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0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1
作者 张维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70-371,共2页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4眼 ) 3~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8 2 4 % ,脱残率 5 8 82 %。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4眼 ) 3~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8 2 4 % ,脱残率 5 8 82 %。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持续时间长 ,易发生虹膜后粘连和形成后囊混浊。结论 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状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莉薇 席兴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角膜穿孔伤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儿童角膜穿孔伤致外伤性白内障实行角膜清创缝合(或已自行闭合)+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6mo。结果:手术脱盲率... 目的:探讨儿童角膜穿孔伤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儿童角膜穿孔伤致外伤性白内障实行角膜清创缝合(或已自行闭合)+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6mo。结果:手术脱盲率为92%,脱残率为70%,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有前部葡萄膜炎、角膜水肿、后囊膜浑浊、继发性机化膜、晶状体前沉着物和人工晶状体夹持。结论:适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儿视力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重建双眼立体视觉和融合功能以及防止弱视和废用性外斜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孔伤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 儿童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被引量:3
3
作者 薛玲 和寅放 狄繁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72-372,共1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10例12眼,年龄45~79岁,平均67岁。全部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5~10d)眼内葡萄膜炎反应基本...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10例12眼,年龄45~79岁,平均67岁。全部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5~10d)眼内葡萄膜炎反应基本消失后,突然发生急性葡萄膜炎反应,发病时间为术后13~37d,平均18.75d。全部患者局部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及散瞳剂治疗。结果眼部炎症10d左右基本消失。除1眼视力下降外,其余视力均达反应前水平,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症反应,用皮质类固醇及早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夹持原因分析及其治疗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磊 马伟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回顾性分析23例(34眼)儿童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固定性瞳孔夹持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先天性白内障12例(23眼),4例IOL轻度偏位。轻度瞳孔夹持者不予处理。8例瞳孔夹持伴IOL偏位和后发性白内障行手术复位;外伤性... 回顾性分析23例(34眼)儿童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固定性瞳孔夹持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先天性白内障12例(23眼),4例IOL轻度偏位。轻度瞳孔夹持者不予处理。8例瞳孔夹持伴IOL偏位和后发性白内障行手术复位;外伤性白内障11例(11眼),3眼发生虹膜与IOL部分粘连,导致瞳孔不规则轻度上移,1只眼发生轻度晶状体偏位并瞳孔夹持。认为儿童IOL固定性瞳孔夹持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除术后葡萄膜炎性反应致虹膜囊膜粘连外,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晶状体囊袋内皮质的再生也是引起儿童IOL固定性瞳孔夹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瞳孑L夹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爱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 外伤性白内障 30例 (30只眼 ) ,外伤至手术时间7天~ 1年 ,全部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视力在 0 .4以上者 18只眼 ,占 6 0 %。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 外伤性白内障 30例 (30只眼 ) ,外伤至手术时间7天~ 1年 ,全部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视力在 0 .4以上者 18只眼 ,占 6 0 %。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术中前囊膜及皮质的处理应根据伤眼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后囊膜有较大破口而前囊膜较完整时 ,以前囊膜作为支撑植入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后囊膜破裂 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与风险
6
作者 孔庆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47-1748,共2页
目的:探讨独眼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与风险。方法:对43例另眼已经眼球摘除或完全致盲的独眼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其中28例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 目的:探讨独眼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与风险。方法:对43例另眼已经眼球摘除或完全致盲的独眼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其中28例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5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15mo。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0.8者5眼(12%),0.3~0.8者28眼(65%),0.05~0.2者9眼(21%),0.05以下者1眼(2%)。脱残率77%,脱盲率98%。结论:独眼白内障患者眼部情况复杂多变。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应当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为减少纠纷,术前详细检查,与家属坦诚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是十分必要的。在细致慎重的操作下,独眼白内障已不再是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禁忌证。手术仍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眼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6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高龄老人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护理
8
作者 丁黎华 杜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0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连续环形撕后囊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乃伟 王绪保 +3 位作者 高景春 李兵 牛贺平 杨煜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8-780,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环形撕后囊膜预防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393眼白内障患者,摘出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在后囊膜的旁中心作一穿刺孔,经穿刺孔向后囊膜与玻璃体前界膜之间注入透明质酸钠,沿后囊膜穿刺孔边缘...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环形撕后囊膜预防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393眼白内障患者,摘出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在后囊膜的旁中心作一穿刺孔,经穿刺孔向后囊膜与玻璃体前界膜之间注入透明质酸钠,沿后囊膜穿刺孔边缘环形撕开一个直径约3mm的圆形孔。术后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视力、后囊膜、玻璃体前界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眼轻度移位,术中13眼玻璃体经后囊膜孔突入囊袋内。术后3个月检查,375眼人工晶状体位置未见明显移位和偏斜。矫正视力≥0.5者307眼,≥0.1者236眼。术后玻璃体前界膜完整者217眼。结论连续线形撕后囊膜可使白内障患者获得视轴透明区,防止视轴区后囊膜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撕囊术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7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永安 张秋文 +3 位作者 高作书 苏增宏 邢亮 赵瑞博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各类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0种不同类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老年性白内障组为89.6%,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为62.2%,糖尿病合并... 目的探讨各类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0种不同类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老年性白内障组为89.6%,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为62.2%,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为71.2%,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组为50.4%,长寿老人(>80a)白内障组为68.5%,外伤性白内障组为73.8%,先天性白内障组为56.5%,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组为46.2%,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为61.7%,Fuch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组为91.7%.除Fuch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组外,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矫正视力≥0.5者所占的百分比与其它各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摘出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伴有其它合并症的白内障患者虽然视力恢复不够满意,但多有改善,因此不应放弃手术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1
