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8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β在极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预警价值及机制初探
1
作者 朱晗懿 石欢 +1 位作者 俞创奇 郑凌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1-672,共12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OMSI患者共62例,包括中度感染20例、重度感染21例和极重度感染2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极重度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上述指标预测极重度感染的能力。分别选取2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结合2名健康对照(GSE224198)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分析,明确促炎关键细胞亚群及关键基因随着感染程度加重的变化趋势,通过CellChat分析细胞间通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Westernblotting验证PBMC中炎性小体激活水平。结果·与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相比,极重度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P<0.05)和IL-1β(P<0.05)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显示IL-1β是极重度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14,95%CI 1.256~2.621,P=0.002)。联合IL-1β和PCT预测极重度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3。scRNA-seq显示,感染加重过程中单核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基因、IL1B基因表达持续上调,中间型单核细胞是表达IL1B基因的主要细胞亚群。IL-1Β-IL-1R信号通信、趋化因子配体(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C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信号通信在单核细胞中显著增强;T细胞与单核细胞间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信号通信亦显著增强。随着感染的加重,外周血NLRP3和IL1B的mRNA水平逐渐升高,NLRP3、caspase-1 p20、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IL-1β蛋白表达水平持续升高。结论·联合入院IL-1β和PCT水平可有效预测OMSI极重度感染。感染患者PBMC中NLRP3炎性小体激活。IL-1β的升高与中间型单核细胞密切相关,同时单核细胞介导的IL-1Β-IL-1R、CCL、ICAM信号通信及T细胞介导的MIF信号通信共同促进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白介素- 中间型单核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1β、铁蛋白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
作者 戴靖榕 李燕 +6 位作者 李婕 黄红 肖斐 李丽萍 易丹 何四华 黄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89,506,共7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L)-1β、铁蛋白(SF)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云南省某医院老年医学科3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FRIED评估量表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L)-1β、铁蛋白(SF)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云南省某医院老年医学科3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FRIED评估量表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期组,其中衰弱前期及衰弱期患者259例,并根据是否合并OP将衰弱状态患者分为非OP组和OP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外周血指标,并采用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合并OP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分析IL-1、SF与腰椎骨密度(BMD)、左股骨颈及左髋关节BMD的关系。结果259例衰弱患者中,OP组78例(30.1%),非OP组181例(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9,95%CI(1.028,1.132),P=0.002]、IL-1β[OR=1.065,95%CI(1.007,1.126),P=0.029]、SF[OR=1.004,95%CI(1.001,1.006),P=0.002]、便秘[OR=2.766,95%CI(1.310,5.841),P=0.008]、尿失禁[OR=3.302,95%CI(1.286,8.476),P=0.013]是衰弱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衰弱患者中,血清IL-1、SF与腰椎BMD(L1-L4)、左股骨颈及左髋关节BMD均呈负相关。结论IL-1β、SF与衰弱状态并发OP的关系密切,通过降低IL-1β、SF水平有望成为干预衰弱并发OP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 铁蛋白 衰弱 骨质疏松症 老年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β基因敲除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子木 梁维凤 +1 位作者 常晶晶 胡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4-1231,共8页
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脑内一种常见的促炎因子,在生理水平下由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释放并维持在较低表达量。文章选用成年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的行为学范式研究IL-1β基因敲除对小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IL-1β基... 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脑内一种常见的促炎因子,在生理水平下由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释放并维持在较低表达量。文章选用成年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的行为学范式研究IL-1β基因敲除对小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IL-1β基因敲除不会影响小鼠的基本运动能力,但显著减少了小鼠进入Y迷宫新臂和新物体识别测试中嗅探新物体的时间和次数,增加了小鼠在悬尾以及强迫游泳测试中的静止时间。结果表明敲除IL-1β基因降低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诱导了小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该研究证明了IL-1β基因敲除会对小鼠的基本认知行为和情绪行为造成损害,为后续研究生理条件下炎症因子的正常表达对脑功能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il-) 空间记忆 工作记忆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敲除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影响
