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STAT3和AMPK信号通路调节白介素-6诱导的HeLa细胞的生物活性
1
作者 陈啸 闫婉婷 刘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72,共11页
宫颈癌是全球第4大常见的女性癌症,目前,手术和放疗仍然是治疗非转移性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复发性和转移性宫颈癌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宫颈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已知白介素-6(interleukine-6,IL-6)作为肿瘤促... 宫颈癌是全球第4大常见的女性癌症,目前,手术和放疗仍然是治疗非转移性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复发性和转移性宫颈癌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宫颈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已知白介素-6(interleukine-6,IL-6)作为肿瘤促进因子在宫颈癌的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但对于其内在机制的报道较少;且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通常伴随着IL-6表达的增加。在IL-6存在的炎症病理条件下,MSCs对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否仍具有抑制作用仍未可知。本研究通过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IL-6诱导的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STAT3/Bcl-2、AMPK/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结果证明,炎症因子IL-6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而20%和50%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IL-6诱导的HeLa增殖(P<0.0001)、迁移(P<0.01)和侵袭能力(P<0.0001)。进一步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因子IL-6显著上调抗凋亡信号通路中STAT 3和Bcl-2的mRNA(P<0.0001)和蛋白质(P<0.01)含量;同时下调AMPK、TSC 1和TSC 2等基因的表达(P<0.001),最终上调细胞代谢相关基因mTOR的表达(P<0.01)和蛋白质磷酸化水平(P<0.05)。20%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HeLa细胞中STAT3/Bcl-2信号通路(P<0.05)。50%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HeLa细胞中STAT3/Bcl-2信号通路(P<0.01)同时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P<0.05),诱导细胞周期阻滞(P<0.0001)。综上所述,MSCs条件培养基通过下调STAT3信号通路和上调AMPK信号通路抑制白介素-6诱导的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释IL-6在宫颈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为寻找宫颈癌治疗的新研究方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白介素-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AMP活化蛋白质激酶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晓东 王微 +3 位作者 周贺 尹文 王跃民 裴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6和白介素-8中的作用。方法整体实验观察大鼠静脉注射U50488H(1.5 mg.kg^-1)后血中AngⅡ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U50488H组,AngⅡ...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6和白介素-8中的作用。方法整体实验观察大鼠静脉注射U50488H(1.5 mg.kg^-1)后血中AngⅡ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U50488H组,AngⅡ+U50488H+nor-BNI(κ阿片受体阻断剂)组。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溶液、AngⅡ(10^-9-10^-5mol.L^-1)或提前给予κ阿片受体激动剂或(和)阻断剂诱导0-24 h,收集0、3、6、12、24 h等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IL-6和IL-8水平。结果静脉注射U50488H可明显降低血中AngⅡ的水平,该作用可被nor-BNI(2 mg.kg^-1)所阻断。AngⅡ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释放IL-6和IL-8,提前给予U50488H(10-5mol.L^-1)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释放IL-6和IL-8。而nor-BNI(10^-5mol.L^-1)本身没有任何作用但可完全阻断U50488H的上述作用。结论 U50488H可通过下调AngⅡ水平和抑制AngⅡ的作用来减少内皮细胞产生IL-6和IL-8,表明κ阿片受体可能在抗炎中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阿片受体 U50488H 白介素-6(IL-6) 白介素-8(IL-8)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晓柳 李光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IL-6是一种具有分化和促进生长作用的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各种调节的重要细胞因子,IL-6与特异性IL-6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并激活心肌细胞丰富的信号转导受体复合物-gp130,发挥负性肌力和细胞毒作用,IL-6与动脉粥样硬化、冠... IL-6是一种具有分化和促进生长作用的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各种调节的重要细胞因子,IL-6与特异性IL-6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并激活心肌细胞丰富的信号转导受体复合物-gp130,发挥负性肌力和细胞毒作用,IL-6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心衰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IL-6受体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的动态变化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国志 刘阳 +6 位作者 赖永通 陈志勇 郭雪坤 黄先恩 孟凡航 蔡瑞明 林民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手术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以及其动态改变,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详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和基线数据资料,采用ELISA法监测6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手术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以及其动态改变,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详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和基线数据资料,采用ELISA法监测6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中sIL-6R水平。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20)。结果:移植术前,血清sIL-6R的水平肾移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血清sIL-6R水平显著升高,其浓度在第3天时达到最高,针对性治疗有效后其水平逐渐下降,2周后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F=15.23,P=0.003)。同时还发现肾脏移植的患者并发感染时血清sIL-6R水平明显上升(LSD-t=7.32,P=0.004)。结论:动态监测血清sIL-6R水平的改变有助于及时早期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标志物,同时有助于发现合并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Ⅱ型和巨噬细胞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白介素-6和白介素-10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耿 华利忠 张书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3-998,共6页
