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YSiO_(4)∶Ce^(3+)蓝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蕾 杨星宇 +2 位作者 张瀚月 宋芳 冷稚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2,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峰值波长位于414 nm附近的宽带蓝光发射。NaYSiO_(4)∶0.02Ce^(3+)荧光粉在300~350 nm紫外光激发下量子效率在25%以上。NaYSiO_(4)∶0.02Ce^(3+)荧光粉表现出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水中浸泡14 d后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几乎不变。将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商用(Sr,Ba)_2SiO_(4)∶Eu^(2+)绿色荧光粉和商用(Ca,Sr)AlSiN_(3)∶Eu^(2+)红色荧光粉涂覆于310 nm紫外LED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显色指数高达95的LED器件。当驱动电流从50 mA逐渐增大到300 mA时,制备的LED器件表现出稳定的暖白光发射,其色坐标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报道的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SiO_(4):Ce^(3+) 高温固相 蓝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 高显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紫光激发白光LED用荧光材料的耐候性
2
作者 潘泽晟 游雅萍 +3 位作者 郑雅 陈海杰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2,I0006-I0009,共13页
紫光激发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色温可调、视觉友好等优点,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适用于紫光(400~420 nm)激发的高性能荧光材料尚未取得大规模应用,其中荧光材料的耐候性是评判其是否具有商业化应用潜力的... 紫光激发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色温可调、视觉友好等优点,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适用于紫光(400~420 nm)激发的高性能荧光材料尚未取得大规模应用,其中荧光材料的耐候性是评判其是否具有商业化应用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荧光材料耐候性的研究却十分缺乏。本研究首先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_(2)CaPO_(4)F:Eu^(2+)、K_(1.3)Al_(11)O_(17)+δ:Eu^(2+)和Ca_(2)YHf_(2)Al_(3)O_(12):Ce^(3+),Tb^(3+)三种LED用紫光激发稀土发光材料。然后开展了荧光粉在高温高湿、水浸泡、LED芯片紫光辐照等条件下的耐候性实验,研究了其耐候性以及失效机理。最后,将三种荧光粉与400 nm紫光芯片组合,制备了白光LED器件。结果表明,相较于同体系荧光粉,本研究所制备的荧光粉不仅在发光性能方面有所优化,而且对材料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耐候性表征更为全面。所制备的白光LED器件的显色指数为93.6、色温为5151 K、色坐标为(0.34,0.36),展现出优质的白光照明性能,且白光LED器件的耐候性相对于单一荧光粉有所提升。上述研究表明,对荧光材料及其对应的LED器件进行耐候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本工作率先开展了紫光激发LED用荧光材料的耐候性研究,对于推动其应用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性 稀土发光材料 白光led 紫光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合成、发光性能与LED应用
3
作者 黄大誉 刘冬杰 +2 位作者 党佩佩 连洪洲 林君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82,共18页
发光二极管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需要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卤化铅钙... 发光二极管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需要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卤化铅钙钛矿才能实现高功率转换效率。目前,卤化锡钙钛矿因具有低的激子结合能和良好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成为最有前途的替代品。由于具有相似的离子半径与价态,锡(Sn)可以部分或完全替换有毒的铅(Pb)来实现卤化铅钙钛矿的低铅化或无毒化;同时,Sn部分或完全替换Pb会产生新的发光性质。尽管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在提升光电性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制备的发光器件参数仍低于铅基卤化物钙钛矿。本文旨在详细综述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合成制备和光电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探讨晶体结构与光电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回顾锡基钙钛矿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采取策略来改善锡基钙钛矿材料的薄膜特性,以提高器件性能。该综述为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合成、发光性能与LED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锡基 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二极管(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调控芽苗菜品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水欢 袁思洁 +4 位作者 郭楠楠 陈贤 樊亚敏 高晗 詹丽娟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芽苗菜正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健康植物源食品。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固态光源,已被广泛应用于芽苗菜的栽培和品质调控。基于芽苗菜的营养价值和LED光照技术,综... 芽苗菜正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健康植物源食品。