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处理时间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占今舜 江浩筠 +6 位作者 贾浩滨 王海波 谷志勇 潘月 钟小军 马月辉 霍俊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在山羊瘤胃上皮细胞(GREC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脂多糖(LPS),培养3、6、9 h后,检测细胞活性、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1)LPS处理3 h组GRECs的活性显著低于处理6 h和9 h组的,而处理6 h和9 h组GRECs... 在山羊瘤胃上皮细胞(GREC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脂多糖(LPS),培养3、6、9 h后,检测细胞活性、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1)LPS处理3 h组GRECs的活性显著低于处理6 h和9 h组的,而处理6 h和9 h组GRECs的活性无显著差异;2)LPS处理3 h组GRECs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处理6 h和9 h组的,但MDA含量的变化则相反,GRECs的SOD和CAT活性随LPS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ROS含量则随LPS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极显著降低;3)LPS处理3h组GRECs的TNF–ɑ和IL–1β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处理6h和9h组的,IL–1β相对表达量随LPS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各组间IL–6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4)LPS处理3 h组GRECs的ZO–1分布低,随着处理时间延长ZO–1分布增加,LPS处理3 h的GRECs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处理6 h和9 h组的。说明随着LPS处理时间的延长,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能够通过提高自身抗氧化和抗炎症能力来缓解氧化损伤,进而改善细胞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山羊瘤胃上皮细胞 抗氧化性能 抗炎性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源对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王永浪 叶恒博 +4 位作者 曹应东 沈宇龙 黄俊武 农谨祯 孔志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59,共7页
本试验采用细胞增殖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试验、Western blot试验、Hoche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等探究不同氮源(蛋氨酸与氯化铵)对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对瘤胃上皮细胞来说,处理36 h时,添加0.12 mmo... 本试验采用细胞增殖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试验、Western blot试验、Hoche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等探究不同氮源(蛋氨酸与氯化铵)对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对瘤胃上皮细胞来说,处理36 h时,添加0.12 mmol NH4Cl组和0 mmol Met缺失组的OD值均达到对照组的一半,且均显著低于0.048 mmol Met组、0.12 mmol Met组(对照组)和0.048 mmol NH4Cl组(P <0.05),0 mmol Met组比0.12 mmol NH4Cl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0.05);添加0 mmol Met组的总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最高,显著高于0.12 mmol Met组(对照组)和0.12 mmol NH4Cl组(P <0.05),而0 mmol Met组和0.12 mmol NH4Cl组的早期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0.12 mmol Met组(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0.12 mmol NH4Cl组和0 mmol Met组的线粒体膜电势分别显著下降到71.99%和67.67%;与对照组相比,0 mmol Met组和0.12 mmol NH4Cl组的促调亡蛋白Caspase-3、Bax和p53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 <0.05),抑调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 <0.05);与对照组相比,0 mmol Met组和0.12 mmol NH4Cl组的p-mTOR和p-AMPK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 <0.05),而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 <0.05)。综上,蛋氨酸缺乏会诱导瘤胃上皮细胞发生凋亡,NH4Cl替代可以缓解凋亡的发生,其诱导过程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AMPK-mTOR信号通路完成,该结果说明了蛋氨酸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可为反刍动物的配合饲料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蛋氨酸 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佩 范燕茹 +1 位作者 金鑫 杨银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0-767,共8页
