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地区茅二段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分布模式
1
作者 高兆龙 彭瀚霖 +6 位作者 张玺华 陈聪 李天军 李国蓉 何钊 李肖肖 田家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84,共13页
白云石化作用和白云岩分布是制约川中地区茅二段储层发育分布的关键因素。在岩心及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深入开展了川中地区茅二段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分... 白云石化作用和白云岩分布是制约川中地区茅二段储层发育分布的关键因素。在岩心及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深入开展了川中地区茅二段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分布模式研究。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内茅二段主要发育3种类型白云石:粉—细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鞍形白云石。粉—细晶他形白云石为同生期蒸发海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此类白云石化作用本身不产生储集空间,但却是白云岩储层形成的基础;粉—中晶自形白云石为早成岩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此类白云石化作用部位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发育,可形成白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鞍形白云石为早成岩期(东吴期)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形成,此类白云石化作用伴有热液破裂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可导致溶蚀缝孔洞发育,形成白云岩溶蚀缝孔洞型储层。②与台缘断裂耦合的台地边缘带,是发育同生期海水白云石化作用、早成岩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早成岩期热液白云石化作用的最佳部位,也是白云岩储层优势发育区带;台内高地区域,主要发育同生期海水白云石化作用和早成岩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可成为白云岩储层较为发育的区带;台内洼地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发生的有利条件,白云岩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岩分布 控储意义 茅二段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蒋裕强 陶艳忠 +5 位作者 谷一凡 王珏博 强子同 江娜 林刚 蒋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60,共10页
基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基本地质条件、白云岩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该区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形成条件、存在证据、具体改造方式及作用时期。高石梯—磨溪地区是四川盆地灯影组气藏的重要勘探目标,区域地质上具备... 基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基本地质条件、白云岩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该区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形成条件、存在证据、具体改造方式及作用时期。高石梯—磨溪地区是四川盆地灯影组气藏的重要勘探目标,区域地质上具备发生构造控制热液白云石化作用的基本条件:1拉张性基底断裂活动;2深埋藏热液储库;3上覆地层的覆盖和封堵。通过对区内灯影组岩心样品开展岩相学研究和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测试分析,据密西西比谷型(MVT)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区内灯影组白云岩地层内存在构造控制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区内热液白云石化作用主要是指热液流体对基质白云岩的改造,包括3种具体改造方式:1溶蚀与充填作用;2重结晶和新生变形作用;3水力压裂作用。热液白云石化作用推测存在多期,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密西西比谷型矿物组合 地球化学特征 震旦系 灯影组 高石梯-磨溪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礁灰岩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立银 张建勇 +3 位作者 胡安平 王小芳 韦东晓 王永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共5页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台地边缘的长兴组礁灰岩,沉积时具有很高的原生孔隙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现今多数礁灰岩致密无孔。研究表明礁灰岩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早期白云石化流体供应不足有关,而并非如前人...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台地边缘的长兴组礁灰岩,沉积时具有很高的原生孔隙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现今多数礁灰岩致密无孔。研究表明礁灰岩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早期白云石化流体供应不足有关,而并非如前人推测的是由于早期海水胶结作用将孔隙完全充填堵塞造成白云石化流体无法进入所致。早期海水胶结作用结束后,长兴组礁灰岩中仍存在大量孔隙及流体活动空间,但由于礁灰岩(礁核相)位于台地边缘靠近海槽的高能区,受早期沉积环境的控制,成岩流体为活跃循环的正常海水,不具备发生白云石化作用所需的轻度咸化海水渗透回流的条件。埋藏成岩环境下块状亮晶方解石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礁灰岩中孔隙完全丧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长兴组 碳酸盐岩储层 礁灰岩 白云石化作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碳酸盐岩去白云石化作用及其与储集性的关系——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石砥石 姜秀芳 王全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湖相碳酸盐岩以层薄、分布面积广、局部富集高产为显著特点。对其成岩作用,特别是去白云石化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对认识该类储层、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方解石脉与白云石化的关系、锶同位素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 湖相碳酸盐岩以层薄、分布面积广、局部富集高产为显著特点。