选取5头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无菌取其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分设淋巴细胞(L组)、淋巴细胞+PCV2(L+V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L+M组)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PCV2(L+M+V组)4组... 选取5头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无菌取其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分设淋巴细胞(L组)、淋巴细胞+PCV2(L+V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L+M组)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PCV2(L+M+V组)4组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培养后0 h、6 h、12 h和24 h收获淋巴细胞及其上清液。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猪淋巴细胞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用RT-PCR检测淋巴细胞中IL-6、IL-6R、IL-10和IL-10R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L组相比,L+V组中IL-6的含量在攻毒后24 h显著升高(P<0.05);PCV2在攻毒后12 h对IL-6RmRNA的表达呈显著抑制(P<0.05);PCV2在攻毒后6 h显著促进IL-10的表达(P<0.05)。上述结果表明,PCV2能促进淋巴细胞中IL-6和IL-10的表达;而巨噬细胞能抑制PCV2对淋巴细胞中IL-6表达的上调作用,同时协同PCV2促进淋巴细胞中IL-10及其受体持续性高表达,导致持续的免疫抑制,在PCV2的致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Ⅱ型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和PAR-1受体对成骨细胞白介素-6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宋淑军 王宗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小鼠成骨细胞某些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小鼠颅骨的成骨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和人工合成的PAR-1或PAR-4特异性激活短肽了解受体介导的凝血酶对成骨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凝血酶不影响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小鼠成骨细胞某些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小鼠颅骨的成骨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和人工合成的PAR-1或PAR-4特异性激活短肽了解受体介导的凝血酶对成骨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凝血酶不影响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的表达,凝血酶和PAR-1受体激活肽可以显著上调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但对IL-6表达的调节作用,凝血酶远较PAR-1激活肽为强,而PAR-4特异性激活肽并不影响这两种因子的表达。结论凝血酶可以促进小鼠成骨细胞FGF-2和IL-6的表达,此作用可能是通过PAR-1和非PAR-1通路介导的,凝血酶对FGF-2表达的调节可能完全是由PAR-1介导的,而凝血酶对IL-6表达的影响部分是由PAR-1介导的,部分可能是由未知受体介导的。PAR-4并不参与介导凝血酶对FGF-2和IL-6表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治疗后出现疼痛反应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楠 郝志明 +1 位作者 吕晓虹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52,共3页
本文报道了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后发生的疼痛反应。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换用TCZ治疗。3例患者在首次TCZ输注后均出现了疼痛... 本文报道了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后发生的疼痛反应。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换用TCZ治疗。3例患者在首次TCZ输注后均出现了疼痛症状。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解释这种症状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白介素6受体抗体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重复电刺激、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8水平与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丽香 李晓峰 +3 位作者 李吕力 罗永坚 李燕华 肖继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重复电刺激检查结果与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2例新发病MG患者进行临床绝对评分后,分析不同部位重复电刺激(RNS)检查的波幅衰减度及MG各临床分型的RNS波...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重复电刺激检查结果与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2例新发病MG患者进行临床绝对评分后,分析不同部位重复电刺激(RNS)检查的波幅衰减度及MG各临床分型的RNS波幅衰减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MG患者血清IL-6、IL-18水平,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相关性。结果:和正常健康人群相比,MG患者外周血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Ⅱ型、Ⅲ型MG患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患者,MG患者血清IL-6、IL-18水平、RNS波幅衰减程度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MG患者重复电刺激波幅衰减程度和血清IL-6、IL-18水平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是反映MG病情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白介素-6 白介素-18 重复电刺激 临床绝对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伴穿孔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林 张聪 +3 位作者 李勇 尹强 黄彩芝 余翠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伴穿孔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长沙...