选用益生枯草芽孢杆菌研究其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表达的调节作用。首先,在体外成功培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然后用枯草芽孢杆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刺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 选用益生枯草芽孢杆菌研究其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表达的调节作用。首先,在体外成功培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然后用枯草芽孢杆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刺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从mRNA水平检测刺激后上皮细胞中绵羊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1010 cfu·mL-1刺激上皮细胞8h后,SBD-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不同的菌液浓度诱导下SBD-1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增加,109、1010、1011 cfu·mL-1菌液浓度刺激下,SBD-1的表达量与空白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内SBD-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1 瘤胃上皮细胞 枯草芽孢杆菌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谷物日粮促进山羊瘤胃上皮单羧酸转运蛋白1及钠钾ATP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军花 朱伟云 毛胜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谷物日粮对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及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和钠钾ATP酶mRNA表达的影响。将10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阉割公山羊随机分为饲喂全粗料日粮的对照组(Hay,0%谷物,n=5)和饲喂高...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谷物日粮对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及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和钠钾ATP酶mRNA表达的影响。将10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阉割公山羊随机分为饲喂全粗料日粮的对照组(Hay,0%谷物,n=5)和饲喂高谷物日粮的处理组(HG,65%谷物,n=5),试验期为7周。试验开始后,于每周晨饲后的0、2、3、4、6、8和12h连续采集瘤胃液监测瘤胃pH值的变化,收集其中第0、3、6和12h的瘤胃液待测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浓度。试验的第50天,屠宰采集瘤胃上皮用于形态学及基因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全粗料组山羊相比,高谷物组山羊瘤胃pH值、乙酸浓度及乙丙比都显著下降(P<0.001),而瘤胃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及其他VFA浓度都显著升高(P<0.001);高谷物日粮组的瘤胃乳头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瘤胃乳头宽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但是两组间的瘤胃乳头表面积并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长期饲喂高谷物日粮导致瘤胃上皮细胞线粒体发生降解;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谷物日粮显著升高了MCT1(P<0.001)和钠钾ATP酶(P=0.00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了MCT4的mRNA表达量(P=0.041),但对MCT2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305);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pH值和VF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CT1和钠钾ATP酶的mRNA表达量与瘤胃pH值和乙酸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总VFA、丙酸、丁酸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MCT4的mRNA表达量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总VFA、丙酸、丁酸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高精料引起的瘤胃pH值下降和VFA的变化可能与瘤胃上皮MCT和钠钾ATP酶表达量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高谷物饲喂引发的瘤胃功能紊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谷物日粮 瘤胃上皮 单羧酸转运蛋白 钠钾ATP酶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饲喂高精料的奶山羊瘤胃上皮的保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玉洁 刘军花 +2 位作者 许婷婷 朱伟云 毛胜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29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过瘤胃谷氨酰胺对饲喂高精料的奶山羊瘤胃上皮屏障的保护效应。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12头健康奶山羊随机分为高精料组(n=6)和高精料添加谷氨酰胺组(n=6),谷氨酰胺添加量为50g/(d·头)。谷氨酰胺处理4周后,每组各选... 本研究旨在探讨过瘤胃谷氨酰胺对饲喂高精料的奶山羊瘤胃上皮屏障的保护效应。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12头健康奶山羊随机分为高精料组(n=6)和高精料添加谷氨酰胺组(n=6),谷氨酰胺添加量为50g/(d·头)。谷氨酰胺处理4周后,每组各选取4头山羊进行屠宰。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法观察瘤胃上皮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瘤胃上皮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谷氨酰胺显著降低了瘤胃液中丙酸浓度(P<0.01),有降低瘤胃乳酸、提高丁酸浓度的趋势,但对瘤胃液pH、乙酸、异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对组织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添加过瘤胃谷氨酰胺可维持瘤胃复层扁平上皮各细胞层的完整性,保护角质层,减少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瘤胃上皮组织中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但对IFN-γ、IL-1β、IL-6、IL-10、claudin-1、claudin-4和ZO-1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说明,高精料日粮下添加过瘤胃谷氨酰胺可降低瘤胃上皮的炎症反应,改善上皮紧密连接,从而维护瘤胃上皮屏障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瘤胃上皮 奶山羊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β-葡聚糖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曼 金鑫 +4 位作者 王云鹤 魏方 温婧怡 李政忆 杨银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6-2424,共9页
