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东 张玉琴 +2 位作者 张培元 刘丽珍 赵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80-884,共5页
对182例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患儿(包括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21例、非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161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显示,既往癫癎发作史(54例)、颅内感染(49例)、复杂性热性惊厥(44例)为其主要病因。发作期予氯硝西泮(102例)、地西泮(54例)... 对182例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患儿(包括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21例、非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161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显示,既往癫癎发作史(54例)、颅内感染(49例)、复杂性热性惊厥(44例)为其主要病因。发作期予氯硝西泮(102例)、地西泮(54例)和咪达唑仑(46例)静脉注射,以及苯巴比妥肌肉注射(36例)、6.5%水合氯醛鼻饲或灌肠(32例)迅速终止发作。尤其是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的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预后差、病死率高。控制癫癎持续状态以减少脑等重要脏器损伤为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惊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监护与治疗(成人)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
2
作者 宿英英 黄旭升 +5 位作者 潘速跃 彭斌 江文 田飞 陈卫碧 任国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44-851,共8页
癫癎持续状态(SE)是高病死率和高病残率的神经科常见急危重症。据国外文献报道病死率为3%~33%[1]。中国西南部地区SE的病死率为15.8%[2]。早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系统全面的生命支持,能防止因惊厥时间过长导致的不可逆性脑损伤和重要脏... 癫癎持续状态(SE)是高病死率和高病残率的神经科常见急危重症。据国外文献报道病死率为3%~33%[1]。中国西南部地区SE的病死率为15.8%[2]。早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系统全面的生命支持,能防止因惊厥时间过长导致的不可逆性脑损伤和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成为改变SE不良预后的关键[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惊厥 重症监护病房 指南 中国 成年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持续状态研究热点与新问题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雁冰 王学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癫癎持续状态(SE)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性癫癎发作不仅可以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葡萄糖和氧耗竭、离子跨膜转运障碍,甚至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神经元死亡,而且还可以合并感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呼吸和循... 癫癎持续状态(SE)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性癫癎发作不仅可以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葡萄糖和氧耗竭、离子跨膜转运障碍,甚至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神经元死亡,而且还可以合并感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呼吸和循环衰竭、肝肾功能障碍等,从而加速机体死亡。生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难治性癫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诊断与脑电图判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晓刚 江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繁多,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定义,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脑电图是诊断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有学者建立了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脑电图诊断标准,但脑电图的判读具有主观性且...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繁多,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定义,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脑电图是诊断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有学者建立了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脑电图诊断标准,但脑电图的判读具有主观性且大多数患者的脑电图变化缺乏特异性。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应的脑电图特征,同时观察二者对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反应,是诊断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脑电描记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 被引量:2
5
作者 邵晓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NCSE)系临床常见但易忽视的癫癎持续状态(SE)发作类型,据估计,占所有癫癎持续状态的20%~50%。2004年,英国癫癎研究基金会(ERF)将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定义为:由于持续性癫癎样脑电活动导致的一系列...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NCSE)系临床常见但易忽视的癫癎持续状态(SE)发作类型,据估计,占所有癫癎持续状态的20%~50%。2004年,英国癫癎研究基金会(ERF)将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定义为:由于持续性癫癎样脑电活动导致的一系列非惊厥临床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治疗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宿英英 任国平 +3 位作者 陈卫碧 张艳 叶红 高岱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75-879,共5页
目的筛查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即刻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即刻治疗失败(治疗6 h仍未终止发作)危险因素,计算最终治疗失败率。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 目的筛查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即刻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即刻治疗失败(治疗6 h仍未终止发作)危险因素,计算最终治疗失败率。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病因、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癫癎持续状态类型、初始抗癫癎药物种类、初始治疗总时间、院前初始治疗时间、院后初始治疗时间、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类型和首选麻醉药物种类等影响因素中,仅初始治疗总时间为即刻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7,95%CI:1.000~1.014;P=0.047)。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即刻治疗失败率为50%(15/30),最终治疗失败率约43.33%(13/30)且即刻治疗失败组高于即刻治疗成功组(10/15对3/15,P=0.025)。结论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麻醉药物即刻治疗的成败取决于初始治疗总时间,并与最终治疗成败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应尽早开始终止癫癎持续状态或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的抗癫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重症监护病房 麻醉药 治疗失败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黄颜 郝红琳 +4 位作者 孙鹤阳 刘秀琴 关鸿志 倪俊 徐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持续状态和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6例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癫癎持续状态出现的时间,以及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变化特点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持续状态和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6例急性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癫癎持续状态出现的时间,以及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变化特点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6例患者中15例(57.69%)进展为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与非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相比,12例(12/15)于急性病毒性脑炎发病后10 d内出现癫癎持续状态;14例(14/15)脑脊液压力升高;7例(7/15)急性期呈弥漫性脑水肿;14例(14/15)脑电图检查显示普遍重度异常;7例(7/15)同时应用≥5种抗癫癎药物;15例患者均伴有并发症,其中14例(14/15)需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时间明显延长[(446±336)d];5例死亡。