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伴穿孔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长沙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3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阑尾穿孔分为穿孔组(n=124)和未穿孔组(n=83),比较两组IL-6、PCT、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rophil ratio%,N%)等指标。并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ROC curve,ROC)判断各指标诊断AA发生穿孔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组IL-6、PCT及CRP水平高于未穿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判断AA发生穿孔,IL-6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3%、78.2%和0.777;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4.7%、80.0%和0.684;CRP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62.9%、82.5%和0.7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L-6>36.6 pg/mL(OR=3.869,95%CI:1.025~14.597)及CRP>57.9 mg/L(OR=4.742,95%CI:1.248~18.013)是预测AA发生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6及CRP联合检测并不优于其单独检测时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IL-6、PCT及CRP对于判断急性阑尾炎是否发生穿孔有一定临床价值,IL-6诊断效能优于PCT及CRP;IL-6>36.6 pg/mL及CRP>57.9 mg/L可独立预测急性阑尾炎伴发穿孔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和内皮素-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同生 毛毅敏 +1 位作者 孙玉霞 娄源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COPD无P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66例COPD合并PH患者和64例COPD无PH患者,检测IL-6和ET-1水平,心脏多普勒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PASP≥36...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COPD无P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66例COPD合并PH患者和64例COPD无PH患者,检测IL-6和ET-1水平,心脏多普勒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PASP≥36mmHg为PH,检查肺功能、动脉血气、6min步行距离。结果:COPD合并PH患者IL-6和ET-1水平高于COPD无PH患者,分别是中位数3.6pg/L(四分位间距2.3~4.9pg/L)与中位数2.3pg/L(四分位间距1.2~3.7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6,P<0.01);中位数4.7pg/L(四分位间距,1.8~7.9pg/L)与中位数1.5pg/L(四分位间距,0.9~3.7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5,P<0.01)。所有患者IL-6和ET-1水平呈正相关(r=0.782,P=0.001);肺动脉压力水平与IL-6(r=0.381,P=0.001)和ET-1(r=0.529,P=0.001)水平有关;6min步行距离分别和氧分压负相关(r=-0.728,P=0.032),和ET-1正相关(r=0.625,P=0.001),和IL-6正相关(r=0.461,P=0.001)。结论:IL-6和ET-1可能与COPD并PH形成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动脉高压 白介素-6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白介素-6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敬泽 王健 +1 位作者 黄培基 林哲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9-731,共3页
目的 :探讨II型糖尿病 (DM)患者血、尿白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水平的变化 ,了解IL 6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发病学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II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血、尿IL 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II型糖尿病... 目的 :探讨II型糖尿病 (DM)患者血、尿白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水平的变化 ,了解IL 6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发病学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II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血、尿IL 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II型糖尿病患者血、尿IL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或P <0 0 1)。 (2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IL 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 0 5 )。 (3)患者血IL 6水平分别与病程和空腹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水平呈正相关 (r=0 30 5和 0 32 9,P 均 <0 0 5 ) ,与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sensitiveindex ,ISI)呈负相关 (r =- 0 35 2 ,P <0 0 2 ) ,尿IL 6水平分别与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率 (urinealbuminexcretionrate ,UAER)呈正相关 (r =0 32 6 ,P <0 0 5 ;r =0 4 6 6 ,P <0 0 1)。结论 :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IL 6可能是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表现 ,IL 6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尿IL 6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 白介素-6 DM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降钙素原对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永康 云叶 +4 位作者 赵永祥 姜海山 赵俊刚 张建国 吴向铭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急... 目的探索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单纯性阑尾炎组30例,复杂性阑尾炎(包括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组6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IL-6、和PCT浓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CRP、IL-6和PCT对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组CRP、IL-6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组(P<0.05);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RP、PCT、IL-6及三者联合检验ROC曲线下面积别为0.906(95%置信区间:0.829~0.956),0.953(95%置信区间:0.889~0.986),0.765(95%置信区间:0.668~0.846),0.973(95%置信区间:0.971~0.995)。