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并分析宫颈癌患者患病期间的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全面了解其症状群,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手术的92名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目的调查并分析宫颈癌患者患病期间的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全面了解其症状群,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手术的92名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Chinese version 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Ch)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发生频度最高的症状是缺乏活力/乏力(占98.91%),其次是感到悲伤(占97.83%),再次为睡眠不好及没有食欲(占96.74%);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依次是脱发(3.06±1.28)分、感到"看起来不像自己"(2.74±1.28)分、皮肤改变(2.48±1.29)分,其次是乏力(1.86±0.88)分、睡眠不好(1.85±0.89)分、感到悲伤(1.76±0.76)分、没有食欲(1.71±0.98)分和急躁易怒(1.71±0.98)分。因子分析得出的7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8.354%,分别为乏力-负面心理症状群、自我形象紊乱症状群、治疗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症状群、拒性-焦虑症状群、厌食-病态行为症状群,其中因子1、2、3解释总体方差的88.953%。结论乏力-心理症状群、自我形象紊乱症状群和治疗相关症状群是宫颈癌较为常见的症状群。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并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对158例晚期癌症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目的:调查并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对158例晚期癌症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全部症状进行检验,同时对每两个症状间进行Spo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总计158例患者完成了症状调查。PCA分析显示存在3个症状群,3个症状群均有较高的内部信度(Cronbach'sα0.67、0.76及0.7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DASI-C各症状间均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着不同的症状群,对其认识有助于理解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以症状群而非单个症状为目标的治疗将产生更多的临床获益,从而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并分析宫颈癌患者患病期间的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全面了解其症状群,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手术的92名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Chinese version 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Ch)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发生频度最高的症状是缺乏活力/乏力(占98.91%),其次是感到悲伤(占97.83%),再次为睡眠不好及没有食欲(占96.74%);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依次是脱发(3.06±1.28)分、感到"看起来不像自己"(2.74±1.28)分、皮肤改变(2.48±1.29)分,其次是乏力(1.86±0.88)分、睡眠不好(1.85±0.89)分、感到悲伤(1.76±0.76)分、没有食欲(1.71±0.98)分和急躁易怒(1.71±0.98)分。因子分析得出的7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8.354%,分别为乏力-负面心理症状群、自我形象紊乱症状群、治疗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症状群、拒性-焦虑症状群、厌食-病态行为症状群,其中因子1、2、3解释总体方差的88.953%。结论乏力-心理症状群、自我形象紊乱症状群和治疗相关症状群是宫颈癌较为常见的症状群。
文摘目的:调查并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对158例晚期癌症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全部症状进行检验,同时对每两个症状间进行Spo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总计158例患者完成了症状调查。PCA分析显示存在3个症状群,3个症状群均有较高的内部信度(Cronbach'sα0.67、0.76及0.7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DASI-C各症状间均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着不同的症状群,对其认识有助于理解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以症状群而非单个症状为目标的治疗将产生更多的临床获益,从而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