4
作者 王晓萍 周明旺 +2 位作者 杨波 吉星 李盛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明确AMPK敲除对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并基于PINK 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转染组(siRNA)、转染加模型组(siRNA+M),通过siRNA技术敲除软骨细胞A...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明确AMPK敲除对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并基于PINK 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转染组(siRNA)、转染加模型组(siRNA+M),通过siRNA技术敲除软骨细胞AMPK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OS表达水平,ELISA检测ATP水平,RT-PCR技术检测AMPK、MMP-13、LC 3B、TOMM 20、VDAC 1、PINK 1、Parkin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AMPK、MMP-13、LC 3B、TOMM 20、VDAC 1、PINK 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siRNA技术敲除AMPK后,siRNA组、siRNA+M组AMPK表达下降,Model组在IL-1β诱导下AMPK表达下降,siRNA组、siRNA+M组、Model组中线粒体荧光染色强度、线粒体膜电位下降、ATP生成减少,ROS增多,线粒体自噬通路蛋白PINK 1、Parkin表达下降,自噬蛋白LC 3B表达下降,线粒体自噬标志物TOMM 20、VDAC 1表达上升,软骨分解代谢标志物MMP-13表达上升。结论IL-1β预处理后大鼠软骨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增多、ATP生成减少,软骨分解代谢标志物表达增加,敲除AMPK能够抑制PINK 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增加软骨分解代谢标志物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软骨细胞 il- AMPK PINK 1/Par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IL-1R的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鹏 徐艳 +2 位作者 张蕴惠 章锦才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可溶性白介素_1受体 (sIL_1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IL_1R ,为研究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人sIL_1R基因的RT_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 1(+)DNA经KpnI和XhoI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 ,体外...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可溶性白介素_1受体 (sIL_1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IL_1R ,为研究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人sIL_1R基因的RT_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 1(+)DNA经KpnI和XhoI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 ,体外连接酶切片段 ,使其定向重组 ,再将重组DNA转化E .coliCompetentCellsJM10 9,经复苏后 ,在含Ampr 的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出阳性克隆。结果 挑取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 6个单菌落经酶切及测序鉴定 ,证实均为阳性克隆 ,即sIL_1R与pcDNA3 1(+)体外重组成功。结论 采用体外重组技术 ,成功地将人sIL_1RcDNA插入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 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骨关节病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IL-8表达中的作用
6
作者 赵紫薇 李娜 +2 位作者 杨美霞 宫晓玲 栾兆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究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DSCs)IL-8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孕早期人DSCs,分别给予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的孕酮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8、TLR4、ERK1/2和p-ERK1/2表达... 目的:探究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DSCs)IL-8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孕早期人DSCs,分别给予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的孕酮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8、TLR4、ERK1/2和p-ERK1/2表达;进一步分别给予TLR4抑制剂TAK-242和ERK1/2抑制剂U0126处理,Western blot检测孕酮+抑制剂组、孕酮组和对照组IL-8的表达。结果:随着孕酮浓度升高,DSCs IL-8的表达逐渐降低,0.0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358、P=0.0194和P=0.0471);0.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5、P=0.0040和P=0.0099);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3、P=0.0016和P=0.0050)。孕酮+TAK-242组IL-8表达明显低于孕酮组(P=0.0091);孕酮+U0126组IL-8表达明显低于孕酮组(P=0.0040)。结论:TLR4/ERK1/2信号通路参与孕酮调节DSCs IL-8表达的生理过程,且孕酮通过抑制TLR4表达和ERK1/2磷酸化下调IL-8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ERK1/2信号通路 孕酮 蜕膜基质细胞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2反义寡核苷酸对IL-1和TNF诱导PGI_2合成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亦蕾 郭甫坤 吴曙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65-467,共3页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反义寡核苷酸对白介素 1(IL 1)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诱导前列腺环素 (PGI2 )合成的不同影响。方法 :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反义寡核苷酸导入脐静脉内皮细胞以阻断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反义寡核苷酸对白介素 1(IL 1)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诱导前列腺环素 (PGI2 )合成的不同影响。