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测定过瘤胃蛋氨酸生物利用率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咏琪 詹腾飞 +3 位作者 姚瑞芬 郭鑫 马露 卜登攀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目的]本试验分别采用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评估3种过瘤胃蛋氨酸(A、B、C)的生物利用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旨在探究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1)硒代蛋氨酸法:选用33头健康泌乳奶牛,按照随机区... [目的]本试验分别采用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评估3种过瘤胃蛋氨酸(A、B、C)的生物利用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旨在探究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1)硒代蛋氨酸法:选用33头健康泌乳奶牛,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试验期共32 d,分为3个阶段,其中前7 d为预饲期(第0阶段),第8~22天为第1阶段,随后10 d为第2阶段。第0阶段奶牛仅饲喂基础饲粮,第1阶段所有奶牛均按照0.3 mg Se/kg DM补充硒酵母,第2阶段继续补充相同剂量的硒酵母,同时依据相同有效蛋氨酸的量(25 g/d),3组奶牛分别补充过瘤胃蛋氨酸A(33.3 g/d, A组)、B(29.4 g/d, B组)和C(56.82 g/d, C组)。在第22和32天采集奶样,用于硒、蛋氨酸和氮浓度的测定,以硒浓度/蛋氨酸浓度(硒浓度/氮浓度)比值的变化评估3种过瘤胃蛋氨酸的生物利用率。(2)改进体外三步法:选用3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3种过瘤胃蛋氨酸各设置2个平行,3个重复,通过瘤胃孵育、体外模拟胃-小肠消化测定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的过瘤胃率和小肠消化率以评估其生物利用率。(3)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硒代蛋氨酸法结果表明,过瘤胃蛋氨酸A基于牛奶硒浓度/蛋氨酸浓度和牛奶硒浓度/氮浓度比值变化计算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3.02%和81.42%,过瘤胃蛋氨酸B的分别为:72.94%和72.47%,过瘤胃蛋氨酸C的分别为:51.77%和50.98%。改进体外三步法结果显示,过瘤胃蛋氨酸A、B和C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6.87%、75.47%和59.56%。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7~0.964,P<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均能用于3种过瘤胃蛋氨酸的生物利用率的测定,且两种方法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代 改进体外三步法 瘤胃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
作者 赖秋爽 黎凌铄 +9 位作者 李姝熠 田维 余青婷 张康林 李德鹏 刘骏 姜菲 彭忠利 吴建平 黄艳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7-1578,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舍饲牦牛养殖中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舍饲牦牛养殖中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置2个蛋白质水平:低(13%)、高(15%)蛋白质水平和3个RPM水平:0、0.05%和0.10%。选取36头体重(225.29 kg±30.59 kg)、体尺接近的4岁健康公牦牛,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单栏单饲,预饲期10 d,试验期60 d。分别在试验第66~69和70天时采集饲料样、粪样和瘤胃液,用于测定牦牛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指标。【结果】(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average daily dry matter intake, ADMI)无显著影响(P>0.05),但相较13%蛋白质组,15%蛋白质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ADG)显著提高(P<0.05)且料重比(feed to gain ratio, F/G)显著降低(P<0.05)。RPM水平对牦牛ADMI和F/G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ADG的趋势(P=0.051)。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水平对牦牛ADMI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58)。(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瘤胃pH和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ological proteins, MC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瘤胃氨态氮(NH_(3)^(-)N)含量的趋势(P=0.091)。饲粮RPM水平对瘤胃pH、MCP和NH_(3)^(-)N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水平对牦牛瘤胃NH_(3)^(-)N含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92)。与13%蛋白质组相比,15%蛋白质组牦牛瘤胃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瘤胃丁酸(P=0.066)、异丁酸(P=0.073)、戊酸(P=0.053)、异戊酸(P=0.056)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饲粮RPM水平对牦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RPM水平对瘤胃VFA含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13%蛋白质组相比,15%蛋白质组牦牛对粗蛋白质、钙、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饲粮RPM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饲粮RPM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4岁舍饲牦牛15%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0.05%RPM能够改善其瘤胃发酵,提高其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白质水平 瘤胃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绒山羊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母羊血清生化指标和胎儿脂肪、毛囊组织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赫晓娜 付乐 +5 位作者 张春华 李胜利 萨初拉 张崇志 王博 孙海洲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3,共7页
