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0及白介素-15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晓冬 李萌 +1 位作者 刘海霞 张丹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33,共6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IL)-10及IL-15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个体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10及IL-15水平,并对MM患者进... 目的:研究白介素(IL)-10及IL-15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个体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10及IL-15水平,并对MM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IL-10及IL-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同DS分期中IL-10及IL-15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0及IL-15水平在Ⅱ及Ⅲ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Ⅰ期(均P<0.05)。治疗后sCR+CR组IL-10及IL-1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VGPR+PR组IL-10及IL-15水平亦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显著高于sCR+CR组(均P<0.05)。IL-10>22.01 pg/ml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短于IL-10≤22.01 pg/ml的患者(均P<0.001),IL-15>48.56 pg/ml的患者中位PFS及中位OS亦显著短于IL-15≤48.56 pg/ml的患者(均P<0.05)。结论:MM患者IL-10及IL-15水平与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治疗后IL-10及IL-15水平均下降,且IL-10及IL-15水平越低,疗效越好。IL-10及IL-15水平低于阈值的患者,中位PFS及OS均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介素-10 白介素-1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王飞燕 刘超凡 +5 位作者 张亚楠 周晓甜 任静 袁晨 李潭清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3452,共11页
旨在制备猪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IL-15-ELISA定量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猪IL-15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15,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随后用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加强免疫后第3天,分离小... 旨在制备猪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IL-15-ELISA定量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猪IL-15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15,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随后用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加强免疫后第3天,分离小鼠脾细胞,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对其分泌的IL-15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然后基于单克隆抗体建立IL-15夹心ELISA方法。结果显示:获得9株分泌抗IL-15 McAb的杂交瘤细胞(1E8、1F4、2D3、2C10、2F3、2D10、3F4、3D4、3D5),分泌的抗体均为IgG2bκ型。以制备的单抗2D10和2C10分别为捕获抗体及酶标抗体建立的夹心ELISA最低可检测31.25 ng·mL^(-1)的IL-15蛋白,与其它细胞因子或蛋白(IL-1、IL-2、IL-4、IL-6、IL-10、IL-12、Gzms-B、IFN-γ、TNF-α)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6%和3.39%。该夹心ELISA可定量检测血清、组织液和细胞培养物等样品中的IL-15。综上,成功制备了猪IL-15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定量检测IL-15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IL-15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白介素15(TfIL-15)的结构特征与重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莹莹 于珊珊 +2 位作者 柴迎梅 林啸鹏 祝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3,共9页
为研究白介素15(Interleukin-15, IL-15)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松江鲈IL-15基因(命名为TfIL-15)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140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 165bp... 为研究白介素15(Interleukin-15, IL-15)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松江鲈IL-15基因(命名为TfIL-15)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140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 165bp、开放阅读框(ORF) 522bp和3'UTR 453bp。在5'UTR区域,存在4个读码框外的AUG翻译起始位点。基因ORF编码173个氨基酸(aa),其中,前59aa为信号肽序列。成熟肽全长为114aa,预测分子量为12.975kDa,理论等电点为5.15。同源比对发现,鱼类IL-15变异程度较高,TfIL-15与其他鱼类IL-15同源性在23%~61%之间。多序列比对和三维结构构建结果显示,TfIL-15具有典型4个α螺旋二级结构,形成二硫键的4个半胱氨酸高度保守。qRT-PCR分析表明,TfIL-15广泛表达于松江鲈各组织中。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后,TfIL-15 mRNA在血液、皮肤、肝脏和脾脏中均上调表达。在皮肤和血液中,刺激后2h表达量迅速上调至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74倍和41倍。脾脏和肝脏在刺激后12h分别达到对照组的3倍和18倍。肝脏中,刺激后96h,表达量再次上调至对照组的86倍。上述结果表明,TfIL-15可能参与了松江鲈抵抗外界刺激的先天免疫过程。另外,通过构建TfIL-15成熟肽的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fIL-15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白介素15(il-15) 克隆 基因表达 重组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使用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与白介素2,7,15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 被引量:17
4
