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谢军 蒋献 +6 位作者 刘刚 王思宇 严蕾 杨超 袁晓慧 张楠 郭晓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87-2290,共4页
目的:研究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_2激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和研究组(n=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 目的:研究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_2激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和研究组(n=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次治疗后、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及疗效,误工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ECCA评分为(69.48±18.31)分,一次治疗后为(50.48±16.48)分,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治疗前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治疗后为(38.73±15.53)分,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ECCA评分为(68.27±20.58)分,一次治疗后为(55.52±12.90)分,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治疗前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治疗后为(39.03±10.05)分,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对照组一次治疗后与治疗前、两次治疗后与一次治疗后的ECCA评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两次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治疗总有效率(P〈0.05),研究组患者两次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后疗效对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误工期为(10.60±3.87)d,研究组患者误工期为(7.91±3.37)d,两组患者误工期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雪苷霜软膏联合CO_2激光可有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缩短误工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凹陷性瘢痕 积雪苷霜软膏 点阵CO2激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小燕 王睿 +2 位作者 周婷婷 施晓晓 曹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95-497,共3页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一种通过自体血小板浓缩提取的自体产物。PRP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外伤、雄激素性脱发、斑秃及瘢痕等。痤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5%,3%~7%的患者最后遗留痤疮瘢痕影响患者的外观及...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一种通过自体血小板浓缩提取的自体产物。PRP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外伤、雄激素性脱发、斑秃及瘢痕等。痤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5%,3%~7%的患者最后遗留痤疮瘢痕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社交。痤疮瘢痕可分为凹陷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中凹陷性瘢痕最常见[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凹陷性瘢痕 富血小板血浆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2 位作者 季孙平 龚家豪 陈怡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00,412,共5页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间隔5周治疗1次,期间用新型复合酸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按痤疮瘢痕临床亚型(V型、W型和U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共有7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0,P>0.05),瘢痕亚型疗效比较中发现治疗组V型瘢痕的疗效较好(t=2.070,P<0.05),而两组W型和U型瘢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P>0.05;t=0.020,P>0.05)。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痤疮瘢痕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合酸 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发杨 张敬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点阵CO2激光治疗4次。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92例...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点阵CO2激光治疗4次。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92例患者痊愈18例(19.57%),显效30例(32.61%),有效31例(33.70%),无效13例(14.13%),总有效率为85.87%。不同病程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总有效率升高,不同治疗次数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患者均有红、肿、局部灼热感、轻微疼痛等不适,3例出现轻微感染性脓疱,采用金霉素眼膏外用3天后缓解;1例出现色素沉着,2个月内消退;1例出现持久性潮红,2个月后消退。结论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推荐采用多次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CO2激光 凹陷痤疮瘢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杜红霞 胡媛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瘢痕改善情况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O_(2)点阵激光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涂抹红霉素...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瘢痕改善情况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O_(2)点阵激光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涂抹红霉素眼膏,试验组术后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分析随访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瘢痕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8)。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红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25),结痂时间(P=0.002)及水肿消退时间(P<0.001)均明显提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Goodman和Baron痤疮瘢痕分级1级比例明显升高(P=0.001,P=0.027),4级比例明显下降(P<0.001,P=0.034),且治疗后试验组1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31),4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3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降低(P均<0.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在CO_(2)点阵激光治疗基础上辅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面部瘢痕情况,缓解局部炎症反应,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痤疮瘢痕 重组牛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