6例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患者随访2~10年,2例呈植物状态生存;3例为难治性癫癎伴智力减退;1例发作终止,遗留轻度记忆力减退。结论急性病毒性脑炎是导致癫癎持续状态的常见原因,其中近半数患者可进展为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早期即出现癫癎持续状态、脑脊液压力升高、急性期脑水肿、脑电图异常等。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炎 病毒性 癫癎持续状态 脑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持续状态病理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乐 毕方方 +2 位作者 舒怡 唐薇婷 杨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52-858,共7页
癫癎持续状态为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急危重症,其引起的脑损伤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从癫癎持续状态诱发的脑组织病理改变角度结合分子水平加以研究,有望揭示其脑损伤机制,为探索癫癎持续状态新的预测与... 癫癎持续状态为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急危重症,其引起的脑损伤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从癫癎持续状态诱发的脑组织病理改变角度结合分子水平加以研究,有望揭示其脑损伤机制,为探索癫癎持续状态新的预测与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一例
9
作者 张蕾 杨淑 +1 位作者 符浩 丁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96-897,共2页
患者女性,69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抽搐、呼之不应2 d,于2014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无任何诱因突然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呼之不应,每次发作约持续15 min,共发作3次,发作间期不能与他人交流。急诊... 患者女性,69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抽搐、呼之不应2 d,于2014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无任何诱因突然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呼之不应,每次发作约持续15 min,共发作3次,发作间期不能与他人交流。急诊时曾静脉注射地西泮10 mg。既往有脑出血病史,遗留左侧中枢性偏瘫。入院时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岛叶与外囊、半卵圆中心出血后软化灶形成,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多发微出血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惊厥 脑电描记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院前处理
10
作者 田飞 石向群 宿英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59-861,共3页
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是癫癎持续状态中最为严重的类型,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因发作时间过长而发生不可逆性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病死率较高。因此,院前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治疗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惊厥 成年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药物联合低温治疗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
11
作者 任国平 宿英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66-869,共4页
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虽为治疗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的首选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只能选择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低温治疗不仅可以终止癫癎发作,尚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麻醉药物联合低温治疗终止癫癎持续状态的良好效果已被大量... 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虽为治疗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的首选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只能选择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低温治疗不仅可以终止癫癎发作,尚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麻醉药物联合低温治疗终止癫癎持续状态的良好效果已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本文拟对其麻醉药物剂量、低温施用时机、温度、具体方法,以及联合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等进行概述,以使更多临床医师了解此项治疗措施的机制和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重症监护病房 麻醉药 低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癫癎持续状态的脑电图监测
12
作者 宿英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癫癎持续状态(S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1-2]。脑电图(EEG)为其常规检测技术,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FNS)[1]和美国神经重症学会(NCS)[2]均推荐在癫癎持续状态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截至2013... 癫癎持续状态(S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1-2]。脑电图(EEG)为其常规检测技术,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FNS)[1]和美国神经重症学会(NCS)[2]均推荐在癫癎持续状态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截至2013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我国仅有33%的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CU)配有视频脑电图监测设备[3]。显然,这些仪器设备的配置远远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脑电描记术 重症监护病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持续状态与脑电图
13
作者 刘秀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癫癎持续状态(SE)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若不能尽早终止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永久性损害和患者死亡。除基础病因、年龄等因素外,癫癎持续状态持续时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癫癎持续状态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癫癎发作持续... 癫癎持续状态(SE)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若不能尽早终止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永久性损害和患者死亡。除基础病因、年龄等因素外,癫癎持续状态持续时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癫癎持续状态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癫癎发作持续时间〉30min,即会演变得难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脑电描记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现代观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园媛 王学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31-335,共5页
