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D内镜术联合益胃四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黏膜修复血清调节功能及GSH-Px、HIF-1α、VEGF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炜 张佳 +1 位作者 马军伟 郝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SD)联合益胃四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期病变患者黏膜修复血清调节功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CAG...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SD)联合益胃四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期病变患者黏膜修复血清调节功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CAG癌前病变患者93例分组治疗,对照组46例予以胃复春片治疗,试验组47例予以益胃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修复[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机制、血管生成(HIF-1α、VEGF)机制与血清p53、丙二醛(MDA)、GSH-Px的相关性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时的EGF、EGFR表达,HIF-1α、VEGF表达,血清p53、MDA表达显著均低于对照组,GSH-P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疗效(76.09%,35/46)明显低于试验组(91.49%,43/47)(P<0.05)。结论ESD内镜术联合益胃四君子汤能有效地降低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黏膜修复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的过表达,提高GSH-Px表达,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内镜术 益胃四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 胃黏膜 p53 MDA GSH-PX 血管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孙志广 李春婷 +2 位作者 单兆伟 王爱云 周晓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 3个月、6个月临床有效率为 75 .0 %、95 .3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2 .4%、6 3.5 % (P <0 .0 1) ;治疗组对胃镜、萎缩、肠化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对炎症的改善作用 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痞满、纳差、嗳气、便溏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对照组萎缩、肠化积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治疗组积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活血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期病变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钟芸诗 姚礼庆 +5 位作者 周平红 陈世耀 徐美东 马丽黎 王萍 王红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术的35例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结直肠重度不典型增...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术的35例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结直肠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黏膜内癌患者资料,评价ESD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35例患者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21例,黏膜内癌1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3~87(62±12)岁。低位直肠(据肛缘7cm以下)病变14例,中高位直肠7例,乙状结肠4例,肝区病变5例和盲升结肠病变5例。病灶直径2.0~8.5(2.4±2.3)cm。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5~114(中位数38)min,出血量5~400(中位数32)ml。其中术中穿孔3例,术中出血7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35例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3~23(11±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ESD治疗较大的、扁平的结直肠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癌前期病变 黏膜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期病变的影像诊断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蔓青 陈扬 +1 位作者 李静勉 吴春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72-1674,共3页
目的:结合临床特征,探讨合理应用高频B超和X线钼靶检查在乳腺癌前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前期病变患者110例,分析钼靶摄片、B超等诊断资料,并评估临床价值。结果:110例乳腺癌前病变均确... 目的:结合临床特征,探讨合理应用高频B超和X线钼靶检查在乳腺癌前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前期病变患者110例,分析钼靶摄片、B超等诊断资料,并评估临床价值。结果:110例乳腺癌前病变均确诊,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且有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伴发2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且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伴发6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不典型小叶上皮增生伴发1例,纤维囊性乳腺病有不典型小叶增生伴发3例,伴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纤维腺瘤形成有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伴发、纤维囊性乳腺病10例。超声检查:高频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40%。溢液组B超符合率为10%(4/40),肿块组符合率为52.3%(22/42),无溢液及肿块组符合率为60.7%(17/28)。溢液组符合率较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摄片总符合率为54.1%(40/74)。溢液组为26.7%(8/30),肿块组50%(14/28),既无肿块又无溢液组为87.5%(14/16)。溢液组符合率最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临床诊断中价值显著。相较B超,钼靶摄片检查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乳腺一旦有癌前病变出现,通常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表现,需增加警觉意识,与病史结合,对钼靶摄片、B超合理应用,可提高早期检出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前期病变 多普勒高频超声 钼靶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阶梯技术诊治管理女性下生殖道癌前期病变 被引量:106