为了探索β-葡聚糖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uminal epithelial cells,RECs)β-防御素-1(sheepβ-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建立绵羊RECs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用不同浓度(0、5、10、20、50和100μg·mL^(-1))的β-... 为了探索β-葡聚糖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uminal epithelial cells,RECs)β-防御素-1(sheepβ-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建立绵羊RECs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用不同浓度(0、5、10、20、50和100μg·mL^(-1))的β-葡聚糖刺激RECs 8h后,利用qPCR和ELISA方法检测RECs中SBD-1的表达变化,选出诱导SBD-1表达最高的β-葡聚糖浓度。然后用β-葡聚糖的最佳刺激浓度对RECs分别刺激0、2、4、8、12和24h,同样利用qPCR和ELISA方法对RECs SBD-1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诱导SBD-1表达最高的刺激时间。qPCR和ELISA结果显示,β-葡聚糖(5~100μg·mL^(-1))刺激RECs 8h后,SBD-1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着β-葡聚糖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当β-葡聚糖浓度为10μg·mL^(-1)时SBD-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当用10μg·mL^(-1)的β-葡聚糖刺激RECs 0~24h后,qPCR结果显示,10μg·mL^(-1)的β-葡聚糖刺激RECs 2h时SBD-1mRNA的表达量最高(P<0.01),之后呈下降趋势,而ELISA结果显示,在β-葡聚糖浓度为10μg·mL^(-1)刺激RECs 4h后SBD-1蛋白分泌水平达到最高(P<0.01)。MTT测定结果显示,100μg·mL^(-1)β-葡聚糖会对绵羊RECs活力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β-葡聚糖能够提高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用浓度为10μg·mL^(-1)的β-葡聚糖分别刺激RECs 2和4h后SBD-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1 瘤胃上皮细胞 Β-葡聚糖 qPCR ELISA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促炎因子、趋化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波波 冯宝宝 +2 位作者 詹康 霍永久 赵国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8,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点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促炎因子、趋化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分4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各组瘤胃上皮细胞中添加20 mmol/L的短链脂肪酸,在添加短链脂肪酸0、2、5、8 h后收...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点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促炎因子、趋化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分4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各组瘤胃上皮细胞中添加20 mmol/L的短链脂肪酸,在添加短链脂肪酸0、2、5、8 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结果】在添加SCFAs 8 h时,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添加SCFAs 2 h后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 h组(P<0.05),8 h时IL-1β的表达量最高.添加SCFAs 5、8 h时,CXCL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 h组(P<0.05);在培养2 h后CXCL8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 h组(P<0.05).添加SCFAs 2 h后,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 h组,并且在2 h时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短链脂肪酸能够提高瘤胃上皮细胞促炎因子、免疫趋化因子、紧密连接蛋白以及GPR41的表达量,从而证明短链脂肪酸可以增强瘤胃上皮的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瘤胃上皮细胞 短链脂肪酸 G蛋白偶联受体41 促炎因子 趋化因子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对泌乳奶山羊瘤胃上皮氧化应激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耿雅丽 田平 +4 位作者 罗燕文 华灿枫 陶诗煜 田靖 倪迎冬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为了研究长期或短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奶山羊瘤胃上皮组织氧化应激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实验选用17只健康的经产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饲喂低精料组(对照组,LC,n=5);长期饲喂高精料组(HL,n=7),19周饲喂期;短期饲喂高精料... 为了研究长期或短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奶山羊瘤胃上皮组织氧化应激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实验选用17只健康的经产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饲喂低精料组(对照组,LC,n=5);长期饲喂高精料组(HL,n=7),19周饲喂期;短期饲喂高精料组(HS,n=5),4周饲喂期。