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像学逆转的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1例
1
作者
逯青丽
孙超
+6 位作者
宋沉生
刘国正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isolated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ISBAS)的相关研究较少,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ISBAS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最终发生逆转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发病时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入院后...
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isolated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ISBAS)的相关研究较少,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ISBAS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最终发生逆转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发病时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动脉次全闭塞。患者拒绝血管内治疗,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治疗3个月和6个月随访的MRA检查显示,患者基底动脉狭窄逐渐改善,最终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
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抗血小板治疗
降脂
影像学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6 位作者
丁素菊
邓本强
张永巍
洪波
许奕
周晓平
张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报告应用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初步经验。方法 14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腔内成形术治疗。结果 9例恢复正常管径,5例狭窄程度减少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恢复满意,无TIA再发作或中风;8...
目的 报告应用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初步经验。方法 14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腔内成形术治疗。结果 9例恢复正常管径,5例狭窄程度减少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恢复满意,无TIA再发作或中风;8例影像学随访6-12个月,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早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需要远期的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支架成形术
治疗
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被引量:
17
3
作者
姜卫剑
王拥军
+5 位作者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对侧椎动脉仅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区域 ,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 (孤立性后组循环 ) ,1例为狭窄的椎动脉直接与小脑后下动脉延续。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10例 ,位于颅内段 6例 ,1例患者为椎动脉近端 2处狭窄。MoriA型病变 12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平均狭窄率从 73.2 % (5 0 %~ 95 % )下降到 5 .1% (0~ 30 %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4 .4个月 ) ,按Malek评分 ,疗效极好 15例 ,疗效较好 1例。结论 对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进行内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诊断
症状
性
椎
基
底
动脉
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巧玉
刘嘉慧
+1 位作者
徐琳颖
季晓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4-930,共7页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危险因素管理、降脂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本文对上述治疗方式作一综述,旨在为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性
颅内椎
基
底
动脉
狭窄
药物治疗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像学逆转的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1例
1
作者
逯青丽
孙超
宋沉生
刘国正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蔺雪梅
吴松笛
机构
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SF-507,2023-YBSF-048,2023-YBSF-052)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22-SLRH-LJ-013)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2YXYJ0074)。
文摘
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isolated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ISBAS)的相关研究较少,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ISBAS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最终发生逆转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发病时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动脉次全闭塞。患者拒绝血管内治疗,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治疗3个月和6个月随访的MRA检查显示,患者基底动脉狭窄逐渐改善,最终逆转。
关键词
孤立
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抗血小板治疗
降脂
影像学逆转
Keywords
Isolated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Antiplatelet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Imaging reversal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丁素菊
邓本强
张永巍
洪波
许奕
周晓平
张珑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文摘
目的 报告应用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初步经验。方法 14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腔内成形术治疗。结果 9例恢复正常管径,5例狭窄程度减少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恢复满意,无TIA再发作或中风;8例影像学随访6-12个月,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早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需要远期的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
关键词
腔内支架成形术
治疗
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Keywords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Stent Angioplast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被引量:
17
3
作者
姜卫剑
王拥军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文摘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对侧椎动脉仅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区域 ,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 (孤立性后组循环 ) ,1例为狭窄的椎动脉直接与小脑后下动脉延续。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10例 ,位于颅内段 6例 ,1例患者为椎动脉近端 2处狭窄。MoriA型病变 12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平均狭窄率从 73.2 % (5 0 %~ 95 % )下降到 5 .1% (0~ 30 %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4 .4个月 ) ,按Malek评分 ,疗效极好 15例 ,疗效较好 1例。结论 对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进行内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诊断
症状
性
椎
基
底
动脉
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Keywords
Vertebral artery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Stent
Angioplast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巧玉
刘嘉慧
徐琳颖
季晓飞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4-930,共7页
文摘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危险因素管理、降脂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本文对上述治疗方式作一综述,旨在为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症状
性
颅内椎
基
底
动脉
狭窄
药物治疗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治疗
Keywords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vertebrobasilar stenosis
drug therapy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percutaneous stent implantatio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像学逆转的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1例
逯青丽
孙超
宋沉生
刘国正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刘建民
黄清海
丁素菊
邓本强
张永巍
洪波
许奕
周晓平
张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姜卫剑
王拥军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张巧玉
刘嘉慧
徐琳颖
季晓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