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用于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结构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健生 徐怡庄 +7 位作者 石景森 张莉 段小艺 杨丽敏 苏允兰 翁诗甫 徐端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3-865,共3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43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具有较大的差异: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在1550 cm-1附近的酰胺Ⅱ带吸收峰相对较强,峰型高尖,与酰胺Ⅰ带的相对峰高比(I1...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43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具有较大的差异: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在1550 cm-1附近的酰胺Ⅱ带吸收峰相对较强,峰型高尖,与酰胺Ⅰ带的相对峰高比(I1647/I1550)在癌组织中比较高;正常组织中酰胺Ⅰ带的吸收峰峰位比癌组织的高1-6 cm-1;正常组织中1453 cm-1处的峰强大于1402 cm-1处,而在癌组织中则相反,1402 cm-1附近的吸收峰峰高大于1453cm-1处;癌组织中1080 cm-1附近的峰位和正常组织相比显得高而强,癌组织的相对峰高比(I1080/I1550)高于正常组织。说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对良、恶性组织进行鉴别诊断,有希望发展成为肿瘤快速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食管 癌旁正常组织 结构 恶性组织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蛋白质的差异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郝颖 王荣 +3 位作者 尹强 谢华 李文斌 贾正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5-1009,共5页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寻找肿瘤相关特异蛋白质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考察毛细管动态涂层方法、筛分介质聚环氧乙烷(PEO)的浓度、缓冲液的pH值、分离电压、温度及荧光染料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点了毛细管电...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寻找肿瘤相关特异蛋白质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考察毛细管动态涂层方法、筛分介质聚环氧乙烷(PEO)的浓度、缓冲液的pH值、分离电压、温度及荧光染料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点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分离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蛋白质的方法;通过分离检测,获得两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经分析,两者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达到0.8以上,差异蛋白质分子质量集中在50000~100000Da之间,提示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可能是和肿瘤发生相关的特异蛋白质,从而缩小了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的筛选范围。病理组织学分型及蛋白质电泳峰数目的统计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蛋白质 差异性 组织 癌旁正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腺癌中P73与VEGF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迎春 严群 +3 位作者 俞立民 胡元龙 杨传永 龚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08,71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P73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大肠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73与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6 9例大肠腺癌组织中有 5 4例 (78 2 6 % )P73表达呈阳性 ,其癌旁正常组织中...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P73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大肠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73与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6 9例大肠腺癌组织中有 5 4例 (78 2 6 % )P73表达呈阳性 ,其癌旁正常组织中有 8例 (11 5 9% )表达阳性 ,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P73表达与患者Dukes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 (χ2 =6 2 2 1,P <0 0 1)。大肠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 84 1% ,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 (P <0 0 1) ,VEGF阳性表达率在DukesA、B、C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P73与VEGF呈正相关 (rs=0 986 ,P <0 0 1)。结论 大肠腺癌中P73与VEGF有显著的相关性 ,提示p73癌基因在大肠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 VEGF表达 癌旁正常组织 组织 阳性表达率 相关性 DUKES分期 显著性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刺激人肺腺癌细胞增殖
4
作者 华天凤 张妍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0,共1页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瘦素及其功能性受体OB-Rb在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瘦素和OB-Rb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选...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瘦素及其功能性受体OB-Rb在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瘦素和OB-Rb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选用肺腺癌A549细胞系研究瘦素是否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其促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人肺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瘦素及OB-Rb的表达情况,同时将蛋白表达水平情况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印记法检测A549细胞上是否存在OB-Rb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细胞系中,瘦素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及瘦素是否通过激活JAK-STAT3通路刺激A549细胞的增殖。结果人肺腺癌组织中瘦素及OB-B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48.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5.7%,22.9%,P<0.05,A549细胞中存在OB-Rb的表达,瘦素能明显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100ng/ml瘦素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增殖效应最明显,而应用JAK酶抑制剂AG490阻断STAT3的激活后,瘦素的促A549增殖作用明显减弱。同时发现A549经100ng/ml瘦素处理20min后,STAT3的磷酸化水平开始增加,并随时间的延长,其磷酸化水平也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瘦素及OB-Rb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表明瘦素很可能是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促肿瘤生长因子;②JAK-STAT3信号通路介导了瘦素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肺腺 细胞增殖 STAT3 瘦素 激活 OB-Rb 正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