对其成岩作用,特别是去白云石化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对认识该类储层、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方解石脉与白云石化的关系、锶同位素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认为在有机质成熟、烃类开始形成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满足了去白云石化所需要的酸性环境,在该环境中去白云石化流体与砂屑颗粒进行水一岩作用后,Ca^2+取代Mg^2+形成方解石。由于去白云石化作用,在砂屑间的残余粒间孔内沉淀形成微晶或巨晶状方解石,从而使储层内原生粒间孔堵塞、面孔率降低、孔隙类型由原生粒间孔转为以晶间微孔为主。通过多口井大量薄片观察和统计,去自云石化作用可使原生粒间孔隙降低15%~36%,对储层的形成起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锶同位素特征 流体包裹体特征 储集性 孔隙丢失 湖相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及白云石化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叶德胜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34-43,共10页
一.直接沉淀的白云石由于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不能合成白云石,过去许多学者均认为在地表条件下不能直接沉淀白云石。在一些现代环境中所发现的白云石均被认为是碳酸盐沉积物准同生交代的产物(Shinn等,1965;Bathurst,1975;Mckenzie,1981,... 一.直接沉淀的白云石由于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不能合成白云石,过去许多学者均认为在地表条件下不能直接沉淀白云石。在一些现代环境中所发现的白云石均被认为是碳酸盐沉积物准同生交代的产物(Shinn等,1965;Bathurst,1975;Mckenzie,1981,等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现代碳酸盐环境中白云石的仔细观察,近年来在现代碳酸盐潮坪及其它一些环境中陆续发现直接沉淀的原生白云石胶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碳酸盐沉积物 白云 胶结物 潮坪 压实作用 埋藏环境 孔隙水 碳酸盐岩 次生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岩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30
6
作者 汤朝阳 王敏 +2 位作者 姚华舟 段其发 赵希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近年来,关于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岩问题,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从白云石化作用入手,介绍根据古代白云岩的成因所建立的五个主要成因模式:蒸发作用模式、渗流-回流模式、混合白云石化模式、埋藏白云石化模式及海水白云石化模式,并介绍了... 近年来,关于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岩问题,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从白云石化作用入手,介绍根据古代白云岩的成因所建立的五个主要成因模式:蒸发作用模式、渗流-回流模式、混合白云石化模式、埋藏白云石化模式及海水白云石化模式,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认为利用染色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微量元素分析、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包裹体测温等综合手段进一步研究,最终将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 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排浦海相第四纪与上新世界限的发现及白云石化作用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明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59,共13页
在海南排浦发现了海相第四纪与海相上新世地层界限剖面.上新世地层富含与台湾苗栗群相当的腹足类、瓣鳃类化石组合.早更新世地层为潮间坪沉积,富含潜穴,潮汐层理发育.两者之间为厚0.5—1cm的氧化铁层是间断面的标志.其上下均见白云石化... 在海南排浦发现了海相第四纪与海相上新世地层界限剖面.上新世地层富含与台湾苗栗群相当的腹足类、瓣鳃类化石组合.早更新世地层为潮间坪沉积,富含潜穴,潮汐层理发育.两者之间为厚0.5—1cm的氧化铁层是间断面的标志.其上下均见白云石化作用层,应是西沙事件旋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海相沉积 第四纪 上新世 白云石化作用 地层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孟万斌 武恒志 +2 位作者 李国蓉 张小青 吕正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9-708,共10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在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白云石有序度测定,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分析,详细研究了川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白云石化作用的特征、机制及模式,结果表明长兴组发育微晶白云石(岩...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在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白云石有序度测定,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分析,详细研究了川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白云石化作用的特征、机制及模式,结果表明长兴组发育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和异形白云石等四种类型,它们的有序度由低变高;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特征表明,长兴组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主要形成于浓缩海水环境、正常海水环境、或者与正常海水相似的地层水环境中,并遭受过热液地质作用的改造,从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是一个沉积埋藏过程中多阶段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异形白云石则由热液作用形成;根据长兴组白云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石化作用与层序和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分别可以用准同生期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模式、成岩早期浅埋藏状态下地层水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和成岩晚期热液白云石化作用模式来解释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和异形白云石的形成。白云石化作用是有利于长兴组储层形成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稀土元素 白云石化作用 长兴组 元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唐顺成 林良彪 +3 位作者 苏中堂 梁茹 马慧 余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61,共14页