作者 黎阳 黄绍良 +3 位作者 吴燕峰 魏菁 包蓉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IL15 ) ,B组 (SCF +FL +IL2 +IL7+IL15 )和C组 (IL2 +IL7+IL15 ,对照组 ) ,培养 2 1天 ,检测CD3+ CD5 6 + CIK细胞、CD3- CD5 6 + NK细胞比例和扩增倍数。结果表明 :经 2 1天培养 ,A ,B及C组CIK细胞比例分别为 (19.84± 2 .93) %、(2 6 .2 0± 4 .0 5 ) %及 (2 4 .0 3± 4 .99) % ;而NK细胞的比例A、B及C组比例分别为 (4 9.6 0± 1.4 0 ) %、(5 1.16± 6 .4 5 ) %及 (30 .85± 8.12 ) %。含SCF +FL的B组扩增效率最高 ,其中CIK细胞的扩增倍数由对照组 (C组 )的 (5 75 81± 2 2 1.72 )倍增加至 (796 .0 9± 2 78.4 7)倍 (最高为 1313倍 ) ;NK细胞由对照组 (C组 )的 (30 .39± 14 .4 7)倍增加至 (6 5 .85± 30 .83)倍 (最高为 12 1.0 6倍 )。结论 :通过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可以同时扩增CB来源的CIK NK细胞 ;联合诱导、扩增CB CIK NK细胞以采用含SCF +FL +IL2 +IL7+IL15的培养体系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NK细胞 脐血 干细胞因子 FLT3配基 白介素2 白介素7 白介素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5对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曹璐 吴德 +2 位作者 方正锋 林燕 李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白介素15(IL-15)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细胞和组织中,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和NK细胞增殖和增强它们生物活性的功能。近年的研究发现,IL-15还可阻碍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另外可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来降低动物体内脂肪沉积。本... 白介素15(IL-15)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细胞和组织中,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和NK细胞增殖和增强它们生物活性的功能。近年的研究发现,IL-15还可阻碍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另外可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来降低动物体内脂肪沉积。本文从IL-15的结构、受体及对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骨骼肌 脂肪组织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中白介素4、15、18与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敏 莫雪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探讨IL-4、IL-15、IL-18在重症肌无力(MG)中的表达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及重复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PCR-ELISA)检测30例MG患者(MG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血清中的IL-4、IL-15、IL-18水平... 目的:探讨IL-4、IL-15、IL-18在重症肌无力(MG)中的表达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及重复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PCR-ELISA)检测30例MG患者(MG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血清中的IL-4、IL-15、IL-18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MG组血清IL-4、IL-15、IL-18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G组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与血清IL-4、IL-15、IL-18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IL-4、IL-15、IL-18及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均参与了MG的发病过程;MG中IL-4、IL-15及IL-18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的上调CD4+T淋巴细胞的端粒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白介素4 白介素15 白介素18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5与脂质代谢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亚 唐民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近些年IL-15对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备受关注。IL-15可以抑制机体LPL合成,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减少脂肪的蓄积。进一步研究发现,IL-15可以通过激活p42/p44 MAPK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增殖活性,降低STAT5a蛋白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同... 近些年IL-15对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备受关注。IL-15可以抑制机体LPL合成,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减少脂肪的蓄积。进一步研究发现,IL-15可以通过激活p42/p44 MAPK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增殖活性,降低STAT5a蛋白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同时激活SAPK/JNK通路促使细胞凋亡。IL-15还可以上调Ca2+磷酸酶的活性,阻断脂肪细胞分化。本文将IL-15对脂代谢的影响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肥胖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5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子盛 傅应云 +1 位作者 刘盛国 何正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15(IL-15)对H2O2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RLE-6TN),分为:(A)正常对照组;(B)IL-15预处理组;(C)H2O2损伤组;(D)IL-15预处理后H2O2损伤组。采用DAPI荧光染色... 目的观察白介素-15(IL-15)对H2O2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RLE-6TN),分为:(A)正常对照组;(B)IL-15预处理组;(C)H2O2损伤组;(D)IL-15预处理后H2O2损伤组。采用DAPI荧光染色及Annexin V-FITC/PI检测各组细胞凋亡,JC-1染色观察各组线粒体膜电位;RT-PCR检测各组细胞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能明显诱导RLE-6TN凋亡,IL-15预处理可明显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cl-2 mRNA表达增加,Bax、Caspase-3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IL-15能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强抗凋亡基因Bcl-2,同时,抑制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5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细胞凋 抗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5真核表达质粒对猪瘟免疫增强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芳 罗满林 陈瑞爱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9年第6期38-39,47,共3页