试验旨在探讨妊娠期阿尔巴斯绒山羊母羊补饲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母羊血清生化指标及其体内胎儿生长、脂肪、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同期发情并配种的母羊,在妊娠第50天左右进行B超筛查,选择30只怀有双羔的母羊,在妊娠第83天... 试验旨在探讨妊娠期阿尔巴斯绒山羊母羊补饲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母羊血清生化指标及其体内胎儿生长、脂肪、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同期发情并配种的母羊,在妊娠第50天左右进行B超筛查,选择30只怀有双羔的母羊,在妊娠第83天将母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母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额外添加0.2%RP-Met。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羊的妊娠第110天胰岛素(INS)、妊娠第125天葡萄糖(GLU)、妊娠第140天总胆固醇(TC)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第140天GLU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龄第135天时,试验组胎儿的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肝脏及肾脏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龄第125天时,试验组胎儿肩胛脂肪解偶联蛋白1 (UC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补饲0.2%RP-Met能够改善妊娠期母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且有利于胎儿身体、器官的发育以及肩胛脂肪的合成和分解利用,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巴斯绒山羊 瘤胃 血清生化指标 胎儿 脂肪组织 毛囊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达瓦 索朗达 +5 位作者 巴桑玉珍 阿旺措吉 巴贵 德吉 吴玉江 仁青措姆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藏西北绒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藏西北绒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0.5%RPMet(过瘤胃蛋氨酸),RPLys组羊饲喂基础饲粮+1%RPLys(过瘤胃赖氨酸),RPLys+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0.5%RPMet+1%RPLys,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RPLys组和RPLys+RPMet组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PMet组(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1天,各试验组的血浆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9天,RPMet组和RPLys+RPMet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和RPLys+RPMet组的血浆蛋氨酸(M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浆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丙氨酸(Phe)含量RPLys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RPMet组与RPLys+RPMet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Met+RPLys组的瘤胃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和RPMet+RPLys组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显著提高藏西北绒山羊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抗氧化能力,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瘤胃 瘤胃 生长性能 血浆指标 瘤胃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奶牛上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慧莲 刘西萍 《中国奶牛》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瘤胃保护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是奶牛日粮中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类型,在泌乳期奶牛上的生物学作用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以期为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的... 瘤胃保护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是奶牛日粮中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类型,在泌乳期奶牛上的生物学作用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以期为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的精确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 奶牛 产奶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牛营养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先赟 《中国乳业》 2024年第6期14-17,24,共5页
泌乳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瘤胃保护蛋氨酸(RPM)作为一种重要饲料添加剂,在泌乳牛中应用广泛。补饲RPM可显著改善泌乳牛的生产性能、健康状态、饲料利用效率、繁殖性能等,但其效果受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水平和... 泌乳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瘤胃保护蛋氨酸(RPM)作为一种重要饲料添加剂,在泌乳牛中应用广泛。补饲RPM可显著改善泌乳牛的生产性能、健康状态、饲料利用效率、繁殖性能等,但其效果受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综述RPM在泌乳牛营养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其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prm) 泌乳牛 作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半腱肌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左子珍 王海波 +4 位作者 柴志欣 符健慧 张翔飞 罗晓林 钟金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2-1114,共13页