曲线下面积值由大到小排序:PCT+CRP+IL-6>PCT>CRP>IL-6,通过两两比较发现,联合检验曲线下面积与CRP、IL-6单独检验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32,P=0.003;Z=3.854,P=0.0001);联合检验曲线下面积与PCT单独检验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1,P=0.063);CRP与PCT单独检验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8,P=0.095),IL-6单独检验与CRP单独检验、PCT单独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21;Z=3.371,P=0.001);得到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1.47(95%置信区间:11.42~14.48)mg/L,0.87(95%置信区间:0.63~0.98)ng/L,88.60(95%置信区间:87.12~170.83)pg/mL。结论CRP、IL-6和PCT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阑尾炎严重程度进行早期判断,从而早期争取家长配合,尽早手术治疗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阑尾炎/免疫学 C反应蛋白质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钙卫蛋白、C反应蛋白、白介素-6在诊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状态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继荣 沈薇 +2 位作者 顾怡 沈文艳 周景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诊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诊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52例。根据消化道内镜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黏膜未损伤组和黏膜损伤组,比较2组之间的临床特征。通过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法检测IL-6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层析技术检测粪便中FC含量,通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全血中CRP含量。患者在入院24 h内检测外周血IL-6、CRP,72 h内检测FC;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黏膜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判断IL-6、CRP、FC及联合指标对于判断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黏膜未损伤组21例,黏膜损伤组31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蒙特利尔分型中仅疾病行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损伤组患者的IL-6、CRP、FC水平分别为11.1(3.67,17.54)pg/mL、8.02(2.13,30.96)mg/L、448.4(212.90,639.50)μg/g,均显著高于黏膜未损伤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仅有FC是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6,P<0.05)。IL-6、CRP和FC单项指标判断消化道黏膜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1、0.88和0.85(均P<0.05);FC+CRP和FC+IL-6双项联合检测时AUC分别为0.91和0.84(均P<0.05);FC+IL-6+CRP三项联合检测时AUC为0.92(P<0.05)。通过比较双项联合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发现,FC+CRP与FC+IL-6+CRP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C+IL-6与FC+IL-6+CRP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同时,FC+CRP与FC+IL-6+CR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分别为77%和100%。结论·FC和CRP联合检测,以及FC、IL-6和CRP联合检测均能有效判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情况,诊断价值相当;基于简便性及检测成本,临床上更推荐使用FC和CRP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粪钙卫蛋白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健才 刘维永 +2 位作者 梁继河 张殿堂 金伯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7-290,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①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健才②刘维永梁继河张殿堂②金伯泉关键词肺;挫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①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健才②刘维永梁继河张殿堂②金伯泉关键词肺;挫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5.3本研究通过胸部创伤加静脉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介素-6(ChIL-6)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建和 陆苹 蒋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分别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和用ConA免疫刺激健康鸡 ,无菌取处理鸡的脾脏 ,匀浆后用Tr izol抽提细胞总RNA ,应用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 ,设计引物 ,经PCR扩增获得鸡白介素 - 6 (ChIL - 6 )基因 ,应用pGEM -T载体克隆该基因 ,经测... 分别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和用ConA免疫刺激健康鸡 ,无菌取处理鸡的脾脏 ,匀浆后用Tr izol抽提细胞总RNA ,应用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 ,设计引物 ,经PCR扩增获得鸡白介素 - 6 (ChIL - 6 )基因 ,应用pGEM -T载体克隆该基因 ,经测序 ,表明其与GeneBank中公布的唯一的一个ChIL - 6基因为同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6基因 基因克隆 鸡细胞因子基因 白介素-6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溢安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及白介素-6和白介素-6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岚 黎杏群 +1 位作者 唐涛 黄菊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脑溢安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来自新生3—5天的SD大鼠海马组织,将神经干细胞移入厌氧培养箱(37℃、95%N2和5%CO2)内培养6h造缺氧损伤,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脑溢安对缺氧损... 