方法 :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反义寡核苷酸导入脐静脉内皮细胞以阻断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的表达 ,用白介素 1及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细胞后 ,用竞争ELISA方法检测PGI2 的合成。结果 :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降低白介素 1诱导的PGI2 合成 ,此效应强度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但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PGI2 合成无影响。结论 :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反义寡核苷酸对IL 1和TNF诱导PGI2 合成有不同影响。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在IL 1诱导的PG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1 IRAK-2 il-1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白介素(IL-1β)及干扰素(IFN)重组质粒构建及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春梅 郑伟 +6 位作者 杜晓燕 肖志国 李忠强 熊占山 刘长有 李秀颖 刘慧吉 《黑龙江水产》 2015年第6期36-42,共7页
为增强鱼类自身防病抗病能力,本研究人工合成了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及干扰素(IFN)基因序列,分别与p 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荧光表达质粒。两种质粒分别接种Hela细胞,倒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质粒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为增强鱼类自身防病抗病能力,本研究人工合成了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及干扰素(IFN)基因序列,分别与p 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荧光表达质粒。两种质粒分别接种Hela细胞,倒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质粒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之后将两种质粒注射免疫鱼体,于免疫后第2周抽样采集腹水、肌肉组织及血清,通过荧光、RT-PCR及SDS-PAGE方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最后将两种质粒联合免疫待产虹鳟亲鱼,同时在人工授精过程中进行二次免疫,抽样采集孵化出的虹鳟鱼苗,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质粒转染Hela细胞均可见荧光反应,空白对照无荧光,表明两种质粒在细胞内成功表达;室内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只有两试验组腹水中检测到荧光信号,RT-PCR结果可见两试验组每组10尾均可检测到目的片段,空白组未检测到目的片段。SDS-PAGE显示,两试验组在40KD处可见目的条带;中试试验幼鱼可检测到荧光蛋白表达;试验组繁殖成活率97%,空白对照组繁殖成活率56%。以上结果证明人工合成IL-1β、IFN荧光质粒免疫鱼体,显著提高了鱼体自身免疫力,可有效的增强鱼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il-) 干扰素(IFN) 蛋白表达 核酸免疫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荷F1牛与荷牛在冷应激环境中血清部分白介素和补体含量监测
9
作者 徐烨 史文军 林为民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荷斯坦奶牛杂交F1代乳肉兼用牛(以下简称弗荷F1牛)和荷斯坦奶牛(以下简称荷牛)在冷应激环境中血清部分白介素和补体含量的变化,比较2种牛抗病力的差异,为弗莱维赫牛改良奶牛实现乳肉牛融合发展提供... [目的]研究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荷斯坦奶牛杂交F1代乳肉兼用牛(以下简称弗荷F1牛)和荷斯坦奶牛(以下简称荷牛)在冷应激环境中血清部分白介素和补体含量的变化,比较2种牛抗病力的差异,为弗莱维赫牛改良奶牛实现乳肉牛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市的2个牛场进行,采用品种分组试验设计,根据组间日龄、胎次、体质量相近的原则,从400头牛中选取30头弗荷F1牛和30头荷牛为试验对象,均包括犊牛、青年牛、育成牛、产奶中期牛和干奶牛各6头,使用白介素和补体检测试剂盒监测,主要监测白介素2、白介素3、白介素6、白介素10和补体3、补体4等指标。[结果]弗荷F1牛在产奶中期的IL-2含量平均高于荷牛1.12 pg/mL(P<0.05);弗荷F1牛犊牛、育成牛、干奶期的IL-3含量分别高于荷牛1.05、1.51、0.72 pg/mL(P<0.05);弗荷F1牛在各阶段的IL-6含量均低于荷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弗荷F1牛在育成期IL-10含量平均高于荷牛2.0 pg/mL(P<0.05)。弗荷F1牛各阶段的补体C3含量分别高于荷牛1.26、1.06、0.88、1.09、2.03 ng/mL(P<0.05);弗荷F1牛在育成、青年、干奶期的补体C4含量分别高于荷牛1.38、2.14、1.96 ng/mL(P<0.05)。[结论]弗荷F1牛在冷应激条件下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较强的免疫水平和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荷F1 荷牛 冷应激 白介素 补体 监测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β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炎症反应活性
10
作者 李璠 孙海凤 +5 位作者 孙萌 高雁怩 孙杨杨 张路捷 白娟 姜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0-899,共10页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4株单抗腹水ELISA效价高达1∶1024000;5H3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为149 DLKREVVFCM 158;1E2、2H3和7E7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为202 KRYPKRD 208。脂多糖(LPS)小鼠炎症模型抗炎试验结果显示,相对LPS对照组,IL-1β单抗处理组小鼠血清NO、TNF-α、IL-6和IL-1β含量及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表明4株单抗均有较好抗炎效果,其中1E2单抗抗炎作用最优,为猪IL-1β阻断药物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 单克隆抗体 炎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r-miR-103和oar-miR-107通过靶向IL-1β基因区域调节其表达
11