实验结束后采集瘤胃组织,用PBS反复清洗,于液氮中速冻后置于-80℃冰箱保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L和HS组山羊瘤胃上皮组织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2和CDK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HS组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GPR41和GPR4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HL和HS组山羊瘤胃上皮组织促细胞凋亡基因Casepase9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HS组抗凋亡Bcl-2/Bax mRNA表达比例呈下降趋势(0.05<P<0.1);HS组瘤胃上皮组织中抗氧化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HL组CAT含量和SOD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差异(P>0.05);HS组瘤胃上皮组织中胆固醇含量下降达显著水平(P<0.05),且HL组呈下降趋势(0.05<P<0.1),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和ACAT2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HS组瘤胃上皮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与ACAT1和ACAT2mRNA的表达呈显著的负强相关(P=0.0067,r=-0.8208;P=0.0100,r=-0.7980)。与对照组比较,HS和HL组瘤胃上皮组织中VFA转运相关基因AE2、DRA、NHE2、NHE3和νH+ATPase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NHE2蛋白表达升高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与HL组相比,HS组山羊瘤胃上皮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且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短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可加快泌乳期奶山羊瘤胃上皮组织的更新,提高组织总抗氧化能力;而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未引起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显著变化;饲喂高精料日粮可以加快瘤胃上皮组织对VFA的转运。此外,饲喂高精料日粮引起瘤胃上皮组织内胆固醇含量降低,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显著上调,提示其对瘤胃上皮组织更新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 瘤胃上皮 氧化应激 胆固醇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菌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表达的信号通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鑫 张曼 +3 位作者 田巧珍 刘骄 王云鹤 杨银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69,共9页
文章旨在探索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是否介导益生性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ECs)β-防御素-1(SBD-1)基因的转录。首先建立绵羊RECs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选用诱导S... 文章旨在探索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是否介导益生性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ECs)β-防御素-1(SBD-1)基因的转录。首先建立绵羊RECs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选用诱导SBD-1转录最高的菌液浓度和诱导培养时间进行信号通路初步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对已建立的诱导SBD-1转录模型中的细胞膜受体——Toll样受体2(TLR2)、信号衔接蛋白——髓样分化因子(MyD88)以及NF-κB和MAPKs通路中的相关因子基因转录变化进行检测;然后选用NF-κB和MAPKs通路中的4种特异性抑制剂(即NF-κ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TC、P38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ERK 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通过单独或相互组合处理细胞后再进行诱导培养,同时采用RT-qPCR的方法检测用抑制剂处理绵羊RECs后SBD-1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菌刺激RECs后,NF-κB和MAPKs通路中各因子NF-κB、P38、JNK、ERK1/2、细胞膜受体TLR2与信号衔接蛋白MyD88的mRNA水平与未刺激组相比均有所升高,且呈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通过单独或组合添加抑制剂后再诱导,均发现特异性抑制剂PDTC、SB202190、SP600125、PD98059可极显著抑制酿酒酵母菌对RECs SBD-1的上调作用(P<0.01),且P38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的抑制效果最明显。结果提示,酿酒酵母菌诱导绵羊RECs SBD-1的转录可能与TLR2-MyD88-NF-κB/MAPKs通路有关,但以TLR2-MyD88-MAPKs中的TLR2-MyD88-P38通路为主要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1 瘤胃上皮细胞 酿酒酵母菌 抑制剂 信号通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表达的信号通路途径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燕茹 金鑫 +3 位作者 田巧珍 张曼 刘骄 杨银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6-1032,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乳酸杆菌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表达的可能途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对已建立的诱导SBD-1表达模型中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及其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然后选用3种信号通... 