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本培元的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焦玮祎 王明达 +1 位作者 杨田 沈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随着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及患者带瘤存活时间的延长,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癌因性疲乏(CRF)对患者的社交、情绪、睡眠和生存期等造成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目前CRF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且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回顾中医... 随着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及患者带瘤存活时间的延长,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癌因性疲乏(CRF)对患者的社交、情绪、睡眠和生存期等造成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目前CRF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且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回顾中医药治疗CRF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在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下,采用中成药、穴位刺激、导引运动等措施可有效缓解CRF。同时中医药在治疗CRF中注重脾肾同补以培固元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从而减轻CRF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凸显癌症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性疲乏 中医药疗法 恶性肿瘤 虚劳 固本培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贫血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宗诺 何生奇 冯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癌性贫血,又称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Anemia),是指肿瘤本身以及抗肿瘤治疗(如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导致的一类贫血。癌性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为50%以上,当疾病处于进展期或行放化疗... 癌性贫血,又称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Anemia),是指肿瘤本身以及抗肿瘤治疗(如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导致的一类贫血。癌性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为50%以上,当疾病处于进展期或行放化疗时,发生率可高达90%。一项欧洲癌症贫血调查旧0发现实体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妇科肿瘤81%,肺癌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贫血/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与磁疗防治放化疗后副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少翔 陈志峰 +6 位作者 胡海山 郝增来 侯浚 张秀云 贺宇彤 刘英祥 王国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4-66,共3页
笔者应用绞贞汤,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254例,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P<0.01;应用复仙汤预防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76例。经治疗后观察,复仙汤组血小板下降率为14.5%,对... 笔者应用绞贞汤,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254例,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P<0.01;应用复仙汤预防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76例。经治疗后观察,复仙汤组血小板下降率为14.5%,对照组为92.6%;P<0.01;应用120MT磁片贴敷内关穴,防治化疗以顺铂为主引起的恶心呕吐,经不同组别严格对比观察,结果以12OMT磁片贴敷内关穴组总有效率为92.4%,药物组47.1%。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中医药疗法 疗法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中医药学术精华,促进肿瘤学创新发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嘉湘 田建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44-949,共6页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和早期诊断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肿瘤的发病率上升,而肿瘤综合治疗疗效的提高促使肿瘤存活人群不断扩大。在坚持中医药自身学科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忠实传承中华文明精华、中医经典文献精华、历代名医实践精...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和早期诊断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肿瘤的发病率上升,而肿瘤综合治疗疗效的提高促使肿瘤存活人群不断扩大。在坚持中医药自身学科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忠实传承中华文明精华、中医经典文献精华、历代名医实践精华,积极融合肿瘤学、免疫学、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理念及技术,以丰富“扶正治癌”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促进肿瘤学的创新发展,从而提高肿瘤防治的临床综合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疗法 扶正治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淋巴腺癌55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常振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08-409,共2页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淋巴腺癌55例常振方沈阳市和平区朝鲜族医院(沈阳110002)淋巴腺癌,又称何杰金氏病,中医称为失荣症。此病好发于颈部,发病突然,肿块增长迅速,易损伤机体,形似枯木,古今难有治法,居中医外科恶症之首。...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淋巴腺癌55例常振方沈阳市和平区朝鲜族医院(沈阳110002)淋巴腺癌,又称何杰金氏病,中医称为失荣症。此病好发于颈部,发病突然,肿块增长迅速,易损伤机体,形似枯木,古今难有治法,居中医外科恶症之首。近年来,此病患者逐渐增多。笔者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中医药疗法 淋巴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3号颗粒剂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元莹 郭茂松 +2 位作者 赵新广 王暴魁 张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肾衰3号颗粒剂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肾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8例,和对照组(B)组30例。B组口服福乃得,A组服用肾衰3号颗粒剂,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红细... 目的:探讨肾衰3号颗粒剂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肾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8例,和对照组(B)组30例。B组口服福乃得,A组服用肾衰3号颗粒剂,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同时能减少Scr、BUN,与B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提高Hb,ALB、HDL、PLT、HCT与B组比较(P<0.05);降低TG、TC、LDL,与B组比较(P<0.05),同时对SBP、DBP无明显影响。