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9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武维恒 朱林 +3 位作者 刁军 祁春梅 蔡文标 吴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49-52,共4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P 选择素、CRP、IL 6、TNF α、ICAM 1的变化 ,探讨炎症标记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4 5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2 5例 ;AMI组 2 0例 ) ,稳定... 目的 观察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P 选择素、CRP、IL 6、TNF α、ICAM 1的变化 ,探讨炎症标记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4 5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2 5例 ;AMI组 2 0例 ) ,稳定性心绞痛组 2 5例和正常对照组 2 0例作对比研究 ,心绞痛组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 ,而心肌梗死组分别于发病 6、12、2 4、4 8和 72h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法 )检测P 选择素、IL 6、TNF α和ICAM 1的变化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CRP的变化。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AMI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清中P 选择素、CRP、IL 6、TNF α、ICAM 1均显著增高 (P <0 .0 1) ,而且 ;在AMI发病的 72h以内有明显动态变化 ;而AMI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 ,血清中P 选择素、CRP、IL 6、TNF α、ICAM 1也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炎症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全过程 ,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而且在AMI时炎症因子的动态演变可作为稳定性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3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1α、白介素-6、白介素-8和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林新瑜 罗旭松 +4 位作者 董巍 王尚兰 段西凌 陈学军 杨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白介素—1α 白介素6 白介素—8 α—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健才 刘维永 +2 位作者 梁继河 张殿堂 金伯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7-290,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①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健才②刘维永梁继河张殿堂②金伯泉关键词肺;挫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①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健才②刘维永梁继河张殿堂②金伯泉关键词肺;挫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5.3本研究通过胸部创伤加静脉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少华 高兴林 +3 位作者 李东风 欧琼 吴健 林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08-2510,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数量及凋亡与血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各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数量及凋亡与血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各12例),所有对象于夜间行多导睡眠图仪检查,次晨采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CECs的数量和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浓度。结果:CECs数量及凋亡率在重度和中度OSAHS组皆较对照组和轻度组升高(P<0.05);血清TNF-α浓度在重度和中度组皆较对照组和轻度组升高(P<0.05),血清IL-6浓度在各组对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周静脉血CECs数量与OSAHS患者AHI成正相关(r=0.849,P<0.001);CECs凋亡率与AHI成正相关(r=0.462,P=0.001),与血清TNF-α浓度成正相关(r=0.555,P<0.001),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成负相关(r=-0.481,P=0.001),与血清IL-6浓度无相关关系(P=0.186)。结论:OSAHS患者可能通过分泌TNF-α,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毒性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夜间缺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密度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粮 任志军 +1 位作者 赵凡 陈翠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2-1293,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TNF-α、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BMD分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测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TNF-α、IL-6水平,对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TNF...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TNF-α、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BMD分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测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TNF-α、IL-6水平,对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TNF-α、IL-6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HbAlc、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BMI水平降低(P<0.05),TNF-α、IL-6水平升高(P<0.05),3组间钙、磷、25-羟维生素D无统计学差异,BMD与BMI呈正相关(r=0.236,P<0.05),与年龄、绝经年限、TNF-α、IL-6呈负相关(r=-0.436,-0.487,-0.527,-0.577,P<0.05)。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绝经年限、TNF-α及IL-6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汀对内毒素休克兔肿瘤坏死因子-a与白介素6及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晓兵 李小民 +3 位作者 许铁 王言理 刘克喜 陈雪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ET)致兔感染性休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IL-6和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感染性休克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内毒素致伤空白组(空白组),地塞米松(DXM... 目的观察内毒素(ET)致兔感染性休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IL-6和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感染性休克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内毒素致伤空白组(空白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DXM组)及3种不同剂量乌司他汀(UTI)干预组(U1、U2、U3三个亚组)。