本试验旨在探索乳酸杆菌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表达的可能途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对已建立的诱导SBD-1表达模型中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及其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然后选用3种信号通路抑制剂,即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ERK 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将细胞分为8组:细胞组:不作处理;阳性对照组:只添加植物乳杆菌P-8(L.plantarum P-8)诱导;PDTC组:只添加PDTC预处理细胞(PDTC);PDTC+L.plantarum P-8组:PDTC+L.plantarum P-8诱导;PD98059组:PD98059;SP600125组:SP600125;PD98059+L.plantarum P-8组:PD98059+L.plantarum P-8;SP600125+L.plantarum P-8组:SP600125+L.plantarum P-8。采用RT-qPCR的方法检测各组SBD-1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绵羊瘤胃上皮细胞被L.plantarum P-8诱导后,TLR2及其转接蛋白MyD88、NF-κB和ERK1/2、JNK各基因的mRNA水平都较空白组细胞内的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添加抑制剂后再诱导,发现抑制剂PD98059和SP600125均能极显著(P<0.01)抑制细胞内SBD-1 mRNA的表达,而PDTC仅能显著抑制(P<0.05)SBD-1的表达。结果表明,L.plantarum P-8可促进绵羊瘤胃上皮细胞TLR2、MyD88、NF-κB、JNK和ERK1/2基因的mRNA表达;添加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ERK 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可抑制L.plantarum P-8对SBD-1mRNA的诱导作用。综上表明,L.plantarum P-8有可能通过激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内NF-κB、JNK、ERK1/2等信号通路促进SB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1 瘤胃上皮细胞 乳酸杆菌 TOLL样受体2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β-葡聚糖通过膜受体Dectin-1和TLR-2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表达SBD-1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曼 金鑫 +3 位作者 王云鹤 魏方 温婧怡 杨银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1-790,共10页
为了探索酿酒酵母β-葡聚糖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inal epithelial cells,ORECs)β-防御素-1(sheepβ-defensin-1,SBD-1)表达过程中膜受体Dectin-1和TLR-2可能存在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免疫组化、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 为了探索酿酒酵母β-葡聚糖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inal epithelial cells,ORECs)β-防御素-1(sheepβ-defensin-1,SBD-1)表达过程中膜受体Dectin-1和TLR-2可能存在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免疫组化、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Dectin-1是否在ORECs内表达,并且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β-葡聚糖刺激ORECs后细胞膜受体Dectin-1和TLR-2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而后用不同浓度的Dectin-1阻断剂昆布多糖或TLR-2特异性封闭抗体分别预处理ORECs后,采用qPCR和ELISA方法检测SBD-1的表达变化,以确定β-葡聚糖诱导SBD-1表达过程中Dectin-1和TLR-2的参与情况。结果显示:1)绵羊瘤胃组织及ORECs内存在Dectin-1表达,且β-葡聚糖刺激ORECs后Dectin-1和TLR-2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2)不同浓度的昆布多糖和TLR-2封闭抗体均可以极显著降低β-葡聚糖诱导SBD-1的表达(P<0.01),且随着阻断剂和封闭抗体浓度的增加,其抑制SBD-1表达的作用越明显。结果表明,Dectin-1在绵羊瘤胃组织及ORECs内均表达,并且酿酒酵母β-葡聚糖在ORECs中诱导SBD-1的表达是由Dectin-1和TLR-2介导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SBD-1 绵羊瘤胃上皮细胞 DECTIN-1 TL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耐受性不同的奶牛瘤胃上皮形态及功能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涛 牟英玉 +2 位作者 亓王盼 张继友 毛胜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SARA(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耐受性不同奶牛的瘤胃上皮形态及其功能差异。选取1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饲喂精粗比为4∶6的日粮,并根据瘤胃pH值的高低,分为SARA易感组(SUS,n=4)和SARA耐受组(TOL,n=4)。... 本试验旨在探究SARA(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耐受性不同奶牛的瘤胃上皮形态及其功能差异。选取1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饲喂精粗比为4∶6的日粮,并根据瘤胃pH值的高低,分为SARA易感组(SUS,n=4)和SARA耐受组(TOL,n=4)。