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固态光源,已被广泛应用于芽苗菜的栽培和品质调控。基于芽苗菜的营养价值和LED光照技术,综述LED光照对芽苗菜色泽(叶绿素、β-胡萝卜素)、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抗氧化物质(酚类物质、维生素C)及抗氧化活性的调控作用,并解析其调控机制。认为,与同种成熟蔬菜相比,芽苗菜含有更多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酚类物质、维生素C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及更强的抗氧化活性。LED能够提供与植物体内光感受器和光合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吸收谱相匹配的最优光波长,对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实现植物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红光、蓝光、红蓝复合光和绿光均能促进芽苗菜中营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合成,并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未来研究将集中在LED光质配比、LED光照协同其他因素、LED光照对采后芽苗菜贮藏保鲜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等方面,为芽苗菜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苗菜 发光二极管(led) 品质调控 色泽 营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光HLCT材料pCzAnN作敏化主体的单发光层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5
作者 李晓霞 田甜甜 +3 位作者 杨睿浩 许慧侠 苗艳勤 王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7-1757,共11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作为照明和显示领域极其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实现超简单、高效率、低滚降的白光OLEDs,对有机发光层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杂化局部和电荷转移(Hybridized local and c...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作为照明和显示领域极其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实现超简单、高效率、低滚降的白光OLEDs,对有机发光层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杂化局部和电荷转移(Hybridized local and charge transfer,HLCT)材料的“热激子”通道可以将高能三线态激子窜跃至单线态,实现理论上100%的激子利用率,快速的反向系间窜跃可有效抑制三线态激子猝灭,从而降低器件效率滚降。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电荷平衡策略优化器件结构,制备了基于HLCT材料pCzAnN的高效蓝光OLED。在此基础上,以pCzAnN作为传统荧光材料的敏化主体,通过不完全能量传递策略,实现了双色及三色白光OLEDs制备。制备的白光OLEDs最高显色指数达到90,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8.76%,且展现出较低效率滚降及良好的光谱稳定性。本研究对开发简单、高效率、低滚降白光OLEDs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白光 杂化局部和电荷转移 效率滚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钰卜 潘钰宇 +4 位作者 何国晖 林嘉诚 刘士瑀 郑华 刘佰全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7-416,共20页
作为新一代自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逐渐开始商业化。柔性白光技术是未来显示和照明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柔性白光OLED(FWOLED)的开发必要且迫切。首先介绍了FWOLED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实现柔性白光器件的五个重... 作为新一代自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逐渐开始商业化。柔性白光技术是未来显示和照明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柔性白光OLED(FWOLED)的开发必要且迫切。首先介绍了FWOLED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实现柔性白光器件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柔性衬底、导电电极、器件结构、光取出技术和柔性封装;随后分类概括了各种FWOLED的实现策略,包括荧光、磷光、延迟荧光、混合型FWOLED;接着综述了其他类型的柔性白光自发光技术器件,如柔性白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柔性白光钙钛矿LED(PeLED)和柔性白光胶体量子阱LED(CQW⁃LED);最后,对FWOLED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led) 有机 白光 柔性 发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9)Lu_(2)Si_(6)O_(24):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7
作者 王云正 吉鸿波 +2 位作者 李兆 吴坤尧 王亚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5-1461,共7页
近紫外芯片和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组装的白光发光二极管(NUV-WLED)能有效缓解“蓝光危害”和提升显色指数。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Ba_(9)Lu_(2)Si_(6)O_(24):xEu^(3+)(0≤x≤0.15)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 近紫外芯片和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组装的白光发光二极管(NUV-WLED)能有效缓解“蓝光危害”和提升显色指数。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Ba_(9)Lu_(2)Si_(6)O_(24):xEu^(3+)(0≤x≤0.15)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Eu^(3+)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Eu^(3+)成功掺杂进入Ba_(9)Lu_(2)Si_(6)O_(24)基体中,样品主激发峰为393 nm(7F0→5L6),主发射峰为612 nm(5D0→7F2),x=0.09时发光强度最大。将Ba_(9)Lu_(2)Si_(6)O_(24):xEu^(3+)红色荧光粉制成白光LED器件,显色指数接近90并表现出稳定的白光发射。该研究报道的Ba_(9)Lu_(2)Si_(6)O_(24):xEu^(3+)红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_(9)Lu_(2)Si_(6)O_(24):xEu^(3+) 高温固相法 白光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技术及主要特性 被引量:26
