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并发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蓝雪 汪四虎 +3 位作者 黄大祥 黄利娟 何江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8-662,共5页
背景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忽略或误诊,如果对糖尿病并发疼痛的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则易造成延误治疗。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积极预防提供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 背景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忽略或误诊,如果对糖尿病并发疼痛的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则易造成延误治疗。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积极预防提供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T2DM患者273例,根据其有无P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PDN组,n=185)及T2DM并发PDN组(PDN组,n=8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结果PDN组患者年龄大于NPDN组,T2DM病程长于NPDN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NPDN组,餐后1 hC肽(1 hCP)、餐后2 hC肽(2 hCP)低于NPDN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OR=1.079,95%CI(1.003,1.160)]、DR[OR=7.524,95%CI(1.363,41.541)]、DKD[OR=3.547,95%CI(1.134,11.095)]、FPG[OR=1.831,95%CI(1.384,2.422)]、HbA1c[OR=2.468,95%CI(1.694,3.596)]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病程、DR、DKD、FPG、HbA1c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注意积极预防、早期干预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T2DM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2
作者 罗茂林 蔡少彬 粱汝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4例均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病情监测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组38例应用薏苡仁汤为主方辨证化裁,同时静点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单...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4例均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病情监测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组38例应用薏苡仁汤为主方辨证化裁,同时静点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弥可保注射液静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对血糖控制没有影响。结论:薏苡仁汤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薏苡仁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短期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厚地 张瑞 +1 位作者 童强 郑宏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83例,随机分为单用甲钴胺组(A组)42例,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组(B组)41例,均连续治疗14天,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83例,随机分为单用甲钴胺组(A组)42例,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组(B组)41例,均连续治疗14天,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及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检查。结果 A、B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A组7.36±1.56 vs 7.39±1.63,B组5.12±1.24 vs3.95±1.01)和PSQI评分(A组15.33±2.51 vs 15.84±2.36,B组11.28±2.09 vs 10.07±2.21)均有下降,而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腓总神经的MCV较治疗前有提高(33.86±3.21 vs 36.03±3.25),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胫神经的SCV较治疗前(32.04±3.28 vs 36.89±3.45)和A组(33.03±3.5 vs 36.89±3.45)都有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48.8%,B组总有效率7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用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丽 冯洁 耿立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6-47,共2页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DPNP)是糖尿病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3%~2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PNP与炎性痛、其它痛性神经病变发病基础不同,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DPNP)是糖尿病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3%~2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PNP与炎性痛、其它痛性神经病变发病基础不同,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为特征,是世界疼痛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发生机制 自发 周围神经病 异常 生活质量 觉过敏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青 吴锦丹 姚志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中枢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无创地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而成为研究该病中枢机制的新手段。文章就PD...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中枢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无创地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而成为研究该病中枢机制的新手段。文章就PDN的中枢机制及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PDN患者存在的丘脑神经功能障碍、丘脑血流增加、躯体感觉皮质周围灰质体积减少以及大脑默认网络、注意网络功能破坏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中枢神经系统 多模态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缪小萍 梅笑雪 +2 位作者 陈虹 冯文凯 李晓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药物联合治疗 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皮肤烧灼 肢体远端 感觉过敏 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制川乌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丁来标 孔青 高怀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14-1315,共2页
目的观察制川乌单味药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制川乌治疗,观察疼痛缓解和神经传导改善的情况,并与38例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制川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目的观察制川乌单味药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制川乌治疗,观察疼痛缓解和神经传导改善的情况,并与38例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制川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制川乌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糖尿病神经病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