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痛安胶囊治疗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黎明 郭盛君 马玉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肿痛安胶囊与独一味胶囊治疗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将120例辨证为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肿痛安胶囊、独一味胶囊口服,2粒,3次/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WOMAC积分、综合... 目的初步观察肿痛安胶囊与独一味胶囊治疗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将120例辨证为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肿痛安胶囊、独一味胶囊口服,2粒,3次/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WOMAC积分、综合疗效等变化,最终评估两者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用药2周后的症状体征评分、WOMAC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结束后,组间症状体征评分、WOMAC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35)。治疗结束后综合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肿痛安胶囊较独一味胶囊治疗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痛安胶囊 痰血瘀滞 膝骨关节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用药经验探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亚锋 董斌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用药经验...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03首处方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丹参,其次是瓜蒌、薤白、砂仁、檀香等;药物组合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5位分别是"薤白,瓜蒌""丹参,瓜蒌""薤白,丹参""薤白,丹参,瓜蒌""砂仁,瓜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显示丹参、瓜蒌、薤白、檀香、砂仁等药物居于网络图中间,均为张学文教授诊治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最常用的中药。结论: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以理气、活血化瘀、化痰类药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用药规律 张学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通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2
3
作者 鲁亦捷 潘晓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15-16,121,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年老气血本虚,内伤积损或久病气血耗伤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情志过极,肝郁血滞致瘀;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瘀阻滞脑脉,脑髓神机失调,清窍失用... 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年老气血本虚,内伤积损或久病气血耗伤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情志过极,肝郁血滞致瘀;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瘀阻滞脑脉,脑髓神机失调,清窍失用。气虚为其本,痰浊瘀滞为其标,气虚生痰致瘀,痰瘀互结闭塞脑脉为其主要病机关键,气虚、血瘀、痰浊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证候要素,治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脑卒中 中风 本虚标实 气虚 益气活 通窍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证发微(四十六)--郁证乳癖论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郁证性乳甚为多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继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是郁证性乳癖的主要病因病机。郁证性乳癖除了局部症状外,通常具有情志类表现和(或)隐性郁证常见的躯体症状。治疗郁证性乳癖当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础,结合化痰活血、软坚散结。
关键词 郁证 乳癖 乳房胀痛 乳房结块 理气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5
作者 赵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去除病因、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对照组38例易善复胶囊,456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8...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去除病因、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对照组38例易善复胶囊,456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8例辨证分型。1痰湿内阻,化痰祛湿,化痰祛瘀方(半夏12g,陈皮10g,白术、茯苓各12g,竹茹8g,生山楂15g,蔻仁、泽泻各10g,朴厚12g);2湿热内壅,清利湿热,清热利湿方(栀子12g,茵陈10g,半夏15g,黄芩、车前子各12g,泽泻10g,赤芍15g,虎杖、蒲公英各10g);3脾虚湿阳,健脾方(白术炒12g,太子参10g,陈皮12g,甘草炙、藿香、木香各10g,苍术12g,山楂15g,葛根10g,米仁15g);4肝肾阴虚,滋养肝肾,补肝养肾方(生地12g,麦冬10g,山萸肉12g,首乌15g,决明子10g,五味子8g,枸杞12g);5肝郁痰滞血瘀,疏肝理气,化痰祛瘀,疏肝化瘀方(陈皮12g,香附20g,柴胡15g,枳壳10g,桃仁、郁金各15g,地龙10g,红花8g,鳖甲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脂肪肝病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易善复胶囊 辨证分型 湿内阻 湿热内壅 脾虚湿阳 肝肾阴虚 肝郁 脂肪肝病灶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