将克隆至pcDNA3.1载体的含pIL-15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大量提取,联合猪瘟疫苗免疫小猪,并通过ELISA和猪脾脏淋巴细胞MTT试验测定pIL-15的免疫佐剂效果。ELISA结果表明,pcDNA-IL-15质粒免疫后,能有效提高猪瘟抗体水平;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 将克隆至pcDNA3.1载体的含pIL-15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大量提取,联合猪瘟疫苗免疫小猪,并通过ELISA和猪脾脏淋巴细胞MTT试验测定pIL-15的免疫佐剂效果。ELISA结果表明,pcDNA-IL-15质粒免疫后,能有效提高猪瘟抗体水平;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联合免疫后,猪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5 猪瘟 抗体水平测定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白介素15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赛红 马普 +8 位作者 李慧 孙鹤 孔德荣 李凤华 仇雪梅 姜志强 刘海映 刘圣聪 王秀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8-603,共6页
为了开发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免疫基因及其重组表达,生产重组免疫因子蛋白,通过提取红鳍东方鲀肾脏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基因序列,将IL15成熟肽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连接,成... 为了开发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免疫基因及其重组表达,生产重组免疫因子蛋白,通过提取红鳍东方鲀肾脏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基因序列,将IL15成熟肽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连接,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重组子)p ET-32a(+)-IL15,并将其重组子转化至Escheria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表达IL15的基因工程菌,再经IPTG诱导,p ET-32a(+)-IL15在BL21中得到了融合表达。结果表明:通过对表达产物的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红鳍东方鲀IL15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较高,蛋白浓度为294.6μg/m L;用MTT法对该蛋白进行活性鉴定显示,加入稀释10倍和100倍的重组红鳍东方鲀IL15蛋白时,CTLL-2细胞的增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1%和73%。研究表明,重组红鳍东方鲀IL15蛋白具有体外促进CTLL-2细胞增值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白介素-15 原核表达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亚丹 贺毅 +4 位作者 孙作厘 杨健 罗燕婷 刘明霞 王海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 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JAK/STAT、Ras/Raf/MAPK及PI3K/AKT等多种信号通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综述了IL-15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并总结了以IL-15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小分子激动剂和抑制剂,以期为深入探究IL-15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il-15受体 肿瘤 自身免疫疾病 神经精神疾病 激动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潞党参对光老化小鼠皮肤中IL-6、TNF-α、IL-15含量及IL-15、IL-15R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明月 刘春艳 +3 位作者 张宇 张小卿 马贤德 吴景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146,I0023,共5页
目的研究潞党参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IL-15及IL-15与IL-15R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剂量组。对空白对照组采取正常饲养,对阳性对照组(V... 目的研究潞党参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IL-15及IL-15与IL-15R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剂量组。对空白对照组采取正常饲养,对阳性对照组(VE组)、中药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制备光老化模型。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中药剂量组给相应剂量药液,阳性对照组(VE组)给予维生素E滴剂,于造模前30 min灌胃。造模完成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组织中IL-6、TNF-α、IL-15含量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IL-15与IL-15R共表达的水平。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中,比照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皮肤组织中IL-6、TNF-α、IL-15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比照模型对照组,中药剂量组皮肤组织中IL-6、TNF-α、IL-15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免疫荧光双标记法中,IL-15和IL-15R在各个组中均有阳性表达,其中在模型组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中药剂量组的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中表达水平低。结论潞党参在皮肤光老化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潞党参 光老化 il-6 TNF-α il-15 il-15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15组合培养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体外扩增的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晓梦 于津浦 +3 位作者 李慧 于文文 任秀宝 曹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观察IL-2+IL-15组合体外培养方案对于NK、NKT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黏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乳腺癌患者的外... 目的:观察IL-2+IL-15组合体外培养方案对于NK、NKT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黏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IL-2+IL-15联合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观察培养15 d后细胞的扩增倍数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LDH释放法和CD107a释放法检测不同细胞亚群对于HLA匹配或不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活细胞工作站检测总扩增产物对于不同靶肿瘤细胞系的黏附作用。结果:与扩增前相比,IL-2+IL-15培养方案扩增15 d后,NK细胞[(36.74±17.10)%vs(16.34±3.12)%,P<0.05]、NKT细胞[(24.88±12.34)%vs(4.06±2.05)%,P<0.05]比例显著增加,CD4+T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p30[(92.38±7.19)%vs(32.14±17.64)%,P<0.05]、NKp44[(74.26±16.28)%vs(1.94±1.60)%,P<0.05]、NKG2D[(98.58±1.28)%vs(66.50±24.84)%,P<0.05]的表达率均显著升高,CD16表达率显著降低[(85.12±7.66)%vs(95.60±2.53)%,P<0.05];NKT细胞、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DNAM-1和NKG2D明显升高(P<0.05)。总扩增产物、NK细胞和NKT细胞对HLA不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均显著高于HLA匹配靶细胞系的杀伤(P<0.05);在共孵育至84 min时,与HLA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系相比,总扩增产物细胞与HLA不匹配的靶细胞系黏附结合数目显著增多[(4.80±0.53)vs(2.25±0.35)个,P<0.05]。结论:IL-2+IL-15组合方案在扩增NK细胞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扩增NKT细胞,即可以扩增CD56+细胞群。并且,扩增产物主要以不受HLA限制的NK细胞杀伤活性为主来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NK细胞 扩增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5与PRRS病毒GP5基因核酸疫苗免疫效力 被引量:16
