±84.07)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08±0.52)%和(10.14±6.60)%,均显著少于B组的(10.89±1.40)%和(27.86±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访期内,A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37.50%(P<0.05);A组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4眼;B组6眼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未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结论相较于单切口ECCE,双切口ECCE治疗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降低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发生风险,且两种手术方式整体疗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核硬度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6
作者 邱福军 惠延年 郝燕生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剂分层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秦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黏弹剂分层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黏弹剂分层170眼的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视力≥ 0.5者为149例,占87.65%。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术中... 目的:探讨黏弹剂分层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黏弹剂分层170眼的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视力≥ 0.5者为149例,占87.65%。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术中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透明质酸 白内障摘除 黏弹剂分层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玻璃体脱出的预防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天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玻璃体脱出的预防处理河南省许昌市直公费医疗门诊眼科程天恩现代白内障诊外摘除术手术操作不当,悬韧带断裂、后囊膜破裂所致的玻璃体脱出,是最常见的操作性并发症“’。本文通过134例(141只眼)手术资料...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玻璃体脱出的预防处理河南省许昌市直公费医疗门诊眼科程天恩现代白内障诊外摘除术手术操作不当,悬韧带断裂、后囊膜破裂所致的玻璃体脱出,是最常见的操作性并发症“’。本文通过134例(141只眼)手术资料,对玻璃体脱出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玻璃体脱出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5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毛肖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35-3835,共1页
笔者在2005—2007年间共对5例6眼过熟期白内障施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过熟期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 临床分析 人工晶体植入术 晶体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显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88-889,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简称超乳三联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简称囊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10余年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简称超乳三联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简称囊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10余年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乳三联术62例(62眼)和囊外三联术60例(60眼)患者的资料,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散光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术后超乳三联术组散光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少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乳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囊外三联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1
作者 张曼萍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 探讨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结果。方法 对42 例54 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追踪随访3~6mo。结果 手术后1wk 裸眼视力≥1-0 者占40-74... 目的 探讨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结果。方法 对42 例54 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追踪随访3~6mo。结果 手术后1wk 裸眼视力≥1-0 者占40-74% ,≥0-5 者66-67 % ;矫正视力> 1-0 者1-85% ,> 0-5 者占75-92 % ;术后3mo,裸眼视力> 1-0 者1-85% ,> 0-5 者2-22% ;矫正视力> 1-0 者59-25% ,> 0-5 者85-18% - 角膜散光在术后1wk 平均为0-88±0-61D,术后3mo 平均为0-76±0-58D。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该术式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收稿 19990427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57020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均优于常规切口法,差异有显著性( P<0-01) ;但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 。术中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瓣切口法安全、可靠、术中易缝合、切口对合好、自身关闭紧密、术后角膜散光小,是一种理想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切口 人工晶体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上 臧云晓 +5 位作者 张薇 董宏伟 郭纯刚 卢红双 潘志强 接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同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三联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三联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行三联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观... 目的评价同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三联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三联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行三联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术后1 a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并发症及角膜内皮细胞数以及植片存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a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角膜内皮细胞数为(1974.20±472.82)个·mm^(-2)。术后BCVA为(0.80±0.27)LogMAR,与术前(2.63±0.62)LogMAR相比,有显著性提高(t=13.042,P<0.001)。术后眼压为(14.53±3.04)mmHg(1 kPa=7.5 mmHg),与术前眼压(15.27±2.37)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P=0.505)。术后眼轴长度为(23.62±2.12)mm,与术前(23.69±2 01)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p=0.893)。术后角膜屈光度为(42.56±5.48)D,与术前对侧眼(45.01±1.66)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2,P=0.260)。术前目标屈光度为(0.58±0.25)D,术后等效球镜度为(0.40±4.65)D。结论三联手术对于治疗伴有白内障的角膜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选择预留偏正视的晶状体度数可能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但术后不可预知的角膜曲率改变仍会对屈光状态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三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颖 周绍荣 张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 113例 (12 8只眼 )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各 4 4例(5 1只眼 )、4 0例 (45只眼 )、2 9例 (32只眼 ) ,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Ⅰ组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Ⅱ组 )和超声乳化...