作者 高之煜 顾兰英 +7 位作者 范文雨 曹鑫艳 陈创夫 肖非 易继海 盛金良 张彦兵 孙延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确定oar-miR-103和oar-miR-107靶向IL-1β基因的区域及结合能力,验证绵羊oar-miR-103和oar-miR-107对绵羊IL-1β表达的调控作用,用miRanda软件分析oar-miR-103、oar-miR-107靶向IL-1β基因的具体区域和结合能力;将IL-1β基因插入PGL3-... 为确定oar-miR-103和oar-miR-107靶向IL-1β基因的区域及结合能力,验证绵羊oar-miR-103和oar-miR-107对绵羊IL-1β表达的调控作用,用miRanda软件分析oar-miR-103、oar-miR-107靶向IL-1β基因的具体区域和结合能力;将IL-1β基因插入PGL3-promote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XbaⅠ酶切位点,分别将miR-NC、miR-103和miR-107模拟物与荧光素酶质粒共转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分析oar-miR-103和oar-miR-107与IL-1β基因区域靶向关系;分离原代绵羊肺泡巨噬细胞,miR-NC、miR-103和miR-107模拟物分别转染原代肺泡巨噬细胞,转染36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IL-1β表达水平。结果显示,oar-miR-103和oar-miR-107分别靶向IL-1β基因2个、3个区域;成功构建了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romoter-IL-1β;双荧光素酶试验显示,与miR-NC组相比,oar-miR-103和oar-miR-107两组均使pGL3-promoter-IL-1β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miR-NC组相比,oar-miR-107显著抑制了巨噬细胞IL-1βmRNA转录表达(P<0.05)。说明oar-miR-103和oar-miR-107可通过靶向IL-1β基因区域调节其表达,为解析IL-1β表达机理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 MICRORNAS MIRANDA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刘凯 张田田 韩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3-1939,共7页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CCK-8法测定0、1、2、4、6、8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的10 ng/ml IL-1β诱导前后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选出布托啡诺最佳...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CCK-8法测定0、1、2、4、6、8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的10 ng/ml IL-1β诱导前后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选出布托啡诺最佳作用浓度。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布托啡诺组、IL-1β+空载组、IL-1β+布托啡诺+HMGB1过表达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10 ng/ml IL-1β诱导建立骨关节炎(OA)体外细胞模型,布托啡诺和质粒分组处理各组细胞后CCK-8、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人关节软骨细胞ROS含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IL-18产生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与HMGB1-RAGE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增殖率、CAT、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ROS相对含量、IL-6、TNF-α与IL-18产生水平、Bax、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IL-1β组相比,IL-1β+布托啡诺组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增殖率、CAT、SOD、GSH-Px水平升高(P<0.05),凋亡率、ROS相对含量、IL-6、TNF-α与IL-18产生水平、Bax、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5);IL-1β+空载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IL-1β+布托啡诺组相比,IL-1β+布托啡诺+HMGB1过表达组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增殖率、CAT、SOD、GSH-Px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ROS相对含量、IL-6、TNF-α与IL-18产生水平、Bax、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通过降低HMGB1-RAGE信号活性减轻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增强其抗氧化活性,从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HMGB1-RAGE il- 人关节软骨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源白介素受体拮抗因子的表达及其体外抗炎机制的研究
13
作者 李柄霖 李佳欣 +2 位作者 郭兴 林跃智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3,共9页
白介素受体拮抗因子(IL-1Ra)是细胞因子IL-1家族的主要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为评估马源IL-1Ra在马属动物中的抗炎潜力,本研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IL-1R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不同温度下经IPTG诱... 白介素受体拮抗因子(IL-1Ra)是细胞因子IL-1家族的主要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为评估马源IL-1Ra在马属动物中的抗炎潜力,本研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IL-1R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不同温度下经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GST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后通过SDS-PAGE检测重组IL-1Ra蛋白(rIL-1Ra)的表达及纯化效果。结果显示,在16℃、25℃、37℃诱导后,均在43 ku处出现目的条带,且纯化后的目的条带单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rIL-1Ra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单荧光素酶试验检测不同浓度rIL-1Ra在各时间点对IL-1β激活的NF-κB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活性的影响(由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荧光值的比值确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rIL-1Ra对NF-κB信号通路中P65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rIL-1Ra对LPS诱导炎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IL-1Ra作用的马巨噬细胞凋亡比例均约2%,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证明不同浓度r IL-1Ra对马巨噬细胞的凋亡无影响。单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作用4 h后,与IL-1β+PBS组相比,IL-1β+rIL-1Ra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荧光值的比值均极显著降低(P<0.0001),且当rIL-1Ra浓度≥1.4 ng/m L时,与IL-1β+PBS组相比,IL-1β+rIL-1Ra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荧光值的比值均显著和极显著降低(P<0.05、P<0.001、P<0.0001)。