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和短期随访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士卿 刘俊艳 +1 位作者 王瑜玲 张彦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 (ICA)闭塞的临床表现和短期预后。方法 从 80 2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中发现 2 1例ICA闭塞患者 ,分析他们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并进行短期随访。...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 (ICA)闭塞的临床表现和短期预后。方法 从 80 2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中发现 2 1例ICA闭塞患者 ,分析他们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并进行短期随访。结果 症状性ICA闭塞占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 2 .6 % ,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 14 % ,脑梗死为 86 % ;影像学检查发现皮层下、分水岭性、皮层和大面积脑梗死分别占 4 3%、2 3.8%、14 %、9.5 %。平均随访 2 1.7个月 ,总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31.6 % ,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17.5 % ,卒中发生率为 15 .8% ,年卒中率为 8.7%。结论 症状性ICA闭塞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皮层下和分水岭性脑梗死多见。即使药物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 脑梗塞 短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脑侧支循环血流代偿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萍淑 吴小英 +4 位作者 宋婧源 孟燕 钱琳琳 张健 元小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ICAO)的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和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单侧EICAO患者96例,其中左侧EICAO 46例和右侧EICAO 50例。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前交通动脉(AC... 目的分析慢性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ICAO)的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和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单侧EICAO患者96例,其中左侧EICAO 46例和右侧EICAO 50例。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眼动脉(OA)侧支循环血管开放率、远端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头颅MRI检查MCA供血区脑梗死灶发病率。结果左侧与右侧EICAO的ACOA开放率(63.04%vs 60.00%),PCOA开放率(60.87%vs 66.00%)无明显差异(P>0.05),OA开放率有明显差异(69.57%vs 56.00%,P=0.040)。左和右侧EICAO患者患侧MCA的Vs、Vd和Vm均明显低于健侧(P<0.05,P<0.01)。侧支循环单支开放、双支开放和3支开放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75%vs 61.36%vs 45.00%,P=0.002)。结论 EICAO患者有不同程度的ACOA、PCOA和OA侧支循环开放,但患侧MCA供血区仍然易发低灌注性脑缺血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与脑白质高信号对脑梗死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川 吴冠瑾 +1 位作者 冯静静 李雷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脑梗死风险预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CICAO患者57例(CICAO组),CICAO组又按照脑灌注结... 目的分析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脑梗死风险预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CICAO患者57例(CICAO组),CICAO组又按照脑灌注结果分为灌注正常组30例和低灌注组27例。选取同期住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记录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灌注正常组与低灌注组功能磁共振成像灌注参数特点和不同部位WMH分级的差异,包括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CICAO患者脑梗死中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CICAO组男性、收缩压、脑卒中史和外周动脉疾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注正常组比较,低灌注组rMTT、rTTP明显延长(1.08±0.11 vs 0.96±0.11,P<0.01;1.05±0.08 vs 0.98±0.10,P<0.01),rCBF、rCBV明显减少(1.01±0.08 vs 1.05±0.08,P<0.05;1.03±0.07 vs 1.11±0.09,P<0.01)。2组脑深部WMH的Fezaka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室旁WMH的Fezak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脑卒中史、脑深部WMH、rMTT、rCBF、rCBV是脑梗死中高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rMTT延迟与rCBF、rCBV减少及严重脑深部WMH是预测CICAO患者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白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血管内开通术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徐耀铭 杜艳秋 +1 位作者 缪中荣 高峰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颈内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的患者9例,闭塞部位在颈内动脉C6-C7段,其中8例再通患者中全部使用了扩张球囊,其中2例使用球扩支架,6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颈内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的患者9例,闭塞部位在颈内动脉C6-C7段,其中8例再通患者中全部使用了扩张球囊,其中2例使用球扩支架,6例使用自膨支架,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从首次发病到介入再通时间21~43天,中位时间29天,9例患者中1例因导丝不能通过而结束手术,技术成功率89.1%(8/9),术后1例患者出现治疗侧可逆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无高灌注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随访3~12月,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轻度再狭窄(狭窄度30%),再狭窄率为11%,无卒中事件发生。结论血管内再通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经严格筛选标准下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颅内段 血管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颈内动脉闭塞的眼动脉侧支血流动力学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雄伟 张以善 +4 位作者 王淑玲 王翠玉 李曼 金文静 李秋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闭塞的眼动脉侧支血流动力学作用。方法对110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老年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闭塞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Willis环和眼动脉的侧支循环通路。闭塞组又分为眼动脉侧支...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闭塞的眼动脉侧支血流动力学作用。方法对110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老年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闭塞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Willis环和眼动脉的侧支循环通路。闭塞组又分为眼动脉侧支组(40例)和无眼动脉侧支组(70例)。另设80例无颅内及颈部动脉病变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病变侧大脑中动脉的多普勒信号搏动指数(评估流入压力和远端血管阻力的指标)眼动脉侧支组和无眼动脉侧支组之间无差异,但是Willis环侧支通路[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的存在对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有明显作用。病变侧颈总动脉阻力指数眼动脉侧支组明显低于无眼动脉侧支组。结论眼动脉侧支对颈内动脉闭塞远端动脉床的血管阻力作用有限,而Willis环侧支在脑灌注上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观察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脑血流代偿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伯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通过TCD观察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的脑血流代偿情况。方法选择100例经彩超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作为闭塞组,同时选择100例经彩超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颅内... 目的通过TCD观察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的脑血流代偿情况。方法选择100例经彩超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作为闭塞组,同时选择100例经彩超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颅内动脉血流的改变和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闭塞组患侧颈内动脉的Gosling搏动指数(即PI值)低于健侧及对照组同侧的颈内动脉(P<0.01)。闭塞组中72例(72%)出现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48例(48%)出现后交通动脉代偿途径,33例(33%)出现眼动脉代偿途径。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的阳性例数高于其他代偿途径(2χ=187.5,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是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最有效的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颈内动脉 脑血流 动脉闭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鹰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2期11-11,共1页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因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及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改善跛行症状的药物、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药物和治疗急性肢体缺血的溶栓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抗血小板药物 缺血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护理
