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中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癌性疲乏的影响
1
作者 许鑫 王宝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评分、癌性疲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评分(放化疗配合度、康复信念、健康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中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升,其癌性疲乏症状明显减轻,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化疗 程序化护理干预 癌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军 李新霞 张爱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癌性疲乏、生存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B)、癌性疲乏量表(CFS)、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对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415例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癌性疲乏、生存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B)、癌性疲乏量表(CFS)、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对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41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73.92±8.15)分,癌性疲乏得分(36.76±9.53)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37.84±9.10)分;自我管理行为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761,P<0.01),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424,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自我管理行为、癌性疲乏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直接的预测作用(P<0.01),自我管理行为对癌性疲乏也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P<0.01),并通过癌性疲乏的中介作用对生存质量起间接效应。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低,疲乏症状明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减轻疲乏症状的程度,积极引导病人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自我管理 癌性疲乏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古凌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乏量表及自制生存质量测评表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乏量表及自制生存质量测评表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癌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感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0%,显著低于干预组93.3%(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癌性疲乏 生存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协同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虞娅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标准化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时,能否对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方法:6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放疗期间分别接受标准化协同护理及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PFS-R疲乏及SF... 目的:观察分析标准化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时,能否对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方法:6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放疗期间分别接受标准化协同护理及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PFS-R疲乏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癌性疲乏程度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生活质量均较低且同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癌性疲乏程度均有所降低、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降低及提升幅度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协同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癌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协同护理 宫颈 放射治疗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丹 赵慧慈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在肺癌根治术后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102例在肺癌根治术后行化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在肺癌根治术后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102例在肺癌根治术后行化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1患者接受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癌性疲乏,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在第3次化疗结束后,2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各方面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第1次和第3次化疗结束后,观察组的QLQ-LC13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QLQ-LC13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组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QLQ-LC13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肺癌根治术后行化疗的患者接受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可缓解其癌性疲乏感和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护理 癌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乏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皇青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2期4179-4180,共2页
目的探讨疲乏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疲乏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疲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个月的癌性疲乏程度、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疲乏护理有助于缓解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癌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 化疗 疲乏护理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米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4期100-104,129,共6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8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8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血清肝功能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患者Piper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和生存质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AFP、CEA、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8.6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0.4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5.91%(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可以降低患者AFP、CEA、VEGF水平,恢复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癌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 癌性疲乏 对应护理 临床疗效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灸改善肺癌癌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任旭春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0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督脉灸改善肺癌癌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化疗结束后给予正常饮食和调护,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行督脉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和... 目的:探讨督脉灸改善肺癌癌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化疗结束后给予正常饮食和调护,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行督脉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治疗前后CD_(8)^(+)、CD_(4)^(+)、CD_(3)^(+)亚群的比例与CD_(4)^(+)/CD_(8)^(+)比值。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患者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生理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_(3)^(+)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CD_(4)^(+)、CD_(4)^(+)/CD_(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缓解肺癌患者疲乏方面,督脉灸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疲乏 虚劳 督脉灸 铺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8期151-151,153,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收治乳腺癌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融入感、独...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收治乳腺癌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融入感、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正常情绪、生理机能评分和癌性疲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癌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乳腺术后 癌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晔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癌性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癌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QL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同时,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使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得到更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MDSCs、Tregs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张琦君 冯丽娜 +4 位作者 李玉琴 邓海滨 沈欢 殷书敏 徐振晔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老年N...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肺岩宁方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疲乏量表评分(piper fatigue scale,PFS)、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生存质量有效率、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MDSCs及Tregs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均降低,KP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89.2%(33/37)]高于对照组[81.6%(3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9%(34/37)]高于对照组[65.8%(25/38)](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MDSCs、Tregs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SCs、Treg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岩宁方联合康艾注射液可改善老年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其机制与抑制MDSCs、Tregs,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疲乏 肺岩宁方 髓源抑制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因性疲乏在老年肺癌患者自我管理及生存状态中的中介效应
12