旨在探究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半腱肌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岁、体重为(252.79±15.95)kg的健康麦洼公牦牛24头,将其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CON)、基础日粮加5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1)、基础日粮加... 旨在探究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半腱肌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岁、体重为(252.79±15.95)kg的健康麦洼公牦牛24头,将其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CON)、基础日粮加5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1)、基础日粮加10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2)和基础日粮加15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3),预饲10 d,舍饲70 d后屠宰。结果表明,RPM3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RPM1组与RPM2组(P<0.05);RPM1组、RPM2组、RPM3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牦牛半腱肌样品中共检验出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计算发现,CON组、RPM1组、RPM2组和RPM3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有9种、11种、9种和10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牦牛半腱肌提供了独特的肉香与油脂香等;CON组、RPM1组与RPM2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壬醛,而RPM3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1-辛烯-3-醇;RPM1组的醛类物质含量最高,且具有独特的水果香味与坚果味,RPM2组的醇类与烃类物质的种类最多。四组半腱肌样品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半腱肌CON组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RPM1组和RPM2组(P<0.05),其中RPM1组与RPM2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M1组二十二碳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和RPM3组(P<0.05);RPM1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著高于RPM2组与RPM3组(P<0.05),其中RPM1组肉豆蔻油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ON组十七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M1组二十四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RPM2组(P<0.05);各组间半腱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10 g·d^(-1)的过瘤胃蛋氨酸组牦牛半腱肌中风味丰富度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最高;日粮添加5 g·d^(-1)过瘤胃蛋氨酸组牦牛半腱肌中脂肪酸含量最高,且分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牦牛半腱肌 肉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和赖氨酸补饲量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飞 林雪彦 +2 位作者 侯秋玲 王云 王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37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我国北方农区典型饲粮条件下,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和瘤胃保护性赖氨酸(RPLys)补饲量对高产泌乳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160头泌乳高峰期、产奶量30 kg/d的荷斯坦奶牛,随... 本试验旨在研究我国北方农区典型饲粮条件下,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和瘤胃保护性赖氨酸(RPLys)补饲量对高产泌乳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160头泌乳高峰期、产奶量30 kg/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补饲RPMet和RPLys,2者补饲量分别为13和6 g/d(M13+L6组)、43和98 g/d(M43+L98组)、74和190 g/d(M74+L190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补饲RPMet和RPLys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M74+L190组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13+L6组(P<0.05),乳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M13+L6组(P<0.05);M43+L98和M74+L190组的乳蛋白产量显著高于M13+L6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M74+L190组血浆赖氨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M43+L98和M74+L190组的血浆蛋氨酸和甘油三酯浓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我国北方典型饲粮条件下,补饲RPMet和RPLys提高了泌乳高峰期奶牛的生产性能,产奶30 kg/d泌乳高峰期奶牛的RPMet和RPLys适宜补饲量分别为74和190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 奶牛 瘤胃保护 瘤胃保护性赖 产奶量 血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氨基酸在奶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初莉莉 《中国乳业》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大量研究证实,氨基酸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健康,维持奶牛高效生产性能。然而,由于反刍动物独特的消化结构,通常需对氨基酸进行过瘤胃保护以提高小肠吸收率。在当前奶业行业低迷情况下,亟需科学... 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大量研究证实,氨基酸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健康,维持奶牛高效生产性能。然而,由于反刍动物独特的消化结构,通常需对氨基酸进行过瘤胃保护以提高小肠吸收率。在当前奶业行业低迷情况下,亟需科学利用过瘤胃产品节本增效,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过瘤胃氨基酸的特点及其在奶牛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总结,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瘤胃 Β-羟丁 奶牛 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及粗饲料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英庭 王利华 +2 位作者 朱风华 李久峰 于静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29-135,共7页