IFA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加入IL-1β后细胞核内的红色荧光强度提高并聚集,且随着IL-1β剂量的增加荧光逐渐增强。但IL-1β+rIL-1Ra组细胞核中的荧光减弱并逐渐消失。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LPS刺激后细胞中IL-6、IL-1β、TNF-α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P<0.001、P<0.0001)。但在LPS作用后4 h~8 h加入不同浓度(250 ng/m L~2000 ng/m L)rIL-1Ra的细胞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均显著和极显著降低(P<0.05、P<0.001、P<0.0001)。上述结果表明,马源rIL-1Ra对马巨噬细胞的凋亡无影响,能够有效拮抗IL-1β的活性,抑制IL-1β诱导P65蛋白的核易位,并抑制LPS诱导的马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本研究为马属动物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参考依据,同时为后续优化rIL-1Ra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源il-1Ra 马属动物 抗炎作用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调控NF-κB/IL-6/MMP-1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影响
14
作者 李庆龙 贺巧荣 +4 位作者 王辉 袁一丁 曹欣意 李心亮 彭艳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立COPD模型。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NF-κB、IL-6、HSP60、TLB4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MM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古汉养生精组大鼠FVC、FEV0.1、PEF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改善;血清IL-6、NF-κB、HSP60、LTB4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M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具有抗COP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L-6/MM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il-6/MM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促癌及抑癌的双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彦初(综述) 朱哈(审阅) 杨明金(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炎症反应,尤其是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关系密切,是确切的驱动因素之一。IL-1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多效应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炎症、病原体或非病原体感染免疫中具有广泛的免疫反应激活、免疫效应放大的调控功能。在肿... 炎症反应,尤其是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关系密切,是确切的驱动因素之一。IL-1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多效应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炎症、病原体或非病原体感染免疫中具有广泛的免疫反应激活、免疫效应放大的调控功能。在肿瘤免疫中,IL-1β由于其细胞来源、作用环境或调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促癌或抑癌的双向调控效应其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促癌效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其多途径的促癌效应及调控机制也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和明确,而基于促癌机制的相关靶点药物亦处于多线研发中,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期,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IL-1β的多途径促癌效应及分子调控机制,并简要讨论了其抑癌功能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 炎症反应 肿瘤免疫 促癌 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胶囊对调控胆管炎性大鼠胆管组织PI3K、TGF-α、IL-1β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黄文娟 于亚涛 +3 位作者 林龙 王猛 陈雅璐 王清坚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198,F0003,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炎性模型大鼠胆管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TG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 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炎性模型大鼠胆管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TG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8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灵仙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构建大鼠胆管炎性动物模型,大黄灵仙组大鼠在制备胆管炎性模型前给予大黄灵仙胶囊颗粒溶液灌胃2 d,在制备胆管炎性模型后给予大黄灵仙胶囊颗粒溶液灌胃3 d,给药剂量为320 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2 mL/100 g蒸馏水灌胃,2次/d,连续干预5 d。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胆管病理形态改变,实时PCR法检测PI3K、TGF-α、IL-1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TGF-α、IL-1β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采用大黄灵仙胶囊颗粒溶液灌胃大鼠的胆管组织病理炎性反应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片内可见汇管区炎细胞浸润,个别区域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大鼠胆管组织的PI3K、TGF-α、IL-1β 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灵仙组大鼠片内可见汇管区少量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炎细胞减少,个别区域仍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炎细胞浸润面积显著减小,大黄灵仙组PI3K、TGF-α、IL-1β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可能通过调控胆管组织中PI3K、TGF-α、IL-1β表达,改善组织病理损害,最终发挥保护胆管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胶囊 PI3K TGF-Α il- 炎性反应 大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李格铬 王景龙 崔晓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93例盆腔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1例。