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治疗肾性贫血,又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肾衰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性疼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志明 王芬 +4 位作者 王爱丽 胡凯文 范毅南 王玥慧 张燕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152-1157,共6页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好发于癌症各期,尤以中晚期的发生率最高且最难控制。现代医学以三阶梯止痛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其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造成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医外治法以“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优...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好发于癌症各期,尤以中晚期的发生率最高且最难控制。现代医学以三阶梯止痛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其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造成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医外治法以“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优势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青睐;挖掘中医宝库,寻求癌性疼痛的中医外科防治方法将具有意义。因此,本研究拟以肺癌的癌性疼痛为例,复习当前有关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相关文献,从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2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论述,以探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疗效及规律,供临床参考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敷疗法 性疼痛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攻癌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8
作者 裴传宝 王羲明 +4 位作者 王俐琳 颜仲仪 李树芳 连强 陈东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540-541,共2页
目的 :评价扶正攻癌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2例 ,应用中医药扶正培本的扶正养阴汤 ,结合应用攻癌祛邪的MVP化疗方案 ,进行临床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2例中 ,获PR 5... 目的 :评价扶正攻癌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2例 ,应用中医药扶正培本的扶正养阴汤 ,结合应用攻癌祛邪的MVP化疗方案 ,进行临床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2例中 ,获PR 5例 ,NC 6例 ,PD 1例 ,有效率为 41 7%。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由于伴用扶正培本中药 ,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结论 :扶正攻癌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 ,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 扶正攻疗法 扶正养阴汤 MVP方案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贫血的治疗经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相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5-15,共1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机理主要与肾虚髓亏 ,精不生血 ;脾虚气血生化无源 ;浊瘀互结 ,新血不生有关。其治疗应以益肾健脾为主 。
关键词 慢性肾衰 性贫血 临床经验 并发症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元祛浊法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茂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751-1752,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培元祛浊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培元祛浊法治疗组(52例)和西药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以西医综合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元祛浊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生化... 目的:观察中医培元祛浊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培元祛浊法治疗组(52例)和西药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以西医综合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元祛浊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P<0.01);治疗组在提高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浓度(Ts)、血清铁蛋白(Sf)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培元祛浊法加用西医综合治疗能有效地纠正肾性贫血,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培元祛浊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的中医治疗体会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开基 曹洋 陈锐深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卵巢 中医药疗法 临床体会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癌疼痛的现状与展望
12
作者 何子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77-478,共2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癌疼痛的现状与展望何子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南宁530001)肝癌疼痛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其发生率约占肝癌患者的75%[1,2]。目前,西医应用的药物梯度止痛、放疗、... 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癌疼痛的现状与展望何子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南宁530001)肝癌疼痛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其发生率约占肝癌患者的75%[1,2]。目前,西医应用的药物梯度止痛、放疗、化疗、神经阻滞、脑垂体切除等,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疼痛 外治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中医治疗体会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伟达 郑东海 郑伟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16-317,共2页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属中医症瘕、肠蕈、腹痛等范畴。中医对卵巢癌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气不得营,……,息肉乃生。
关键词 卵巢/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术化积方治疗肝细胞癌癌前病变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麟 孙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2,347,共9页