旨在研究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及粗饲料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重(45±2.6)kg的小尾寒羊10只,按完全随机原则进行3阶段试验,每阶段预饲期12 d,正试期3 d。对照组... 旨在研究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及粗饲料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重(45±2.6)kg的小尾寒羊10只,按完全随机原则进行3阶段试验,每阶段预饲期12 d,正试期3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及配比的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结果表明:保护性氨基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瘤胃液p H值、NH3-N浓度、VFA含量及其比例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提高菌体蛋白含量,其中I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适当水平的保护性氨基酸,可明显提高DM、ADF的瘤胃降解率(P<0.05),而对CF、NDF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每只小尾寒羊日粮中保护性赖氨酸及蛋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以8.4,2.4 g/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赖 保护 小尾寒羊 瘤胃发酵参数 瘤胃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及N-氨甲酰谷氨酸对细毛羊肠道黏膜蛋白质合成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宏丽 孙海洲 +4 位作者 李金霞 赵存发 桑丹 李胜利 张春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41-2147,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精氨酸(Arg)及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细毛羊肠黏膜蛋白质合成率的影响。选用15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25.00±3.39)kg的5月龄半同胞羯鄂尔多斯细毛羊断奶羔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1组,对...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精氨酸(Arg)及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细毛羊肠黏膜蛋白质合成率的影响。选用15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25.00±3.39)kg的5月龄半同胞羯鄂尔多斯细毛羊断奶羔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1组,对照组)、基础饲粮+0.15 g/d NCG组(2组)、基础饲粮+0.20 g/d NCG组(3组)、基础饲粮+1.50 g/d Arg组(4组)、基础饲粮+2.00 g/d Arg组(5组)。进行45 d饲喂以后,试验羊空腹12 h后一次性大剂量灌注L-苯丙氨酸,90 min后采集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检测小肠黏膜蛋白质合成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十二指肠与空肠黏膜的蛋白质合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试验组中,3组、4组、5组同1组相比提高幅度较大,其中4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而3组和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添加不同水平的瘤胃保护性Arg及NCG对肠道黏膜蛋白质合成率具有提高作用,分别以1.50 g/d Arg和0.20 g/d NCG 2个剂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性精 瘤胃保护性N-甲酰谷 十二指肠黏膜 空肠黏膜 白质合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条件下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和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星凌 赵红波 +5 位作者 孙健全 王文志 盛清凯 黄德建 王秀芹 孙家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观察降低日粮蛋白质(CP)和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对奶牛产奶量和奶组成的影响。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饲喂18%CP和0.82%Lys的日粮为对照组,16.0%CP和0.65%Lys为试验1组,16.0%CP和0.85%Lys为试验2组,16.0%CP和1.05%Lys为... 观察降低日粮蛋白质(CP)和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对奶牛产奶量和奶组成的影响。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饲喂18%CP和0.82%Lys的日粮为对照组,16.0%CP和0.65%Lys为试验1组,16.0%CP和0.85%Lys为试验2组,16.0%CP和1.05%Lys为试验3组。添加的Lys为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4个日粮配方用相同瘤胃未降解蛋白质来平衡。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2周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10周正试期。试验期间,最低和最高平均环境温度分别为(29.3±0.17)℃和(38.1±0.31)℃;最低和最高平均温湿度指数(THI)分别为73.7±0.30和83.7±0.21。对照组产奶量平均为(31.55±0.9)kg/d,与试验2组和3组的产奶量相似(P>0.05);对照组产奶量比试验1组高1.2 kg/d(P<0.05)。因此,如果奶牛日粮考虑代谢蛋白质(MP)的数量和质量,16%CP日粮在产奶后期和热应激条件下可以维持产奶量。RPLys添加到16%CP日粮改进MP质量,提高奶产量。血液葡萄糖、NEFA和BUN含量可能作为瘤胃微生物发酵和奶牛机体内牛奶合成所需均衡养分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奶量 瘤胃保护 产奶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对绵羊骨骼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通路关键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桑丹 孙海洲 +1 位作者 郭俊清 赵存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对绵羊骨骼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通路中2个关键因子4E-BP1及p70S6K磷酸化的影响。试验选取绵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对绵羊骨骼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通路中2个关键因子4E-BP1及p70S6K磷酸化的影响。试验选取绵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和1.5g/d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的饲粮。15d后,将绵羊屠宰,取背最长肌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来测定4E-BP1和p70S6K的磷酸化程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的4E-BP1和p70S6K磷酸化灰度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以添加量为1.0g/d时4E-BP1和p70S6K的磷酸化程度最高,分别为0.40%和0.8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可以促进绵羊骨骼肌mTOR信号传导通路中2个关键因子4E-BP1和p70S6K的磷酸化,且添加量以1.0g/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性亮 绵羊 骨骼肌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效果的评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占强 林英庭 +1 位作者 赵发盛 李久峰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9-12,共4页