瘤胃上皮形态及功能分析结果显示,与TOL组比较,SUS组奶牛瘤胃上皮的棘突层和基底层厚度明显增厚(P<0.05),SUS组奶牛瘤胃上皮组织中参与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的PAT1、MCT4和DRA基因表达量较TOL组显著下调(P<0.05),而H^(+)转运载体NHE1、NHE2、NHE3和调节胞内pH的vH^(+)ATPase和Na^(+)/K^(+)ATPase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对参与调控瘤胃VFA代谢的基因定量结果表明,SUS组PDHA1和SREB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TOL组(P<0.05),而HMGCL-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SUS组CDK2、CDK6和Cyclin D1、Bad及Caspase-9等参与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TOL组(P<0.05)。结果说明,在相同日粮条件下,SUS组奶牛瘤胃上皮细胞调控游离脂肪酸吸收的基因表达量下调,造成瘤胃上皮对VFA的吸收能力下降,使得瘤胃内VFA累积和pH下降,并导致SUS组奶牛SARA的患病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耐受性 瘤胃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上皮机械屏障的评定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淑青 胡红莲 +2 位作者 欧阳效晴 谢天宇 高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瘤胃上皮不仅是瘤胃微生物附着、生长并进行消化和代谢的主要部位,也是营养物质吸收、转运、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瘤胃内环境与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一道重要生理屏障。因此,维持瘤胃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保持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 瘤胃上皮不仅是瘤胃微生物附着、生长并进行消化和代谢的主要部位,也是营养物质吸收、转运、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瘤胃内环境与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一道重要生理屏障。因此,维持瘤胃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保持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循环式尤斯灌流系统的基本构造、注意事项及反刍动物瘤胃上皮机械屏障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维持瘤胃上皮屏障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尤斯灌流系统 瘤胃上皮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酪氨酸激酶参与酿酒酵母甘露聚糖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BD-1)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鑫 张曼 杨银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2-1090,共9页
为了探索脾酪氨酸激酶(Syk)是否参与酿酒酵母甘露聚糖(S.c M)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RECs)β-防御素-1(SBD-1)表达的过程,首先利用免疫组化、RT-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Syk在ORECs内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 ... 为了探索脾酪氨酸激酶(Syk)是否参与酿酒酵母甘露聚糖(S.c M)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RECs)β-防御素-1(SBD-1)表达的过程,首先利用免疫组化、RT-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Syk在ORECs内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 M刺激ORECs后Syk的表达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yk的磷酸化水平;接着用3条Syk特异性siRNAs(#1、#2和#3)转染ORECs 24 h后,qPCR检测Syk mRNA的表达变化,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Syk siRNA;最后用效果最佳的siRNA和Syk特异性抑制剂R406分别处理ORECs后,采用qPCR和ELISA检测SBD-1的表达变化,以确定Syk在S.c M诱导SBD-1表达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yk在ORECs内表达;且S.c M刺激ORECs后Sy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刺激组(P<0.01或P<0.05),S.c M刺激ORECs不同时间(5、15、30、45和60 min)均能使Syk发生磷酸化,且刺激15 min后磷酸化水平达到最大(P<0.01);此外,Syk的3条特异性siRNAs转染ORECs后Syk的表达均降低,且Syk siRNA#2的抑制效果最明显(P<0.01);同时Syk siRNA#2和R406均能极显著降低S.c M诱导ORECs SBD-1的表达(P<0.01)。上述结果表明,Syk参与S.c M诱导ORECs SB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甘露聚糖 绵羊β-防御素-1 瘤胃上皮细胞 SY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军 陈代文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5期56-58,共3页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在消化代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瘤胃上皮的发育和功能完善直接影响到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所在。文章旨在通过探讨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反刍动物营养生...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在消化代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瘤胃上皮的发育和功能完善直接影响到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所在。文章旨在通过探讨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上皮 发育 挥发性脂肪酸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瘤胃上皮细胞中挥发性脂肪酸吸收相关蛋白在白细胞介素10诱导下的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红雁 王忠豪 +5 位作者 霍文婕 刘强 张静 陈雷 裴彩霞 郭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4-72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牛瘤胃上皮细胞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瘤胃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50 ng·mL^(-1)浓度的IL-10对牛瘤胃上皮细胞中核因子(NF-... 