8
作者 张美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8期892-892,共1页
关键词 外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治疗护理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创伤疾病 动静脉短路 以手术为主 200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闭塞1例
9
作者 伍大权 刘丹政 黄新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7期358-358,共1页
随着放疗及化放疗技术的发展,鼻咽癌生存期逐渐提高,而放疗相关晚期并发症已成为影响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现报道1例鼻咽癌放疗后12年,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 随着放疗及化放疗技术的发展,鼻咽癌生存期逐渐提高,而放疗相关晚期并发症已成为影响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现报道1例鼻咽癌放疗后12年,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颈内动脉闭塞病例,患者经气管切开及胃造瘘后,随访至今。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鼻咽癌放疗后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Na80pharyngeal Neoplasms) 颈内动脉(Carotid Artery Internal) 动脉闭塞性疾病(Arterial Occlusive Djse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
作者 《临床荟萃》 CAS 1987年第6期254-256,共3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病因不清,机理复杂。吸烟在TAO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已被绝大多数学者所公认。其它诸如营养不良、寒潮刺激、细菌感染和外伤等,也被认为是此病发...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病因不清,机理复杂。吸烟在TAO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已被绝大多数学者所公认。其它诸如营养不良、寒潮刺激、细菌感染和外伤等,也被认为是此病发生的因素。近20年来,免疫因素在TAO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都提示TAO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就TAO免疫学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变血管 游走静脉炎 病人血清 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疾病 TAO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HA: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时机与卒中或死亡风险相关!
11
《现代医院》 2018年第9期1262-1262,共1页
随机试验的亚组分析表明颈动脉狭窄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指数事件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率相关。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这个观察结果在德国的常规条件... 随机试验的亚组分析表明颈动脉狭窄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指数事件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率相关。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这个观察结果在德国的常规条件下是否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置入术 症状动脉狭窄 死亡风险 卒中 动脉狭窄症 心血管疾病 围手术期 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庄金满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39-843,共5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ARTERIAL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间歇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永霞 姚锦容 黎文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0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9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心肌缺血75例(83.33%),48 h内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1075阵次.其...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0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9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心肌缺血75例(83.33%),48 h内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1075阵次.其中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7例(36.00%),ST段下移155阵次(14.42%),平均ST段下移(0.17±0.03)mV;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8例(64.00%),ST段下移920阵次(85.58%),平均ST段下移(0.16±0.02)mV.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主要在6:00-18:00,其中6:00-12:00最多,白天发作是夜间发作的2.48倍.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5次/min,发作时心率>65次/min者36例(75.00%),≤65次/min者12例(25.00%),伴有心律失常者41例(85.42%).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症状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 微创介入治疗 重症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 闭塞性疾病 间歇跛行 肢端溃疡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37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海蒙 殷艳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下肢缺血疾病 血管腔内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 下肢间歇跛行 下肢动脉栓塞 临床资料 足趾坏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疾病20例体会
16
作者 翟冬枝 郭君武 冯广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诊断 搏动包块 技术诊断 三维重建 临床表现 症状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风险的新工具 被引量:12
17
作者 Reinhard M Schwarzer G +1 位作者 Briel M 本刊编辑部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1期1301-1301,共1页
如果将所有患者均纳入考察范围的话,可以发现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ICA)狭窄患者进行颈内动脉再通术使患者获益微小。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找出具有较高风险的一类患者,这样才能使颈内动脉再通术治疗成为最优选择。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高风险 患者 工具 卒中 预测 症状 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被引量:1
1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3期63-64,共2页
9709291 心绞痛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短期预后/Gandhi M M//Br Heart J.-1995,73(2).-193~200 津医情9709292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清晨和日间暂时性心肌缺血基于不同的自主神经机制/van Boven A J//Br Heart J.-1995,73(2).-134~138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血心脏病 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 神经机制 临床特点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暂时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疾病
1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7期48-49,共2页
9723559 血管内镜对动脉硬化诊断、治疗的有用性[日]/池田识通//动脉硬化.-1995,23(3).-185 冀医情9723560 多设施共同试验对口服型PGI<sub>2</sub>(Beraprost Sodium)对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评价[日]/胜村达喜//... 9723559 血管内镜对动脉硬化诊断、治疗的有用性[日]/池田识通//动脉硬化.-1995,23(3).-185 冀医情9723560 多设施共同试验对口服型PGI<sub>2</sub>(Beraprost Sodium)对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评价[日]/胜村达喜//药と临.-1995,44(12).-103~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动脉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临床评价 血管内 动脉超声 诊断 有用 脉管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神经系疾病、血管舒缩及营养神经系疾病
2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8期176-176,共1页
9707575 皮下注射血管舒张药(Sumat-riptan)急性治疗经期偏头痛的安全性和效果/Facchinetti F//Obstet Gynecol.-1995,86(8).-911~916 津医情9707576
关键词 神经系疾病 血管舒缩 有用 营养 肌紧张头痛 颈内动脉 动脉 临床 解离 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