研究应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对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的过瘤胃效果进行测定。根据棕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比例不同分为保护性蛋氨酸Ⅰ(RPMet-Ⅰ)、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保护性蛋氨酸Ⅲ(RPMet-Ⅲ)和保护性蛋氨酸Ⅳ(RPMet-Ⅳ)... 研究应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对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的过瘤胃效果进行测定。根据棕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比例不同分为保护性蛋氨酸Ⅰ(RPMet-Ⅰ)、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保护性蛋氨酸Ⅲ(RPMet-Ⅲ)和保护性蛋氨酸Ⅳ(RPMet-Ⅳ)。结果表明,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蛋氨酸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降低,RPMet-IV的瘤胃降解率最低,RPMet-I的瘤胃降解率最高;小肠释放率RPMet-Ⅰ最高,RPMet-Ⅳ最低;其中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小肠释放率优于RPMet-Ⅳ。综合考虑瘤胃降解率和小肠释放率RPMet-Ⅲ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脂肪粉 瘤胃保护 瘤胃降解率 小肠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保护蛋氨酸对奶牛乳和血浆氨基酸含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孙华 张晓明 +4 位作者 王欣 罗杨 毕晓华 李寰旭 张学善 《中国奶牛》 2010年第12期7-11,共5页
本研究采用在生产条件下的对比饲养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对高产荷斯坦牛乳和血浆氨基酸含量与组成、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验证产品的性能,探讨过瘤胃保护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产生影响的... 本研究采用在生产条件下的对比饲养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对高产荷斯坦牛乳和血浆氨基酸含量与组成、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验证产品的性能,探讨过瘤胃保护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产生影响的机理。试验选择2~5胎之间、日产奶量30kg以上、处于泌乳高峰期的荷斯坦牛20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每头每天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75g。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该产品可明显增加荷斯坦牛乳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使11种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6种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增强,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葡萄糖含量明显上升,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具备较好的瘤胃稳定性和小肠可消化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 牛奶 尿素氮 血液生化指标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保护蛋氨酸对奶牛氨基酸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毕晓华 张晓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8-53,共6页
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对泌乳奶牛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牛奶氨基酸组成、泌乳量和乳成分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价添加的RP-Met的有效性。试验以4头产奶量相近、体质量为(610±70)kg、泌乳日龄为(... 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对泌乳奶牛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牛奶氨基酸组成、泌乳量和乳成分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价添加的RP-Met的有效性。试验以4头产奶量相近、体质量为(610±70)kg、泌乳日龄为(150±30)d且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经产荷斯坦泌乳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RP-Met 60 g/d。试验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共分2期,不同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调。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RP-Met 60 g/d使奶牛血浆游离蛋氨酸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牛奶蛋氨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在数值上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日产奶量19 kg的泌乳奶牛日粮中添加RP-Met 60 g/d对奶牛产奶量、4%脂肪校正乳、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RP-Met添加组的产奶量、4%脂肪校正乳、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在日粮添加RP-Met后奶牛血浆中谷丙、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和总氨基酸质量浓度升高,胰岛素质量浓度下降,但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的RP-Met能够到达小肠并被吸收,起到补充小肠可吸收蛋氨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对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博 王丽慧 +3 位作者 寇启芳 牛文智 张英慧 张桂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81-318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 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19.06±0.46)kg的健康去势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3%、0.06%和0.0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 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19.06±0.46)kg的健康去势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3%、0.06%和0.09%RP Met的饲粮,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只。预试期7d,正试期8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舍饲滩羊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0.06%和0.09%RP Met显著提高了屠宰率(P<0.05);饲粮添加RP Met有降低胴体骨重/胴体重的趋势(P>0.05);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呈线性增加(P<0.05);0.06%RP Met组滩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P Met可提高舍饲滩羊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适宜添加量为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 滩羊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发酵法评估呼伦贝尔羊瘤胃对过瘤胃蛋氨酸的生物利用率及过瘤胃蛋氨酸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8