200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取消了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CSE)和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NCSE)的分类,但近年实践发现这种传统分类方法具有其合理性,因此仍被临床广泛应用。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系指缺乏全身惊厥表现的癫癎持续... 200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取消了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CSE)和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NCSE)的分类,但近年实践发现这种传统分类方法具有其合理性,因此仍被临床广泛应用。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系指缺乏全身惊厥表现的癫癎持续状态(SE),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常并发其他疾病,易被原发疾病掩盖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如癔症、脑炎、代谢性脑病、癫癎后状态等)而延误合理的治疗,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持续状态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癫药对儿童良性癫伴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波 郑帼 +1 位作者 卢孝鹏 金加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 :总结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丙戊酸钠(VPA)3种抗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间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BECT合并ESE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目的 :总结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丙戊酸钠(VPA)3种抗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间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BECT合并ESE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OXC、LEV、VPA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转归。结果:LEV和VP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84%)要优于OXC组(总有效率71%),具有显著差异(P<0.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0.05)。脑电图转归:LEV组(总有效率80%)与VPA组(总有效率68%)、OXC组(总有效率41%)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01),OXC组总有效率较低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认知功能的影响:LEV和VPA组的智商,包括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均优于OXC组(P<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PA和LEV治疗BECT伴ESES时在临床疗效及脑电图转归和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上要优于OXC,LEV能较好地抑制癫性电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 睡眠中性电持续状态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1基因突变致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的癫持续状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赟健 路通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报告1例经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致反复癫持续状态发作患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癫持续状态的病因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总结1例反复癫持续状态发作并经基因检测诊断为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行文... 目的报告1例经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致反复癫持续状态发作患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癫持续状态的病因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总结1例反复癫持续状态发作并经基因检测诊断为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行文献复习,总结FBP1基因突变致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结果男,2岁5月龄,因"1年内惊厥发作4次"就诊。首次惊厥发作于16月龄,4次发作均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呈持续状态,前2次发作伴发热,外院先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癫",予左乙拉西坦口服治疗。追问病史,其中2次发作伴有低血糖和高乳酸血症。全外显子检测发现患儿FBP1基因c.704del C和c.959dup G复合杂合突变,家系验证发现突变分别来自父亲(c.704del C)和母亲(c.959dup G)。基因诊断后予患儿营养指导,避免长时间禁食或摄入富含果糖的食物并停用抗癫药物,随访2年未再发作。患儿母亲第2胎产前基因检测显示,胎儿携带母亲来源的突变,无父亲来源的突变,为单杂合突变携带者。文献复习发现68.5%病例起病于新生儿及婴儿期,主要诱因为感染和食物摄入不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消化道症状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和高乳酸血症。结论癫持续状态的病因复杂,应重视发作期代谢指标监测,早期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遗传病因并指导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1 6二磷酸酶缺乏 FBP1基因 癫癎持续状态 低血糖症 酸中毒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癫癎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宏君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由于肾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术后各个时期均可发生癫癎。肾移植成人患者术后的癫癎发生率为11.4%,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生率接近20%[1-6]。有研究对终末期肾衰竭的猫进行肾移植,其癫癎发生率高达28.9%[7]。移植术后发... 由于肾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术后各个时期均可发生癫癎。肾移植成人患者术后的癫癎发生率为11.4%,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生率接近20%[1-6]。有研究对终末期肾衰竭的猫进行肾移植,其癫癎发生率高达28.9%[7]。移植术后发生癫癎,特别是术后近期发作的癫癎持续状态,可严重影响移植患者的预后,因此,应引起移植科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癫癎持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和微清蛋白mRNA表达研究
18
作者 房雅娜 肖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SS)mRNA和微清蛋白(PV)mRNA表达水平变化,拟从基因水平探讨其表达阳性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SS)mRNA和微清蛋白(PV)mRNA表达水平变化,拟从基因水平探讨其表达阳性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观察时间点海马SS mRNA和PV 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 mRNA表达水平均于出现癫癎持续状态后3 d降低最为显著(均P=0.000),随后逐渐升高;至发病后60 d,海马CA3区SS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1.021,P=0.005),海马门区(t=3.211,P=0.009)和CA1区(t=1.902,P=0.048)则仍低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海马门区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PV mRNA表达水平于出现癫癎持续状态后6h开始降低,至发病后60 d降低最为显著(均P=0.000);海马CA1区PV mRNA表达水平于发病后3 d降低最为显著(均P=0.000),随后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t=2.216,P=0.048);癫癎持续状态早期,海马CA3区PV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至发病后7 d逐渐升高且高于对照组(t=1.021,P=0.005)。结论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 mRNA和PV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在颞叶癫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至慢性期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 mRNA和PV mRNA表达水平的恢复或上调可能与颞叶癫癎的发展或修复有关。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数目的变化,部分是由于其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所致,并非神经元数目变化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癫癎持续状态 海马 Γ氨基丁酸 中间神经元 RNA 信使 长抑素 原位杂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