本研究旨在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牛瘤胃上皮细胞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瘤胃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50 ng·mL^(-1)浓度的IL-10对牛瘤胃上皮细胞中核因子(NF-κB)、假定阴离子转运蛋白1(PAT 1)、阴离子交换蛋白2(AE 2)、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 1)、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 4)、钠氢离子交换蛋白1(NHE 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IL-10添加显著下调了NF-κB、PAT 1、MCT 1、NHE 1基因的表达(P<0.05),AE 2基因的表达显著性上调(P<0.05),而对MCT 4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在酸性条件下,IL-10添加组的NF-κB基因表达被显著性抑制(P<0.05),而PAT 1、MCT 1、MCT 4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pH5.5组与pH7.2组比较,pH5.5组NF-κB基因表达显著性上调(P<0.05)。结果提示,在炎症条件下,白细胞介素10作为一种抗炎因子,可以缓解瘤胃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从而促进VFA吸收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瘤胃上皮细胞 载体蛋白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前补饲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开食料对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大明 李弘伟 +1 位作者 毛胜勇 刘军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7-203,共7页
为了研究断奶前补饲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开食料对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影响,选取24只体况良好、胎次一致、体重相近的10日龄羔羊(湖羊),将其随机分为3组,在饲喂相同母乳的基础上,分别补饲以纯木薯(CS)、玉米(MS)和豌豆淀粉(PS)(直/支链淀粉... 为了研究断奶前补饲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开食料对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影响,选取24只体况良好、胎次一致、体重相近的10日龄羔羊(湖羊),将其随机分为3组,在饲喂相同母乳的基础上,分别补饲以纯木薯(CS)、玉米(MS)和豌豆淀粉(PS)(直/支链淀粉比分别约为0.11,0.27和0.44)为唯一淀粉来源的开食料。试验期间,每天4:00-19:00将羔羊抱入补饲栏补饲不同直/支链淀粉比的开食料,并且在6:30,10:30和15:30将羔羊抱回母羊舍哺乳1h。羔羊自由饮水,单栏饲喂,自由采食燕麦干草。56日龄时屠宰采样,采集瘤胃组织样品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瘤胃乳头形态测定,采集瘤胃上皮样品提取RNA测定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CS组羔羊瘤胃乳头长度和表面积显著(P<0.001)高于MS和PS组,CS和MS组羔羊瘤胃乳头宽度显著(P=0.001)高于PS组。对瘤胃上皮各层厚度统计显示,CS和PS组羔羊瘤胃上皮角质层厚度显著(P=0.001)高于MS组;CS和MS组羔羊瘤胃上皮颗粒层厚度显著高于(P<0.001)PS组;CS组羔羊瘤胃上皮棘基层厚度和总厚度显著(P<0.001)高于MS和PS组。qRT-PCR结果显示: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开食料显著影响羔羊瘤胃上皮CDK2和CDK6的mRNA表达量(CS>MS>PS,P<0.001);CS组羔羊瘤胃上皮细胞cyclin A和CDK4的mRNA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PS组,但与MS组无显著差异;CS组羔羊瘤胃上皮cyclin D1的mRNA表达量显著(P=0.012)低于PS组,但与MS组无显著差异。CS组羔羊瘤胃上皮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的mRNA表达量显著(P<0.001)高于MS和PS组,CS和MS组羔羊瘤胃上皮IGF-1R的mRNA表达量显著(P=0.001)高于PS组。上述结果表明:较高支链淀粉比开食料与较高直链淀粉比开食料相比,在瘤胃中较易降解生成挥发性脂肪酸,促进瘤胃上皮IGF-1及细胞周期蛋白mRNA的表达,进而有利于断奶前羔羊瘤胃上皮的发育。研究结果对制订羔羊营养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瘤胃上皮 细胞增殖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β-羟基丁酸代谢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一民 刁其玉 张乃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0-669,共10页
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BHBA)是酮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丁酸在瘤胃上皮细胞中氧化生成,BHBA对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的代谢与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有关BHBA研究多集中在肝脏生酮... 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BHBA)是酮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丁酸在瘤胃上皮细胞中氧化生成,BHBA对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的代谢与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有关BHBA研究多集中在肝脏生酮、奶牛酮病及泌乳等方面,关于BHBA与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研究很少。