作者 甘蕾 李方 朱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生存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肺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分别采用肺癌生存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Piper...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生存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肺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分别采用肺癌生存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Piper疲乏调查量表以及生命质量测评量表(EORTC QLQC30)调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CRF以及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不同人口学资料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CRF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单方差分析及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自我管理行为、CRF及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采用温忠麟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40例,共119例(85.00%)完成相关问卷调查,其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122.83±23.47)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86例患者发生CRF(72.27%),Piper疲乏问卷总得分(131.43±34.41)分,整体处于中度疲乏水平;生活质量总得分(72.61±23.11)分。不同性别、是否独居、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疾病分期、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是否进行化疗及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CRF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合并慢性病种类数、疾病分期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自我管理行为与其CRF之间呈负相关(r=-0.346;P<0.001),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317;P<0.001);此外,CRF与生活质量之间也呈负相关(r=-0.285;P<0.001)。自我管理行为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465;P<0.001),还可通过CRF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生活质量,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4.25%。结论老年肺癌生存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且普遍存在CRF,自我管理水平对生活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且还可通过CRF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生活质量,改善老年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自我管理行为 疲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评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根治术后自我管理效能、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13
作者 李红燕 杨慧 +5 位作者 陈静儒 陈瑞云 刘赛赛 冯海艳 李媛 于川川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质量评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86例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质量评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86例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三维质量评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两组均连续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评分、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0.05)。与护理前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CFS得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与护理前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决策、自我减压、正性态度、整体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三维质量评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癌因性疲乏感和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自我管理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三维质量 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效能 疲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吴亚楠 柳杰 王静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医院采取常规干预的3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 目的 探讨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医院采取常规干预的3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医院采取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的3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周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生活质量水平[生活质量调查量表(EORTC QLQ-C30)]。结果 干预6周,两组HAMA、HAMD-17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AMA评分为(10.25±2.14)分,HAMD-17评分为(11.25±2.45)分,均低于对照组(13.65±2.48)分和(14.75±2.18)分(P<0.05);干预6周,两组PFS-R总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3.84±1.43)分低于对照组(5.73±1.51)分(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73.65±12.25)分高于对照组(58.25±12.89)分(P<0.05)。结论 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食管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化疗 护患协同护理 阶段式认知干预 情绪 疲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NSCLC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15
作者 宁艳艳 宁剑伟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471-2474,共4页
目的探究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 目的探究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应对方式、CRF程度、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及CR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并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从而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整合服务型框架 多维度照护策略 应对方式 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火”立论探讨《理虚元鉴》辨治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经验
16
作者 张力 焦广雨 徐媛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37-40,共4页
通过分析《理虚元鉴》一书中对“虚劳六因”和“治虚三本二统论”理论的阐述,得出肺癌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病因病机可从“火”立论,总结为肺中伏火、火衰毒蕴、水火不济和血虚痰火四种。临证遵其“阴虚统于肺、阳... 通过分析《理虚元鉴》一书中对“虚劳六因”和“治虚三本二统论”理论的阐述,得出肺癌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病因病机可从“火”立论,总结为肺中伏火、火衰毒蕴、水火不济和血虚痰火四种。临证遵其“阴虚统于肺、阳虚统于脾”之旨,重视使用清金保肺、培土温中法,调治过程中当秉持“勿犯中州之土”“勿损至高之气”及“期年为限”的观点,为临床辨证论治肺癌CRF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乏 虚劳 理虚元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的范围综述
17
作者 宋莉莉 童萍 +3 位作者 翟艳芳 鲁寒 茹鸿 彭可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对我国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进行范围审查,为我国建立全面、规范化的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CARE、... 目的对我国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进行范围审查,为我国建立全面、规范化的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CAR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9月1日止。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13篇文献,其中华东地区发表最多、随机对照试验占比最高、居家照护的实施者以多专业团队为主;通过对干预流程进行主题分析,归纳出开发远程干预平台/App、组建远程干预团队等11个主题;干预内容被归纳为日常生活、疾病相关、社会心理支持3个主题,21个亚主题;结局指标以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焦虑抑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结论我国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逐渐得到研究者重视、居家照护的方法较为完善、结局指标较为充分,但地域发展不均衡、多专业团队配比不足、文献报告不全,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报告规范的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癌因性疲乏患者居家照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乏 居家照护 远程护理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18
作者 赵志新 张福鹏 +1 位作者 李志辉 支开叶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将92例晚期肺癌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姑息性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将92例晚期肺癌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姑息性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不良心理状况、肺功能指标、营养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39/46),高于对照组的60.87%(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D8^(+)水平、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营养功能指标、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姑息性化疗治疗晚期肺癌CRF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疲乏程度、不良心理状况,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肺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姑息化疗 晚期肺 疲乏 虚劳 肺功能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患者聚类与富集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纪言 易丹辉 +2 位作者 曾钰梅 梁玮杰 许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6-151,共6页
目的客观划分癌因性疲乏(CRF)气血两虚证人群,探索其潜在的人群富集特征,为实现人群精准辨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10月-2022年4月纳入CRF气血两虚证患者611例。采集患者临床症状(是否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 目的客观划分癌因性疲乏(CRF)气血两虚证人群,探索其潜在的人群富集特征,为实现人群精准辨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10月-2022年4月纳入CRF气血两虚证患者611例。采集患者临床症状(是否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自汗、心悸)及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并通过Piper疲乏调查量表(PFS)进行疲乏评分。采用R4.2.0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借助K-mediods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无监督划分聚类分析将目标人群分为气血两虚证气虚偏向、气血两虚证轻症、气血两虚证血虚偏向3类。疲乏程度上,前两类人群疲乏程度相似,血虚偏向人群疲乏程度最重;客观指标上,气虚偏向人群WBC、NEUT、PLT水平最低,血虚偏向人群HGB、RBC水平最低,气血两虚证轻症人群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高。结论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在证候基础上实现人群富集分类,为后续的信息富集及人群精准辨识提供了思路。同时贫血指标和WBC、NEUT分别对血虚偏向和气虚偏向呈现出一定指向性,或可加入CRF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辅助CRF人群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乏 气血两虚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和阴阳,调营卫”论治晚期肿瘤癌因性疲乏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芮 李韬芝 +4 位作者 谷珍珍 吴娇 崔宁 宋金洁 吴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65-469,共5页
癌因性疲乏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疲乏不仅导致患者的躯体症状,还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加重疲乏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基于“和阴阳、调营卫”理论,提出晚期肿瘤癌因性疲乏的病机为阴阳失和、营卫失调,... 癌因性疲乏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疲乏不仅导致患者的躯体症状,还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加重疲乏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基于“和阴阳、调营卫”理论,提出晚期肿瘤癌因性疲乏的病机为阴阳失和、营卫失调,治疗时当调之使和,具体体现为调和阴阳、以平为期,调补气血、协调营卫,健脾补肾、扶正祛邪。临床治疗中应针对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的不同诱因,辨证论治以遣方用药,以期为中医药指导晚期肿瘤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营卫 晚期肿瘤 疲乏 虚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