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癃清片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修举 聂哓伟 +1 位作者 高庆和 刘绍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癃清片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方法抽取80例经检查被确诊为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癃清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 目的研究癃清片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方法抽取80例经检查被确诊为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癃清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尿动力学指标以及前列腺液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95.00%高于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NIH-CPS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更高,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力变化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ating factor,M-CS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取癃清片进行治疗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其炎性反应,抗菌效果好,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湿热瘀滞型 癃清片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娅琴 吴敬 +1 位作者 杨露 王笃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止血散瘀明目汤和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变化情况及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3.33%(45/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70%)与对照组(1.85%)均较低(P>0.05)。结论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止血散明目汤 羟苯磺酸钙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骨痹方治疗筋脉瘀滞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志伟 张弛 孟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374-2376,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骨痹方治疗筋脉瘀滞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筋脉瘀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服用自拟骨痹方,对照组37例,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各组治疗4周后,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治疗前后两组病情... 目的:观察自拟骨痹方治疗筋脉瘀滞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筋脉瘀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服用自拟骨痹方,对照组37例,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各组治疗4周后,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治疗前后两组病情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上下楼梯、膝部僵硬等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显著减轻,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骨痹方对治疗筋脉瘀滞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骨痹方 筋脉瘀滞型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白癜风(气血瘀滞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封俊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白癜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白癜风(气血瘀滞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气血瘀滞型白癜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他克莫司软膏外涂... 目的观察白癜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白癜风(气血瘀滞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气血瘀滞型白癜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他克莫司软膏外涂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白癜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出现黑素细胞时间,分析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0%(34/40),高于对照组65.00%(26/40)(P<0.05);观察组出现黑素细胞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白癜风(气血瘀滞型)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饮 桃红四物汤 白癜风 气血瘀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艳环 孙文杰 +2 位作者 杨新春 张玉 赵瑞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周期为6个月。比较观察周期内解郁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 目的评价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周期为6个月。比较观察周期内解郁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乳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中医症状明显改善(P<0.05);乳腺结节最大径线有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_(2)/P水平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解郁散结方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可有效缓解乳房疼痛,延缓结节进展,明显调节气滞血瘀型患者中医证候和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且不影响E 2/P表达水平,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结节 解郁散结方 有效性 安全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临床研究
6
作者 范瑞军 胡阿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医院接受治疗的145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推拿治疗,试验组加...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医院接受治疗的145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推拿治疗,试验组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前屈、后伸、侧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屈、后伸、侧屈也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升高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JOA评分、VAS评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升高,其中试验组升高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其中试验组降低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腰痛僵硬、下肢痛、下肢麻木及畏寒肢冷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较于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其中以试验组患者下降水平更为显著,其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软组织损伤、皮肤损伤、头晕,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气滞血瘀型腰痛中身痛逐瘀汤联合推拿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 推拿 腰痛 腰椎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任蕾元 唐荣欣 +1 位作者 李新诺 李晓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基于循经取穴探讨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 目的:基于循经取穴探讨火龙罐在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伴不寐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火龙罐循经取穴治疗。于干预前1 d和干预结束后第2天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睡眠质量改善疗效评分。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PSQI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基于循经取穴理论,火龙罐疗法能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取穴 火龙罐 胸痹心痛 不寐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型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35
8
作者 陶莎 宋长红 +3 位作者 王继坤 穆欣 郭锐 吴效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辨证施护,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和灸+微波理疗。以中医症状量化评分、McGill疼痛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辨证施护,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和灸+微波理疗。以中医症状量化评分、McGill疼痛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表作为评价标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中医证侯评分、治疗效果、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McGil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温和灸联合微波理疗对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症状缓解明显,护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温和灸 微波理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护理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44
9
作者 郭闯 李艳秋 +5 位作者 李芳 徐乃伟 王丽芹 王淑荣 王玲姝 边祥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导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结合组给...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导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结合组给予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干预时间为15d。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5天时评价患者JOA评分和腰腿疼痛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干预前后JOA及疼痛评分(VA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JOA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法有利于改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部疼痛状况,促进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熏蒸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壮骨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敦 陈黎虬 +5 位作者 张维康 颜海波 王照晖 陈笑宇 施杞 王拥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120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壮骨方组(研究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每组60例。连续给药12周后检...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120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壮骨方组(研究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每组60例。连续给药12周后检测骨密度、骨钙素、1,25-(OH2)D3改变,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骨密度、骨钙素及1,25-(OH2)D3含量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阻止骨量丢失,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I骨质疏松 益气活血壮骨方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牛琳 王双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例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6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例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6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ESCV及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障碍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流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8%(5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45/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的趋势(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减轻疼痛,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腹部推拿 椎动脉颈椎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电针联合自拟腰痹逐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吴以诚 胡吴斌 +1 位作者 陈亚锋 石海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825-828,共4页