8
作者 蒋大鹏 赵成久 +6 位作者 侯凤勤 刘学彦 范翊 张立功 褚明辉 申德振 范希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利用发射波长为470nm的蓝光发光二极管作为基础光源,通过荧光粉转换方法制备白光发光二极管,荧光粉主要采用稀土激活的铝酸盐Y3Al5O12∶Ce3+(YAG)。在工作电流为15mA条件下,所研制的白光LED的法向光强为2890mcd;色坐标为x=0 29,y=0 33;... 利用发射波长为470nm的蓝光发光二极管作为基础光源,通过荧光粉转换方法制备白光发光二极管,荧光粉主要采用稀土激活的铝酸盐Y3Al5O12∶Ce3+(YAG)。在工作电流为15mA条件下,所研制的白光LED的法向光强为2890mcd;色坐标为x=0 29,y=0 33;显色指数为77;流明效率为14 9lm/W。研究制备了不同色温的白光LED,色温范围从2700~8000K,研究了色温与色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部分指标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发光二极管 制备技术 荧光粉转换方法 白光led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佰全 高栋雨 +5 位作者 王剑斌 王曦 王磊 邹建华 宁洪龙 彭俊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3-1852,共30页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的不同方法,然后从发光材料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全荧光WOLED、全磷光WOLED、基于荧光/磷光杂化WOLED以及延迟荧光WOLED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们研究团队最近的工作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高性能WOLED的器件结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物理机制以及发光过程;接着,简单介绍了柔性WOLED最近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WOLED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白光 显示 照明 柔韧性 发光材料 器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蓝光转换材料的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郝海涛 周禾丰 +2 位作者 梁建 刘旭光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用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与反应烧结的方法,在1300℃合成了高纯度的铈激活和铈、钆共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蓝光转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的发光特性以及Gd件对... 用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与反应烧结的方法,在1300℃合成了高纯度的铈激活和铈、钆共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蓝光转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的发光特性以及Gd件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晶系的钇铝石榴石晶体,可以被蓝光有效激发,通过调整掺杂离子的摩尔浓度,荧光粉的发射波长可覆盖530-560nm的黄绿光范围。利用荧光粉转换法制备了白光LED(1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在工作电流为20mA、工作电压为3.5V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白光LED色坐标x=0.310,y=0.323,光效26.131m·W^-1,显色指数81.8,色温660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发光 发射光谱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的组成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贺香红 周健 +1 位作者 连宁 关明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1-750,共10页
白光LED有望发展成为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荧光粉作为配套材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白光LED的发光效率、亮度以及显色性等。高效红色荧光粉已经成为白光LED发展的瓶颈。概述了Eu3+激活的钨/钼酸盐、氧化钇铋和钛酸盐,Sm3+激活的锌酸锶,P... 白光LED有望发展成为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荧光粉作为配套材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白光LED的发光效率、亮度以及显色性等。高效红色荧光粉已经成为白光LED发展的瓶颈。概述了Eu3+激活的钨/钼酸盐、氧化钇铋和钛酸盐,Sm3+激活的锌酸锶,Pr3+和Bi3+共激活的钛酸钙,Eu2+激活的氮化物,Ce3+激活的硅锗酸盐石榴石以及Mn4+激活的多铝酸钙和Mn2+激活的硫氧化锌钙等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组成变化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组成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白光led 红移 组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荧光粉Ba_(1.97)Ca_(1-x)(B_3O_6)_2∶Eu_(0.03)^(2+),Mn_x^(2+)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恩海 赵韦人 +3 位作者 周国雄 豆喜华 俞军 易春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91-3194,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1.97Ca1-x(B3O6)2∶Eu2+,Mnx2+(x=0,0.03,0.06,0.15)荧光粉,研究了其相组成与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相Ba2Ca(B3O6)2晶体结构。