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物权法》没有承认登记公信力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孟勤国
申惠文
-
机构
武汉大学
郑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2009年第5期92-100,共9页
-
文摘
登记公信力本身就是法律规则,不动产善意取得不是登记公信力的具体化。登记公信力保护交易第三人以不明知登记错误为条件,而不动产善意取得则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不明知登记错误为条件,也可以不明知且不应知登记错误为条件。登记公信力不包括登记推定力,登记推定力也不当然产生登记公信力。登记公信力不是物权行为理论的逻辑结果,前者解决交易第三人的信赖保护问题,后者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物权移转问题。登记机关审查模式是解决登记公信力的事前问题,登记机关赔偿责任是解决登记公信力的事后问题。我国《物权法》没有承认登记公信力,是适应我国的现实生活需要的。
-
关键词
物权
登记公信力
不动产善意取得
-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论担保物权独立性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关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梅瑞琦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20-24,共5页
-
文摘
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不同的立法说明了担保物权独立性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并且两者各自所抽象的原因不同。在形式审查主义下,物权行为无因性为物权登记公信力提供了支撑,并与担保物权独立性协力为担保物权登记公信力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
关键词
担保物权独立性
物权行为
形式审查
登记公信力
-
Keywords
abstract principle of mortgage
Juristic acts of real rights
formal examination
credibility on registration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浅析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 3
-
-
作者
陆碧霞
-
机构
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与人文社科部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5,共5页
-
文摘
《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而学界对于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一直存有争议。文章通过论述善意取得的渊源和适用范围,评析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对比善意取得制度与不动产登记制度在保护第三人上的区别,论证《物权法》规定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对于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对《物权法》第106条所规定的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进行解释,以期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适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
关键词
不动产
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
登记公信力
-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