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
范建江
王朝刚
徐远杰
曹心慧
张晓曼
|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效果分析 |
刘浩林
白小欣
蔡军
彭株丽
陈锐聪
黎劭学
涂淮
梁奖灵
林悦佳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3
|
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
华敏
王佳佳
陈文亚
刘志清
马爱金
张金
许元丰
毛伦林
|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影像学逆转的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1例 |
逯青丽
孙超
宋沉生
刘国正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蔺雪梅
吴松笛
|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陆悦新
王明
万曙
|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的价值 |
李帅
金韵
田霞
张雪凤
彭雯佳
田冰
|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
乐华辉
黄坤
艾海军
胥海燕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评价 |
杨志刚
田春鸥
张磊
张永巍
贾泽军
黄清海
许奕
赵文元
刘建民
洪波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13 |
6
|
|
9
|
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2例并文献综述 |
孙景轩
张荣庭
杨瑜豪
刘雨辰
杨海玲
仲亿
王杭州
杨天权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 |
董强
黄家星
黄一宁
徐安定
曾进胜
陈向燕
程忻
范玉华
刘亚杰
孙葳
谭泽峰
徐蔚海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9
|
|
11
|
支架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远期疗效对比 |
陈茹
张念军
赵敏
郭建文
张迎光
马朝晖
陈发军
罗望池
尤劲松
李贵福
蔡业峰
黄燕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2
|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随访 |
罗望池
李贵福
李铁林
朱吉祥
尤劲松
马朝晖
黄燕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3
|
经皮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 |
姜卫剑
王拥军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2 |
16
|
|
14
|
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
苏慧
杜志华
王君
田成林
曹向宇
刘新峰
吕斌
张荣举
于生元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5
|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
樊新颖
张仁良
殷勤
徐格林
马敏敏
朱武生
樊小兵
刘新峰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7 |
10
|
|
16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现状 |
李健
邓剑平
高国栋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10 |
10
|
|
17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四例 |
王建军
缪中荣
李慎茂
朱凤水
吉训明
秦晓红
宋庆斌
凌锋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4 |
2
|
|
18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 |
段金海
徐书雯
莫建伟
肖豪
向绍通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年的疗效观察 |
李媛
边洋
刘建国
戚晓昆
王占军
王玮
邱峰
|
《中国卒中杂志》
|
2018 |
6
|
|
20
|
症状性颅内动脉分支狭窄血管内治疗(附4例报告) |
白小欣
黄胜平
李铁林
林浩
罗望池
李雪莲
朱文燕
蔡业峰
黄燕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