Eu2+同时占据Ba2+格位和Ca2+格位。在317 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Eu2+辐...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1.97Ca1-x(B3O6)2∶Eu2+,Mnx2+(x=0,0.03,0.06,0.15)荧光粉,研究了其相组成与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相Ba2Ca(B3O6)2晶体结构。Eu2+同时占据Ba2+格位和Ca2+格位。在317 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Eu2+辐射出峰值在450 nm附近的宽谱蓝光。通过能量传递作用,Mn2+辐射峰值为600 nm左右的宽谱红光。蓝光和红光叠加形成色坐标为(x=0.371,y=0.282)的近白光发射。样品的激发光谱分布在250~400 nm的波长范围,有望在紫外激发的白光LED中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白光 led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Ca_8Mg(SiO_4)_4Cl_2:Eu^(2+),Dy^(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沈超 邵起越 +2 位作者 韩学林 董岩 蒋建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光LED用Ca8Mg(SiO4)4Cl2:Eu和Ca8Mg(SiO4)4Cl2:Eu,Dy绿色发光粉。研究发现:共掺Dy可以明显地提高Ca8Mg(SiO4)4Cl2:Eu发光粉的发光性能,表明Dy3+和Eu2+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当Dy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时...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光LED用Ca8Mg(SiO4)4Cl2:Eu和Ca8Mg(SiO4)4Cl2:Eu,Dy绿色发光粉。研究发现:共掺Dy可以明显地提高Ca8Mg(SiO4)4Cl2:Eu发光粉的发光性能,表明Dy3+和Eu2+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当Dy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时,发光粉505nm处绿光发射的强度约提高12%。通过对Dy3+和Eu2+光谱特性的分析,Dy3+和Eu2+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可归因于无辐射交叉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Ca8Mg(SiO4)4Cl2:Eu2+ Dy3+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Ce^(3+)/Sm^(3+)共掺玻璃和微晶玻璃的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江青云 李晨霞 +5 位作者 叶仁广 陈鸿 华有杰 邓德刚 赵士龙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6,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Ce3+/Sm3+共掺透明微晶玻璃,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在微晶玻璃中Ce3+呈现出基于4f-5d跃迁的较强的宽带蓝光发射,通过调节Ce3+/Sm3+离子的掺杂浓度,Ce3+/Sm3+离子共掺微晶玻璃发光的色度逐渐发生变化,当CeO2/Sm...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Ce3+/Sm3+共掺透明微晶玻璃,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在微晶玻璃中Ce3+呈现出基于4f-5d跃迁的较强的宽带蓝光发射,通过调节Ce3+/Sm3+离子的掺杂浓度,Ce3+/Sm3+离子共掺微晶玻璃发光的色度逐渐发生变化,当CeO2/Sm2O3掺杂的量比为1∶1时,制得的微晶玻璃发光色坐标为(0.315,0.296)。通过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研究了Ce3+离子到Sm3+离子的能量传递,在SAZKNGC0.6S0.6微晶玻璃中,Ce3+离子向Sm3+离子传递能量效率约为20%。结果表明,Ce3+/Sm3+共掺微晶玻璃是白光LED的一种潜在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Sm3+离子 发光 能量传递 微晶玻璃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SrMoO_4: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赤军 李西林 +3 位作者 龙丹丹 张清侠 闫景辉 康振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3-130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红色荧光粉SrMoO4:Eu3+,该荧光粉能很好的与紫外及蓝光LED匹配。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进行样品表征。XRD数据与标准卡片PDF#85-809相匹配;FESEM图谱显示出在不同温度... 采用水热法制备红色荧光粉SrMoO4:Eu3+,该荧光粉能很好的与紫外及蓝光LED匹配。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进行样品表征。XRD数据与标准卡片PDF#85-809相匹配;FESEM图谱显示出在不同温度下所制备的样品形貌;样品在紫外光和蓝光激发下发射主峰位于616 nm处。样品发光强度与Eu3+掺杂浓度有关,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7%;该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为600℃;引入不同的补偿电荷对荧光粉发光性能进行改进,当K+作为补偿电荷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合成的样品SrMoO4:Eu3+,K+CIE色坐标为(0.59,0.40),可用于白光LED红色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水热法 钼酸盐 发光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琦 