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朝玺 陈志余 +5 位作者 周玉梅 孙铭声 耿国燕 赵凌 陈姣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因此,脏腑疾病在体表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其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温度变化、压痛阈变化、形态学变化等。压痛阈值变化为常见的变化之一。本研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 目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因此,脏腑疾病在体表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其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温度变化、压痛阈变化、形态学变化等。压痛阈值变化为常见的变化之一。本研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e,KOA)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膝骨关节炎策略。方法运用《膝骨性关节炎穴位敏化信息提取表》采集KOA受试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用美国WAGNER公司生产的电子压痛仪测量足三里、阴陵泉、委阳、阴谷等腧穴的压痛阈值,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采用Epidata3.1软件,根据病例报告表的项目建立本试验专用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22.0软件对一般病情资料及压痛阈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老年人群的压痛阈值均高于中年人群。(2)中老年各腧穴压痛阈大小由高到低为:足三里>阴谷>委阳>阴陵泉。(3)中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脾和肾在KOA发生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时间不同。治疗老年人的骨关节病变时应注重从肾论治,而治疗中年人的骨关节疾病则应注重脾肾同调,以从脾诊治为主。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提高辨证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A 痛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初级传入纤维的兴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琪 赵晏 +3 位作者 田雨灵 郭媛 曹东元 王会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探讨P2X嘌呤受体激动剂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感受单位的兴奋和敏化作用.方法在大鼠T9~Ti3脊神经背侧皮支分离细束,进行单纤维电生理学记录,观察相应皮肤感受野注射αβme-ATP(100 μmol/L,10μl)或生理盐水对皮肤感受单位机械... 目的探讨P2X嘌呤受体激动剂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感受单位的兴奋和敏化作用.方法在大鼠T9~Ti3脊神经背侧皮支分离细束,进行单纤维电生理学记录,观察相应皮肤感受野注射αβme-ATP(100 μmol/L,10μl)或生理盐水对皮肤感受单位机械阈值和自发放电的影响及时程变化.结果①Aδ和C类纤维的机械阈值分别是(0.384±0.018)和(0.943±0.102)mN,注射αβme-ATP后降低至(0.304±0.013)和(0.659±0.071)mN(P<0.05,P<0.01);Aβ纤维的机械阈值是(0.301±0.019)mN,注射αβme-ATP后为(0.288±0.018)mN(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前后Aβ、Aδ和C类纤维的机械阈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②注射αβme-ATP后,Aβ、Aδ和C类纤维自发放电频率增加的比例分别为7.7%、66.7%和75.0%,其中Aδ和C类纤维的反应比例显著高于Aβ纤维(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未见自发放电频率显著增加的单位.③Aδ和C类纤维在注射αβme-ATP过程中(5 min)的平均自发放电数和注射后(5 min)的平均自发放电数与注射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Aβ纤维在注射过程中平均自发放电数和注射后平均自发放电数与注射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还观察了αβme-ATP引起感觉神经自发放电的时程变化,发现αβme-ATP对Aδ和C类初级传入末梢的兴奋作用可见于所观察的整个时段.结论ATP的类似物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的Aδ和C类纤维具有兴奋和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βme-ATP P2X嘌呤受体 外周神经 伤害感受单位 外周痛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