目的:探讨中药脑溢安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来自新生3—5天的SD大鼠海马组织,将神经干细胞移入厌氧培养箱(37℃、95%N2和5%CO2)内培养6h造缺氧损伤,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脑溢安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及白介素-6(IL-6)和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脑溢安能促进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存活;缺氧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内IL-6和IL-6mRNA表达增强,脑溢安血清组IL-6及IL-6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正常血清对照组(P<0.01)。结论:脑溢安可能通过增强IL-6和IL-6mRNA的表达发挥其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溢安 新生大鼠 海马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 白介素-6 白介素-6 基因表达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少华 高兴林 +3 位作者 李东风 欧琼 吴健 林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08-2510,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数量及凋亡与血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各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数量及凋亡与血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各12例),所有对象于夜间行多导睡眠图仪检查,次晨采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CECs的数量和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浓度。结果:CECs数量及凋亡率在重度和中度OSAHS组皆较对照组和轻度组升高(P<0.05);血清TNF-α浓度在重度和中度组皆较对照组和轻度组升高(P<0.05),血清IL-6浓度在各组对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周静脉血CECs数量与OSAHS患者AHI成正相关(r=0.849,P<0.001);CECs凋亡率与AHI成正相关(r=0.462,P=0.001),与血清TNF-α浓度成正相关(r=0.555,P<0.001),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成负相关(r=-0.481,P=0.001),与血清IL-6浓度无相关关系(P=0.186)。结论:OSAHS患者可能通过分泌TNF-α,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毒性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夜间缺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灼口综合征患者情绪障碍与血清白介素-2和白介素-6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娟 林梅 +2 位作者 金早蓉 李秉琦 陈方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血清IL_2和IL_6浓度与情绪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4 8例BMS患者血清IL_2、IL_6的浓度 ,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 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BMS患者...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血清IL_2和IL_6浓度与情绪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4 8例BMS患者血清IL_2、IL_6的浓度 ,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 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BMS患者血清IL_2、IL_6浓度无显著差异 ,但汉密顿抑郁量表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支持BMS患者与情绪障碍有关 ,汉密顿抑郁量表可用作临床评定BMS患者的抑郁状态 ,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BMS患者血清IL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情绪障碍 血清 白介素-2 白介素-6 细胞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世红 赵岚岚 +6 位作者 蔡一鸣 杨培峰 张林东 韩笑 刘博 陶贝贝 于海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30例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病例(研究组)和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及血清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30例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病例(研究组)和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及血清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 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IL-6和MMP-2 mRNA的表达和蛋白定位、表达强度;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测定IL-6在两组血清中的浓度。结果:绒毛组织中,IL-6与MMP-2在合体及绒毛滋养层细胞中均有表达,Real time-PCR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IL-6在研究组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MP-2在研究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早期绒毛组织中IL-6和MMP-2的正常表达对维持早期胚胎发育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耐受 胚胎停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药生物碱对内毒素诱导内皮细胞分泌白介素-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屹屹 何孔旺 温立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7-410,共4页
通过研究青藤碱、防己诺林碱、水苏碱、川芎嗪、苦参碱和吴茱萸碱6种中药生物碱对细菌内毒素(LPS)作用下猪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生物碱抗LPS的药理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青藤碱、防己诺林碱、水苏碱、川芎嗪、苦参碱和吴茱萸碱6种中药生物碱对细菌内毒素(LPS)作用下猪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生物碱抗LPS的药理作用机制.培养猪血管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LPS刺激,3 h后加入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上述6种中药生物碱,继续培养21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测定IL-1α、NO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显示青藤碱、苦参碱和吴茱萸碱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IL-1α的水平;青藤碱、水苏碱和川芎嗪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NO的水平;防己诺林碱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提示6种中药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IL-1α、NO和6-keto-PGF1α介导的机体炎症、水肿和凝血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内毒素 白介素- 一氧化氮 6--前列腺素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