用ET(2mg/kg)一次性静脉注射复制兔感染性休克模型,达休克标准后空白组应用0.9%氯化钠溶液2ml,DXM组用DXM(1mg/kg)、U1组用UTI(2.5×104U/kg)、U2组用UTI(5.0×104U/kg)、U3组用UTI(10.0×104U/kg)分别溶于2ml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进行干预,检测休克0h和干预后1、2、4、6、12h血浆中TNF-a、IL-6水平,观察肺组织免疫组化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5组兔达感染性休克标准时血浆中的TNF-a、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休克后不同干预时间点TNF-a、IL-6的水平在UTI组与空白组及DX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在肺组织的表达空白组最高,U3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a、IL-6的水平及NF-κB表达在U1、U2、U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TNF-a、IL-6的表达,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汀 感染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A 白介素6 核转录因子NF-ΚB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伟华 于江波 智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并发症的T2DM患者215例为试验组(T2DM组),健康献血者112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入选初始及追踪随访过程中每年检测血清TNF-α...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并发症的T2DM患者215例为试验组(T2DM组),健康献血者112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入选初始及追踪随访过程中每年检测血清TNF-α、IL-6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每年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下肢动脉彩超、头CT和心电图检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NF-α和IL-6。结果(1)两组受试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TNF-α和IL-6水平均呈逐年上升,但两组间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TNF-α和IL-6水平与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T2DM组按HbA1c水平再分成4组,发现不同水平范围的HbA1c组,TNF-α和IL-6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增高可预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但与非糖尿病者相比并无特异性价值。(2)炎性机制并非糖尿病者比非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的原因。(3)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诱导炎性细胞的激活,从而促使炎性因子释放增加,但并无量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糖尿病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时武 丁世芳 +1 位作者 蒋桔泉 卢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89-209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72例(高胆固醇血症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72例(高胆固醇血症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6、IL-10及TNF-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胆固醇血症组患者TC、TG、LDL-C、IL-6及TNF-α显著升高(均P<0.01),而IL-10显著降低(P<0.01),HDL-C变化不明显。在高胆固醇血症组患者中,IL-6与TC正相关(r=0.422,P=0.017),TNF-α分别与TC(r=0.512,P=0.006)和TG正相关(r=0.257,P=0.029),IL-10分别与TC(r=-0.249,P=0.035)和TG负相关(r=-0.402,P=0.027)。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IL-6及TNF-α显著升高,而IL-10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过程。提高血清IL-10浓度,可能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和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纲 张美玲 金其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分泌的影响。方法:在给SD大鼠喂饲高脂饮食的同时,进行10周的有氧运动锻炼或/和补充大豆多肽,实验结束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分泌的影响。方法:在给SD大鼠喂饲高脂饮食的同时,进行10周的有氧运动锻炼或/和补充大豆多肽,实验结束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结果(1)10周的高脂饮食可使大鼠FPG、FINS、HOMA-IR指数显著升高,而ISI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有氧运动或补充SPH可以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FPG、FINS、HOMA-IR指数,提高ISI指数。(2)高脂饮食可使大鼠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TNF-α水平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锻炼可以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而补充大豆多肽可以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IL-6含量,但不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运动锻炼联合补充大豆多肽使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1)10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大鼠IR的形成;运动训练或补充SPH可以预防高脂饮食大鼠IR的形成;(2)高脂饮食诱导大鼠IR的形成机制与高脂饮食大鼠TNF-α和IL-6分泌增多有关;而运动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可通过抑制TNF-α和IL-6的分泌预防IR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锻炼 大豆多肽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邵美娟 倪莉 +2 位作者 余玲玲 温怀凯 陶洪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27-928,共2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DPC公司生产的Immulite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AMI组治疗前IL-6、TNF-α水平分别为(49.5±13.4)pg/mL、(31.6&...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DPC公司生产的Immulite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AMI组治疗前IL-6、TNF-α水平分别为(49.5±13.4)pg/mL、(31.6±9.4)pg/mL,治疗后IL-6、TNF-α水平分别为(18.0±5.7)pg/mL、(29.8±8.4)pg/mL;对照组IL-6、TNF-α水平分别为(5.6±1.6)pg/mL、(5.1±1.3)pg/mL。AMI组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IL-6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TNF-α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6、TNF-α可能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共同参与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虹 李彦玲 +1 位作者 梁彤 党小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4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 2周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IL 6、TNF α水平并与 5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4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 2周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IL 6、TNF α水平并与 5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IL 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2周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IL 6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TNF α仍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IL 6对神经元损伤修复作用减弱 ,TNF α含量增高 ,促进了免疫功能改变及在脑梗死中的致病作用 ,提示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阻断TNF α的表达 ,增强IL 6的抗损伤促修复作用 ,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学检查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景宇 王磊 +2 位作者 罗子靖 徐哲 张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 目的探讨尿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钬激光碎石术后是否发生输尿管痉挛将其分为无输尿管痉挛组(67例)和输尿管痉挛组(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患者尿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输尿管痉挛患者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与输尿管痉挛发生时间、每次持续时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导致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对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输尿管痉挛组患者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输尿管痉挛组(均P<0.05)。