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旺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6,共7页
瘤胃微生物菌群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动物的早期发育、健康和生理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微生物菌群组成变化与宿主生产力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调控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以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已经成为畜牧业领... 瘤胃微生物菌群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动物的早期发育、健康和生理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微生物菌群组成变化与宿主生产力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调控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以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已经成为畜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综述了微生物菌群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免疫应答、生产性能和甲烷排放等生理参数的作用,探讨了添加剂、饲粮类型、季节变化和饲喂方式等因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合理有效地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培育健康高效的反刍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菌群 调控 肠道发育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饲粮对15~55日龄羔羊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王彦 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 +9 位作者 陈翔宇 秦荣艳 马文彬 袁岑 刘艳丰 刘力萌 王乐乐 李长青 张志军 王文奇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517-1529,共13页
【目的】研究补饲苜蓿对15~55日龄湖羊羔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只体重(4.22±0.35)kg的第二胎次的双羔湖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10%(M_(1))、20%(M_(... 【目的】研究补饲苜蓿对15~55日龄湖羊羔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只体重(4.22±0.35)kg的第二胎次的双羔湖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10%(M_(1))、20%(M_(2))、30%(M_(3))苜蓿的饲粮,根据羔羊饲养管理的不同将试验分为15~34日龄和35~54日龄。【结果】54日龄时,30%苜蓿组羔羊体重较其它试验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15~34、35~54日龄,各处理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10%苜蓿组NH 3-N含量显著高于20%苜蓿组组和30%苜蓿组组(P<0.05),30%苜蓿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10%苜蓿组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活显著高于30%苜蓿组(P<0.05);30%苜蓿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10%苜蓿组和20%苜蓿组(P<0.05);20%苜蓿组和30%苜蓿组的厚壁菌门丰度与10%苜蓿组相比有提升的趋势(0.05<P≤0.10),各试验组瘤胃细菌其他门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10%苜蓿组普雷沃氏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30%苜蓿组欧陆森氏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20%苜蓿组瘤胃细菌胺和多胺生物合成通路数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30%苜蓿组氨酰-tRNA通路和芳香族化合物生物合成通路数量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30%苜蓿组代谢调节剂生物合成通路数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论】15~55日龄羔羊饲粮中添加20%~30%的苜蓿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羔羊 养分消化率 瘤胃内环境 瘤胃微生物菌群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姜鑫 张立阳 +2 位作者 赵雪娇 徐宏建 张永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5-91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600±2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发酵底物为TMR,分为对...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600±2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发酵底物为TMR,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发酵液中添加0、0.3、0.6、0.9g/L FCGM(干物质基础),每个处理3个重复。记录体外发酵12、24、36和48h产气量,测定体外发酵12、24和48h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纤维素酶活性、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浓度,并测定体外发酵24h发酵液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添加不同水平FCGM组的体外产气量(除12h外)、慢速产气部分、潜在产气部分和有效产气速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FCGM处理组的发酵液pH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3)添加0.6和0.9g/L FCGM组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牛链球菌、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而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低。综上所述,TMR中添加FCGM可提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增加发酵液内纤维素酶活性、VFA、NH3-N及菌体蛋白含量,提高瘤胃内某些纤维降解菌、蛋白降解菌、淀粉降解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对丰度,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其中以添加0.9g/L FCG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蛋白粉 体外发酵 发酵参数 瘤胃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生长、血液指标、瘤胃菌群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姜鑫 崔梓琪 +3 位作者 刘鑫 张立阳 刘帅 张永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5,共10页
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公犊,经两周适应期后,将犊牛按体重和日龄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日粮组(未处理基础日粮);②FCGM日粮组(50 kg FCGM·kg^(-1)基础日粮;DM基础),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提高犊牛平均日... 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公犊,经两周适应期后,将犊牛按体重和日龄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日粮组(未处理基础日粮);②FCGM日粮组(50 kg FCGM·kg^(-1)基础日粮;DM基础),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饲喂FCGM犊牛血浆TP、CAT、T-SOD、T-AOC、IgA和IgG含量显著(P<0.05)增加,UN和CHOL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增加CP和NDF表观消化率。日粮中添加FCGM可提高犊牛生长性能,改善血浆生化指标,提高犊牛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蛋白粉 犊牛 生长性能 血浆代谢 瘤胃微生物菌群 营养物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短链脂肪酸调控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健康发育潜在功能和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马露 刘文慧 +1 位作者 阿拉腾珠拉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65-2470,共6页
胃肠道健康发育是影响犊牛生长及其潜在生产性能发挥的关键。研究报道,短链脂肪酸(SCFA)和胃肠道微生物可促进幼龄动物胃肠道健康发育,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新生犊牛胃肠道发育不健全,胃肠道内微生物种类及丰度均较低,内源性产生的代谢... 胃肠道健康发育是影响犊牛生长及其潜在生产性能发挥的关键。研究报道,短链脂肪酸(SCFA)和胃肠道微生物可促进幼龄动物胃肠道健康发育,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新生犊牛胃肠道发育不健全,胃肠道内微生物种类及丰度均较低,内源性产生的代谢产物SCFA较少。现有文献表明,SCFA具有通过影响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微生物的定植、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及提高肠道抗炎能力,进而促进犊牛胃肠道健康发育的功能。本文拟从胃肠道上皮和微生物2个层次来探究并综述外源添加SCFA促进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对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及机理,为犊牛健康培育与科学饲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 瘤胃微生物菌群 断奶前犊牛 短链脂肪酸 肠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