作者 罗志斌 欧慧敏 +2 位作者 李建中 谭支良 焦金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0,共7页
为了探究呼伦贝尔羊瘤胃体外发酵体系对过瘤胃蛋氨酸(RPMet,由玉米淀粉和棕榈油包被)的生物利用率及过瘤胃蛋氨酸对瘤胃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取4只装有瘘管的雌性呼伦贝尔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试验,在发酵起始阶段与发酵后2 h、4 h、6 h... 为了探究呼伦贝尔羊瘤胃体外发酵体系对过瘤胃蛋氨酸(RPMet,由玉米淀粉和棕榈油包被)的生物利用率及过瘤胃蛋氨酸对瘤胃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取4只装有瘘管的雌性呼伦贝尔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试验,在发酵起始阶段与发酵后2 h、4 h、6 h、8 h、12 h、24 h测定发酵体系中的RPMet降解率。每个发酵时间节点设置5个平行处理,在以上7个时间节点取发酵液并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体外发酵体系中,RPMet在发酵后8 h的降解率小于30.0%,说明该产品的包被效果较好。测序结果显示,发酵24 h后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发酵12 h后的Simpson指数(P<0.05)。主坐标分析(PCoA)能够显示物种的β-多样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各时间点的聚类结果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拟杆菌门、瘤胃球菌属、普雷沃氏菌属菌的相对丰度在发酵后8 h内显著上升,发酵12 h后显著下降(P<0.05)。厚壁菌门、广古菌门、甲烷杆菌属、解琥珀酸菌属、颤螺菌属菌的相对丰度在发酵后12 h内显著下降,之后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研究中所用的RPMet的包被效果较好,且发酵前期主要是普雷沃氏菌属、瘤胃球菌属微生物降解玉米淀粉包被层,而RPMet的过度降解显著提高了甲烷杆菌属微生物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绵羊 体外发酵 16S rDNA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保护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华 张晓明 +5 位作者 王欣 罗杨 毕晓华 李寰旭 张学善 赵术帆 《中国奶牛》 2010年第11期7-11,共5页
本研究采用在生产条件下的对比饲养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对泌乳高峰期和泌乳中期高产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验证了产品的性能与使用效果,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选择2~5胎之间... 本研究采用在生产条件下的对比饲养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对泌乳高峰期和泌乳中期高产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验证了产品的性能与使用效果,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选择2~5胎之间、日产奶量30kg以上、处于泌乳高峰期的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每头每天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75g。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产品可明显提高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3.0kg/头.d,P>0.05)和极显著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0.27个百分点,P<0.01),使乳脂肪含量略有降低(0.13个百分点,P>0.05),对乳糖含量和乳干物质含量影响很小。在高产奶牛泌乳高峰期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8.54元/头.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产奶量 乳成分 奶牛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和体外法比较保护蛋氨酸和赖氨酸产品在瘤胃和小肠的释放率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玉琴 王加启 +2 位作者 卜登攀 魏宏阳 周凌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57-1261,共5页
采用不同材料制得6种保护蛋氨酸和4种保护赖氨酸产品,蛋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M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M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3),乙基纤维素(M4),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M5),... 采用不同材料制得6种保护蛋氨酸和4种保护赖氨酸产品,蛋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M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M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3),乙基纤维素(M4),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M5),氢化植物油(M6)包被;赖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L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L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L3),乙基纤维素和氢化植物油(L4)包被。对10种产品进行了体外和尼龙袋法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用尼龙袋在4头荷斯坦奶牛瘤胃中培养4、8、24、48 h,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保护的M5和L3的释放率最低,分别为11.72%-50.67%、35.70%-72.09%;其在pH6.6缓冲溶液中培养相应时间的释放率分别为24.67%-38.44%,42.05%-75.02%,体外法与尼龙袋法测定结果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M^2=0.867 5,RL^2=0.963 0。M5和L3在真胃和小肠及在pH2.4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小肠 释放率 体外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