14
作者 石娜 尹杰超 +2 位作者 Dante Zarlenga 李广兴 任晓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表达猪白细胞介素(IL)-15及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V)病毒GP5基因重组核酸疫苗。以小鼠为试验模型,利用猪IL-15作为分子佐剂并检测其对表达PRRS病毒GP5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猪IL-15与GP5试验组...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表达猪白细胞介素(IL)-15及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V)病毒GP5基因重组核酸疫苗。以小鼠为试验模型,利用猪IL-15作为分子佐剂并检测其对表达PRRS病毒GP5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猪IL-15与GP5试验组小鼠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高于PBS对照组及GP5基因单独免疫组,表明猪IL-15对核酸疫苗可有效增强PRRS病毒GP5基因的免疫效果,证实了其佐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PRRSV GP5基因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7和IL-15联合对T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隽 杨素霞 +2 位作者 李煜 高江平 张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90-1594,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体外T细胞扩增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T细胞增殖及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取外周血T细胞,用自体的树突状细胞(DC)和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进行周期性刺激,用细胞增殖试验、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Cr...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体外T细胞扩增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T细胞增殖及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取外周血T细胞,用自体的树突状细胞(DC)和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进行周期性刺激,用细胞增殖试验、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Cr释放测定及ELISPOT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程度、IFN-γ分泌细胞的频率、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活力、细胞的凋亡状态和分化能力。结果显示:T细胞在周期性刺激后,用CD3/28微珠的短期扩增效应最好,但多轮刺激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细胞的扩增最强。Cr释放试验表明,CD3/28微珠扩增的T细胞不具有杀伤活力,高浓度IL-2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其次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ELISPOT显示不同培养条件诱导出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率从高到低依此为高浓度IL-2>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低浓度的IL-2>CD3/28微珠。细胞表型分析显示高浓度IL-2和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含有较高比例的CD3+CD8+T细胞。对细胞的凋亡测定表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获得的T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比例最低。细胞增殖试验显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分化能力最强。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地体外扩增T细胞的方法,其中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T细胞的扩增最显著,获得的T细胞存活率最高,分化能力最强,该细胞同时也含有较高频率的IFN-γ分泌细胞且表现出较强的杀伤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治疗 il-2 il-7 il-15 T细胞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15刺激脐血NK细胞对K562/Jurkat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碧红 吴燕峰 +3 位作者 岑丹阳 魏菁 刘勇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58-36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cord blood,CB)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细胞因子IL-2和IL-15对NK细胞杀伤K562/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utoMACS及CD3阴选后CD56阳选两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纯化NK细胞,分选后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纯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cord blood,CB)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细胞因子IL-2和IL-15对NK细胞杀伤K562/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utoMACS及CD3阴选后CD56阳选两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纯化NK细胞,分选后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纯度,通过IL-2及IL-2和IL-15两种细胞因子组合培养3天,用LDH释放法检测培养前后脐血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Jurkat的细胞毒活性(效靶比10∶1),并记录不同细胞因子培养体系条件下NK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CB-MNC中CD3-CD56+细胞含量为(14.88±9.2)%,分选后CD3-CD56+细胞含量为(92.39±0.8)%;培养3天后,IL-2组NK细胞形成集落数为148.60±13.0,IL-2复合IL-15组NK细胞形成集落数为831.80±2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K562为靶细胞时,新鲜纯化CB-NK的杀伤活性为(27.76±8.8)%,IL-2组杀伤活性为(61.9±9.1)%,IL-2复合IL-15组杀伤活性为(87.62±3.