5
作者 宋学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三阶梯技术 女性下生殖道癌前期病变 细胞学诊断 生物学病因 阴道镜 组织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癌前期病变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光兴 何剑秋 +3 位作者 赵为之 佘振珏 杨幼明 杨俊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58-261,共4页
采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已有不育史的5个年龄组雄性F344大鼠的睾丸进行形态定量研究及病理形态分析。结果提示:睾丸间质细胞为增生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癌前期病变,两者对引起雄性F344大鼠不... 采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已有不育史的5个年龄组雄性F344大鼠的睾丸进行形态定量研究及病理形态分析。结果提示:睾丸间质细胞为增生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癌前期病变,两者对引起雄性F344大鼠不育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细胞 形态定量学 癌前期病变 睾丸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期病变中p53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东霞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3,共3页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期病变中p53的表达李东霞,涂平,综述,马圣清,审校早在1979年,Lane和Crawford首次发现在SV40大T抗原基因转染的细胞中存在一种p53基因[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来,大...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期病变中p53的表达李东霞,涂平,综述,马圣清,审校早在1979年,Lane和Crawford首次发现在SV40大T抗原基因转染的细胞中存在一种p53基因[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表明p53基因存在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癌前期病变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谷氨酰转肽酶的酶组织化学检测对胃癌及胃癌前期病变诊断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宗柱 崔城洛 +6 位作者 张良和 林敬务 南天乙 金尧燮 朴载天 裴凤郁 金春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41-343,共3页
本文报道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酶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胃癌、28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24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活性。22例正常胃粘膜γ-GTP活性均呈阴性;但是41例胃癌组织中γ-GTP酶组织化学阳性率为95%,其中,高分化与中分... 本文报道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酶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胃癌、28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24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活性。22例正常胃粘膜γ-GTP活性均呈阴性;但是41例胃癌组织中γ-GTP酶组织化学阳性率为95%,其中,高分化与中分化腺癌的γ-GTP阳性率达95%,未分化癌的阳性率则为91%,视为癌前病变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公认为胃癌前期状态的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阳性率均高达96%。可见,γ-GTP酶组织化学检测对胃癌及胃癌前期病变和癌前期状态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比较敏感的生物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GTP 诊断 癌前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癌前期病变的唾液、胃液SIgA变化
9
作者 陈耀光 李庆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448-449,共2页
胃癌癌前期病变的唾液、胃液SIgA变化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耀光,李庆明胃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国外资料也表明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发生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一般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 胃癌癌前期病变的唾液、胃液SIgA变化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耀光,李庆明胃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国外资料也表明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发生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一般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和伴有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期病变 唾液 胃液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黏液癌前期病变:130例分析
10