输尿管痉挛组不同结石位置患者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下段、中段、上段,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输尿管痉挛组患者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与痉挛发生时间均呈负相关(均P<0.001),与痉挛每次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是导致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预测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灵敏度为90.60%,特异度为85.70%。结论尿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痉挛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痉挛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宏良 皮持衡 +3 位作者 贺支支 徐友妹 陈人骏 曾荣香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5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时检测3 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CRF患者血清TNF α及IL 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2、CRF患者经肾衰泄浊汤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均得以改善,其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3、治疗后CRF患者血清TNF α及IL 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 <0 0 1,P <0 0 5 )。结论:1、TNF α及IL 6在CRF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2、肾衰泄浊汤对CRF的治疗有确切疗效;3、降低CRF患者血清TNF α与IL 6水平可能是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泄浊汤 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16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霞 杨磊 +1 位作者 王丽 张平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其... 目的分析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47例轻、中度RD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82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余26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入院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观察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各亚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观察组患儿RDS加重,以上炎性因子水平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TNF-α、IL-1β、IL-6水平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的RDS严重程度有关,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肿瘤坏死因子 呼吸窘迫综合征 白介素-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菝葜活性成份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肿瘤坏死因子-ɑ和白介素-4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罗艳琴 马云 +2 位作者 宋路瑶 罗红成 侯连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菝葜活性成份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化学烧伤的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对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菝葜活性成份高、中、低剂量组,金刚藤胶囊组。治疗14 d后,观察子宫肿胀率和抑制率... 目的探讨菝葜活性成份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化学烧伤的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对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菝葜活性成份高、中、低剂量组,金刚藤胶囊组。治疗14 d后,观察子宫肿胀率和抑制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和IL-4的表达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菝葜活性成份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大鼠子宫内膜的炎症细胞,促进其病变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减轻浆膜充血水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菝葜活性成份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慢性盆腔模型大鼠子宫的肿胀率(P<0.01);菝葜活性成份高、中、低剂量组子宫组织中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菝葜活性成份高、中剂量组子宫组织中IL-4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菝葜活性成份低剂量组子宫组织中IL-4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菝葜活性成份能影响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的肿胀率及子宫组织中TNF-α、IL-4的水平,这可能是菝葜活性成份治疗慢性盆腔炎症和缓解盆腔粘连的药理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慢性盆腔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4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TERLEUKI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比较 被引量:29
20
作者 孙正明 凌鸣 +1 位作者 刘淼 张银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大骨节病(KBD)和骨性关节炎(O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两种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收集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和滑液20例和18例,以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关节滑膜... 目的比较大骨节病(KBD)和骨性关节炎(O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两种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收集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和滑液20例和18例,以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关节滑膜和滑液19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骨节病、骨性关节和半月板患者关节滑膜IL-1β和TNF-α阳性表达强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三种滑液标本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TNF-α在KBD和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在KBD和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IL-1β和TNF-α在KBD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O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和IL-1β在KBD和OA滑液中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和TNF-α在KBD滑液中的水平与OA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β和TNF-α可能在KBD和OA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骨性关节炎 滑膜 滑液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