为明确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显微薄片、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等资料,对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浅埋藏白云石化作... 为明确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显微薄片、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等资料,对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浅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储集岩为残余结构白云岩及结晶白云岩,在埋藏期受到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影响。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有:①白云石化作用控制晶间孔的形成;②白云石化过程的伴生溶蚀作用;③白云石化对储层孔隙的保存作用;④构造热液白云石化对储层的改造。总体而言,白云石化作用的叠加改造有利于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最终发育,为储集油气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栖霞组 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白云石化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波 李新 +5 位作者 钟晓勤 姜黎明 赵强先 张永浩 刘鹏 李兵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资料,通过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白云石有序度、碳氧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锶同位素和物性测试等手段,对中上扬子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白云石化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上扬子地区龙王庙... 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资料,通过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白云石有序度、碳氧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锶同位素和物性测试等手段,对中上扬子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白云石化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上扬子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颗粒云质灰岩。储层物性显示颗粒白云岩最好,粉晶和细晶白云岩次之,而颗粒灰岩通常比较致密,但发生白云石化后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及微裂缝等。白云岩成岩温度较低,白云石化流体主要以浓缩或改造的海源流体为主,白云石化作用发生于准同生期或早期成岩阶段,主要发生蒸发浓缩白云石化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而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以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发生白云石化的颗粒滩有利于储集空间的发育,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白云石化作用 溶蚀作用 龙王庙组 中上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化作用
11
作者 胡恒 王振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21-24,共4页
1 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因素白云石是一种很难形成的矿物,其矿物晶格是Ca<sup>2+</sup>、Mg<sup>2+</sup>、CO<sub>3</sub><sup>2-</sup>离子层相互交替而成的。碳酸盐岩中的白云石,无... 1 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因素白云石是一种很难形成的矿物,其矿物晶格是Ca<sup>2+</sup>、Mg<sup>2+</sup>、CO<sub>3</sub><sup>2-</sup>离子层相互交替而成的。碳酸盐岩中的白云石,无论是原生的或次生的,其沉淀作用最明显的要求是必须有Mg<sup>2+</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碳酸盐岩 白云岩化 沉淀作用 碳酸盐沉积物 火山作用 成岩作用 海岸平原 盆地周缘 成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海侵面有关的白云石化作用──白垩纪中期的一个实例
12
作者 SteveJ.Moss 孙萍 《海洋地质动态》 1997年第5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海侵 海侵面 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石 白垩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甯濛 罗靖茹 +2 位作者 陈家乐 钟怡江 文华国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08,共24页
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在前寒武纪广泛发育,因其多样的形态、复杂的成因及其对前寒武纪海水性质的指示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矿物学特征分析进行成因探讨,二是探索其... 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在前寒武纪广泛发育,因其多样的形态、复杂的成因及其对前寒武纪海水性质的指示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矿物学特征分析进行成因探讨,二是探索其反映的前寒武纪海水性质。前人对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的认识包括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2种观点,但因缺乏可靠的地球化学证据支撑而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原生沉淀成因白云石胶结物的具体沉淀机理及其相应的海水化学条件仍不清楚,对次生交代成因白云石胶结物的前驱矿物类型也存在较大分歧。为进一步推动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文中首先系统总结了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并从原生沉淀、次生交代、生长组合形态3个方面全面回顾和评述了关于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展望:(1)基于矿物成核与生长原理,结合微区或原位地球化学分析,开展不同类型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研究;(2)评估微生物在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3)以前寒武系白云石胶结物为载体探索前寒武纪古海洋海水性质的演化,需建立在厘清其成因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系 海相白云石胶结物 拟晶白云石化作用 原生沉淀白云石 文石-白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岩锶含量、锶同位素组成与白云石化流体 被引量:115