作者 Kryvenko O N Chitale D A +1 位作者 Yoon J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乳腺黏液癌(MC)是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少见亚型,多发生于老年女性,占所有乳腺浸润性癌的2%~3.6%。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MC的肿瘤体积更小、核级更低、淋巴结转移更少见,因此其5年生存率高达94%,20年生存率也可达81%,但目前... 乳腺黏液癌(MC)是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少见亚型,多发生于老年女性,占所有乳腺浸润性癌的2%~3.6%。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MC的肿瘤体积更小、核级更低、淋巴结转移更少见,因此其5年生存率高达94%,20年生存率也可达81%,但目前对其前期病变尚无系统性研究。作者收集了130例MC,确定其中的原位癌(DCIS)成分,研究黏液型DCIS与MC的转化关系及其免疫表型。作者将MC分为单纯性MC(106例)和混合性MC(24例),前者又分为A型和B型,A型(71例)指超过60%的肿瘤成分为细胞外黏液,B型(35例)指细胞外黏液少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黏液 癌前期病变 浸润性导管 乳腺浸润性 20年生存率 肿瘤体积 淋巴结转移 5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性肿瘤性病变病理学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丹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7-569,共3页
随着宫颈筛查的广泛开展,宫颈鳞状上皮性肿瘤性病变的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腺性肿瘤性病变则呈现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宫颈腺癌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由上世纪50年代的5%上升到本世纪的10%-25%,并且年轻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肿瘤性病变 宫颈鳞状上皮 宫颈筛查 宫颈管 浸润性腺 腺性 临床处理 神经内分泌 腺体结构 癌前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癌变的慢性病
12
作者 武深秋 《农村新技术》 2003年第5期51-51,共1页
慢性病的种类很多,但易发生癌变的仅占少数,约占总发病率的10%。慢性病癌变,绝大多数是因治疗不及时,迁延时日导致久病而变。究竟哪些慢性病容易发生癌变呢?有关专家根据临床实践认为:
关键词 慢性病 癌前期病变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小黑豆乳清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菲 于书佳 +5 位作者 王常青 樊迎 原敏 连伟帅 訾艳 陈晓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47-350,共4页
研究以小黑豆乳清为原料,比较木瓜蛋白酶、537酸性蛋白酶、ProteAX蛋白酶三种蛋白酶水解多肽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roteAX酶解多肽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不同于另外两种多肽,且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 研究以小黑豆乳清为原料,比较木瓜蛋白酶、537酸性蛋白酶、ProteAX蛋白酶三种蛋白酶水解多肽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roteAX酶解多肽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不同于另外两种多肽,且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当ProteAX酶解多肽浓度为40mg/mL时,可达51.36%。用ProteAX酶解多肽喂食用氨基比林-亚硝酸钠(AP-NaNO2)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该多肽可以显著降低肝脏MDA和血清ALT、AST活性(p<0.05),并提高肝脏GSH-Px活性(p<0.05)。肝脏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大部分肝细胞形态不正常,细胞损伤严重,出现明显的癌前期病变;而小黑豆乳清多肽高剂量组动物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接近正常肝组织;提示ProteAX蛋白酶解多肽可以抑制AP-NaNO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和癌前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豆乳清多肽 抗肿瘤 肝细胞 癌前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皮增生的转归——66例上皮增生6年随访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立东 郭花芹 周琦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报告食管癌高发区河南辉县66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基底细胞轻度增生和重度增生患者1983~1989年6年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48例轻度增生患者中,5例发展成为间变(10.4%);7例发展成重度增生(14.6%);23例维持不变(47.9%);13例转为... 报告食管癌高发区河南辉县66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基底细胞轻度增生和重度增生患者1983~1989年6年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48例轻度增生患者中,5例发展成为间变(10.4%);7例发展成重度增生(14.6%);23例维持不变(47.9%);13例转为正常(27.1%)。18例重度增生患者中,1例发展成原位癌(5.6%);3例发展成间变(16.7%);4例维持不变(22.2%);6例转为轻增(33.3%);4例转为正常(22.2%)。本研究为食管上皮增生与癌变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对上皮增生病变转归的了解.对食管癌的Ⅱ级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增生 食管 癌前期病变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引发产蛋乌鸡死亡的调查
15
作者 杜文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8期36-36,共1页
V_(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0H30O,对酸、碱、热稳定,易被氧化,紫外线可促进其氧化破坏。V_(A)包括A1及A2,A1即视黄醇。V_(A2)即3-脱氢视黄醇,其生理活性为VA1的40%。维V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 V_(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0H30O,对酸、碱、热稳定,易被氧化,紫外线可促进其氧化破坏。V_(A)包括A1及A2,A1即视黄醇。V_(A2)即3-脱氢视黄醇,其生理活性为VA1的40%。维V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VA及其类似物有阻止癌前期病变的作用。动物缺乏VA时表现为生长迟缓、暗适应能力减退而形成夜盲症。由于表皮和粘膜上皮细胞干燥、脱屑、过度角化、泪腺分泌减少,可发生干眼病,重者角膜软化、穿孔而失明。呼吸道上皮细胞角化并失去纤毛,使抵抗力降低易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上皮细胞 癌前期病变 粘膜上皮细胞 角膜软化 过度角化 干眼病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