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孔凡斌 董庆林 郑培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88-88,共1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是SAH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症状性CVS能够导致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因此,准确预测SAH后症状性CVS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01年7月~2004年10月,我们对76例SAH患者分别进行了脑血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是SAH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症状性CVS能够导致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因此,准确预测SAH后症状性CVS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01年7月~2004年10月,我们对76例SAH患者分别进行了脑血管造影(DSA)、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检查及Fisher量表分析,探讨其对SAH后症状性CVS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预测价值 经颅多谱勒超声 神经功能缺损 FISHER 脑血管造影 S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婷 姜丽杰 +1 位作者 刘晓阳 于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82-84,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眼睑痉挛早期非痉挛症状的患者73例及健康人群30名分别作为Ⅱ组和Ⅰ组,根据TSEP检测结果将Ⅱ组...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眼睑痉挛早期非痉挛症状的患者73例及健康人群30名分别作为Ⅱ组和Ⅰ组,根据TSEP检测结果将Ⅱ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TSEP异常者40例(Ⅱa组),TSEP正常者33例(Ⅱb组)。统计分析各组C(5,6)位点记录的N13~P19峰间期、P19~N30峰间期,N13/P19峰峰幅度、P19/N30峰峰幅度,F(5,6)位点记录的N13′~P19′峰间期、P19′~N30′峰间期,N13′/P19′峰峰幅度、P19′/N30′峰峰幅度。随访1年,观察Ⅱa组及Ⅱb组眼睑痉挛的发生率。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P19/N30峰峰幅度和P19′/N30′峰峰幅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余指标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Ⅱa组与Ⅱb组比较,P19/N30峰峰幅度和P19′/N30′峰峰幅度均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1年,Ⅱa组眼睑痉挛的发生率高于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EP可以在眼睑痉挛早期检测出神经核团兴奋性增高,为眼睑痉挛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痉挛症状 早期诊断 神经核团 眼睑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3
作者 朱林 薛一凡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低钠血症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孟慧琴 褚新建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45例IS患儿予以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疗程结束后分析不同病程、不同病因IS痉挛发作与脑电图的改善情况,并随访24个月观察远期疗效,评...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45例IS患儿予以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疗程结束后分析不同病程、不同病因IS痉挛发作与脑电图的改善情况,并随访24个月观察远期疗效,评价安全性。结果:IS病程≤2个月的患儿痉挛发作有效率与脑电图有效率均高于病程>2个月的患儿(P<0.05);症状性IS与隐源性IS的痉挛发作有效率与脑电图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痉挛发作有效率为78.05%;治疗期间未见血糖异常、血压异常、电解质代谢紊乱、消化道出血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远期随访未见药物依赖、股骨头坏死病等情况。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IS尤其是短病程的IS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症状性婴儿痉挛 隐源性婴儿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莉 潘源 +3 位作者 宋维芹 贺西亮 辛涛 卢佩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前循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连续每天行TCD检...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前循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连续每天行TCD检查,连续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诊断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并行选择性脑动脉内盐酸法舒地尔灌注治疗,治疗后继续每日TCD监测;以DSA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TCD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准确性,分析TCD与DSA诊断痉挛程度的一致性。结果62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男性2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7.7±7.5)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21例,后交通动脉瘤32例;临床诊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后,TCD诊断脑血管痉挛57例,行DSA检查,61例证实血管痉挛;TCD检出率93.4%(57/61)。选择性脑血管灌注法舒地尔前后,TCD测量M1平均血流速度,轻度痉挛组分别是(130.8±6.4)cm/s、(83.8±14.6)cm/s,中度痉挛组分别是(171.3±12.8)cm/s、(82.3±8.5)cm/s,灌注治疗效果明显,TCD血流速度有明显差异。术后TCD继续监测,4例患者在TCD血流速度再次升高后复查DSA,证实并治疗。结论针对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所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TCD筛查检出率高;选择性脑血管内灌注治疗前后TCD血流速度有明显差异,可预测和指导下一步的动脉内治疗,并可作为治疗后的复查手段。TCD检查是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安全、有效、便捷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敏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艾晶平 李珊秀 马海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1期48-48,共1页
临床资料 患儿,女,5岁,因坐自行车不慎将左脚插入车轴内,造成左髁关节软组织损伤,并脱去表皮5cm× 5cm.在附近门诊包扎后做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皮试,结果断定为阳性,遵医嘱行破伤风脱敏注射.第1次取破伤风血清注射液0.1ml加0.9ml生理... 临床资料 患儿,女,5岁,因坐自行车不慎将左脚插入车轴内,造成左髁关节软组织损伤,并脱去表皮5cm× 5cm.在附近门诊包扎后做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皮试,结果断定为阳性,遵医嘱行破伤风脱敏注射.第1次取破伤风血清注射液0.1ml加0.9ml生理盐水注入肌肉后,约5分钟患儿自诉全身瘙痒,随之全身出现大片荨麻疹,患儿叫喊瘙痒不止,当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1加氢化可地松60mg静滴20分钟后症状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脱敏治疗 5%葡萄糖注射液 全身瘙痒 致敏 痉挛症状 血清皮试 软组织损伤 氢化可地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aSAH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在降低其SCVS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鹞 白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4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究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在降低其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收治的3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 目的 :探究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在降低其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收治的3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SCVS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CV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为aSAH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SCVS的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前列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