作者 张晓林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49-449,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12
作者 张敏娜 韩振东 +7 位作者 吴士杰 马宝玲 李志华 单宗春 王淑琴 李俊霞 张志宏 李志霞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13
作者 熊茂传 张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9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时机及术式的选择。方法分析了31例(31眼)4~14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18眼,0.05~0.3者9眼,<0.05者4眼。结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时机及术式的选择。方法分析了31例(31眼)4~14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18眼,0.05~0.3者9眼,<0.05者4眼。结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状体有利于小儿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手术时机以伤后2周至2月为宜,但术后并发症比成人多,而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后视功能的探讨
14
作者 黄胜 饶芸前 +1 位作者 郑加喜 丁江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应用及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日益发展,为白内障患者复明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产生的屈光不正则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重要因素,众多学者共同探讨,力求解决的问题[1,2]。...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应用及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日益发展,为白内障患者复明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产生的屈光不正则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重要因素,众多学者共同探讨,力求解决的问题[1,2]。本文对34例(43眼)老年性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视功能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迟发性葡萄膜炎4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方明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66-67,共2页
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及诊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420例(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420例(眼)全部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肯定.术后... 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及诊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420例(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420例(眼)全部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肯定.术后突然发生急性葡萄膜炎反应的患者42例,发病率10%,早期行类固醇治疗,视力恢复良好.随访5~8个月,无复发. 迟发型葡萄膜炎可能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术后避免早期局部停药是降低本病发生率的关键,以皮质类固醇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症状,促进视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迟发性葡萄膜炎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
16
作者 刘振宇 董喆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1期76-77,共2页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主要原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眼科领域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混浊作为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若严重混浊影响视觉质量,需要行IOL置换术。目前IO...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主要原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眼科领域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混浊作为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若严重混浊影响视觉质量,需要行IOL置换术。目前IOL混浊的机制不清,现将2021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就诊并治疗的白内障术后IOL混浊病例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北京同仁医院 晶状体混浊 置换术 IOL 视觉质量 白内障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沈婷 马俊杰 +2 位作者 何峰英 吕晓艳 王媛媛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6/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5例113眼,根据植入晶状体不同分为单焦点组42例55眼和双焦点组4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6/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5例113眼,根据植入晶状体不同分为单焦点组42例55眼和双焦点组43例58眼。术后随访3 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近视力(UNVA)、裸眼中视力(UIVA)、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最佳矫正中视力(BCI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对比敏感度(CS)、客观视觉质量、视觉相关生存质量量表(NEI-VFQ-25)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 mo,双焦点组UNVA(LogMAR)优于单焦点组(0.24±0.06 vs 0.53±0.13,P<0.001),两组UIVA、UDVA、BCNVA、BCIVA、BCDVA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双焦点组暗视条件下18 c/d空间频率CS低于单焦点组(0.84±0.17 vs 0.92±0.22,P<0.05),其余CS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双焦点组OSI高于单焦点组(P<0.05),OV 20%、OV 9%低于单焦点组(均P<0.05),MTF cut off、SR、OV 100%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双焦点组总体视力、近视力活动评分高于单焦点组(均P<0.001),两组总体健康、远视力活动、周边视力、色觉、依赖程度、社交功能、社会角色、精神健康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为白内障患者提供更理想的近视力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但其客观视觉质量较差。单焦点、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有优缺点,临床尚需结合患者实际需求以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出术 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18
作者 谢慧 李静文 李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54-65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前节参数、角膜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 m,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低于对照组,而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量(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观察组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眼前节参数,提升角膜内皮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炳护 杨健 杨晔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联合房角分离术(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联合房角分离术(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采用白内障Phaco联合IOL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GSL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结果: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眼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3个月,两组前房深度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房角粘连<90°占比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Phaco、IOL联合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20
作者 孟克青 张武林 +2 位作者 许衍辉 董玮 许建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2/2023-04我院白内障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囊袋张力环分为两组:对照组39眼采...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2/2023-04我院白内障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囊袋张力环分为两组:对照组39眼采用单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联合组43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睫状突距离、视觉质量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mo,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较术前明显改善(联合组:0.64±0.28 vs 0.12±0.14;对照组:0.62±0.26 vs 0.23±0.25,均P<0.001);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联合组:2.57±0.56 vs 1.97±0.40 mm;对照组:2.22±0.45 vs 1.89±0.37 mm,均P<0.001),联合组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央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小梁睫状突距离比较均无差异(联合组:0.68±0.22 vs 0.74±0.20 mm;对照组:0.74±0.19 vs 0.78±0.17 mm,均P>0.05)。术后1 mo视觉质量评分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看电视3.00±0.38 vs 2.22±0.46分;看书2.85±0.42 vs 2.21±0.44分;夜间视物:2.71±0.34 vs 2.37±0.41分;精细操作2.82±0.38 vs 2.33±0.40分,均P<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vs 14%,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改善房角结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植入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