14
作者 黄思静 HairuoQING +3 位作者 裴昌蓉 胡作维 吴素娟 孙治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3-2132,共10页
川东飞仙关组白云岩包括微晶白云岩、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等3种主要的结构类型,其中结晶白云岩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岩。根据白云岩的锶含量和锶同位素组成,结合相关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本文研究了白云石化过程中锶... 川东飞仙关组白云岩包括微晶白云岩、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等3种主要的结构类型,其中结晶白云岩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岩。根据白云岩的锶含量和锶同位素组成,结合相关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本文研究了白云石化过程中锶的迁移和相应的同位素变化。三种类型白云岩具有类似的锶含量,但其^87Sr/^86Sr比值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同期海水值,锶在白云石和方解石(或文石)中分配系数的差别是影响白云石化过程中白云石锶含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同流体中锶的混合方程计算表明:如果白云石化流体是大气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流体,则结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流体相当于94%的大气淡水和6%的海水混合,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流体相当于81%的大气淡水和19%的海水混合,微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流体相当于92%的大气淡水和8%的海水混合。但极低的锰含量、相对较高的锶含量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均不支持有94%的大气淡水参与了结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作用,其白云石化流体应是埋藏成岩过程中囚禁的近同期、但是非同期的海源流体,其来源可能与埋藏成岩过程中该时间段蒸发盐的溶解有关。锰含量、锶含量、^87Sr/^86Sr比值都表明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和微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过程都存在大气淡水的介入,微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可能与潮坪环境的蒸发泵机理有关;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的白云石化可能与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有关,这类白云岩分布于向上浅滩化旋回滩体的顶部,这是埋藏前或浅埋藏阶段大气淡水与海水混合白云石化作用最容易发生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三叠系飞仙关组 白云石化作用 锶含量与锶同位素 成岩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白云石化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波 李明 +4 位作者 段书府 朱长见 邬光辉 曾昌民 高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通过系统取样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盐上白云岩、盐间灰岩及盐下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成因进行对比研究。盐间灰岩中的白云石δ18O值大于6‰,δ13C值一般大于1‰,87Sr/86Sr值略... 通过系统取样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盐上白云岩、盐间灰岩及盐下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成因进行对比研究。盐间灰岩中的白云石δ18O值大于6‰,δ13C值一般大于1‰,87Sr/86Sr值略低于古海水,Mn和Na元素富集,表明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沉积早期,系萨布哈成因;盐上白云岩以中—粗晶白云岩为主,δ13C值偏负,δ18O值偏负但均大于9‰,87Sr/86Sr值趋同于古海水,反映形成于浅埋藏环境;盐下白云岩以粉—细晶白云岩为主,δ13C值偏正,δ18O值偏负,87Sr/86Sr值大,Fe和Sr元素富集,形成于局限台地的超盐度蒸发环境中,系渗透-回流成因,并受后期深埋藏高温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巴楚地区 碳酸盐岩 白云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纪海平面变化对白云石化的控制及对古老层系白云岩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建勇 郭庆新 +3 位作者 寿建峰 王彬 潘立银 周进高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2,共7页
西沙群岛埋藏较浅的新近系白云岩主要发育在风化壳之下,沉积时处于海平面下降旋回,白云石化作用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白云石化层段对应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盐度,冰期导致海平面下降并致海水浓缩,由此引起白云石化作用。冰期/间冰期的交... 西沙群岛埋藏较浅的新近系白云岩主要发育在风化壳之下,沉积时处于海平面下降旋回,白云石化作用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白云石化层段对应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盐度,冰期导致海平面下降并致海水浓缩,由此引起白云石化作用。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引起海平面变化并导致海水的性质周期性改变,最终引起白云石化作用也周期性地发生,从而导致白云岩与石灰岩周期性叠置。将新近系白云岩与古老层系白云岩的成因对比分析认为:通常认为的大面积分布的古老层系埋藏成因白云岩可能是准同生期因海水浓缩而形成的,只是遭受了埋藏流体改造而显示出埋藏白云石化特征。研究发现,西沙群岛新近系风化壳之上的石灰岩与风化壳之下的白云岩,孔隙类型及孔隙度几乎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 海平面变化 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岩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成因模式的研究进展及其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茂林 周进高 +5 位作者 陈冬霞 郝毅 彭辉界 汪超 蒋玉婷 谢明贤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40,共10页
