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余名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1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肺炎的重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每组70例患者,对照... 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肺炎的重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痰液引流治疗,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84.91±11.15)h、住院天数(14.65±1.32)d均少于对照组呼吸支持时间(124.30±14.55)h、住院天数(25.70±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5.72%)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2.8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在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液引流的治疗效果较好,缩短了患者的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痰液引流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痰液引流辅助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痰液引流辅助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正压...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痰液引流辅助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正压通气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痰液引流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7±7.4)d,呼吸支持时间为(86.7±35.7)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0±10.2)d,呼吸支持时间为(133.2±77.6)h。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呼吸支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痰液引流辅助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液引流 正压通气 老年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胸外科术后患者顽固性肺部感染改良体位引流痰液效果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滕莉 燕鞠萍 +3 位作者 赵轲 陈宝均 张涛 桂韵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的提高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头低足高位引流痰液,观察组针对肺部病灶选取45°半卧位、头低... 目的提高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头低足高位引流痰液,观察组针对肺部病灶选取45°半卧位、头低足高、头低足高俯卧位引流痰液。连续15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PO2、PCO2、痰培养阳性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日痰量、日脱氧时间及肺部病灶缩小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体位引流痰液用于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引流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肺部感染 心胸外科手术 痰液引流 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