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Jurkat为靶细胞时,新鲜纯化CB-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为(29.32±2.5)%,IL-2组杀伤活性为(69.43±4.4)%,IL-2复合IL-15组杀伤活性为(92.95±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新鲜纯化NK细胞对K562、Jurkat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自发细胞毒活性较低,IL-2/IL-15刺激后杀伤活性显著提高,IL-15复合IL-2对促进脐血NK细胞的生长和提高其细胞毒活性明显优于单用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白介素2 白介素15 NK细胞 K562细胞 JURKAT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cDNA3.1-IL-15转染对小鼠骨髓DC上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艳佳 齐凤英 +1 位作者 左连富 张建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cDNA3. 1 IL- 15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IL- 15, 以其转染小鼠骨髓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的DC表面CD40、CD80及CD86的表达, 并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cDNA3. 1 IL- 15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IL- 15, 以其转染小鼠骨髓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的DC表面CD40、CD80及CD86的表达, 并分析转染的DC刺激脾淋巴细胞中CD4+、CD8+ T细胞亚群的变化。用MTT比色法检测转染的DC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检测T细胞产生IFN- γ的水平。结果: pcDNA3. 1- IL- 15转染的DC表面CD40、CD80及CD86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重组质粒转染的DC可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4+、CD8+ T细胞增殖, 但CD4+ /CD8+ T细胞的比值降低。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1 -IL- 15转染可提高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并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树突状细胞 疫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参与调控肌肉与脂肪组织代谢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颖慧 李凤娜 +2 位作者 林彬彬 唐宇龙 印遇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7-1220,1227,共5页
骨骼肌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5(IL-15)能调控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以内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调节肌肉和脂肪组织代谢,从而维持整个机体的稳态。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畜禽生产中肉品质的调控途径,并提出其在治疗人类疾病(如... 骨骼肌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5(IL-15)能调控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以内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调节肌肉和脂肪组织代谢,从而维持整个机体的稳态。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畜禽生产中肉品质的调控途径,并提出其在治疗人类疾病(如肥胖、糖尿病、恶病质、肌肉萎缩等)方面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肌肉细胞因子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肝脏IL-12、IL-15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艳敏 刘烨 +5 位作者 郝明芬 李新 訾慧 刘丽 李军 范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75-2479,共5页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脏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及其在调节糖尿病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A1B1)、对照组、总黄酮组(A2B1)、总...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脏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及其在调节糖尿病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A1B1)、对照组、总黄酮组(A2B1)、总皂苷组(A1B2)、总黄酮和皂苷组(A2B2),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按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测定大鼠随机血糖,造模后30天测定血糖、血脂以及肝脏IL-12、IL-15等指标。有关联的指标计算加权综合评分,对综合指标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总黄酮、总皂苷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黄酮、总皂苷均可降低大鼠血糖水平,两者之间无交互作用;总黄酮、总皂苷均能降低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IL-15、IL-12水平,两药之间有交互作用,单一用药比合用效果好。结论 :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CHO、TG水平以及肝脏IL-12、IL-15水平的作用;但总黄酮、总皂苷对上述指标的调节未呈现叠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黄芪葛根汤有效部位糖尿病模型 il-12 il-15 交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诱导CD4^+CD25^- 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述雄 傅晓岚 +4 位作者 孙兆林 李晓伟 陈丽萍 刘宏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9-76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1天加入IL-15,而拮抗1组和拮抗2组分别于培养第1、3天加入STAT5a封闭性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IL-15诱导产生的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上调,IL-15诱导生成的Tregs具有较天然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5组p-STAT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加入STAT5a封闭性肽后,拮抗1组和拮抗2组中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下调,但拮抗2组[细胞表型分别为(47.9±6.0)%、(20.7±3.4)%]改变较拮抗1组[细胞表型分别为(30.7±8.5)%、(9.2±2.2)%]改变轻微。结论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向Tregs转化,其机制可能是上调p-STAT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5 调节性T细胞 T细胞 p-STA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