本文重点针对BHBA在瘤胃上皮的生成、转运,以及BHBA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瘤胃上皮细胞代谢与增殖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这对于丰富瘤胃发育及调控理论与幼龄反刍动物培育营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 幼龄反刍动物 瘤胃上皮细胞 生酮作用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牦牛瘤胃上皮细胞补体C3激活和ATP生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祺琪 王俊梅 +9 位作者 岳子奇 郭逸芯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王之盛 胡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64-4675,共12页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考察瘤胃上皮细胞作为非免疫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内补体C3激活,及其对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影响,为瘤胃健康营养调控技术提供试验依据。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考察瘤胃上皮细胞作为非免疫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内补体C3激活,及其对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影响,为瘤胃健康营养调控技术提供试验依据。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补体C3激活产物C3a、C3b浓度以及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化学法检测细胞内ATP浓度,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数量及膜电位;qPCR检测细胞IL-1β、IL-6、TNF-α,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组织蛋白酶B(CTSB)和组织蛋白酶L(CTSL),以及ATP合成酶亚基(ATP 5A和ATP 5C1)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1)不同浓度LPS处理后,牦牛瘤胃上皮细胞活力极显著下调(P<0.01),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和浓度极显著上调(P<0.01),在LPS浓度为10μg·mL^(-1)时,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构建成功;2)炎症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内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CTSB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激活产物补体片段C3a和C3b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3)炎症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ATP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ATP合成酶亚基ATP 5A和ATP 5C1的基因表达量随着LPS处理浓度升高显著下调(P<0.01)。综上,利用LPS诱导建立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在LPS刺激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可发生细胞内补体C3激活过程,并抑制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ATP 5A、ATP 5C1和有氧呼吸关键酶ME 1的基因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抑制ATP生成。因此,LPS诱导炎症可抑制瘤胃上皮细胞ATP生成,从而导致瘤胃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瘤胃上皮细胞 免疫炎症 补体C3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霏霏 辛雅明 +1 位作者 杨丹 杨银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2,共7页
以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en epithelial cells,ORECs)为试验模型,旨在探究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对ORECs绵羊β-防御素-1(sheepβ-defesin-1,SBD-1)表达的影响。首先用不同浓度的灭活枯草芽孢杆菌(10^(7)、10^(8)、10^(9)、10... 以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en epithelial cells,ORECs)为试验模型,旨在探究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对ORECs绵羊β-防御素-1(sheepβ-defesin-1,SBD-1)表达的影响。首先用不同浓度的灭活枯草芽孢杆菌(10^(7)、10^(8)、10^(9)、10^(10)、10^(11)CFU/mL)诱导ORECs 8 h,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ORECs SBD-1表达量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确定灭活枯草芽孢杆菌诱导ORECs SBD-1表达最高的菌液浓度为最佳刺激浓度。以该浓度的灭活枯草芽孢杆菌诱导ORECS不同时间(2 h、4 h、8 h、12 h),通过q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ORECs SBD-1表达量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从而筛选出诱导SBD-1表达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10^(8)~10^(11)CFU/mL的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的促进ORECs SBD-1的表达,其中灭活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10^(10)CFU/mL时诱导ORECs 8h时SBD-1 mRNA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SBD-1蛋白表达量以10^(10)CFU/mL灭活枯草芽孢杆菌诱导ORECs 12 h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证明了热灭活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仍可以诱导SBD-1表达,其诱导SBD-1表达的有效成分并未被热灭活,为后续确定枯草芽孢杆菌诱导SBD-1表达的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瘤胃上皮细胞 枯草芽孢杆菌 β-防御素-1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