对照1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HMGB1、IL-2、MCP-1、SIgA水平及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7%(30/31)、83.87%(26/31)、90.32%(2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盆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盆腔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1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22.58%,对照2组及研究组均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2组及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1组(χ^(2)=8.857,P=0.012)。结论加减大血藤煎剂能够有效调节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大血藤煎剂 盆腔炎 HMGB1 il-2 MCP-1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L-1β、25(OH)D与OP发病风险
18
作者 秦俊峰 徐国超 陈玉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钙磷、白介素-1β(IL-1β)、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00例老年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OP进...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钙磷、白介素-1β(IL-1β)、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00例老年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OP进行分组,将130例单纯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70例T2DM伴OP者归入研究组,比较两组血清钙磷、IL-1β、25(OH)D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1β、钙磷、25(OH)D与OP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组血钙、血磷、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β-胶原特殊序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股骨颈骨密度、腰椎L_(1~4)骨密度、全髋骨密度、骨密度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钙磷、25(OH)D表达与β-胶原特殊序列、甲状旁腺素水平呈反比,与骨钙素及骨密度指标均呈正比。而IL-1β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素水平、β-胶原特殊序列)呈正相关,IL-1β表达与骨钙素、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25(OH)D、血清钙磷水平降低,IL-1β高表达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存在显著关联性,与机体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血清钙磷 白介素-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1α、白介素-6、白介素-8和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林新瑜 罗旭松 +4 位作者 董巍 王尚兰 段西凌 陈学军 杨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白介素1α 白介素—6 白介素—8 α—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杜婧 李勇 +3 位作者 高金荣 刘建国 李晶 魏升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0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眼症模型组(4...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0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眼症模型组(45只)。向干眼症模型组小鼠双眼各滴入5μL浓度为0.75 g·L^(-1)的苯扎氯铵溶液,每天2次,持续7 d,诱导小鼠干眼模型;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酚红棉线法测定泪液分泌量,分析各组小鼠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并行角膜和结膜HE染色。qRT-PCR检测角膜和结膜组织IL-1β、IL-6、IRAK1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RAK1和NF-κB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干眼症模型组小鼠实验造模后1周和2周时,酚红棉线湿长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干眼症小鼠泪液分泌量在造模后1周和2周增加了1.2~1.3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上皮细胞数增加,细胞排列欠整齐,同时伴有缺损。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IL-6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周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L-6 mRNA表达量在造模后2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中IL-1βmRNA在造模后1周和2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组织中IL-1βmRNA在造模后1~4周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RAK1 mRNA的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降低;而结膜组织中IRAK1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4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小鼠角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降低;而结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仅在造模后2周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RAK1的表达随着干眼症病程动态变化,IRAK1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核转移参与对干眼症炎症进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NF-ΚB 结膜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