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黔中白云岩风化剖面的铅同位素组成及物源的指示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季宏兵
王世杰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073096,4047305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批准号2006BC403200)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的成果
-
文摘
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形成该红土的物质来源争议最大。本文对贵州中部平坝剖面进行了铅同位素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全岩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显示是以长石矿物为主的"普通铅",下伏三叠纪白云岩样品的n(206Pb)/n(204Pb)为19.29,风化剖面全土样品的n(206Pb)/n(204Pb)约为19.04~20.56,它们与平均陆壳、区域人为背景和气溶胶有较大的差别。Pb同位素在n(208Pb)—n(206Pb)与n(207Pb)—n(206Pb)空间上均落在一条较好的混合组合线上,显示为碳酸盐岩和硅质组分的混合,指示剖面为原位化学风化的结果,同时研究表明含磷矿物风化剖面是剖面铅同位素演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另外土壤样品的铅浓度和同位素比值与本区潜在的物源中的浓度相差较大,特别是远大于同时代的黄土和现代沉积物,也表明这些潜在的物源可能并不是形成该土壤剖面的真正物源。
-
关键词
铅同位素
化学风化组分
白云岩风化剖面
贵州
-
Keywords
Pb isotope
chemical weathering component
dolomite weathering profile
Guizhou
-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
-
题名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中风化组分确定的一种新模式
- 2
-
-
作者
季宏兵
王世杰
欧阳自远
章申
-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38-43,共6页
-
基金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中国南方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地球化学过程和环境变化(批准号:4983302)",博士后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共同资助.
-
文摘
确定化学风化剖面的风化组分来源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通过对贵州省平坝白云岩风化剖面中Sr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揭示了典型就位白云岩风化剖面的Sr同位素特征,验证87Sr/86Sr与Nb/Sr比率的图解模式对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适用性,提出了87Sr/86Sr与Nd/Sr比率的图解新模式.研究认为,该模式不仅对白云岩的化学风化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也更好地补充和限定了87Sr/86Sr与Nb/Sr比率的图解所反映出的矿物组分和风化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将为风化剖面中Sr同位素的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区分指标.
-
关键词
SR同位素
同位素与元素比率图解
化学风化组分
白云岩风化剖面
贵州
-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