目的:研究推拿电针联合自拟腰痹逐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 目的:研究推拿电针联合自拟腰痹逐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电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推拿、电针联合自拟腰痹逐瘀止痛汤治疗,持续治疗2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 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 93%(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推拿、电针联合自拟腰痹逐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机体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电针 自拟腰痹逐止痛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利平治疗血瘀气滞型糖尿病62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德惠 刘文峰 郗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01-501,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糖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益气法对气滞血瘀证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嘉斌 柴可夫 +3 位作者 张副兴 吕帅洁 郑杨 柴可夫(指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28-2230,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益气法对于气滞血瘀证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大鼠用针刺激[1]及高脂高糖饮食[2]建立气滞血瘀证型。后给予大鼠日照并灌胃脂肪乳10日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80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血府逐... 目的:研究活血益气法对于气滞血瘀证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大鼠用针刺激[1]及高脂高糖饮食[2]建立气滞血瘀证型。后给予大鼠日照并灌胃脂肪乳10日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80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生黄芪怀山药进行治疗并检测指标。结果: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糖等客观指标分析,模型建立可靠,气滞血瘀证型2型糖尿病大鼠各指标明显好转。结论:使用针刺及高脂喂食建立模型可为将来2型糖尿病中医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活血益气法治疗气滞血瘀证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用药需谨慎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益气法 动物模 四氧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跃 刘丽 刘建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65,83,共9页
目的探究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的构建方法,考察其可行性并对该模型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不可预知的反复慢性应激刺激(声、光、电、夹尾刺激)法及输卵管手术注菌操作来构建气滞血瘀型慢性... 目的探究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的构建方法,考察其可行性并对该模型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不可预知的反复慢性应激刺激(声、光、电、夹尾刺激)法及输卵管手术注菌操作来构建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症模型,并通过症候评价、表征与病理学观察及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症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复合模型组症候总积分显著上升(P<0. 01),组织形态观察中输卵管80%出现严重血管肿胀,60%出现严重管壁增厚;病理学形态分析中发现复合模型组输卵管管腔内较多炎细胞浸润,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并伴有输卵管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血流变学检测中得到复合模型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与聚集指数升高极为显著(P<0. 01)。结论综合评价分析发现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基本上符合血瘀证候的变化特点及慢性炎症病理表现,与人类在该病中的发病临床表现相似,造模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输卵管炎 中医症候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顾硕 方凡夫 唐海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参加疗养的108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参加疗养的108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治疗,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焦虑得分(43.23±3.45)分和抑郁得分(40.98±3.7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康复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康复 冠心病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及β-E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琨 李新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电针结合推拿与痛经灵颗粒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PGF2α)、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寻求一种更好治疗该病的方法。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电针结合推拿与痛经灵颗粒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PGF2α)、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寻求一种更好治疗该病的方法。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口服痛经灵颗粒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PGF2α、β-EP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内,两组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变化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中PGF2α及β-E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血清的PGF2α水平均显著升高,β-E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PGF2α水平均显著降低,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两组相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结合推拿和痛经灵颗粒对血清中PGF2α及β-EP含量均有调整作用,但二者作用差异不明显。(2)两种治疗方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型痛经均有治疗作用,但二者相比,电针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略优于痛经灵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电针 推拿 痛经灵 PGF2Α α-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桂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6-567,共2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有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和血明目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有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和血明目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55.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血流变学及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丽 王亚文 +2 位作者 童昭璇 邓天琦 刘进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72-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血流变学及TNF-α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雌性大鼠,雄性大鼠8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成药组、中药组4组,每组12只。对除去正常组的其他3组雌性大...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血流变学及TNF-α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雌性大鼠,雄性大鼠8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成药组、中药组4组,每组12只。对除去正常组的其他3组雌性大鼠先后输卵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复合刺激复制气滞血瘀模型。于造模的第29天,成药组给予康妇炎胶囊悬液,中药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纯净水,每日1次。分别于用药的1、14、21、28 d的观察各大鼠的宏观体征变化并记录,连续用药4周后,各组选取6只雌鼠处死、取材,余6只与雄性大鼠合笼10 d(每组2只雄性大鼠),以观察受孕情况。腹主动脉取血以测定血流变学指标,免疫组化法测定输卵管上皮TNF-α表达情况。通过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的各项指标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结果:①同模型组相比,中药组的宏观体征、血液黏度、TNF-α表达、受孕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②同成药组比较,中药组的宏观体征、血液黏度、TNF-α表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的宏观体征、血液黏度、TNF-α表达、且效果优于成药组,可提高妊娠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汤加减方 输卵管炎性不孕 血流变学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华南 章晓云 吴剑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究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型)患者,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与住院部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采... 目的探究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型)患者,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与住院部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60例)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瘀血痹片及火针“三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骨代谢指标变化、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变化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变化(VAS)、Lequesne指数变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WHOQOL-BREF)、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18个月疾病复发率情况。结果较观察组患者(96.67%,5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6.67%,52/60)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及Ⅱ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Ⅱcollagen,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等骨代谢指标、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CTX-Ⅰ、CTX-Ⅱ、COMP、MMP-3、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CTX-Ⅰ、CTX-Ⅱ、COMP、MMP-3、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18个月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好,复发率较低,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血痹片 火针“三通法” 疗效 膝关节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