在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现有的20余种白云石的成因划分为原生白云石和次生白云石化两类模式,根据镁钙比等指标又将次生白云石化模式进一步细分为高镁钙比、低镁钙比、正常镁钙比白云石化及其它白云石化4种模式类型,并对其... 在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现有的20余种白云石的成因划分为原生白云石和次生白云石化两类模式,根据镁钙比等指标又将次生白云石化模式进一步细分为高镁钙比、低镁钙比、正常镁钙比白云石化及其它白云石化4种模式类型,并对其中几种经典的白云石化模式的真实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探讨。认为蒸发泵白云石化模式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模式受到了普遍认可;混合水白云石化模式遭受到持续挑战;海水白云石化模式和埋藏白云石化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热液白云石化模式和微生物白云石化模式逐渐成为新的主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白云石化作用 成因模式 研究进展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慈利晚二叠世长兴期珊瑚礁白云石化及其成岩环境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万容 杨长庚 沈建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4-123,T004,共11页
笔者对近期在湖南慈利发现的长兴期珊瑚礁的白云石化作用及成岩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礁灰岩白云石化的分布、岩石结构构造、微量元素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成分的测试研究,对白云石化的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有:①潮上蒸发形成的高盐度交... 笔者对近期在湖南慈利发现的长兴期珊瑚礁的白云石化作用及成岩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礁灰岩白云石化的分布、岩石结构构造、微量元素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成分的测试研究,对白云石化的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有:①潮上蒸发形成的高盐度交代白云石化;②深埋藏高盐度热水条件下白云石化;③区域抬升埋藏变浅,大气水渗入淡化的热水条件下发生的白云石化。据各类白云石化在礁岩成岩序列中的位置,从早到晚分别命名为Ⅰ、Ⅱ、Ⅲ3个世代,并分析了埋藏白云石化的物源,建立了Ⅱ、Ⅲ两个世代埋藏白云石化的概略模式。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研究礁岩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对油气、铅锌矿产勘探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长兴期 珊瑚礁 白云石化作用 成岩环境 湖南 岩石构造 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白云石模式评述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华 王宝清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Vasconcelos等在实验室模拟巴西Lagoa Vermelha潟湖条件,成功地沉淀出白云石,由此提出了微生物白云石模式。该模式在南澳大利亚、阿拉伯海湾、西印度外陆棚边缘以及意大利南部等地区得到了不同研究者的肯定,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 Vasconcelos等在实验室模拟巴西Lagoa Vermelha潟湖条件,成功地沉淀出白云石,由此提出了微生物白云石模式。该模式在南澳大利亚、阿拉伯海湾、西印度外陆棚边缘以及意大利南部等地区得到了不同研究者的肯定,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白云岩也可以解释为微生物成因。此模式对白云石形成机理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当硫酸盐还原细菌利用SO42-时,也吸收了Mg2+,因为Mg2+与SO42-形成了很强的离子对。微生物由于其新陈代谢作用利用SO42-而克服了动力障碍,同时从离子对中释放出Mg2+。在白云石形成的化学反应中,微生物因素把硫酸根离子从反应的抑制剂变成了催化剂。白云石一旦成核,就会在埋藏过程中长大。尽管不是所有的白云石都可以用微生物白云石模式来解释,但野外研究和模拟实验都证明这一模式是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 成岩机理 微生物作用 成因模式 巴西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寒武系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和金 李国蓉 +4 位作者 高鱼伟 周吉羚 冯莹莹 符浩 李辉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7,共9页
以四川盆地南部范店、岩孔、三汇场三个野外露头剖面的寒武系白云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白云石有序度、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同生期微晶白云石(岩)、细-粉晶白云石、浅埋藏细晶白云... 以四川盆地南部范店、岩孔、三汇场三个野外露头剖面的寒武系白云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白云石有序度、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同生期微晶白云石(岩)、细-粉晶白云石、浅埋藏细晶白云石、以及鞍状白云石等四种类型,其中:微晶白云石(岩)、细-粉晶白云石的有序度较低,具有与同时期正常海相碳酸盐岩相近似的δ18O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近似一致,表现为具有LREE弱富集、HREE弱亏损的特征,这揭示了白云石化流体主要来源于高盐度海水,为蒸发泵白云石化、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而细晶白云石的有序度相对较高,稀土元素出现贫化迁移现象,∑REE值有所减少,推断为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鞍状白云石的有序度高、δ18O值低,稀土元素富集,Eu具有正、负异常,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呈异常高值,呈双区间分布,表征白云石化流体来源于深部热液流体,可能为热液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 地球化学 白云石化作用 形成机制 寒武纪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