马东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9,共13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以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发光颜色可在可见光区内任意调节、易于大面积制作和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显示技术之一,在照明光源领域也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实现白光OLEDs的方法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以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发光颜色可在可见光区内任意调节、易于大面积制作和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显示技术之一,在照明光源领域也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实现白光OLEDs的方法及其近期进展,并结合自身工作介绍了白光OLEDs的制备方法,最后对白光OLEDs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照明 荧光 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二极管用Ba_3MgSi_2O_8基质发光材料的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雪征 王达健 +2 位作者 顾铁成 毛智勇 刘艳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95,共7页
分别采用溶胶雾化-微波烧成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Ba3MgSi2O8∶Eu,Mn,Al荧光粉。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两步法制备的样品物相纯度和结晶度都比较高,具有中心位置437,500,608nm的三色发射带。在3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 分别采用溶胶雾化-微波烧成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Ba3MgSi2O8∶Eu,Mn,Al荧光粉。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两步法制备的样品物相纯度和结晶度都比较高,具有中心位置437,500,608nm的三色发射带。在3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的色坐标为x=0.3253,y=0.2134,相关色温7391K,可得到预期的白光发射。其中蓝、绿两个发射带分别来自于Ba3MgSi2O8和Ba2SiO4晶格中Ba2+格位的替位原子Eu2+的5d-4f跃迁,红光发射带源于Ba3MgSi2O8中Mn2+的4T-6A跃迁发射。红光的激发谱与蓝光的激发谱几乎重合,可以确定在Ba3MgSi2O8∶Eu,Mn,Al发光过程中存在着从蓝光发射中心到红光发射中心的能量传递。但是,与通常的共振能量传递模型不同,蓝光发射谱与红光激发谱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光谱重叠。相比之下,高温固相法样品没有观察到红光发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成的Ba2SiO4中杂相较多,激发光很大一部分被Ba2SiO4晶格中的Eu2+绿光发光中心吸收,传递到Mn2+红光发光中心的能量减少;另一方面与固相法中Mn2+在Ba3MgSi2O8晶格中掺杂困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MgSi2O8:Eu Mn Al发光 微波烧成 喷雾干燥 能量传递 白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近紫外LED芯片的白光荧光粉Y_2(MoO_4)_3∶Dy^(3+)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龚慧 林林 +2 位作者 丘志海 黄兴勇 郑志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7-1470,148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Y2(MoO4)3∶Dy3+荧光粉,并对其晶场及发光性质进行研究。晶场分析结果表明:Y3+格位晶场结构近似为对称性很低的C2,因此样品在近紫外区有很强f-f激发峰,适合于近紫外LED芯片。在387 nm激发下,主要发射峰为Dy3+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Y2(MoO4)3∶Dy3+荧光粉,并对其晶场及发光性质进行研究。晶场分析结果表明:Y3+格位晶场结构近似为对称性很低的C2,因此样品在近紫外区有很强f-f激发峰,适合于近紫外LED芯片。在387 nm激发下,主要发射峰为Dy3+的特征发射487 nm(蓝光,4F9/2→6H15/2)和574 nm(黄光,4F9/2→6H13/2)。增大Dy3+掺杂浓度,黄光与蓝光的强度比值(Y/B)随之增大。387 nm激发下,不同Dy3+掺杂浓度荧光粉发射光的色坐标均在白光区域中。以上结果表明Y2(MoO4)3∶Dy3+是一种新型的适于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白光荧光粉,发光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MoO4)3∶Dy3+ 荧光粉 白光led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白光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邦东 张积梅 +5 位作者 朱文清 郑新友 吴有智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5-487,共3页
有机白光发光二极管是实现全色显示的重要原型器件之一,而且作为一种超薄光源还可用作液晶的背光源以及一些特殊场合的照明.本文从发光区域、器件结构、材料选择等方面回顾了有机白光发光研究的一些进展情况.
关键词 有机白光发光二极管 发光区域 O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Sr_2Eu_xGd_(1-x)AlO_5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晓园 贺小光 +5 位作者 于立军 高允锋 郭锦泉 骆永石 张家骅 吴春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4-1478,共5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2Eu x Gd1-x AlO5红色荧光粉,研究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在紫外光和近紫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由Eu3+的5D0→7F J(J=0,1,2,3,4)特征发射组成,其中Eu3+离子的5D0→7F1(λ=590 nm)和5D0→7F2(λ=622...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2Eu x Gd1-x AlO5红色荧光粉,研究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在紫外光和近紫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由Eu3+的5D0→7F J(J=0,1,2,3,4)特征发射组成,其中Eu3+离子的5D0→7F1(λ=590 nm)和5D0→7F2(λ=622 nm)跃迁发射的强度最大。当Eu3+离子的摩尔分数为0.75时,样品的发光最强。研究结果表明,Sr2Eu x Gd1-x AlO5荧光粉是一种在近紫外芯片白光LED上有应用前景的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光致发光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