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俞海虹
陈文
刘世红
黄万凌
田维珍
-
机构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17-1818,共2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B20105103)
-
文摘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质量,为改进和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数据库中符合标准RCT文献32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学评价分析。结果:近年发表针灸治疗PD的RCT共计32篇,占所有针灸治疗PD文章的23.9%。其中29篇有明确诊断纳入标准,6篇有明确的排除标准,12篇描述了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2篇提及盲法的运用;临床疗效多以症状改变评定,以总有效率表示;结果均作统计学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是t检验。结论:近年来针灸治疗PD数量不断增加,但RCT的比例及质量均需提高,有待针灸临床工作者的努力。
-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方法学评价
-
分类号
R271.11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隔药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朱英
姬乐
苗芙蕊
-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
广西中医学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8-55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各43例,隔药灸组隔药灸神阙穴,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隔药灸组43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西药组43例,治愈6例,显效9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经比较两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且远期疗效隔药灸组亦优于西药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隔药灸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最大变形能力增强,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优于西药;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与血液的高"浓、黏、凝、集"状态有关,针灸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子宫微循环,从而使疼痛缓解。
-
关键词
痛经/针灸疗法
隔药灸
穴神阙
血液流变学
-
Key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Drug- paste Interposed Moxibustion
Point Shenque ( RN8 )
Hemorheology
-
分类号
R711.5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针刺次髎穴治痛经一得
- 3
-
-
作者
李信
许锦铨
-
机构
山西省汾阳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2期23-23,共1页
-
文摘
王×,女,17岁,学生。1994年秋,在课堂听讲时突然昏厥。症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手指冰冷,脉沉迟涩。患者睁眼苦诉“经行腹痛”。 遂用32号寸半毫针急刺入右侧次髎,行“苍龟探穴”手法,即刻患者腹痛缓解。出针,又刺入左侧次髎,施“苍龟探穴”手法,片刻腹痛即止。接着给予开 水,不时汗收,指温、脉和、面红,精神转佳,坐起痛止。
-
关键词
痛经/针灸疗法
-
分类号
R246.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