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EGFR scFv-FTH1/AP1-FTH1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治疗哮喘小鼠的应用
1
作者 汪蓉蓉 张天宝 曹旭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3-701,共9页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分别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和靶向白介素-4-受体(IL-4R)的AP1短肽分别修饰到铁蛋白重链亚基(FTH1)的N端,再通过蛋白表达、体外混合复性后成功制备了anti-EGFR scFv-FTH1/AP1-FTH1双靶...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分别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和靶向白介素-4-受体(IL-4R)的AP1短肽分别修饰到铁蛋白重链亚基(FTH1)的N端,再通过蛋白表达、体外混合复性后成功制备了anti-EGFR scFv-FTH1/AP1-FTH1双靶向纳米粒子。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能正确组装成铁蛋白的特征笼状结构,粒径为(13.2±1.3)nm。在哮喘小鼠模型中发现该纳米粒子能有效抑制哮喘多种症状,且在缓解气道高反应方面的效果优于单靶向anti-EGFR scFv-FTH1/FTH1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铁蛋白 纳米粒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白介素-4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建中汤治疗大鼠脾阳虚胃炎的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静 杨莎莎 +4 位作者 陈继婷 王俊霞 杨毅 龚小雪 王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建中汤治疗脾阳虚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枸橼酸铋钾对照组,大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大建中汤治疗脾阳虚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枸橼酸铋钾对照组,大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观察胃黏膜的病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RAK-4mRNA和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升高,胃黏膜显示腺萎缩、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大建中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RAK-4mRNA和血清中IL-6、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建中汤低剂量组血清中IL-6、TNF-α差异亦显著;大建中汤低剂量组IRAK-4mRNA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建中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对脾阳虚胃炎有显著治疗作用,大建中汤降低IRAK-4、IL-6及TNF-α可能是治疗胃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建中汤 脾阳虚胃炎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