背景肝细胞癌(HCC)存在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率,对其防治具有显著意义。现代医学对于HCC癌前病变的治疗存在干预时机难以把握、治疗手段单一等问题,中医药防治HCC癌前病变... 背景肝细胞癌(HCC)存在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率,对其防治具有显著意义。现代医学对于HCC癌前病变的治疗存在干预时机难以把握、治疗手段单一等问题,中医药防治HCC癌前病变或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途径。目的观察芪术化积方治疗HCC癌前病变(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威海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医且符合中医证型“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的HCC癌前病变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后肝硬化史、HCC家族史、10年以上饮酒史],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标志物指标[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影像学指标(病灶类型、病灶性质、病灶长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完成研究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抗病毒、抗炎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芪术化积方治疗。疗程为48周,停药后随访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及随访周期中HCC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影像学指标(病灶长径、病灶稳定率、病灶改善率)、安全性指标(安全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TBIL、GGT、ALP、AFP-L3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CP值、病灶长径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AST、ALP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63.3%)(P<0.05);观察组病灶改善率(35.3%)和病灶稳定率(50.0%)与对照组(20.0%,4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周期结束后观察组HCC发生率(8.8%)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8.8%)低于对照组(30.0%)(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观察组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安全性指标异常,观察组安全率(94.1%)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化积方治疗HCC癌前病变(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在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肝功能、缩小病灶结节、降低远期HCC发生率及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细胞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芪术化积方 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裴正学教授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例析
15
作者 李文福 薛文翰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5期432-432,434,共2页
关键词 裴正举 中医药疗法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苍豆丸阻断食管癌前病变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浚 陈志峰 +2 位作者 李绍森 李中元 阎付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自1988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磁县和涉县8个乡进行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普查,共查出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患者648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苍豆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服药... 自1988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磁县和涉县8个乡进行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普查,共查出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患者648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苍豆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服药5年后根据细胞学复查和食管癌发病登记结果统计,治疗组食管癌变率7.1%,对照组13.0%,P<0.05。治疗组5年食管癌变率比对照组降低45.3%。本研究结果提示复方苍豆丸有一定防癌作用。分析影响疗效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重增Ⅱ级和高年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前病变 中草药治疗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孙志广 李春婷 +2 位作者 单兆伟 王爱云 周晓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 3个月、6个月临床有效率为 75 .0 %、95 .3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2 .4%、6 3.5 % (P <0 .0 1) ;治疗组对胃镜、萎缩、肠化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对炎症的改善作用 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痞满、纳差、嗳气、便溏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对照组萎缩、肠化积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治疗组积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活血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前期病变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菇多糖对胃癌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高泽立 安淑华 +3 位作者 吴敏生 左连富 倪林妹 陶风英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8期555-558,共4页
目的 :为筛选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有效药物 ,应用猴菇多糖施以胃癌癌前病变患者。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y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metaplasia ,IM) 2 0例 ,CAG伴异型增生 (Dysplasia ,DYS)患者 2 ... 目的 :为筛选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有效药物 ,应用猴菇多糖施以胃癌癌前病变患者。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y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metaplasia ,IM) 2 0例 ,CAG伴异型增生 (Dysplasia ,DYS)患者 2 0例。疗程 6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形态学对比观察 ,并进行DNA含量分析及BCellLymphosarcomo 2 (Bcl 2 )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治疗后 2 0例CAG伴IM组 12例肠上皮化生消失 ,2 0例CAG伴DYS组 8例异型增生消失 ;Bcl 2表达量(荧光指数FI)减少 ,治疗前后FI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猴菇多糖对胃癌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猴菇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消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立 华兴邦 +3 位作者 朱玲英 李辞蓉 孙晓进 邱祖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8-349,共2页
癌痛消主要由大黄、姜黄、山慈菇等组成,临床治疗癌症疼痛、关节痛等痛证。动物实验显示外用该药能显著提高电刺激大鼠鼠尾的痛阈,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痛消 镇痛 外用膏剂 中医药疗法 肿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结合化疗给疗晚期癌症200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少翔 陈志峰 +4 位作者 胡海山 贺宇彤 侯浚 张秀云 梁雨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3-274,共2页
 本文以中药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癌症200例,并设单纯应用化疗对照组100例。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生存期最短2.5个月,最长5年以上;对照组最短2个月,最长2年以上。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疗法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