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 113例 (12 8只眼 )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各 4 4例(5 1只眼 )、4 0例 (45只眼 )、2 9例 (32只眼 ) ,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Ⅰ组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Ⅱ组 )和超声乳化吸出术 (Ⅲ组 ) ,并植入人工晶体 ,于术前、术后 1周、1、3、6月随访远视力、角膜散光及其轴位等指标。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 1周、1、3、6月的视力明显高于Ⅰ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术前平均散光值Ⅰ组、Ⅱ组、Ⅲ组统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Ⅰ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 1周、1、3、6月时均大于Ⅱ、Ⅲ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Ⅱ组与Ⅲ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 1周和 1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月后统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Ⅰ组、Ⅱ组、Ⅲ组术后早期均以顺规性散光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Ⅲ组术后散光漂移最明显 ,而Ⅰ组则漂移最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方向 ,但在无条件行超乳术时 ,调整切口大小、位置、深度、缝合技术等 ,术后仍可达到较低的散光度和满意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 角膜散光 手术方式 术前 视力 白内障囊外摘除 术后早期 显著性 结论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天 程浩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5-氟尿嘧啶 临床观察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后 防治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瞳孔白内障手术21例
15
作者 王学峰 张孝红 +1 位作者 韩莉 马玉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0-260,共1页
关键词 小瞳孔 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病人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昭荣 卢敏 +1 位作者 明国英 王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术式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68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60例(67眼)行小梁切...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术式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68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60例(67眼)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前房角开放程度及视力变化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眼压为(13.35±1.96)mm Hg,前房角开放程度为(64.86±6.38)°,视力(0.76±0.35),而B组患者术后眼压平均为(24.44±2.46)mmHg,前房角开放程度(87.32±8.96)°,视力(0.52±0.19),A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8%,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预后良好(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优于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伟 张宏宇 +1 位作者 杨雨 凡文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1-611,共1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患者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2型糖尿病患者 白内障囊外摘除 并发 超声乳化吸除 平均年龄 术前视力 诊断标准 血糖控制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减压法娩核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雅娜 颜伟年 +1 位作者 叶宇峰 董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50-3350,共1页
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决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角膜透明度的关键,因此.如何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已经成为所有眼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于2007年起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娩核,目的在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损... 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决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角膜透明度的关键,因此.如何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已经成为所有眼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于2007年起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娩核,目的在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白内障囊外摘除 娩核 减压法 损伤程度 角膜透明度 摘除术后 眼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皮质类固醇防治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建敏 郑广瑛 刘运甲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简单易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期(半年至2年)后囊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ty,PCO... 目的探讨简单易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期(半年至2年)后囊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ty,PCO)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8例(31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6例(16眼),并发性白内障6例(8眼),老年性白内障6例(7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第7天开始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结膜下注射,全程用5-Fu(45mg),半年后随诊,按后囊混浊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1只眼中0级(后囊透明)者29眼占93.55%,Ⅰ级和Ⅱ级(后囊混浊)各1眼占6.45%,即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其它报道(40~50%),而且所发生的2例后囊混浊未引起明显的视力下降,故有效防治率达100%。结论5-Fu联合皮质类固醇局部应用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防治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混浊 白内障囊外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杰 康凤英 +1 位作者 孙靖 李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 (BL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3 H TdR掺入法及MTT法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sA( 1~ 16 μg/ml)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在光镜、电镜下进...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 (BL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3 H TdR掺入法及MTT法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sA( 1~ 16 μg/ml)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在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 CsA( 1~ 16 μg/ml)作用 2 4h和 72h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 2 4h 5 0 %抑制质量浓度 (IC50 )为 10 37μg/ml,72hIC50 为 6 6 1μg/ml。CsA引起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主要特点是细胞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 ,且随药物剂量增大 ,细胞形态改变越明显。结论 一定剂量的CsA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为预防后囊混浊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晶状体上皮细胞 增殖 BLEC 动物实验 MTT法 混浊 ^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